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长效管理
8863100000015

第15章 打基础练内功,强化企业管理

没有标准的管理是盲目的,没有基础的管理是短命的。现代企业中,任何管理工作都是依赖于按照一定标准展开的基础之作。制度化、标准化的基础工作是企业竞争的内功,是企业发展的根基。长效管理,不可能脱离基础而存在,更不可能不从练好内功抓起。

根深才能叶茂,身强才能力盛。成就企业百年伟业,必须从夯实根基,练好内功,强化企业管理抓起。

1.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工作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必须先打好基础,这是普通的常识。古代先哲曾经说过:“千层之台起于垒土,万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无疑是认识事物发生与发展一个极为深刻的经验总结。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是如此,再宏伟的目标也要从最基础的管理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去步入轨道,而不能凭借领导者的主观意志任意支配,必须有一套适应客观规律要求的科学管理办法,这就更需要有坚实的基础工作。

(1)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含义

企业领导和管理的基础工作,顾名思义,它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它不是某个专项管理(如计划管理、技术管理等)的内容,而是它们的基础;[2]它不仅是某个单项管理的基础,而且是企业各项管理的基础。它与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都直接相关,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3]它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要做好各项工作,必须首先把它做好。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发展,它也必然要有相应的发展和变化。在工业生产从手工业生产发展到机器生产的初期,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比较单纯;在现代企业生产中,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已形成一套严密的科学体系。中国企业生产现在正从原始的小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的大生产方式过渡,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必然也要有相应的发展。

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按照传统的说法有计量、记录统计、定额、责任制、规章制度、此外,有的还认为有情报工作,等等。说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不出这个范围,这些工作是一些起码的、初级的管理基础。在现代化生产管理中,仅仅限于这些,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要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些工作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所谓基础,总不能是几件零星的、孤立的具体工作。在企业管理已成为一门科学的今天,它应该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这个体系是什么呢?这个整体又是什么样子呢?这是企业管理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基础工作的两个方面

在现代企业中,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工作,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是标准化体系,一是信息反馈体系。企业的标准化工作,不仅限于产品的质量标准,而是企业的一切都需要有合乎整个生产和管理需要的标准。同时,还要把企业的整体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体系,建立企业的信息反馈体系。包括从信息产生、传递、处理、贮存到反馈的一整套工作。此外,还包括与信息反馈有关的机构组织、信息反馈的责任制及其他管理制度等等。所有这些,也都与企业的各项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搞好企业各项工作的前提。所以说,它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总之,作为一个企业,一方面要把标准化的体系建立起来,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项工作、各种物料、各种器具都有明确的标准,都按标准办事;另一方面,要把信息反馈体系建立起来,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道工序、各个岗位之间都能做到信息畅通,有效地反馈,紧密配合,协同动作。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完好,才能正常地发挥人体的功能。在企业管理中只有把标准化体系和信息反馈体系这两方面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它们协调好,才能形成一整套完成企业各项工作的保证体系,才能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企业这台大机器才可能高效能地运转起来。

过去,人们对于标准化和信息反馈这两项工作所构成的管理基础,缺乏足够的重视。许多人认为它们只是质量管理或技术管理等专项管理的具体内容,是一些技术性、业务性的工作。因此,企业领导干部很少过问,一般只是交由某些技术人员或专业管理人员当作普通业务去抓。这样是不可能把企业和基础工作做好的。为做好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企业领导者必须明确对基础工作的认识。抓生产管理工作而不抓基础工作,抓基础工作而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不了解基础工作各项内容之间的联系,不知道它们与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要想把它做好,那是不可能的。要把基础工作从专项管理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作为企业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综合工作认真地抓起来。在进行各项管理之前,首先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把这项工作抓好。鉴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建议有些大中型企业成立基础管理科,或设立企业管理科,以基础管理作为其主要业务内容,协助厂长研究和管理企业的基础工作。没有条件设立专门机构的,起码要设专人管这方面工作。总之,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抓,将这项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一定的部门和人员身上,发动和组织全体职工切实把它做好。

——摘自美国《企业家》杂志

2.练好内功出效益

(1)练内功首先要有新观念

在中国时下盛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氛围里说企业“苦练内功”,在一些人心目中或许是不合时宜了。果真如此么?否!且不说已经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中,不少企业依然内功不足,因而也难奏其效;现代企业制度不练好内功,现代企业制度难免是“不结果的美丽花朵”。因此,虽然“苦练内功”这个词无甚新意,但实在应在企业领导的心中扎下根来。中国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可分为三大类:A类问题是指全社会都解决了企业才有办法解决的事,如社会保障、企业负担等问题;B类问题是指企业经过努力而能做好的事,如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等;C类是指企业必须做好的基础工作,如财务管理、现场管理、规章制度等。对A类问题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要多思考,多提建设性意见,做个促进派。但是作为企业领导应把主要精力放在B类、C类问题上,这些事情没有做好,A类问题即使解决了企业也难以发展。而B类C类问题多半属于企业自身的问题,自身的问题当然要立足自身来解决。通过“苦练内功”来求得企业的振兴与发展是应采取的正确态度。“练内功,首先要练出职工的新观念”企业要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生存,首先必须使那些长期沉淀在人们头脑中的与时代不相适应的传统意识让位,而使那些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观念扎下根来。

人的观念的转变是最难的,练内功不能满足于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种种具体扎实的举措引导着人们自觉地不断地接受新的观念的洗礼。

“管理出效益”是指广义的管理。管理不应该是事无巨细、一统到底的“婆婆式”管理,更不应该是重形式轻实效的“口号式”管理,而应该是科学的管理。

常听到一些困难企业的领导们抱怨,造成企业困难的原因是原材料涨价、设备老化、资金紧张、冗员过多、体制不顺等等,而很少听他们从内部管理上找原因。的确,他们所抱怨的那些问题在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需要加大经济改革的力度和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去逐步解决,但由于内部管理不善造成企业亏损同样不可忽视。

(2)向管理要效益

人们常说:管理也是生产力,要向管理要效益。

那么,管理到底有没有效益?如果有,究竟有多大效益?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而且是特殊的生产力,抓好管理就可以见效益。因此,从严治厂,强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就是企业练内功最核心的内容。

要敢动真格,并持之以恒。抓管理、练内功是件“苦”事,不“苦”就练不好内功。所以,抓管理、练内功必须敢于碰硬,敢动真格,绝对不能只说不做。一定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功必奖,过必罚,这是抓管理、练好内功的关键。那种“说在口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一眼不望”的形式主义作风是绝对练不好内功的。

抓管理、练内功除了敢动真格之外,还必须做到持之以恒。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这就是说,抓管理、练内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倘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日曝之,十日寒之”,那是绝对练不好内功的,自然也就很难见到效益。好的管理方法有很多,对一个企业来说,不一定样样都学,只要能结合本企业的特点,选择一两项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抓住不放,常抓不懈,坚持数年,必见成效。那种见一个学一个、学一个扔一个的“狗熊掰棒子”的学法是永远也学不好的。

总之,只要能做到以上几点,特别是做到“严”与“恒”两个字,管理就一定能收到成效。

(3)抓管理要“软”、“硬”兼施

实践已经表明了在企业经营中,企业的精神、观念、思路等这些软件的关键作用,并且已经是谁的软件水平越高谁的成功程度也越高。

如邯郸钢铁集团公司过去仅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钢铁企业,先天条件并不理想,也没有国家的重点建设投资照顾。邯钢在市场观念与经营思路上跑在了前头,及早地根据市场的要求调整了产品结构,再把市场的压力分解到每个员工,推出全面创新的改制、改组、改造加强管理一起抓,并把“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按岗位量化贯彻,居然迅速崛起在燕赵大地,不但自身获得了超常规的大发展,而且把其经验贯彻到河南的舞阳钢铁公司、贵州的水城钢铁公司、重庆的特钢公司,居然都迅速地打了翻身仗,而其中并没有硬件的重大投入。如果邯钢公司能再进一步提高其创新软件的水平与自觉程度,则必然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不用说邯钢,在市场经济中扶摇直上,纷纷成为国内同行业老大的海尔集团公司、长虹电器公司、小天鹅电器公司、三九企业集团、恒源祥绒线公司、春兰集团公司、维维公司、伊利冷饮公司、娃哈哈集团公司等企业,不也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地在大浪淘沙中成长起来的吗?他们靠的都是固有的硬件条件。

对于企业来说,管理要软硬兼施,有时软件比硬件更重要。

软件是灵魂,硬件是躯壳,软件比硬件更重要,硬件因软件而更繁茂,这是电脑界的至真名言。其实又何止电脑界?中国古代的《道德经》曰:“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弱胜刚强。”这说明了事物的一般规律。

从许多事物的演进来看,都有从“硬”向“软”发展、提高、升华的过程。如书籍之演进,始书之于“金石”,后竹简,在纸质书籍成一大统后,现在又在向运用飘渺难测的电磁波压缩书写于小小的软盘光碟之中发展。货币也类似,有形的货币也发展到了用“比特”存之于磁卡。社会产业的发展,也从生产农副产品的第一产业,生产工业产品的第二产业向生产无形产品的第三产业发展,并把三产的发达程度看作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面向新世纪的“知识经济”则表明了人类已在向科技含量很高的软件、网络要更高的效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最初的硬科学外发展出了软科学,如系统工程、决策科学、创造学等指导意义更强的新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