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品读家风
88598200000003

第3章 我的叔祖父若泉先生

汤惠民

我的叔祖父若泉先生,我从小叫他“三爹爹”。他是一个追求理想信念的人,也是一个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平凡之人。

三爹爹出生于官僚家庭,早年在南京求学时,受进步思想影响,信仰共产主义。抗战爆发后,三爹爹被迫辍学,后冲破家庭阻挠,和几个进步青年一道投奔天长县的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成为新四军江北指挥所的一名外围情报人员。上级要求他每周一次前往敌占区搜集情报,购买搜集日伪的报纸和杂志,供部队首长了解情况,及时掌握敌占区动态。

一次三爹爹到县城执行任务,在返回根据地的路上,遭汉奸地主武装绑架,并要把他交给日本人以邀功请赏,后曾祖父托关系,送金条,使三爹爹脱离虎口。

曾祖父为了逼三爹爹回心转意脱离革命队伍,不惜以断绝父子关系相要挟。曾祖父说:“我们家恪守‘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训,你却为了自己的所谓理想背叛家庭,这是‘忠’还是‘孝’?”三爹爹平静地回答道:“我忠的是共产党,孝的是人民群众,读的是马列的书,宣传的是抗日救亡的道理,怎么能说是不忠不孝?”曾祖父看他去意已决,最后只好脱离父子关系,以保全家不受连累。

由于身份暴露,回到根据地后,组织上安排三爹爹任根据地通讯报导员兼文化教员。三爹爹积极为新四军主办的《拂晓报》投稿,所用邮票,俗称“稿子”票圴由部队免费发放。也就是从那时起,三爹爹延续了多年前的集邮习惯。

新四军江北指挥所下辖的支队,常年活动在天长、来安、六合、仪征一带,不断袭扰日寇。1941年4月新四军取得金牛山反扫荡的胜利,三爹爹很快撰写出金牛山战斗胜利的战地稿件,在《拂晓报》上发表后,得到了时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江北指挥所副总指挥罗炳辉的表扬。最令三爹爹自豪的是,他曾坐在最前排亲耳聆听过刘少奇同志所作的抗日形势报告。三爹爹经常提及在抗日根据地的那段岁月,他说,那是他一生最难忘、最快乐的时光。一位和三爹爹同时参加革命的老同志曾对父亲说过,在根据地有个叫梅兰的女战士,她和三爹爹同为文化教员,在共同的战斗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抗战胜利,六合县城迎来第一次解放。1946年国民党撕毁了“双十”停战协定,上级要求在淮河以北的新四军党政机关人员迅速北撤过淮河。那年的夏末秋初,正值雨季,淮河水位上涨,渡船被炸毁。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三爹爹、梅兰等好几名战友未能按规定时间渡过淮河,后在转移突围中被打散了,生死未卜。

未能渡过淮河的三爹爹为摆脱敌人追捕,脱掉军装,沿路乞讨,历尽千辛万苦,步行上百公里,千方百计追寻党组织。此时部队早已撤离,后来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他先后在樊集、东王等地当上了乡村老师,一直到1949年,六合的第二次解放。

得到解放大军即将渡过长江,解放全中国的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三爹爹激动万分,回到了阔别近十年的老家。回到家中他鼓励动员正在上初中的父亲,早日参加革命。在三爹爹的积极影响下,不满16岁的父亲考入解放军淮南公学。父亲不止一次说过,三爹爹是他革命的引路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三爹爹得知梅兰当年没能过淮河最后牺牲在渡口边的消息,痛不欲生。我也从中了解到了三爹爹为何终生未娶的原因。多年以后,三爹爹的床头柜上放了一张年轻女子的素描画像,听我父亲说,那正是三爹爹一生钟爱的恋人梅兰。

三爹爹虽几经磨难,但是始终相信党、相信人民,几次要求恢复组织关系,但县委组织科领导说,由于中途脱节的历史原因,要等组织调查核实后,才能恢复,还是先安心当个人民教师吧,当教师也是革命的需要。后来三爹爹重新工作,被县政府文教科分配到横梁乡民主小学任教,直至退休。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这是长年挂在三爹爹家中的一副对联,也是他始终坚定信仰的真实写照。他对党忠诚,对爱情忠贞,工作认真。他多次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钱来为学校购买粉笔纸张,为困难学生代缴学费,并和当地农民群众结下深厚友情。一位曾是三爹爹学生,后来成为县委组织部的领导对三爹爹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向我介绍的三爹爹为学校所做的好事,着实令人感动。

退休后的三爹爹以书为友,以邮票为伴,以培养下一代为乐。他应邀担任过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他在担任县区集邮协会秘书长的10年间,鼓励一大批集邮爱好者从事这一健康有益的活动。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他将大部分藏邮送给喜爱集邮的朋友。他虽不富有,却每年捐款给曾经任教的学校;虽身无长物,但却藏书万卷。

我的三爹爹以自己的言行实践“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教传统,并再次赋予新的内涵:“忠于党,忠于人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尽管父亲和我身上有许多人性的弱点,但在继承家教传统上和三爹爹却是一脉相承的。

现如今我也有了下一代,我也经常思考,他们可以不为官,可以不富有,但为人一定要有信念,一定要正直,一定要爱学习、爱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的家教传统永远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