书城童书说话的魅力
8917100000005

第5章 围师必阙

当你要包围敌军的时候,为了避免把他逼到绝路上,狗急跳墙,跟你拼命,造成你太大的损失,最好给他留一个小缺口,让他从那里逃跑。

我参加过很多旅行团,也在团里认识不少人,很奇怪的是,我到今天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二十年前,去欧洲旅行时,同团的一个胖太太。

我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忘掉其中一个画面。那天旅行团的车子停在巴黎离罗浮宫不远的地方,因为时间不够,不能游罗浮宫,只让大家下车自己吃午餐,两个钟头之后就要上车,到下一站——埃菲尔铁塔去。

我因为早年曾经在巴黎待过比较长的时间,去过罗浮宫好几趟,所以一下车就拉着太太,说让我带她以飞快的速度看看《蒙娜丽莎》和《米罗的维纳斯》。

我们以很快的速度,几乎是半跑着,冲进罗浮宫,非但看到了很多名作,还进入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买了一个复制的雕像,而且准时赶回了车子。

一上车,我就秀我买的东西给全车的人看,大家都佩服我,那么快,看那么多。这时候,有个胖太太问:“门票贵不贵?多少钱?”

我当时傻住了,因为我是直到出来,才发现我和太太匆忙间,是由出口冲进去的,我们居然没买票。

我正不知道怎么答呢,那问票价的胖太太突然指着窗外大叫:“看哪!那不是埃菲尔铁塔吗?”大家都转头去看,票价的话题就被带开了。

我后来常想起这差点下不来台的一幕,而且猜那胖太太八成认为我吹牛,只是在路边买了个小雕像,就骗说逛了罗浮宫;但是我也感谢她,因为她放了我一马,及时把话题岔开。

我也忘不了另一个人,是位报社的主编。他向我约稿,我勉强答应了,他就开始催稿。有一天,在个文艺聚会上遇到他,他冲过来对我说:“你不是讲写好了吗?有没有带来?”

我说:“真糟糕!留在桌上,忘了!明天我一定派人给你送到。”

(因为那时候没有传真,也没有电邮。)没想到,会议完了,那主编坚持开车送我回家,我推辞了半天,他非送不可,到了巷口,我说不要开进去了,他还坚持,说正好把车子停在我门口,我可以把稿子拿下楼,交给他。到最后,没办法了,我对他老老实实说:“对不起,我是忘了写,打算今天赶夜工,明天给你。”没错!要怪我那时候不懂事,乱编托词,但是他何必把我逼到角落呢?他难道看不出,我说忘了,只是托词吗?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读过《孙子兵法》里的“围师必阙”,意思是当你要包围敌军的时候,为了避免把他逼到绝路上,狗急跳墙,跟你拼命,造成你太大的损失,最好给他留一个小缺口,让他从那里逃跑。

“穷寇莫追”,大约也是这个道理,除非你存心把对方赶尽杀绝。

请问,我们平常处世,有赶尽杀绝的必要吗?既然没有,为了给对方留点面子,当然应该适可而止。

我在台湾,看《2100全民开讲》这类的政论节目,看到里面的来宾,吵得脸红脖子粗。可是,往往在把对手逼到角落,眼看对手已经“词穷”的时候,那攻击的人突然不继续问了。不是他没发现对方已经毫无还手之力,而是他见好就收,为了给对手留个颜面,不再追问。

从另一个角度,追着问,有时候也能产生正面的效果。举个例子,一群人七嘴八舌地聊天,老王正说他一件得意事,譬如:“我儿子昨天参加演讲比赛,都是高手,我原来想他怎么也入不了围,没想到……”

刚讲到这儿,突然有人不识趣地打岔:“哎!你们看!那天上飞的是什么东西?好像是飞碟耶!”一下子,大家的注意力全转向窗外了,看半天没有,又回来瞎扯。

这时候如果你大声问老王:“老王,你刚才说一半,你不是说你儿子参加演讲比赛吗?”于是那原来已经“缩水”的老王,一下子活了,眉飞色舞地继续说完他的得意事。

想想嘛,那老王能不感谢你这个伸手拉他一把的人吗?甚至在聚餐的时候,一张大桌子,十几个人,分成两三组在谈。如果你能一边聊,一边竖着耳朵听,听到别组的正谈到他的得意事,你可以问他说什么,请他说大声一点。当你这组的朋友提到得意事,你也可以提醒大家注意听。这都是贴心的沟通技巧。

还有一种情况,你得主动给对方找台阶。譬如道别的场面,尤其当你要出国,去向朋友辞行的时候。那朋友听说你要离开那么久,出于客气,说要送。碰到老人家就更麻烦了,他甚至会有“生离等于死别”的表现。

这时候,你要主动“留一扇活门”,譬如说:“我行期很可能延后,还不确定呢!”再不然讲:“我过两天还要到附近来,说不定还来看您呢!”于是那僵硬的气氛,可以化解。

最后,说一个我这几年常用的“拒绝”的方法。

当人家跟我约稿,或叫我上节目的时候,我如果说:“不行,我没空!”那场面可能有点尴尬。这时候我会讲:“对不起!我确实抽不出时间,不过让我再想想办法,如果可以,今天下班前,一定打电话给您。您要是没接到我电话,千万别等我,让我以后有机会再为您效力。”

这就叫作“婉谢”,也是“围师必阙”,为对方搭个台阶,留个缺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