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逆向管理
8863600000056

第56章 窥成商机,败中取胜

不经过失败就不可能成功,风雨过后方见彩虹。逆向管理的窥成商机,败中取胜,就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善于窥见掺杂于失败中的成功因素,从危机中窥见新的商机。1988年4月27日,美国一架波音737飞机从檀香山起飞不久便发生事故,部件爆炸,机舱地板严重变形。然而驾驶员还是把飞机降落到附近机场,机上除一名空姐在爆炸时从前舱顶盖掀起的大洞中抛出而殉职外,其余人员及乘客无一伤亡。对于这次本来会影响声誉的空中事故,波音公司不是默不作声,等待评判,而是抓住这次事故,大作正面文章。他们在事故调查答辩词中这样解释:这次事故主要是因为飞机太旧,金属疲劳所致。这架飞机已飞了20年,起落9万多次,大大超过了保险系数。然而飞机在空中出事故后,仍然平安生还,这也说明本公司的飞机是过得硬的。通过宣传,波音公司形象不仅未受到损害,反而声誉更高,并赢得了更广泛的市场。订货猛增,单5月份一个月的订货额就达70亿美元。

而充分利用危机,更是逆向思维的绝佳创想。日本一家“吃光”餐馆的老板叫田山六郎,竞选议员失败后,他决心弃政从商,开始经营起这家餐馆。谁知开业不久,几百名员工就举行罢工,要求老板加薪,否则跳槽。从餐馆的经营前途考虑,山田六郎答应了员工要求,给他们一律加薪三成。

罢工解决后,餐馆的生意一天天好起来。山田六郎从中总结出:餐馆的经营采取高薪政策很重要。他说:“人事费用节省的低薪政策总是留不住人。人事更动越多,反而更浪费。把员工薪水提高看起来是增加了费用,但员工干得越久,就越会替餐馆着想,因而从整个餐馆的前程来看,加薪后更合算得多。”

加薪后的员工果然干劲十足,在田山六郎出色的管理下生意日渐繁荣。为了扩大“吃光”餐馆的影响和知名度,山田六郎开始潜心琢磨有什么良策。由于员工罢工,新闻单位曾将“吃光”餐馆曝光于公众,山田六郎就想:“我们完全可以反过来利用这次罢工为餐馆知名度来作宣传。”

于是,他在餐馆的进门处、餐桌旁、吧台前等显眼处挂满了条幅,上写“欢迎罢工”、“我们欢迎攻击”等字样。

这种令顾客啼笑皆非、莫名其妙的举动很快传了出去,电台、电视、杂志竞相予以报道和登载,立即成为大阪市一大新闻。就这样,山田六郎的“吃光”餐馆免费做了好几天的广告。

此后不久,山田六郎又做了个别开生面的“广告”。他租用了十多头牛,给牛穿着写有店名的红红绿绿的衣服,牛背上载满洋葱、青椒、蕃茄、马铃薯、鸡、鸭、生鱼、海藻等各种各样的菜,由自己亲自带头,牵着牛,在大阪街头招摇过市。此举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和行人驻足观看,新闻机构再次将“吃光”餐馆这种新奇而热闹的宣传方式炒得沸沸扬扬。

据报社统计,这两次免费为“吃光”餐馆刊登的文章字数,如果以广告费计算,山田六郎非得付上1000万日元不可!这种出乎意料的宣传方式为“吃光”餐馆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到第四年时,山田六郎的“吃光”餐馆已跃居大阪市第一餐馆的地位,年销售金额达到18亿日元。著名经济学者马克论在不利的环境中经营:

不景气的市场使一些经营者放弃了某一部分经营。是否要一些随大流地跟着放弃呢?这时最需要的是多观察、多思考,换个角度看一看,拾起大伙放弃的,挺身而出地改善它。

首先要重新审视你的产品和服务。要考虑重新设计产品,改良产品的式样、特色、包装、品牌,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要努力降低产品的成本,以更便宜的价格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要努力提高产品的品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要进一步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这样,企业管理者就可能冲破不景气的经济束缚。

其次,要实行产品简化,向产品组合的深度发展,占领同类产品的市场,迎合更广泛的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和爱好。这样,就可以赢得新的发展机会。

最后,要实行产品多样化,向产品组合的广度发展,占领更加广阔的市场,逐步驱散不景气的阴影。这样,既可以在更大的市场领域发挥作用,而且还分散了投资的风险,增加了经营的稳定性。命运要靠自己去开拓,机会是寻找来的。善经营者能够在不景气的市场中看到景气,寻找创新的机会,寻找发财的机会。

人的生命在于运动,一个公司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市场不景气必然淘汰一些旧的经营项目,同时,市场不景气又为新的经营项目提供了机会。洗衣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某些名牌产品始终能够不受市场不景气的影响而成为热门货,秘诀就在于创新,靠产品的更新换代消除不景气的影响。国际地毯市场竞争激烈,销售呆滞,各国的销售商们惶惶不安。一个精明的地毯商将扁平的指南针嵌入祈祷地毯,使指南针总是指向麦加,迎合了虔诚的穆斯林每日祈祷的需要: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把地毯一铺,就能马上找到麦加的方向。这一经营上的创新使这个地毯商找到发财机会,在阿拉伯地区大捞一把。

从失败中窥见成功的因素,既可增强信心,鼓舞斗志;又可以此为新的起点,走向成功。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研制蓄电池一直失败,干到第2.5万次时才获得成功,却自负地说:“不,不,没失败,我发现了蓄电池不能工作的两万四千九百九十九种原因”。由此可见,失败也是一种成功。说得形象一点,在失败的母腹里,孕育着成功的新生儿。善于窥见掺杂于失败中的成功因素,才有希望反败为胜。日本坚尾四兄弟在创业时,试制的计算机屡遭失败,耗尽财资,濒于破产。这时,独具慧眼的内田洋行,派代表登门要求合作。坚尾兄弟很不理解,直率地反问:“你们难道不知道我们失败了吗?”对方满怀信心地说:“这一切我们都很清楚。我相信你们只是运气不好,并非你们制作的计算机不优良。”一席话使坚尾兄弟顿开茅塞,与人联手奋斗,终于获得成功——1957年12月东京举行“尾继电式计算机14—A”发表会。企业在其经营中,要善于静观市场的变化,详加分析,抓住潜在需求,瞄准市场的“空白点”,要乘隙制人,就应弄清市场绽隙之缘,摸清其规律,把握市场变动方向。失败后的窥成,实际上是从正的方面,弄清导致失败的原因与走向成功的起点,从而尽力抛弃消极因素和发扬积极因素,构成有利于反败为胜的新势态。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论经营的扬弃方式:

扬弃的方式有二:逼进式——爱迪生研制蓄电池过程中的每一次失败,都可视为一次扬弃,即扬弃了24999次,才逼近成功;突进式——美国实业家威廉·利尔,以“不要离题太远”自铭,善于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中,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扬弃,突然闯入成功的殿堂。不论何种方式的扬弃,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企业家要不断窥成,善于因势利导,最终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