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争留术:用心留才必读的10个经卷
8892700000058

第58章 管理员工从尊重开始

马洛斯的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求是遵循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人际交往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逐渐增加的。只有在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安心的工作,更愿意付出,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对员工来说,低层次的目标很容易实现,但被尊重的需求却很难得到满足。

很多企业管理者受封建君王思想的影响,对尊重下属这个问题意味着什么始终想不明白。在工作中,抱怨没有人才、找不到人才、人才流失大以及员工难以管理等问题的管理者不在少数。其实,管理者们应该首先从自身找原因,或者检查自身是否存在着缺陷。所以,管理者只有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吸收人才的素质,努力创造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才能够留得住人才,才能更好的进行管理。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还是要从“尊重”开始。

“尊重”是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词,它需要很高的修养,它能由里至外透射人格,同时这种人格是衡量一个成功人士的标准。“尊重”能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员工对待工作态度消极、寻找借口不工作,并不是因为别的原因,非常重要的是工作氛围,尤其是高素质人才,他们更需要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相互理解的气氛,而管理者就是这个气氛的缔造者。只有这样,下属们才会乖乖进行分工合作,管理者才会带领出一支优秀的团队。

1984年,万科公司成立。从那时候起,万科员工手册上印着这样一句话“人才是一条理性的河流,哪里有低谷就流向哪里。”对万科而言,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尊重人,为优秀的人才创造一个和谐、富有激情的环境。

万科管理者认为做人要诚实要有尊严,企业应该培养尊重人的企业文化,把人当作第一要务。对此,万科是这样做的:员工有选择权,平等交流、机会均等。

20多年来,万科不仅努力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公平发展的机会,还支付了员工在行业内相当有竞争力的薪酬。万科这种简单的相对理想化的企业文化,吸引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万科提倡员工拥有健康丰富的人生,强调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公司从不干涉职员工作外的生活,也不主张员工带病上班或在家人患重病时上班。这与许多企业仍在将“以企业为家”作为正面事例大加宣传完全不同,这也是万科尊重员工的一种表现。

同时,在内部管理上万科也很注重平等的交流。集团内部论坛、内部网,在各级经理和职员之间建立了12条沟通渠道,并明确写进《职员手册》里。万科发展的20多年中,最令人骄傲的事情是在行业还不够成熟的时候,万科都守住了自己的底线。无论用什么利益进行诱惑,万科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价值观:对人永远尊重、追求公平回报和开放透明的体制。万科有很多优秀员工,曾经有人出更高的价钱挖他们过去,但是他们不愿离开。因为在万科工作,虽然工作节奏快、强度很大,但是活得有尊严,没有良心上的负担,不会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涯遭遇道德风险。

离职员工在万科也能受到尊重。虽然万科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但是有一部分人才在成长后离开了万科,也因此万科被称为房地产行业的“黄埔军校”。对这些主动选择离职的职员,公司也予以理解和尊重,并且也允许离开的员工再回来。因此,万科有很多职员属于“几进几出”。

对此,王石有自己的看法,他觉得万科高层管理人员的流动,对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有巨大功劳。换种角度说,他们离开也为万科其他员工腾出了一个上升的空间。现任总经理郁亮也认为万科有机会为行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样是万科成功的标志之一。

万科的“尊重员工,把人当作第一要务”体现了人性中高贵的一面。对人的尊重,使万科形成了公平开放的企业环境。这也是万科能够吸引、保留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的秘密武器。

很多管理者为了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学习了很多关于管理方面的知识。但却因为运用不得当,结果适得其反。其实,管理者只要将“尊重”二字记在心里,就能达到目标。具体来说,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给员工属于自己的时间

如今,很多企业员工在下班之后很久都还没有离开工作岗位。这当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当天的工作没有做完而留下来的,但还有一大部分是没有事还留在办公室里,让管理者觉得自己是以企业为家的样子。有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喜欢让员工加班,喜欢他们与自己有着同等的工作热情,希望他们把工作带回家做,甚至让员工为工作牺牲家庭。但是,管理者要知道大部分员工都希望享受工作,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得到相应的薪水。在下班之后也可以暂时的忘掉工作,享受家庭的温馨,管理者应该尊重员工这些个人性的需求,在下班后要求员工工作的事尽可能的避免。那么,员工是不会找借口拖延时间,并且在宽松的工作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尊重和包涵差异

一个企业里有着各种各样的人,这些成长环境、生活环境以及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管理者要尊重个别的差异,找出不同点中的共同点。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能够包含不同个性,塑造共同的价值观的。每个人生来就不同,他们都会对工作带来独特的贡献,管理者要承认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克服自己的偏见,这样才能创造和谐的企业环境,也能创造更高效率。

——尊重员工的不同意见

很多管理者不愿意听取员工的意见是觉得他们能力不足,意见不具备参考价值,这是个误区。有的员工能力比较弱这是事实,但并不代表他们的意见没有可参考性,有的意见还是能够作为参考或者是补充的。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听取员工的意见都是很有必要的,一个人考虑问题不会十全十美,再说,一件事也很少有真正对错的标准。如果采取拒绝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是伤害了员工的自尊,打击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尊重下属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员工也有选择辞职的自由,不要将这种行为认为是一种背叛,因为你气愤的行为可能给别的员工留下不可依靠的印象,会让他们产生不信任感。辞职很正常,可能是企业的目标和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想悖,或许是员工个人价值趋向发生改变,管理者不能过多的强求。员工选择了来公司工作,帮助他们成长是管理者应尽的义务;管理者千万不要把员工的成长当成给予他们机会,并且要求员工不断回报自己,这会让员工觉得管理者在人格上不尊重他们,管理者要接受员工的选择,对员工的离职完全可以做到“人走茶不凉”。

员工的辞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管理者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调整自己的领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