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桂林人
88597500000024

第24章 女店员

八十年代中期,我开了一家小店,地点选在举世闻名的象鼻山对面,那里风景好,游人多,是做买卖的好地方。小店卖什么呢?卖字画、文房四宝和古玩,这种店其实并不少,但我有我的招,比方卖铜钱吧,别人单个卖,那时候清朝的铜钱蛮多的,什么康熙通宝、乾隆通宝根本没人要,一块钱一枚都没人要。我把铜钱按朝代顺序串起来卖,洋人哪见过这阵势呀,花几百块钱买走一个朝代,真叫值。

那是卖,有卖就有买。一次来了个乡下小伙子,跟我年纪差不多,肩上扛了个麻袋,问我要不要铜钱。我问哪个朝代的?他说他也认不得,刚从古墓里挖出来的,原来他是盗墓的。这城市东郊有片著名的明代陵墓,乱世没人打理,那些年常被偷盗,盗出许多稀世珍宝,所谓稀世珍宝不是泛泛而指,而是专指明代的青花梅瓶,一种用来插梅枝的花瓶。古人的贵族生活是很讲究的,插梅花都有专门的瓶子。我当然不敢收购梅瓶,那是犯法的,收几枚铜钱问题不大。他见我有兴趣,准备打开麻袋给我看,我阻止了他。

我说我没看过里面是什么东西,你也不认得是什么东西,就说个价吧,我全要了。结果我们以一个整数成交,并没有细算哪枚铜钱多少钱。这世界之所以盗墓不绝,就是因为有我们这些奸商在撑腰。我后来数了数那堆铜钱,有一百多枚,多数是道光以后的,连光绪的都有,可见掩埋的时代并不久远。但里面也有几枚陌生的铜币,比如开元通宝、宽永通宝等,不清楚是哪个朝代的。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这些钱币并非从一个穴里出土,是小伙子从各家各户收集来的。

我请了一个女售货员帮忙看店,她看上去挺年轻,其实是个离婚女子,看人时眼神飘飘的,还喜欢低头一笑,从眼角瞟你,露出一线眼白。我那时初出茅庐,只觉得她的表情蛮招客人喜欢的,哪懂得最是那温柔的一笑,实际上是狐媚的一刀,会把成年男人刺得鸡飞狗跳。过了不久,小店外出现了一个瘦瘦的男人,他很少进店来,只在外面晃荡,有时摸一根烟出来抽,眼神不时往店里瞅。我是小本生意,最怕被人偷呀摸呀的,摸掉一块玉就损失好几百。有的古玩是人家寄卖的,虽说辨不清真伪,可要是丢了,人家才不相信是丢的呢,一口咬定是真的,说我卖了大价钱不承认,想独吞。所以我对那瘦男人特提防。

就在我严防死守之际,一个兄长来了,这个兄长我以前提到过,就是宁可把户口簿撕掉也不去云南插队的那位。我把我的不安告诉他,他看看那瘦男人说,你担什么心,我认识他,他刚从牢里出来。我一惊,更不安了。他问我,一个刚从牢里出来的人,最想要什么呢?我立刻回答最想要钱呗。我那时整个人都钻在钱眼里,满脑子想的都是钱。兄长笑笑说,一看就知道你没坐过牢,一个刚从牢里出来的人,最想要的是女人,他在外面转悠,是想把你店里这个女人带走,她走了,他也就消失了。兄长说的一点都不错,没过几天眼神飘飘的女人向我请辞,说另找了一份工,离家近。那个瘦男人我就再也没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