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博物馆
8878500000032

第32章 韩国民俗村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人们居住在雷同的住宅或公寓内,都在类似的超级市场购物,使用同样的汽车、火车、飞机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但是传统文化的影响还留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依恋与怀念昔日的传统。于是在世界一些地区出现了一些仿古、仿旧的民俗村,他们成为一种独特的博物馆。

韩国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西方化,衣着形式,饮食习惯和建筑风格日趋欧化。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建立了一座民俗村,设法在这里保留一些行将在韩国各地绝迹的传统饮食起居、穿着装束、建筑风格与工艺制作,乃至文化娱乐与民间习俗等等。

民俗村建于汉城以南40千米处的水原市,1974年10月向公众开放。村内树木成荫,河流蜿蜒。村内房屋按六种传统的类型建造:南部型、北部型、中部型、山区型、海岛型、都市型。有高级官员、地主财东的宅居;有平民百姓的一般居屋;也有贫困农家的茅屋。还有一座佛教庙宇,一间地方政府办公室,两所乡村学校。另有生产韩国传统米酒的酿酒厂与生产传统糖果的作坊。在这里的市场上可以买到传统工艺品、食物与米酒。在市场上还可能遇到一位算命先生,可以请他算个命、卜个卦。

村内展品大约有3万件。19世纪时人们使用的家具、厨房器皿和工具、农具以及服饰等都有展示,也展示了一些有关韩国民俗与宗教的文献资料。在村的中央建有露天舞台,定期在这里演出民间传统音乐、戏曲与舞蹈。逢年过节时举办民间传统形式的体育比赛:摔跤、跷跷板、放风筝等。寺庙内也不时举行宗教仪式;节假日在村内举办可供参观的传统婚礼仪式。村内还分别为儿童与成人备有不同的游乐设施。

总之,这座民俗村为人们展示了韩国人民昔日的传统生活方式。建立该村的宗旨就是调查、收集和研究韩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的实物资料,向参观者展示韩民族传统文化风貌,也为研究韩文化提供一个场所。同时,也是向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的一个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