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品读家风
88598200000002

第2章 序

捧上此书,便舍不得放下,一口气把它读完。不长的文章、质朴的文字,却赋予了纸张鲜活的生命,边读边感触那缕缕家风的温暖和畅。如果把家庭比作房屋,家风就好似房屋的地基,须实;就好似房屋的大梁,须正。基实梁正,房屋才能经风历雨,长固久安。书中所记,多为六合平凡家庭、平凡人物,但正是这些平凡人家的家风,为“房屋”打下了坚实地基,架起了方正大梁,成为一个个家庭乃至一个个家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它们深深吸引着我、打动着我。

打动我,是因为家风中那平实的真。当不识字的母亲告诉孩子“根根汗毛孔淌汗挣来的钱才用的安逸,淌汗水种的粮蔬吃的才香”时;当羸弱的父亲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时……家风带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父母们说的话是如此的真,行的事是那么的实,不含一点矫揉造作,没有半分言行不一。

打动我,是因为家风中那待人的善。“力气不是财,用了还回来”教会孩子们乐于助人;“积德前程远,存仁后步宽”教会孩子们以诚待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教会孩子们自尊与敬人……人性中爱、敬、诚、善的美好在家风中绽放,犹如窗外满树的樱花,在春光中灿烂。

打动我,还是因为家风那绵绵延续的传承。书中有爷爷教育孙子,有父亲教育儿女,还有儿女追忆父母,更有母亲给未出世的宝宝写信……这份传承就像一棵树,从树根到树干,再到枝叶。根脉不断,生机永续。一篇文章一个故事,一种家风一样传承,家长里短的故事讲述着家风的重要,也启迪着读者掩卷思考:我从长辈那里汲取了什么,家风在我这里践行得如何,我要给我的后代传下什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挂在墙上、浮在云端的概念,它们就在爷爷的军帽上、奶奶的红背带里,是父亲的座右铭、是母亲的口头禅,它们凝聚在家风中,契入生活、融进血液,成为我们行为的准则、生活的习惯,因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家风征集”这个活动搞得好,《品读家风》这本书编得好,更希望我们能把这本书用好。让六合人家训的故事、家风的温暖,在六合的大地上广泛传颂,引发更多的人用心去探寻自己的家教,去铭记自己的家训,去传承自己的家风。

向本书中的每一位作者致敬。

(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