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说话的魅力
8917100000004

第4章 不妨换个方式说

譬如你进店里问某样东西,他如果一下子拿出最好的,价钱非常高,你可能吓一跳,转身就走。所以他会先给你看普通的,等你跟他聊开了,对那东西也比较了解了,再给你看更棒、更贵的。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我是学艺术的。我除了画画,有很长一阵子还在家里开班授徒。学生坐在画桌的四周,轮流把作品交给我批改,或者看我示范。

因为这种教法很自由,所以也常常一边画,一边聊天。现在就讲个我聊天时听来的事儿:

有一天,一个女学生说她打破了她爸爸的古董茶壶,还好,因为她会讲话,所以没挨骂。

我问她是怎么说的,她说打破茶壶之后,她去跟爸爸说:“爸爸,我给您泡了好几年的茶,都很小心很小心,可是刚才不知道怎么手一溜,把茶壶打破了。”

她爸爸虽然大吃一惊,很心疼自己的宝贝茶壶,可是没生气,还安慰女儿说:“唉!破了就破了吧!买新的。你没被伤到吧?”隔了一个礼拜,又上课了。另一个女学生说事情真巧,她前两天也打破了她爸爸的茶壶,可是她照上个礼拜同学说话的方法去向老子报告,却挨了一顿臭骂。

我问她是怎么说的。她说:“我跟我爸爸说把他的茶壶打破了。我爸爸跳起来,问:‘什么?’我说:‘我从来都很小心,而且给您泡了好几年的茶……’我爸爸反而火更大了:‘你还强辩?’”

我说这个故事,是要谈谈说话先后次序不同,所能造成的影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小孩子放学了,进门跟妈妈说:“今天考试。”

“你考几分?”“六十分!”啪!一巴掌。小孩一边哭一边说:“全班只有一个人及格。”“得了!你还有话说?”啪!又一巴掌。这小孩真倒霉,不过也怪他不会讲话,如果他换个次序,一进门,先跟妈妈说:“今天考试好难,全班只有一个人及格。”“谁?”“我。”“几分?”“六十分。”

你说,是不是说的话一样,效果却差很多?就算他妈妈还是觉得分数少,也不至于给一巴掌啊!搞不好,后来想想,孩子其实拿了第一名,还嘉奖一番呢!

尽管我懂得这个道理,但是有一次,我也差点犯同样的错——有一天,我去一位八十岁老先生家里,老先生很沮丧地对我说,他最近很忧郁。我说:“这是脑里出了问题。”老先生大吃一惊,眼睛瞪大,好像天要塌了。我一看,不妙!

是自己讲错了话,赶紧改口说:“其实这是老年人常有的问题。是由于负责传导的血清素比较少造成的,有药可以吃,能够改善。”老先生的脸色才缓和下来。你想想,我刚才是怎么讲错话的?我错在“劈头就说”“脑里出了问题”。没错!那血清素确实担任脑神经之间的传导,但是我不能直接讲到脑。换作任何人,听说是脑出了问题,都会紧张。

同样的道理,当前面说的那个女学生直接说“茶壶打破了”,那孩子直接说“考六十分”,也会造成最重而且立即的反应。如果他能慢慢说到重心,冲击就会小得多。

很多生意人都懂得这种说话技巧。譬如你进店里问某样东西,他如果一下子拿出最好的,价钱非常高,你可能吓一跳,转身就走。所以他会先给你看普通的,等你跟他聊开了,对那东西也比较了解了,再给你看更棒、更贵的。

连做老师都得懂这种说话技巧。举个例子,你教小孩弹钢琴,现在东西都涨,你也要涨学费。

如果在家长来接小孩的时候,你说:“下次开始要涨价了!”那家长很可能一皱眉,不太高兴,这时候你如果接着说:“因为小孩愈弹愈好,要教比较高级的了。”家长可能一撇嘴:“得了吧!我听啊,还是弹得很烂。”但是如果你换个方式,一见面先说:“恭喜您!您孩子很有进步,下次可以升级了。”家长一定眉头一扬,挺高兴。这时候你再说:“不过因为升级,学费可能稍稍不同,高一点。”就算家长不愿意,感觉也好得多。

最后,让我再讲个故事。我有位球友,他在他家后院搭了一间十英尺乘十二英尺的工具房,也就是放剪草机、电锯之类工具的小房子。他才在盖,邻居就隔着墙喊:“你乱盖房子是违法的。”我这球友立刻跑去建管部门问,得到的答案是只要在十英尺乘十英尺以内,都可以。他立刻把那工具屋缩小两英尺,而且跟我打球的时候对我说,他要对邻居吼回去:“告诉你,我去问过了!我现在可是合法的,你要告尽管告!”但是我建议他换一种方式。他接受了,去按邻居的门铃,很客气地说:“我是特地来向您致谢的,幸亏您提醒我,要不然,我多盖了两英尺,真会违规吃罚单的。”结果,他跟邻居成了好朋友,还教他邻居也盖了一个。所以同样一件事,说之前,好好想想,可能会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