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逆向管理
8863600000004

第4章 奇正统一:管理原则与方法

在非直线运动的事物发现中,反向思维是必不可少的。螺旋上升的社会进步,使得逆向管理同样不可或缺。从异常与反向中明确管理要则是当代管理科学的客观要求。逆向管理是人或者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逆向思维科学地、系统地进行总结并加以实践。逆向思维就是指与一般人、一般企业思考问题的方向不同。人家不想或没有想的,认为是正常的事情,你却加以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这就是一种反向思维;人家对某一问题通常是这样考虑的,然而你却从其他角度去考虑,这又是一种反向思维。通过这样一些反向思维,通常可以得到许多创新的灵感。

美国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论现代领导时认为:“今天成功的企业领导人将是那些头脑最灵活的人。接受新见解、习惯性地向旧见解挑战,与反论(反向思维见解)共处的能力,将是有效领导者的首要品质。”他进一步认为,已有的许多正反相间的状况,正是反向思维发挥创新作用的条件。逆向管理适应的原则和方法:

(1)为适应稳定性较低的环境

为适应稳定性较低的环境,人们通常的想法是使企业目标变得更有弹性或灵活性。然而,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目标似乎应该更稳定些,以稳定对不稳定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创新。

(2)激烈的竞争要求更多的合作

更多的竞争者和竞争者的更多产品要求企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反应能力和更高的产品质量等,但这反过来也会加强企业的一些伙伴关系:[1]公司与其供应商之间的关系;[2]公司和其他能够带来市场区域内(特别是海外)所需关键新技术的公司之间的关系;[3]旨在对要害部位即一线加速采取行动的各职能部门的执行者之间的关系;[4]公司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想要有效竞争就必须学会与所有这些伙伴合作。

(3)更高的生产力来自更多的人

这一观点与通常企业尽量少雇用人的想法相反。

(4)对企业已成功的产品

一般认为应当抓住不放,逆向思维则认为应该减少对它的依附性,一旦有替代产品出现,随时把它放弃。

(5)既要非一体化,又要重新一体化

目前纵向一体化正迅速减少,分包一切项目已成为常规,但更紧密的联系在信息时代又变得尤其重要,因此也许应创设新的一体化方式。

(6)大批量低成本的生产方式是目前通用的方式

那么是否可以有“小批量低成本”的生产方式呢?

(7)市场上商品相似时

降价竞争是一个通常的做法,但也可通过创造少量附加价值的行为来抬价竞争。

(8)高质量赢来低成本

质量与成本通常是同步的,但设计、制造方面的创新也能导致高质量与低成本共存。

(9)失败是成功之母

是否可以通过加速失败率来加速成功率呢?

(10)通常认为分权难以控制

这一看法是建立在过去的组织机构之上的,或许既可以分权,又能有更严格控制的组织机构,等等。

我们还可以列举现代企业管理方面更多的反向思维点。然而,也许应该让企业家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发现的创新意向才是创新成功的真正起点。

——摘自美国《时代》周刊逆向管理的结果往往形成某种商业上的新想法、某种新的科学概念、某种新的设计、某种新产品、某种新的服务或是某种新的教学法。20世纪30年代,美国“绿龟”汽车公司经营着12辆旧车,按时沿美国西海岸往返从事载客业务,价格只有“灰兔”长途汽车公司的一半,线路延伸至美国内地。它的业主加德纳·肯特放弃了与“灰兔”公司(在低价业务竞争方面的一个主要对手)的竞争——将旅程时间4天缩减。与此相反,他决定改变从前一直沿用的传统竞争战略,认为与其毫无指望地企图减少旅程时间,还不如把旅程的时间加长——不是4天而是6天。他把多出的两天用于增添人们在旅途中的各种乐趣,如洗桑拿浴、做游戏,以及在林中漫步等。几年中,加德纳·肯特的“绿龟”汽车公司平均每年载客两万人次。由于他的新战略,几年后,他买下了“灰兔”公司。他的反向思考和逆向思维给他的业务带来了突破和戏剧性的效果。英国管理学家詹姆斯论逆向管理的创造性活动的五个基本原则:

原则之一:需要是发明之母

需要是激发创造力的开关,有时需要提出很久却没有解决的办法,甚至是走投无路了,倒会经常迫使我们想出本来不会想到的主意。

原则二: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决不要放弃希望,而要保持期待。成功的突破往往是坚持不懈的结果。

原则之三:保持信心

要相信自己是足够聪明的人,有能力产生创造性的想法。

原则之四:偏离规范

创造性思维不同于我们每天按部就班的思维。在生存的压力下,肯特的大脑越出常规。只有在那时,他才能够产生出乍看起来不合乎逻辑的想法:谁曾听说过用让自己的汽车开得更慢的办法会打败竞争对手?

原则之五:进步并非总是呈直线的

通往解决难题的途径不是平坦的,有延误、阻挠、挫折和惊讶。有许多方面像公交汽车路线运行一样需要仔细计划、组织和控制。企业在逆向管理中,就是经常运用不同于常规的顺向(或正向)思维的逆向思维,往往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企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不少企业都在程度不同地运用这种思维和管理方式,特别是在广告宣传的竞争上更为突出。如百事可乐电视广告就非常奇特,充满动感活力,以许多年青的各国顶级明星为代言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起到了与众不同的促销效果。这种广告技法就是利用了人们对广告宣传的某种虚假性的提防和意识,在制作手法上运用了逆反性思维。还有些企业专门在自己的产品的广告中说明某种不足,以引起用户注意,反而起到了促销的效果。总之,运用这种逆反性思维,关键在于把握好用户此时此刻对某种产品的逆反心理,否则会弄巧成拙。在美国某百货商店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因失窃严重,损失太大,而发动大家想对策。不出所料,大家出了些“增加监视员”、“设置更多的摄像机”之类的一般化主意。经理对这些提案极不满意,他知道这些办法各处都在用,效果却不佳。

在想不到别的好办法的情况下,经理请教了公司外的顾问。这位顾问建议:“那么,就雇用些小偷吧!”

经理不由得怀疑自己的耳朵是否正常,但他仔细一想,此法不无道理,于是当顾问说完以后,他莞尔一笑,点头称是:“确是如此,不妨试试看!”

经理回到公司,对此事并未泄露,只是指示职工:“有情报说某偷窃集团盯上了我们的商店,请大家多加注意。”

几天以后,有店员讲:“昨天在我柜台上捉到两个小偷,我把他们扭送到经理那里了。”

“什么?你也捉到了。其实,我也捉到一个。”

这消息在商店里传开后,店员都瞪大眼睛戒备着小偷。

这时,被雇的扒手头儿找到了经理,提出:“经理,已经干不下去了,店员监视得很厉害,实在不好再做手脚,请原谅,偷窃把戏到这里结束吧!”这个商店使用的方法即逆向管理法。因为只有商店抓小偷以防止偷窃事件的发生,而没有雇小偷来偷商店东西的道理,可这家商店却这样做了,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这种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