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逆向管理
8863600000044

第44章 把握契机,巧寻生存缝隙

经营契机的发现,需要一种创新的思维。市场在变,企业在变,管理模式和市场行为一定要变。在逆向管理者的眼中,“条条大路通市场”,何必争挤一条船。只要去发现,市场总是有机会的。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实力和智慧的较量,其中用智比用力更重要。用智是一条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胜利之路,也是一条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发展之路。

有位经济学家曾讲过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了一个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犹太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在那里开一个饮食店。但中国人则截然相反,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某地开一修车店,第二、三个来此地的中国人,则往往开的也是修车店。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落得个人仰马翻是常事。能不能来个逆向思维,避开角逐,另辟蹊径呢?经商办店“奇”者富,大凡在角逐激烈的市场上取得成功的经营者,都有“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独立个性,他们的经营思想,大都步入一种“避免竞争”的更高境界。因为一味竞争,对手不但“甩不开”,还会紧追不放,弄得精疲力竭,两败俱伤,而避免竞争却好像先天的具备了一种“亲和”性,避免四面树敌。

日本人小柳茂孝大智若愚,开了一个“无主意”商店,让顾客替老板出主意:经营什么项目才好,或者直接向商店提供商品。这样的“无主意”,却正迎合和适应了顾客的主意,又为许多业余发明者提供了展示他们创意的机会,被亲切地称为“业余发明展销所”,受到富于幻想和开拓精神的年轻人的欢迎。目前,“无主意”商店已在全日本发展到数十家,家家都生意红火。

与其做“第100”个对手,不如做“第一个”强者。亦步亦趋无意思,“避免竞争”境更高!那么今天的市场发生哪些变化,在这样变化的市场中为什么要避免和如何避免竞争呢?欧美经济学者分析有四大变化:第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同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第二,争夺市场的策略在一些成熟的消费品行业,比如家电、PC机、饮料、租借汽车业,已经是司空见惯、很平常的事情了,它所强调的是广告、促销、定价和分销。消费者主要关心的是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产品的多样化只不过是装装门面而已。

第三,创造市场的策略是一个划分策略,在运用这项策略时,经理更像是企业家,他们应善于创造新思路,善于创造新市场。企业在打算进入某个行业时,应该好好分析一下这个行业,认真分析自己企业的实力和企业的外部环境,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预测可能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并利用自己的优势,抓住机会,去开创一个全新的市场。上述的苹果公司就找到了其在图形技术方面的优势,在Alus和Aobe的软件的帮助下,开创了桌面排版系统这样一个全新的市场,如今,苹果公司控制了该市场。

第四,目前,市场需求的细分正向纵深发展,缝隙市场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一个企业,无论其规模多么庞大,在满足市场需求上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为其他企业进入该市场提供了机会。企业可以根据产品销售地域的不同细分市场,也可以根据顾客的年龄、文化层次、兴趣爱好及产品的特殊性能等许多方面来进行市场细分,确定企业的目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