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间词话
8908100000038

第38章 苏轼和韵词胜原唱

【原文】

东坡①《水龙吟》咏杨花②,和均③而似元唱④。章质夫⑤词,原唱而似和均。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注释】

①东坡: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②《水龙吟》咏杨花:即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③和均:即和韵、次韵,指用他人原韵唱和的诗词。

④元唱:即唱和诗词中首唱的作品,其韵字和韵序均为后来所和诗词所遵循。

⑤章质夫:即章楶,字质夫,浦城(今属福建省)人,北宋词人。

【译文】

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一词歌咏杨花,本是和韵,却好像元(原)唱。章楶的《水龙吟·杨花》咏柳絮,本是元(原)唱,却好像是和韵。所以说,词人的才华和文采是不可强求的。

【评析】

在此则,王国维列举了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与章楶的《水龙吟·杨花》,进行了高下的比较,并借和韵一事提出“才”的问题,从而为进一步比较北宋南宋那些词作的高下奠定了基础。

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出手不凡,格调高远,将咏物词所需要的妙在形神、离合之间的韵味表现得异常出色。起句“似花还似非花”一句即领起全篇,“似花”处重在描摹杨花的形态,“似非花”处则借杨花的茫然飘舞写出离人的情怀。在苏轼笔下,杨花与离人是若即若离的,得咏物词之正体。章楶的原唱也清丽可喜,尤其对杨花的轻飞漫舞写得神情毕肖,如“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堪称神来之笔。章楶在写杨花之外也写离人,不过是分别描写,在杨花与离人的“若即”上不免留有遗憾。正因为如此,王国维分出了苏轼与章楶高下。

一般而言,原唱因无所依傍,可以从容骋才,容易写出特色;而次韵则因限于原韵,又要在原唱之外翻出新意,显得较难。王国维自称作词“尤不喜用人韵”就是因为这样。但是,苏轼的次韵词却超出了章楶原唱词的水平,这就涉及才能大小的问题了。

在此前数则,王国维不断强调着创意的重要。创意其实与词人的创作才能有关。苏轼天纵其才,故无论原唱、次韵,都能高出他人,这完全是才华的驱使。南宋词的唱和之风甚盛,其实是将词当作一种消遣应酬的工具。这种风气的出现,使词的创作渐渐脱离了真性情,也反映出南宋词人在才华上的欠缺。因此,王国维的“才之不可强也如是”,不仅针对苏轼与章楶两人的评价,也是针对北宋与南宋两个朝代词人的评价。

【参阅作品】

水龙吟

(北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①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②。萦损柔肠③,困酣娇眼④,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⑤。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①从教:任凭。

②无情有思:意思是说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③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④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

⑤落红:落花。缀:连结。

【鉴赏提示】

在我们大众印象中,苏轼是豪放派词人,但事实上,苏轼的婉约词也写得相当出色,只是他的豪放词更能代表其特点而已。这首词就是苏轼婉约词中的经典之作。词家一向以咏物为难,张炎的《词源》说:“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章楶的柳花词以其摹写物态的精妙成为一时传诵的名作,且其原唱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作为豪放派词人的苏轼要和韵这首婉约词,要超越原唱,这难度是非常大的,但才气横溢的苏轼却举重若轻,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恰到好处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即物即人,两不能别”。全词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展现了苏轼婉约词方面深厚的功力。此词一出,赞誉不绝,名声很快超过章的原作,成为咏物词史上“压倒古今”的名作。作为婉约词写作的“外行”,在次韵和唱婉约词时,超越了“内行”,这让人不得不对苏轼的才气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也让王国维格外推崇苏轼。从《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这首经典作品中,读者不仅可以领略豪放派词人的婉约风格的一面,体验到苏东坡感情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这首词独具的艺术魅力,也给予了读者不尽的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