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桂林人
88597500000027

第27章 桂林米粉PK云南米线

云南是我娘家,桂林是我婆家,我在两边各生活了十来年。这两边的吃食,都有我最好的那一口,不用说,那就是云南的米线和桂林的米粉。如果你问我,到底是桂林米粉爽口,还是云南米线好吃,这个问题嘛,呵呵,手心、手背都是肉,你可别指望我会偏袒哪一边。我在哪边就吃哪边好吃的,鱼肉和熊掌,我一个也不会落下。

米粉和米线本身是同一种东西,都用大米磨成米浆,按一定比例加水勾兑,再放到机器里榨出来,这种圆溜溜的线状食品,英文都叫“rice noodle”,也就是“米做的面条”,很是贴切生动。我就经常用桂林菜市上买回的生米粉,在家自个儿做云南过桥米线吃——这足以证明,两样东西从主料上是可以不分家的。

桂林米粉论个卖,也就是将粉团成一团独立成形,出厂前厂家就按斤两分好了,方便而干净,每箱25个,每个2两。相比之下,云南米线卖得较为写意,大箩出厂,无论二两三两,店家随手估摸着扯多少算多少,童叟无欺。从卖米线看淳朴民风还有一例,主妇去早市买生米线回家做早点,卖家会在米线筐旁搁一堆香韭菜,供买家免费自取,拿回家做配料。

在云南,米线好不好讲“筋骨”;在桂林,米粉好不好看“细滑”。云南米线分干、水两种,各有各的拥趸。干米线方便携带,吃时用水发开,口感柔韧有嚼头;水米线在当地消费,口感绵软有弹性。用我老妈亲自体验后的感触来说——桂林米粉更像是云南的水米线。

其实我一直和稀泥两边讨好的那个问题,早被我老爸一锤定了音。他和我妈来这儿小住一段后一口咬定,桂林米粉比云南米线好吃!我知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却万没料到阵前倒戈、投到桂林米粉这边来的,竟会是老爸这个地道的云南人!

二老每天一早准点去“报到”的那家粉店,是他们精确踩点后一致认定的,说我这儿周围十几家粉店,就数那家的米粉最好吃,最堪回味,简直乐坏了那家的湖南籍女老板。会吃粉的人都认店,认时间,从这点上看,我父母已经是很合格的“米粉发烧友”。店不同,卤水配方大异不说,各家配料也不一样。去得晚了,无论米粉还是米线,刚刚做出时表面上那层肉眼看不见的粉膜会慢慢破掉,吃起来,所谓“细滑”就没有保证了。

我老爸从老年人的角度最欣赏桂林米粉的地方,是它适合细嚼慢咽,“每一口都有回味”。进店坐下的客人一碗在手,都自然而然吃得安静仔细,不像云南米线宽汤足料,吃时稀里哗啦,场面之热烈,据说吓跑过前来投资的港商,直说云南人太排场,不够节约。

桂林米粉是我爸的“告别演出”,每次离开桂林,哪怕拉着行李箱,也要到粉店去吃上一碗垫底,心里才踏实。云南米线是我的“登台亮相”,每次回到昆明,第一天的第一餐饭,要找我很容易,雷打不动在过桥米线馆里坐着呢。云南米线就像我富足而豁达的娘家人,桂林米粉则是我精明又贴心的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