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幸福如筝
88864500000048

第48章 心如明镜

冬天的一个早上。

玉晓打发孩子们上学后,开始熬猪食。

敬品来串门了。

“你们家猪喂得这么好,让我看看,你都给猪吃什么好东西了?”敬品快人快语。

“你看吧,就是刷锅水加上草面。”玉晓坦言。

敬品往锅中看了一眼,“我家猪吃的比这好多了,还东挑西捡,经常罢食,就是不肯长肉。”

“看来,万物都有感应。猪进了我这个穷家,都知道心疼女主人了。”

敬品听了哈哈大笑。

“我算是服了,也只有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玉晓把猪食倒入猪槽,回头对敬品说,“外面太冷了,赶快进屋暖和暖和吧。”

待敬品落座,玉晓给敬品倒了一杯热水。

她支好纺车,开始纺线,一边纺一边和敬品唠家常。

“玉晓,我真的挺佩服你的。”敬品拉开了话匣子。

“快别拿我开玩笑了,我有什么让你佩服的?”玉晓打趣道。

“你看,你从小到现在,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却从不计较、从不抱怨、从不仇恨,仍然那么善良、阳光、积极、有上进心,我不佩服你还能佩服谁呢?”敬品满脸真诚。

“瞧你把我夸得那么好。说句实话,我只是看得开一些罢了。过去了的事情,再埋怨、懊恼和仇视,也于事无补,只能让自己越陷越深、无法自拔。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过好现在,让自己将来不会后悔。”

停了停,玉晓补充道,“敬品,我不像你,做姑娘时,有父母疼,出嫁了,又有公婆帮衬。我只有靠自己,把日子过富裕了,才能更好地为我娘养老送终,也让孩子们跟着我不至于太受苦。”

“说到你娘,她现在过得怎么样?玉容两口子对她可好?”敬品接过话茬。

“现在看来还不错。但你也知道我娘的脾气秉性,喜欢享受,做事情不管不顾,真怕时间久了会出什么问题。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这不,老人家上次过来时就要求我,说等我爹过世了,一定要把我爹的骨灰弄回来和她合葬。我正为此事犯难呢,也只有和你说一说。”

“这不是难为人吗?你一个人怎么可能争得过你爹在天津的六个子女?摊上这样的娘,也真的没办法。等你娘下次过来,我让我娘好好劝劝她。再怎么说我娘也算是她的娘家嫂子,兴许管点用。”敬品深表同情。

“那我就先谢过了。”

“谢什么呀,你还用得着跟我客气。”敬品接着安慰玉晓道,“说点开心的吧。你看,你培养的四个孩子都多好啊,不用督促,就知道为家里分担。我婆婆常教育我家那三个孩子,要多向你家孩子学习呢!尤其是你家辛勤,可没少帮你啊。”

“可不是嘛。辛勤作为这个家的老大,开朗、大度,脏活累活抢着干,付出最多。她为了这个家,上学都晚了两年,我一直为此感到内疚。”

“玉晓,那不也是没办法的事嘛。再说,事情过去那么久了,你就不要再纠结了。你家辛静可是经常考年级第一哦!”

“辛静这孩子从小体弱多病,我为她操心最多。她心思细腻、善解人意、懂得谦让,做事有韧劲。我一直担心她将来的出路。好在已经恢复高考了,希望她经过刻苦努力,能跳出农门。”

“辛静肯定没问题的。”敬品安慰玉晓,“你家辛明也不错呀!完全不像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那般娇生惯养。”

“辛明能吃苦、肯担当、节俭意识强。每当他和辛静一起干活时,他总是主动照顾姐姐。”

“大家都说你家辛颖长大后是个能干的孩子。”敬品把话题转移到辛颖身上,“我都想让辛颖长大后给我做儿媳妇呢。”

“你就那么急着当婆婆?”玉晓开了一句玩笑,“其实我挺担心辛颖这孩子的。辛颖精灵古怪、心思活络、敢说敢干、无所畏惧,但真的需要严格管教、多加引导,否则,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哎呀,只顾着谈论我家孩子了,你家小姑子秀快结婚了,准备得怎么样了?”

“按说秀从十四岁辍学后,一直务农。这些年,给家里做的贡献着实不少。但我公公说了,女儿出嫁前,为娘家出力是天经地义的,嫁妆按村里的最低标准就行了。”

“敬品,你和树勋,这做哥哥嫂子的,多劝劝叔叔,适当把标准提升一些呗,别委屈了秀。”

“玉晓,他们辛家这些老人,你也是知道的,个个重男轻女。他们家的事,他们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我可管不了。”

玉晓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她心里明白,这也是当下大多数农村女人的生存状态。毕竟能真正从公平角度考虑问题,并挺身而出的人微乎其微。

临近春节,玉晓忙着给孩子们赶制新衣服。

“娘,我回来了。”

“辛静,放学了?你怎么一个人回来了,你姐呢?”

“我姐和小芳总有说不完的悄悄话,还在后面磨叽哩。我们下午就算是放假了。”

“家长通知书发了吗?”

“发了。”辛静从书包里掏出两张纸递给玉晓。

“不错,又是第一名,还有奖状啊。”

辛静淡淡地笑了笑。

“娘,你在给我们做新衣服呀?我的就不用做了,我身上穿的还很新呢!”

“娘知道你仔细,同样的东西你用的都比别人久一些。但毕竟是过年,新衣服是少不了的。”

“其实无所谓的,咱家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你有这份心就足够了。对了,你打开衣柜,里面有三条围巾,拿出来,挑一个自己喜欢的。”

辛静从衣柜里拿出围巾放到炕上。

“都挺漂亮的。还是让我姐和辛颖先挑吧,剩下的归我。”

此时,其他孩子也先后进了家门。

辛勤和辛明从书包里掏出通知书递给玉晓。

辛颖眼尖,一下子就被炕上的三条围巾吸引住了。

“好漂亮的围巾。”她挨个围在脖子上凑到镜子前打量。

“辛颖,你的通知书呢?”

“在这哩。”辛颖匆忙拿出通知书。

“看看你考的这分数,还有心思臭美?”

辛颖拿过辛勤和辛明的通知书扫了一眼,“娘,不对啊。大姐和哥的排名还不如我哩,你怎么只批评我一个?”

“你大姐和哥的排名虽不如你,但人家起码都用了七八成力。你跟我说说,你用了几成?”

“娘,我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

“你少胡说。你以为娘没跟着你,就不知道你在学校做什么了?”

辛颖不好意思地笑了。

“大家都说你聪明,这点娘也不否认。但聪明要用在正地方。学生的任务是什么?首先是要把学习搞好。你想想你在学校都干了些什么?课上交头接耳,搞小动作;课下拉帮结派,给同学起外号。”

“娘,人家都说我人缘好,有号召力。”

“有真本事,号召力才起作用。什么都不会,你号召谁呀?最多招来一帮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

“辛颖,你灵活、反应快,但你知道你也有致命的弱点吗?”

“不知道。”

“那就是做事三分钟热度,少了耐性和韧劲。你如果能补上,是能成气候的。”

“那我怎么补呢?”

“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每一件事。就先从学习做起吧,课上专心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作业。”

“我知道了。”

“辛颖,你只要按咱娘说的做,长大后一定是咱们四个中最优秀的。”

“二姐,你别安慰我了。人家都说你才是上大学的料。”

“二姐没骗你。我就是以后上了大学,面临的考验还很多。就拿生活能力来说吧,就比你和大姐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