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桂林人
88597500000026

第26章 吃什么认什么

有句话叫作“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讽刺的是横竖不认账的家伙。我可不是这种人,我这人最认吃的账了。就像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把去年吃的羊肉都长在脸上。可如果你问我,现在是四月,去年、前年以及再往前数的四月,我都吃了些什么,你会一下把我给问住。

其实吃什么还不都是桂林水滋养出来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据说有人在北欧生活时间长了,皮肤会白一点,鼻子会高一点,是否属实不得而知,我想皮肤白是因为少见阳光,鼻子微微隆起么,可以方便大冷天呼吸时将冷空气在鼻腔里多蓄一蓄、暖一暖。我在桂林住下不久,脸上之前的“豆腐肌”便开始无休无止地冒些“小山丘”——桂林这地方地势低湿,水也硬,侵蚀地表会长出刀砍斧削的这山、那山,喝到肚里脸上就此起彼伏地长痘子。当地人生孩子,有条件的家庭母婴都搽食珍珠粉,这样孩子长大后皮肤据说会比较光洁,免了一天到晚“战痘”的麻烦。

各人有各人的体质,要是我说所有到桂林定居的外地人都要付出在脸上冒几座“象鼻山”、“叠彩山”、“独秀峰”的代价,桂林市负责未来新移民拓展计划的官员一定跟我急。本人没有店开,桂林迁来多少万人跟我不相干,我只希望这座城市葆有独得一份的清静。

还真的在旧日记里查到一份我们二人小家的四月菜谱。2000年4月下旬某日晚餐:1.鸡汁豆腐。头天准备好一只下过蛋的老土鸡,配放红枣、香菇和生姜,以焖烧锅熬制一夜。等到做这菜时,将煮好的鸡汤连同鸡块舀出一些,加水兑得略清,和半斤嫩豆腐切成的小块一起放入锅中,上炉用文火煮。沸前加盐,好入味,最后撒小葱末。此菜烹饪要诀:豆腐不要翻动,成品才既有煮的甘甜,又有炖的香浓。2.凉拌韭菜。这是我引进的云南家乡凉菜,桂林人把韭菜当香辛调味小菜吃,量并不大,不像在云南餐桌上,韭菜颇有一席之地。这个菜就是把摘好洗净的韭菜放滚水里焯半分钟,取出切段,加盐、生抽、白醋、糖、鸡精、麻油及酸红辣椒一拌,就可以吃了。当天老公对这顿饭的评价是:一荤一素,相得益彰。

鸡汁豆腐说是荤菜,其实唱主角的是鸡汁和豆腐。这道菜如果是在水质污染严重的城市,一定煮不出我说的味道。就像桂林人吃鱼,同样是鱼,可是开车到近郊去吃回水湾渔家现烹出来的鱼,味道就是不一样。前几天我们刚去了一趟,男客已经有人在饭前下到江里去游泳了,女客么,就一边透着竹影看江上风景,一边吃刚从树上摘下来的乌紫甜美的桑葚。

在桂林,好像什么菜都是水唱的主角,我无论吃什么,认的就是这一口漓江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