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山楂种植新技术
8876900000003

第3章 优良品种的选用(1)

(第一节)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有的山楂园,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建设起来的,少部分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品种结构不合理由于当初急于在短期内大量建园,因而在品种的选用上存在着“饥不择食”的现象,造成早、中、晚熟品种结构失调和加工与生食品种比例普遍不合理。早熟品种和优良加工品种比例偏小。

二、品种良莠不齐

大量建园,在引种时盲目轻信,使大量假良种和劣种混入其中,其后又未对其进行改劣换优,因而造成园中品种良莠不齐,许多园中的品种比例是优劣参半,甚至劣多优少。

三、大批珍贵良种尚未开发应用

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又选育了一批丰产、优质的山楂珍贵品种,由于正处在山楂生产的低潮期,这些良种基本上未得到开发利用,未能形成栽培规模。

四、对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有所忽视

山楂在我国原为半栽培性质果树,在长期的自然演变和人工选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地方品种和类型。如上所述,在20世纪70~80年代,从中选出了一大批良种。但是,选种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在一些产区基本上还未开展,至今还有很多优良的种质还未被发现。

在品种选择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妨碍了山楂栽培效益的提高。

(第二节)我国山楂属植物的种类

山楂属蔷薇科,山楂属,它广泛分布在北半球温带亚、欧、美各洲北纬30°~50°之间,全球有1000多种。

根据俞德浚先生《中国果树分类学》和《中国果树志·山楂卷》的记载,我国山楂属植物有18个种,6个变种。

一、山楂的18个种

(一)山楂

山楂,别名山里红、红果、棠棣。落叶乔木,树高6米。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和江苏等地。在朝鲜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也有分布。本种有两个变种,即山楂大果变种和山楂无毛变种。依据其颜色的不同,又分为红果皮、橙色果皮和黄果皮三个品种群。果实直径为1~2.5厘米,近球形或梨形。一般用山楂作砧木,嫁接繁殖。

(二)伏山楂

伏山楂,又名布氏山楂。乔木,高6~8米。果实近球形,深红色具蜡质,稍具棱或不明显,果点小,黄色。果径为1.5~2厘米。产于我国东北中北部长白山等地,品种类型较多,东北各地均有栽培。

(三)云南山楂

云南山楂,别名山林果、酸冷果。乔木,高达10米。产于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等地。依果皮颜色的不同,可分为土黄果、胭脂果和绿果三个品种群。果实直径为1.5~2厘米,扁球形,已选育栽培品种50多个。

(四)湖北山楂

湖北山楂,又名猴楂、酸枣、大山枣。乔木或灌木,高3~7米,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苏、江西、浙江、河南、山西、安徽、四川和陕西等地。果实近球形,果径为2~2.5厘米。红色或土黄色,有斑点。在分布地区多作山楂的砧木或园林绿化用。

已选育出“鄂红”“佳黄”和“佳甜”等适宜鲜食与加工的良种。

(五)陕西山楂

陕西山楂,落叶灌木,高3~5米。果实球形,黄绿色。果径为1.5~2厘米。产于陕西等省海拔1100~1800米的山坡杂木林中。

(六)楔叶山楂

楔叶山楂,别名小叶山楂、野山楂。落叶灌木,高1.5米。

本种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东部和南部的河南、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南部、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日本也有分布。果实红色或黄色,直径为1~2.0厘米,近球形或扁圆形。种核有仁率高,苗木可作山楂和云南山楂的砧木,有矮化、早实作用,但抗寒性差。

(七)山东山楂

山东山楂,灌木,高1~2米。果实球形,直径为1~1.5厘米。红色。有小核5颗,背面有一条沟槽,内面两侧平滑。

产于山东省泰山海拔500~700米山坡。新种。

(八)华中山楂

华中山楂,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高7米左右,产于湖北、河南、陕西、甘肃、浙江、云南和四川等地。果实红色,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宿存萼片反折,直径为6~7毫米,椭圆形。

(九)滇西山楂

滇西山楂,灌木,高约6米,产于云南西北部海拔2500~3300米的高山地区。果实带红黄色,外面微被白色柔毛,稀疏近于无毛。果实直径为5~6毫米,近球形。

(十)橘红山楂

橘红山楂,小乔木,高3~5米。产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分布于海拔1000~1800米的杂木林中。果实幼时矩圆形,成熟时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橘红色。

(十一)毛山楂

毛山楂,灌木或小乔木,高为6~7米。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地。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朝鲜及日本,都有分布。果实红色,直径7~8毫米,近球形。幼时被柔毛,后无毛。萼片宿存,反折。

(十二)辽宁山楂

辽宁山楂,又名红果山楂。灌木或小乔木,高2~4米。

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山西、河南和内蒙古等地。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蒙古北部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300~900米的山坡或沟旁杂木林中。抗寒能力强。果实血红色,直径约1厘米,近球形。萼片宿存,反折。

(十三)光叶山楂

光叶山楂,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产于黑龙江及内蒙古,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也有分布。生长于海拔200~1800米的河谷、山麓、山坡和沙丘针阔混交林或杂木丛林中。果实橘红色或橘黄色,萼片宿存,反折,直径为6~8毫米,近球形或长圆形。

(十四)中甸山楂

中甸山楂,灌木,高6米。产于云南西北部海拔2500~3500米的山溪畔杂木林或灌木林中。果实红色,直径约6毫米,萼片宿存,反折,椭圆形或球形。

(十五)甘肃山楂

甘肃山楂,又名面旦子、小面豆。灌木或小乔木,高2.5~5米。产于甘肃、山西、陕西、河北、河南、贵州、四川、新疆等地海拔1000~3000米地区的山坡、沟边杂木林中。果实红色或橘黄色,直径8~10毫米,萼片宿存,近球形。种核有仁率高,作山楂砧木有半矮化作用。甘肃山楂抗寒,耐盐碱。

(十六)阿尔泰山楂

阿尔泰山楂,小乔木,高3~6米。产于新疆中部和北部。

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和西伯利亚等地也有分布。生长于海拔450~900米的山坡、河谷林下或灌木丛中。果实金黄色,直径为8~10毫米,近球形。萼片宿存,反折。种核有仁率高。

抗寒、耐盐碱,是山楂的优良砧木。

(十七)裂叶山楂

裂叶山楂,小乔木,高5~6米。产于我国的新疆。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也有分布。果实红色,直径为4~8毫米,球形。萼片宿存,反折。

(十八)准噶尔山楂

准噶尔山楂,小乔木或灌木,高4~5米。产于新疆的伊犁、霍城、天山和介山。在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和伊朗也有分布。生长于河谷、石山坡、针阔叶混交林内。果实深红黑色,具有浅色斑点,球形,直径为1.2~1.6厘米。果肉黄色,多汁。萼片宿存,反折。

在以上18个种中,已栽培利用的有山楂、云南山楂、湖北山楂、辽宁山楂和伏山楂,作为山楂的矮化砧和半矮化砧利用的有楔叶山楂、陕西山楂、甘肃山楂、准噶尔山楂和阿尔泰山楂等。

二、山楂的6个变种

6个变种是:山楂种下的变种有3个,即无毛山楂、热河山楂和大果山楂;楔叶山楂种下的变种有2个,即匍匐楔叶山楂和长梗楔叶山楂;毛山楂种下的变种1个,即宁安山楂。

(第三节)我国山楂产区、栽培区划分及其主要优良品种

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资源分布及栽培利用等因素,我国作为经济栽培的山楂,可划分为北方产区(北纬33°~45°,东经110°~131°)和云贵高原产区(北纬23°~26°,东经98°~108°)。其中北方产区又分为四个栽培区。山楂的优良品种,1996年出版的《中国果树志·山楂卷》中,共收载了品种(品系)资源142个;在此后又有部分新品种发表。

一、北方山楂产区主要山楂优良品种

北方山楂产区,南起新淮河和河南中北部,北至黑龙江省牡丹江的中南部地区。该产区资源丰富,栽培品种多属于山楂种大山楂亚种,品质优良,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按品种及砧木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和栽培技术的差异,划分为鲁苏北、中原、冀京辽和寒地四个栽培区。

(一)鲁苏北栽培区的主要优良品种

该栽培区包括山东全省和江苏的新淮河以北及安徽宿县地区。该区域的气候条件是:年平均气温为10.5~14.6℃,绝对低温为-20.2℃,绝对高温为39℃,≥10℃的年积温为3500~4250℃,年降水量为478.5~927.2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00小时以上。该区域山楂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已选育的优良品种较多,果实品质好,栽培面积较大,山楂总产量占全国山楂总产量的50%左右。主产县(市),山东省有平邑、费县、临沂、蒙阴、沂水、沂源、临朐、青州、泰安、平度、莱西、栖霞和福山等,江苏省有宿迁、赣榆和徐州,安徽省有宿县等。丰产典型也多集中在该区域。其主要优良品种如下:1.大金星系山东省临沂市农家栽培良种。主产于费县、平邑、莒南、蒙阴、沂水和沂南等县。山东福山县的红瓤绵与大金星,系同物异名。在1978年全国山楂优良品种鉴评会上,该品种以果实个大、品质优良、丰产性好和耐贮藏等优点,而名列各品种之首。

该品种树势健壮,枝条粗壮整齐。一年生枝红褐色,多年生枝灰色。叶片大而厚,有光泽,广卵圆形。萌芽率为48.7%,成枝率53.6%。自然授粉花朵坐果率68%,平均每个花序坐果9个。早实丰产,在山东费县的密植园中,定植嫁接苗第二年见果,第三年平均株产果9.2千克,第四年平均株产果23千克。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实扁球形,果顶具五棱,单果重13.5克,大者可达19克以上。果皮深红色,有光泽。果肉绿白色至淡红色,肉质细密而硬,味酸微甜,可食率92.8%。每100克可食部分含糖11.35%,含维生素C68毫克。10月中旬成熟。耐贮藏,一般可贮至翌年4月上旬。

该品种适应性强,丰产,稳产,是山东省的重点发展品种。

全国各栽培区都有引进。

2.大绵球

系山东省南部地区的农家栽培品种。主产于费县、平邑、蒙阴和临沂等地。母树在平邑县天宝山上碳沟。

该品种树势中庸,树姿较开张。一年生枝条黄褐色,多年生枝条浅灰色。叶片大,有光泽。萌芽率为55.8%,成枝率为57.8%。自然授粉花朵坐果率为64.9%,每个花序平均坐果10个。早实丰产,定植嫁接苗第二年见果。在山东省费县密植园第三年平均株产量8.1千克,平均每667平方米产果1287千克。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实扁圆形,果皮橙红色,有光泽。果肉浅黄或橙黄色,肉质细而绵,甜酸适口,平均单果重14.5克左右,可食率为83.1%。每100克鲜果可食部分含可溶性糖10.1%,含维生素C68.3毫克。9月中旬成熟,贮藏性差。

该品种较耐瘠薄,适应性较广。冀京津栽培区的北京等地引入栽培后,表现良好。

3.敞口

系山东省青州市及临朐县等地农家栽培良种。莱芜市的黑红也属于敞口品种群。是山东省的代表品种之一。

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姿开张。一年生枝条红褐色,多年生枝条灰褐色。叶片广卵形。萌芽率为44.4%,成枝率为51.7%,自然授粉花朵坐果率为57.4%,自交亲和率为6.5%,每个花序平均坐果7个。早实,丰产。定植嫁接苗第二年结果,4年生树最高株产量可达45.8千克。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实扁球形,平均单果重10.5克,果皮红色,有光泽。果顶宽平,具五棱,萼筒倒圆锥形深陷,筒口宽敞,故得名“敞口”。果肉白色,少数淡红色,肉质糯硬,味甜酸,爽口,可食率为89.1%,每100克鲜果可食部分含可溶性糖11%,维生素C85.3毫克。成熟期为10月上中旬。耐贮藏。

该品种适应性强,全国各栽培区均有引进,表现良好。其中,云南玉溪地区引种后,果实大小、果肉颜色及风味,都好于原产地。

4.大货

系山东省泰安、历城等地农家栽培良种。

该品种树势强健,进入盛果期后树冠开张,一年生枝条红褐色,多年生枝银灰色。叶片近卵形。萌芽率为52.8%,成枝率为54.6%,自然授粉花朵坐果率为27.6%,平均每个花序坐果6.2个,早实,丰产。在山东省费县的密植园中,定植嫁接苗第二年见果,第三年平均株产果7.6千克。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强。果实方圆或扁圆形,果皮鲜红或紫红,果肉白色至粉红。平均单果重11克。肉质细,较松软,糯性,甜酸适口,可食率为90.9%。每100克鲜果可食部分含总糖10.1%,含维生素C68.5毫克。10月中旬成熟,较耐贮藏。

该品种适应性强,耐旱,较丰产,已引入冀京津栽培区、中原栽培区,表现良好。

5.白瓤绵球

系山东半岛福山、莱西等县农家栽培品种。

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冠半开张。一年生枝条红褐色,多年生枝条浅灰至绿褐色。叶片浓绿,具蜡质光泽。萌芽率为54.1%,成枝率为54.9%,自然授粉花朵坐果率为46.8%,平均每花序坐果7个。结果早,丰产性好。栽植嫁接苗一般2年见果,成龄树平均株产果25千克。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强。

果实圆形,果皮深红或大红色。果肉白色至绿白色,肉质细,较绵软,甜酸适口,可食率为82.3%。成熟期为10月中旬。

耐贮藏。每100克鲜果可食部分,含可溶性糖10.1%,含维生素C63毫克。

该品种适应性强、耐瘠薄。负载过重时,有隔年结果现象。

6.毛红子

1983年在山东省平邑县流峪乡泉子峪村发现其母树。由平邑县农业局进行多年栽培试验育成,为短枝型品种。1980年经专家审定命名。

该品种树势中庸,树姿开张,树冠扁圆形。叶片卵圆形,叶面光滑,叶背有较浓密的白色短茸毛。树体有明显的矮化性状。萌芽率为66.7%,成枝率为60.0%。树冠外围花序平均坐果7.4个,果枝连续结果能力为4年左右。早实丰产,一般栽后3年结果,4年平均株产果10千克左右。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7.5克。果皮鲜红色,有光泽。萼筒部和果梗密生白色茸毛是其特征。果肉粉红色,肉质细。果实成熟期为9月下旬。味甜微酸,有香味。每100克鲜果可食部分含可溶性糖11.7%,维生素C含量高达129毫克,是一般品种的2倍以上。可食率为87%。果实较耐贮藏,在4~6℃条件下,可存放150天以上。

7.短较金星

母树在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北屠苏村,1985年由原县级临沂市林业局发现,后经选育而成。

该品种树体矮小,树姿开张,枝条粗壮,节间短,叶色浓绿。以粗壮的中果枝结果为主。花朵平均坐果率为81.8%,每个花序平均坐果6.5个,多者达15个。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1.7克,果面暗红色。果肉微黄白色,酸甜适中,可食率为88.5%,含总糖10.5%。10月上旬成熟,耐贮藏。丰产稳产,适应性较强,可供鲜食和加工。适合密植栽培。

8.大五棱

大五棱,别名五棱红。1983年由山东省平邑县选出,1996年通过省级鉴定,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