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长效管理
8863100000057

第57章 案例分析:邯钢建立“模拟市场核算”机制

1993年国务院发起“全国企业学邯钢”活动,邯钢经验不仅国内注目,连国际上一些著名大公司如美国GE公司、南非铁矿石公司等也大加称赞。

邯钢管理创新的经验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

其产生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钢材市场疲软,售价一跌再跌,原材料、燃料又大幅涨价,邯钢每年涨价因素高达八九千万元,造成钢材成本猛升,生产的28种钢材有26种亏损。

总厂的这种亏损局面在分厂却正好相反,分厂不但不亏,反而承包有盈,风平浪静。经过大量分析研究,邯钢人终于认识到亏损的原因不是产品品种、质量有问题,主要是成本高、效益差。而其背后则是机制滞后,思维滞后。

所谓“模拟市场核算”即用模拟的办法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管理,在保持现代工业企业专业化、科学分工协作、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抓住成本这个“牛鼻子”,依据价值规律,用“倒推”办法,即以产品在市场上被消费者接受的价格在公司内部一个工序一个工序地从后向前核定,最后定出全厂53个主要产品品种、规格的内部成本与内部利润,并层层分解直至每一个职工,形成“市场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责任体系。

所谓“实行成本否决”就是在质量否决基础上加上成本否决,以此来强化成本管理,使成本在市场价格基础上逐步降低,使利润在不吃老本的基础上逐年真实地增长。具体措施是规定所有二级单位,当月不管质量、产品等指标完成得再好,只要成本指标没完成,奖金就被全部否决。同时坚持否决的“四不”原则:不迁就,不照顾,不讲客观,不搞下不为例。

邯钢经验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了适应市场竞争的内部机制,这种机制的最终结果是使广大职工真正做到“有家可当、有责可负、有财可理、有利可得”,从而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形成了邯钢的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