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说起“成功教育”,许多人虽有所闻,但缺乏认真深入的研究。有些人否认它是一门教育科学,有些人将其理解为市井旁门左道——总之,登不了大雅之堂。更有一些人,一听“成功”这个词,就断定是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名利的自私之学。“成功”理论五花八门,还有人担心,研究、教授成功学,可能使更多的人变得狡诈起来。实际上,与其他任何新兴的学科一样,成功教育起初免不了经受人们习惯的考问,这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欣慰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正在不断地从正面回答着这个问题,打消着人们这样那样的疑问。学习“成功教育”的道理,犹如学习《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但关键在于由谁掌握,被谁利用,怎样去应用。深入探讨“成功教育”,相信各位自有明断,更增加收获的喜悦。
一、成功学发展概要
关于成功的论述,古已有之。近现代,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1955)无疑是最伟大的代表者。而实际上,在戴尔·卡耐基以前,有许多人从品德、修养、教育学、哲学方面,已对成功问题做过系统而专门的研究和论述,甚至有了这方面的实践尝试。例如,西班牙智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Baltasar Gracián)大约于1637—1639年写成的《智慧书——永恒的处世经典》一书,教导人人乐于身体力行的艺术,被尼采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实用哲学著作之一。被称为美国成功学奠基人的奥里森·S·马登(Orison Swett Marden),早在1873年,就模仿苏格兰作家《自己拯救自己》一书,写成了初版《向前挺进》。1908年阿诺德·贝·内特(Arno Ld Benneet)的《如何掌控你的一天24小时》,从自我“管理时间”的角度,研究了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如何度过每一天,使自己过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他的理论,对包括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事业与成长,都起到过较大的影响。戴尔·卡耐基,则是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他毕生致力于大众心理学和人际关系学的实践研究,被誉为“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他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的30年代,成为了百万富豪,可谓以“教”致富第一人!从1931年出版第一部著作《语言的突破》开始,《人性的光辉》、《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性》和《伟大的人物》等系列著作陆续出版,他的著作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风靡全球,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他的作品被称为“人类出版史上第二大畅销书”,与《圣经》比肩而立。他创立的独特的成人教育课程,历经大半个世纪,畅行不衰。在实践的基础上,开创并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事、潜能开发为一体的成人教育方式。他所开创的“人际关系培训班”遍布世界各地。接受它教育的不仅有各界名流、军政要人、内阁成员,还有几位总统,影响了20世纪几代人!他创立的教育机构,在他去世后的50多年来昌盛兴旺。
如今他的教学组织已遍布世界各国,多达1700余所,在20世纪80年代,便已成为年产值巨大的教育企业,令企业界震惊!从戴尔·卡耐基的理论和教育产业开始,将成功教育与提高个人素养、能力以及企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将哲学、心理学与管理学、教育学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建立起了现代意义上的成功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大厦,成功学开始变成了“生产力”,以至于有人说:“管理学就是执行中的哲学”。戴尔·卡耐基被称为现代成功学的第一代宗师,之后的拿破仑·希尔,被称为美国的第二代宗师。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1883—1969),是美国也是世界上伟大的励志成功学大师,他创建的成功哲学和17项成功原则,鼓舞了千百万人,因此他被称为“百万富翁的创造者”。除此之外,还有罗伯特·T·清崎(Robert T。Kiyosak)、奥格·曼狄诺(Og Mandino)、塞缪尔·斯迈尔斯(Samuel Smiles)等人,他们也都是闻名世界的现代成功学家。特别值得介绍的还有1995年当选为“美国十大杰出青年”的安东尼·罗宾斯(Anthony Robbins)。他1993年就被评为“全球五大演说家”,同时又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他的主要著作有《激发心灵潜力》、《唤醒心中巨人》、《激发个人潜能Ⅱ》、《巨人的脚步》等,在全世界已有数十种译本。《红皮卷》一书系统地介绍50多位世界顶级成功学大师。值得一提的是,“成功学”研究还有另外一翼。为应对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挑战,美国政府1958年公布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国防教育法》,该法指出:“必须加强力量,去选择和教育更多的国家天才”,确保美国国防力量在世界上处于绝对优势,由此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轮的教育改革,引来了一大批学者研究如何实施“天才教育”,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及其行为主义教育学,就是其代表。美国政府甚至曾拨专款资助研究“什么样的人才能成功”相关课题。不过,“天才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智商的开发培养上,与成功学“以人为本”、特别注重开发人的情商是大不相同的。但这两种倾向,其根本目的是相同的,即培养成功的人,只是途径不同而已。
由于美国成功学和成功教育实践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前后,在东南亚,特别是在我国台湾,一大批热心的青年人投入其中,有的现在已经具有世界性的影响,代表人物有陈安之、林伟贤等。陈安之被称为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并与王阳一起经营深圳成功梦工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美国的戴尔·卡耐基等人一样,他们不但致力于有效协助成千上万的人迈向成功,而且自己就是成功的实践者。在大陆,丁远峙被誉为中国本土创业励志学家第一人,他是畅销书《方与圆》的作者。据说该书在没有任何宣传媒体炒作的情况下,完全靠读者口碑宣传,连续畅销了10年,发行量过600万册,并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畅销世界各地。但是总的来说,大陆的成功学仍然处在发展之中,若想出现世界级的大师,尚待时日。在中国大陆,最早的卡耐基学校当属北京卡耐基成功素质培训学校,成立于1999年12月24日,是京城当众讲话与人际关系培训的专业机构。虽然叫卡耐基学校,但它只是借用了其教育精神和名称,与国外的卡耐基学校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或者说,这是中国人自我理解创立的适合中国人的卡耐基学校。2002年12月,上海卡耐基培训学校成立,2004年10月武汉卡耐基培训学校成立。其中北京卡耐基成功素质培训学校,有扩张之势,近年来在沈阳、广州、太原、宁波等城市开办分校。成功学的成功教育模式,大大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使在行政人员的招聘中,也增加了口才测试一环。整个教育界,从教师到学生,知道和热衷于成功学的人比比皆是,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培养实用人才和成功人才的教育改革思想,或多或少地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像新东方这样的外语培训学校,之所以如此吸引在校大学生,原因之一,就是汲取了卡耐基成功教育思想的一些精华,为己所用。新东方的教师,据说岗前都要经过某些类似成功学教育理论的培训,教师的选拔标准,也受到卡耐基思想的影响。成功教育对在企业培训方面的影响算得上是势头强劲了。
至于大学现实的成功教育,在国外,笔者认为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实用教育”理念与之最为接近。正如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晓惠赴美培训考察后所言,斯坦福大学蜚声遐迩、后来居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继承和发展了创办人斯坦福的“教育必须和实业相适应”的“实用教育”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斯坦福大学确定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有文化教养的、有实用价值的公民,这些人在校期间必须为今后各自选择职业做好准备。斯坦福的学科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优异加广博”,实施“学术顶尖”战略,其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吸引顶尖人才,二是把有条件的系科办成学术顶尖。正如斯坦福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是这样解释的:一个运动队里与其个个都能跳6英尺高,不如有一个能跳7英尺高。同样的道理,如果有9万美元在手,与其平均分发给5位教授,每人1.8万美元,还不如把3万美元支付给其中一名佼佼者,而让其他人各得1.5万美元。由于斯坦福大学采取“学术顶尖”的战略,其各个学院中皆有全美顶尖或名列前茅的专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些专业现已硕果累累。1925年该校研究生项目在全美排名14位,1964年跃居第6位;1982年学校的总体水平列全美第2位。大体可以这样说,成功教育的实施使斯坦福大学实现了学生利益、学校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多赢。不过大学的成功教育,其特点还是人本与科技教育并重。
中国大学的情况如何呢?引进成功教育——这里主要指吸取其理念、方法的精华,而不是指引进某人的具体理论,从迫切性上说,总体而言,是学生比教师急,社会需要比大学急。教育也着急,主要在初等、中等教育,但遗憾的是,它们却仍然被学院式的“素质教育”的“理论”所束缚——其实就没有所谓公认的“素质教育”理论,改革了这么多年,教育弊端并未根除。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不少人反而又为过去的那种“应试教育”叫好了,认为它的质量近乎全球第一——至少可超过美国基础教育几倍吧。而在大学,成功教育的功能,并没有真正被那些手握决策权的领导们所认识。由于它的非传统性,许多人认为它没有多少理论价值。至今,大学里的一些教育专家没有对此做过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事实上,许多大学的人才培养,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成功教育理论的影响,只是相当的不系统,且并非自觉。只有认真系统地研究和借鉴成功教育,才能尽快开辟我国高等教育的新路。引进和借鉴成功教育,并不是摒弃传统,而是发扬传统里那些真正有生命力的东西,为改革所用。比如,成功学理念,需要哲学指导,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辩证法、实践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所讲的领袖与群众关系、人生价值、人生观理论,都可以经过发展和具体化,加以使用。有了理论,改革就有了目标和坚定性。然而,成功教育进一步引进高等院校,是一个更加艰巨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二、成功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成功教育在中国的兴起,其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成功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一)市场经济的要求
1.计划经济下的“螺丝钉”体制已经崩溃,“诸葛孔明”满天下,市场选人才、就业竞争、强者取胜成为必然,并且状况日见残酷。人才观念发生变化。提摩西·巴特勒认为,组织需要的其实是有胆识的人,因此求才时不应该实行目前的录取标准,死板板的审查履历,选择出身于好学校、大公司的员工,而应着重于那些曾“做过很困难的项目,并且用创意解决的人”。因为经历过甚至克服过挑战的人,才是企业之宝。反过来说,有这种能力的人,等于拥有一身的功夫,这是闯荡江湖的资本,不必因学历不高、经历不好而自卑。
2.教育的效果、学生的质量、学校的声誉不是由主管上级的红头文件决定和奖状评判,而是由硬的学术水平,社会、用人单位来评判。高校当然也有自己的学生质量标准,但社会未必全盘接受。现实用人中,很多单位切身体会到,毕业生仅有名校和高分往往还靠不住,还必须在实践中看这个人好不好用,推测其潜力如何。实践识真才,真才面前人人平等、校校平等。为达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目标,在此种压力下,以外导内、以用导学、以成导教成为必然,呼声渐高。
(二)教育发展的规律
1.对外开放引进成功教育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戴尔·卡耐基的成功理论被翻译开始),引起对成功教育越来越广泛深入的研究。
2.国内外的教育竞争,学校—学生—社会利益相统一的新利益体系的形成,使得传统教育(科学主义、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背离当今社会需要目标,不得不进行改革。只学习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犹如“走钢丝”,只具有自然科学知识的学生犹如“学习机器”。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战略,最重要的可能是像丰田公司的“试探性交易”或通用汽车的战略:什么都做一点点,直到市场决定它最终做什么。教育应该为人服务,成为人发展的实际武器;博学、徒有高分数、高文凭,而不能培养真才实学的实际能力,乃是教育与学校的失职。教育,正在成为以学习者为本、为学习者服务的服务性行业。哈佛大学毕业生罗斯·多萨特在发表的著作中曾写道:“家长让孩子进哈佛,就是为了要他们获得成功。”这句话,相信反映的不仅是美国社会的呼声,也是各国社会的普遍呼声。考察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助人成功毋庸置疑地成为重要的客观标志之一。
3.成才成功需要理性与非理性教育并重,教育理应重视全面培养学生的成功精神和基本技能,情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全面培养”人才成为潮流。非理性品质的培养,还是克服传统教育“高分低能”缺陷的关键武器。据统计,中国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现在大学生中,因为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人数的37.9%,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总退学人数的64.4%。据2002年国家卫生部召开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座谈会上透露的消息,当时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国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97%;大学生中16%~25.4%的人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强迫症、神经衰弱等症状为主。近几年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成功教育理所当然地承担起解决这个问题的历史责任。
4.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直接、广泛、深入。社会的学习需要、学习功能在日益增强,学习已不只是学校或高等教育的事。另外,传统学校的原有功能扩大,人才的有用性越来越突出,而要完成这些功能,培养合格人才,就必须与社会建立更广泛、更有效率、更开放的新关系,否则,一些学校则可能在竞争中失败。成功教育,正具有与社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特征。
(三)科技革命的影响
1.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3年左右的时间人类知识的总量就会翻一番。“知识爆炸”使教育功能从传播知识转变为不只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开发创造力和潜力;受教育者不但要掌握已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创造、发现、发展新知识的能力。
2.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成为必需,一次性文凭相对失去意义,“没有永远的教室,只有永远的学习”成为时代格言;能持续成功学习、自我提高的人,比徒有高文凭者更加优秀。
3.在高技术下人的主体地位突出,教育机构、教育制度、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矛盾突出,尊重人性、体察人性、发掘人性、鼓励人性积极点、发挥人的创造性成为必然。任何思想,说穿了都是人的智慧的表现,只有人性自由解放,创造之花才会处处开放。
三、成功教育及其特点
要深入了解成功教育,首先必须从理解“成功”这一概念入手。
(一)成功
成功,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在基本相同的社会客观条件、工作条件下,做同一件事或完成同一件任务时,不同主体中的某一(或某些)个体,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较之其他主体更加突出的客观成就。成功,首先必须具有客观感性的结果,其次,才是社会其他主体或组织的认可。取得社会的认可,对成功者的个人命运当然是重要的,但从本质上说,成功的结果却与无论什么主体的评价或判断的关系无关。成功是一个事实,然后才是一个判断;成功的事实只有一个,而对其解释与评价可以成千上万;在一定范围、一定历史时期,对成功的判断可能是客观的,也可能是主观的,可以是全面的,也可能是片面的,可能经得起历史考验,也可能经不起历史考验。
成功不是自私自利,而首先是一种具有社会积极价值的行为或结果。就学校、学生、社会三者关系而言,所谓学生的成功,必须是与社会、学校共同成功的统一。如果我们把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考虑在内,那么成功教育,应该是学校、学生、社会、国家、人类共同利益“五位一体”的教育,这是面向世界和未来的中国成功教育。
成功概念的内涵是多维的、相对的。成功不在于职业与地位的“平淡”与否,只要做对社会存在与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工作,就是成功。为此,做别人之未做、不敢做的事情,即使没得到个人的荣华富贵,终生未果,这也是成功。一个人无私奉献,看来平淡无奇,也“没有”突出的社会“功绩”,其实质作用若是客观的和重要的,这同样也是成功。无论是“突出”的成功或者是“平淡”的成功,其标准都具有客观性,只是对于个人与社会两个不同主体的意义的评价各有所偏重而已。社会是多层次的,成功以及对成功的评价也是多层次的。归根结底,成功在于有利于人民、社会和人类以及自我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价值与成功有联系,又有区别。从主体性方面看,两者的目的和性质是一致的,区别只在于因对客观结果大小差别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评价。有的人认为自己的生命没有价值,错误在于接受了社会世俗的偏见,认为只有成为所谓精英,生命才有价值。不管是平凡的人,还是伟大的人,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价值。成功教育,只是引导我们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挖掘生命的潜能,同时为社会作出更为突出的贡献而已。
具有社会价值,是成功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但也不能因此排斥、抹杀和否认个人价值,特别是个人独创作用对于开创人类历史先河的重要价值。
成功由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共同造就。其主观条件就是具有成功精神、全面成功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其客观条件,是指成功所需要的条件、过程以及结果。因此,成功既是客观事实,又是一种主体状态和价值判断。作为客观事实,指人实践和认识的客观条件过程和结果,具有绝对的意义。它启示我们:成功与失败都是有原因的,只要认识并控制成功的条件,就能够成功;只要认识并排除失败的因素,就能够避免失败。作为主体状态和价值判断,它启示我们:成功与失败存乎人心,事在人为。一般而言,成功人做成功事,失败人做失败事。人生真正拥有的最大财富,其实就是你自己,你是你自己的金矿,关键看你有无成功开发它的行动和本领。
(二)易混淆的概念
下面,我们还必须分清以下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成功学,成功教育,狭义和广义的成功教育。
成功学,首先是一门研究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的学问,成功学不同于它的理论的应用。有组织地进行专门的教学与培训,成功学才转变为成功教育。历史地看,戴尔·卡耐基不是成功学的奠基人,而是成功教育的奠基人。但是,如果我们把成功学理解为它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话,那么,戴尔·卡耐基就是成功学的第一奠基人。再反过来,如果我们认为这种成功学实践必然包含着其指导理论的话,这种成功学也可以称为成功教育。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意义上,两者的内涵是可以等同的。成功学,如前所述,性质原是一门多门类学科综合交叉科学。而成功教育,即是用成功教育去培养成功的人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属于教育大范畴。属于教育的大范畴的成功教育,实际上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成功教育,是指以教育对象的成功为目标、为导向的教育,是基于教育与成功的一般规律、以培养教育对象的成功精神和成功所需全面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也就是促使人必然成功的教育。广义的成功教育,与传统的科学主义教育相对,并且是包含传统教育合理因素在内,超越传统教育目标、内容、功能的一种教育,是现代新教育的一种思想,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萌芽、新方向、新潮流。广义的成功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理论、实践系统,不是关于教育对象某一阶段的教育,而是关于其所有教育阶段的教育,它从教育大理念、大目标、大过程、大要求上,把自身和其他教育明显地区别开来。狭义的成功教育,就是以非智力性因素作为教育内容与核心,指导和训练学校教育对象、非学校教育对象、各行各业的一切人,使其具备成功精神、成功技能,在心智发展、事业、家庭、人生诸方面去取得成功的教育。
广义成功教育的主要原则是:以人为本、以成导学、以用导教、以外(校外)导内(校内)、重视经验、重视活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并重。一个大学若要实施成功教育,它就必须将成功教育的哲学理念、管理理念和制度、教材编写原则、教学内容和实施办法、手段、应用拓展等系统、完整地建立起来,并且要与社会达成信息、人员、物质、资金方面的密切的、开放性的联系。而狭义的成功教育,单指成功学的教育活动,就像我们熟知的卡耐基培训学校的教育活动。它与广义成功教育在主要原则和总目的上是相同的,不过,它主要专注于培养人的成功技能要素,如乐观情绪、人际关系能力、时间管理、口才等等,在大学里,它可能是一门课,但不可能变成影响学校人才培养整体理念与活动的理论基础、“总工程”。
只有在整体上确立以成功教育立校,才能称得上是具有了真正的、广义的成功教育。
综上所述,成功学与成功教育的含义多种多样,一词多解,到底是什么含义,这要根据说话人或语境来具体分析和把握,不可死抠名词。
广义的成功教育,是作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改革发展趋势的新总结,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而要实践它,需要根据它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彻底检讨和统一调整整个学校功能、所有资源。有了目标,大胆探索就有了方向。这个过程不是局部的,而是关系全局的,是一种大学改革的新战略。
《成功精神与基本技能训练》无疑属于狭义成功教育范畴。下面,我们所说的“成功教育”,若无特别说明,就是指本教材所叙述的狭义成功教育或成功学。
(三)成功精神和基本技能
成功精神和基本技能,即决定主体成功的主观条件的总和。
成功精神的内容异常丰富,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它包含在主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气质、性格、人格、经验、习惯、专业修养等等之中。当前流行的观点,将它们区分为智能性和非智能性两大因素。在成功精神中,智能性因素和非智能性因素缺一不可。非智能性因素,主要包括热忱、自信、热爱(他人)、惜时、执著、韧力、行动、胆识、表达、创造性等方面。这些方面,若化作一个人的实际行为,成为这个人的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成功基本技能了。显然,成功基本技能区别于专业方面的技能,作为成功者的一般性潜能,它能够迁移到不同的事件、事件的不同方面当中,与专业方面的技能一起,造就主体及事件的成功。
这就是本课程教学的内容及训练重点,亦即狭义成功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四)成功教育的目的和特点
简言之,成功教育就是为综合培养一个人的成功要素、主观条件、习惯、方法、技巧而开展的或全面、或专门的教育。具体而言,还要从以下几方面加深理解。
1.成功教育的基本假设。
(1)成功的秘密和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把握的。很多人认为,世间生者如牛毛,而成者如麟角,秘密在于偶然,而我们认为,成功可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成功教育,是一门科学。
(2)成功精神和技能,能够通过教育、活动、习惯养成、经验积累、实验等途径进行培养。成功是能够学习的。
(3)思想决定行动,通过改变思想可以改变行动,通过改变行动也可改变思想,从而培养成功的人。首先是改变思想,这一点,戴尔·卡耐基的解释最为透彻。
2.学科特点。成功精神和基本技能训练,是集行为科学、管理心理学、哲学、领导科学、文学、伦理学、谋略学、营销学、演讲学、历史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交叉科学。内容实用、丰富、具体,针对性强,应时而变,结构新颖。
3.教学与训练目的。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目标,通过科学培训,使学习者结识古今成功精英,解读中外成功至理,打造人生成功利器,解除人生重大疑惑,创造全新、成功的人生和事业。改变思想,改变行为,改变习惯。
4.教学特点。
(1)教学方式以课堂上的“参与式”的教学为主,在课程安排与讲授过程中都会最大程度地调动学习者“参与”,让学习者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会”。
(2)作为成功的哲学,其讲解系统、深刻而简洁。
(3)内容丰富,饱含经验,信息量大,视野广阔。
(4)针对性强,技巧密布,实用性第一,学了就可用,就会用,用了就见效。没有实用性的成功学就不是真正的成功学。
(5)从根本处着手,构思独到,精湛高效,确保学员每学必改变,堂堂有收获。
(6)课堂气氛:团结、友好、活跃、快乐、平等、认真。
(7)训练技术比较成熟,方法多样。有讨论,有朗诵,有现场作业、现场表演、情景模拟、角色演练、游戏、心理测试、案例分析、经验教训总结、讲座录音、挑战性的课外作业等形式。
(8)课堂、课外作业要求尽可能地突出实战性、合作性、自主性。
(9)班级规模:根据教学规律,为保证训练质量,保证人人都能得到关注和表现,实施小班教学,每教学班人数严格限制在16~18人之间(各系单独开班或多系混合)。大班教学虽可以得到哗众取宠的效果,但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完全实现既定的目标。
四、选修与考核
培训的效果与学习者的态度息息相关,因此,最好实行自愿报名、自由选修的方式。
(一)学员甄选
对参加训练班学员的甄选原则和方法:不问学习成绩,不问过去成败,只帮助那些渴望改变自己、能坚持到底的每个普通人士(尤其针对那些有各种心理困难和问题、经历较大挫折、情绪低落、信心不足有失败感的人士)。
从教学实践来看,在所有培训人员甄选的主观条件中,培训的渴望度是最为首要和关键的,不是真想改变自己的人参加培训,其培训效果一般会打折扣。
对培训人员的选择,可以根据其对以下三个问题的回答情况而定:
1.你是否具有想改变自我的强烈愿望和动机?
2.目前你最感困惑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3.你是否能保证从不旷课、坚持到底?
有句流行语是“凡成功者做事不找任何借口”,对以上三题(特别是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漫不经心、敷衍了事、闪烁其词、猎奇追风者,对第一、第三个问题的回答似是而非、犹豫不决、不够果断坚决者,一般学习态度有问题,不太能够马上进入状态,取得好的培训效果。对这些人员,可以先行淘汰或积极启发,等其对此项训练的意义有了基本的,较为认真、严肃的认识以后再论。
同时,为了解决不同的问题,可以对不同问题的学员有针对性地分类教学。也可以根据学员对本课程了解程度的不同,开不同的班,如对于提高班,可以突出实际技巧、技能的训练,结合学员实际需要,有选择地就某些领域进行专门的提高训练。
(二)考核
考核的内容应包括态度和行为表现两方面,着重点在其实际发生的变化,如行动、思维方式、言语和态度的变化,可采取考查、笔试、测试、考察、活动等多种形式。要将考核与进一步学习、提高结合起来,把教师考核与个人自查结合起来,将平时表现与最后结果结合起来。目的不在于分数,在于真正的进步。具体怎么考核,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五、本教材的结构与使用
通过试用,本教材的实用性、新颖性、趣味性以及对广大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已初步显示出来,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教师的反映是灵活好讲,易于发挥。
教材共分17章,分别就基础理论、自信、快乐、热忱、与人为善、惜时、行动、执著、韧力、胆识、自我表达以及自我美化、创造潜力培养、创业等观念和能力展开论述。每章的内容,分为“课堂测试”“思考并表述”“特别提示”“朗诵材料”“课堂活动”“课堂讨论”“指导妙方”“名言集锦”“精选参考资料”“精选故事”“课后练习”11个板块,既能充分说明问题,又便于灵活教学和学生自学。其中,“指导妙方”是教师讲解的重点和核心,其他板块都是为之服务的。各板块安排的顺序,考虑了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教学的有效性等因素,例如,“课堂测试”“思考并表述”被安排到第一、二条,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原本的心理状态,对本章所述问题的了解情况,也便于学生不断增强自我认识。整个安排有一个以学生为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课堂上,教师的突出任务有两个:深刻领会各章精神实质,讲好“特别提示”和“指导妙方”;组织并做好“课堂活动”“课堂讨论”。抓不好这两个重点,课堂的吸引力和效果就会骤然降低。另外,及时注意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批改作业并立即做出积极的回应,也是相当重要的。板块的其他部分,主要由学生阅读,阅读效果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加以了解。
本教材还在以下两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一是联系实际,二是具有了“微型课程”的特征。
本教材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将学员自我思想和观念特别是价值观的培养作为最高目标,把调动每个学员主动性、积极性,依靠学员自己改变和提高自己当做基本出发点,把保质保量完成好教学活动和相应作业当成主要任务,把养成习惯当做重要的效果考察标准。教师在教学中,应密切注意社会变化,要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积极运用个人经验和新的信息,加深对原文的理解,不断丰富和发展教材内容,对教材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创造性的改造。
微型之“微”,有两层含义。一是不成系统(不注重也不是以常见的概念、原理、应用、笔头作业排列的),具有专题性质。二是周期短,一门课程可以是一个学期,也可以是几个星期,甚至是几个课时。20世纪70年代以后,为适应学科发展、因材施教等多种因素,在美国学校的社会学科中,首开了微型课程。它主要是一门学科中所包含的一系列的半独立性的专题(单元),其引进的目的是在社会科学教学中,让学生从中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及发展方向的课程。这就出现了专题选修。微型课程的长处是:学生能够自由选修,灵活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特定学科,尤其是语言和社会学科的兴趣;有利于发展教师的特长;在许多领域里,能提供当前存在的问题的有关信息,开拓课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微型课程的实施方式也应是多样的,可以是讲座形式,可以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也可以是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最后展示各自的成果,也可以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等。由于它的实用、灵活多样和可选择性,因而不断普及开来。在我国上海等教育发达地方的中小学,微型课程得到引进和发展。近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为研究生设微型课程,被称为研究生的“课程超市”,学生可以在其中自由选课。本教材在编写中,根据实际需要,也采取了微型课程的形式。
把握以上两个特点,教学中可从“用”出发,保持充分的灵活性。
在实际教学中,本教材的所有内容并不一定都讲,面面俱到,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如不同学员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大一的就不能多谈论最后两章),提高针对性。有的地方可多讲,有的地方可少讲或不讲。授课时可不拘于书上各章的顺序,也可因急需而单独抽出一章来先讲。同样的内容可以集中来讲。讲授时要尽量简明扼要,揭示实质,讲深讲透,不要遮遮掩掩、躲躲闪闪。重要的章节,可以超过额定的平均课时。讲课时间,一般不要超过每节的1/2,且不能单向进行,而必须保持“互动”。要坚持平等善意和鼓励的原则,杜绝挖苦、讽刺、奚落等消极言行。教师要首先为人师表,不要把随意批评、教训的口气和习惯带到课堂上。不要偏爱一些学员,忽视另一些学员。争取大家表现机会均等。心胸要开阔,容得下偏激、消极甚至类似“玩世不恭”的学生,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容得了学生的批评。总课时不宜太多,一般在10个课时(20个小时)效果较好。
做活动和讨论是关系教学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千万不能为了省事而取消。为此,教师必须成为多面手,备课要十分熟练和充分。讨论时,课堂气氛必须团结、友好、活跃、快乐、平等、认真,使大家都能养成充分尊重他人的个人意见——全神贯注、耐心倾听的好习惯。开始时,对他人的发言,要规定始终只能发表赞扬和“补充”的意见,而不能发表直接否定的意见——一定要委婉。这样做的目的很多,重要的一点,在于要提供一个人人敢发言、毫无后顾之忧的宽松教学环境。既要激发学生热情,又要培养其理性、缜密思考的习惯。限定每人每次发言时间,提醒学员培养团体、合作意识。活动与讨论的问题,还可以进一步精选或从实际出发,提出新的问题。如果讨论题、活动题过多,与课时相矛盾,可放在课外其他时间进行。
课堂测试,可购买专门的测试软件或利用网络资源,在互联网上直接测试。几章的测试,可集中起来一起进行,再逐个分析。测试要看对象,并不是所有的测试题人人都要过关,要有选择地进行。
教师应另指定13种以上的参考书供学生自学阅读,并对阅读效果进行考核。
其他方面,请根据“教学特点”和成功教育的精神,尽量正确、规范地进行。
教师必须保持高昂的情绪,以朋友和哲人的双重风度显现给学生,摒弃自我充当真理权威的面孔、架势。
六、取得良好效果的学习训练方法
1.学员要有谦逊的态度,要系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成功教育的精神实质。摒弃先入之见。每个人的改变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别人不能代替自己思考。不要不求甚解地预先排斥:“这样的书见得多了,对我没什么作用!”“这个故事我早就读过了,太简单了!”其实,这正是你态度方面的问题。我们要教给你的不是“书”和故事,而是成为一个成功人的必要条件!的确,许多东西我们都看过了,但仍然不了解其本质,仍然对之熟视无睹。这就像许多人我们都见过了,但并谈不上相识,而成为真正的好朋友的又能有几个呢?要有一切从头开始的准备。否则,就可能毫无收效。
2.对培训要有愈来愈强的信心。从理论上说,人人都能成功,但若从实际上说,不磨砺自己的人,却无法成功。成功是可以学来的。人可控制自己,人在很大程度上可控制外在条件的影响,因此,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人。如果考虑人与人在此方面的差异,甚至可以说根本在人。要想成功,就得成为成功的人。成功的人,就是具有成功精神和成功技能的人。正如陈安之所言: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具有大体相同的成功者的特点,具有大体相同的成功者的思想,采取了大体相同的成功者的行动,具有大体相同的争取成功、看似平凡而实则与众不同的经历。成功不靠灵丹妙药,而靠成功精神及其与其相关的基本能力。在当今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如何成功已成为一门学问,精于此道,你就如虎添翼、如鱼得水;不精此道,仅凭朴素有限的人生经验,到头来不但事倍功半,而且难以在广阔的社会和人生舞台上演出丰富多彩的成功活剧。成功可求。成功是一种思想,一种行为,一种习惯,这正是我们要向同学们解释、演示和证明的。成功精神训练的目标,就是唤醒你原有的冲动,构筑起你内心成功的平台,使成功成为必然。本课程采用的培训方法是综合性的,遵循的心理学基本原理主要是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主义,有力地保证了训练目标的实现。
3.多行动,不要失去任何一个可能锻炼自己的机会。一切成功都是做出来的,成功精神的养成也是如此。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的思想,有耕耘才有收获,有训练才有改变。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无尽的成功。成功从现在开始!你的学习和生活将日新月异,一个魅力四射的新的成功偶像将来到众人中间,那就是你,我们将为此感到万分荣幸。从现在起,成功学习训练班的每一个学员,都应当视自己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成功者;而每个地地道道的成功者,从现在开始,就应当努力地塑造自己,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并全力以赴,为保住自己这份成功者的无尚殊荣(而非未来才拥有它)而战斗!成功的一个最大秘诀,就是哈伯特所说的:“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并且义无返顾地奋斗到底,这就是一切成功精髓的精髓。
不要为你的出身和文凭担忧,也不要为你过去如何而担忧。带给你好运的东西不要过喜,带给你障碍的东西不应在意,你成功的旧因外因,定随着你坚持不懈的行动而日日改变和更新!
我们的心灵已成为朋友,让我们在共同成功的彼岸胜利相会!我们期望并相信,成功教育学习训练,必将为广大同学自觉全面地培养自己、成功地创造美好人生起到较为全面、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了确保培训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对同学们再提出以下两条建议:
1.一切有意义的、重大而持久的变化都是从自我的内部开始的,探讨成功,按其本义是重大且严肃的事,一时的好奇心和冲动带给你只能是再次的失望。从现在起,你应当认真地做好接受训练的心理准备,彻底改变无所作为、半途而废、消极应付的陈规,切实保证每次训练都能正确到位,质量上佳。如果你付出认真与行动,你想不成功也难!切记!
2.时间上的冲突有时是难免的,请不要如往常有过的那样对自己说“又对不起了”,既来之,则安之,更要胜之,这时应该扪心自问:为何要到这里来,难道继续保持过去那种成效不大的“自我培训”吗?正如陈安之所言:一个人成就能有多大,不是看他曾经做了什么,而是看他现在做什么,为明天准备了多少。过去是一个僵死的事实,而今天做的,却在铺垫通向未来的路!
(下)
一、课堂测试
1.座位的秘密(趣味测试)。
方法:自由选择座位,然后加以统计,看看前、中、后各有多少人,都是谁,由此可推测一个班或一个人的当前自信心水平。其解释在本书内查找。
2.经典的心理学两可(双关)图(横线是水平还是斜线、平行线错觉、直线长短错觉、圆形错觉、少女还是巫婆等)测试。
目的:帮助学生认识潜意识、错觉、偏见,并确立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看问题、多角度理解他人的意识。资料由任课教师自行提供。
3.成功指数测试。
测试结果记录:
(注意:考虑到篇幅和测试资料易找等原因,本教材一律未列出测试题表,各章的课堂测试题,均由任课教师自行查找、提供,以后不再说明)。
二、思考并表述
1.有人说:大学把本来很优秀的人才培养成了废物。你认为大学教育可能的得与失的关键何在?
2.你是否同意“成功是可以学来的”这个观点?为什么?对以上问题思考,将思想表述出来并作简要记录:
三、特别提示
从广义上讲,成功教育是一种关系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思路,而不是成功学或教人励志的小技巧。只有在将“成功教育”作广义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成功精神与基本技能训练》的要义。不深入了解原理,而求一时之近利,就如同练拳不懂得拳道一样,急于求成,却顾此失彼,事倍功半,决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境界。
四、朗诵材料
面对自己是喜欢自己、尊重自己的前提。
我之接受真理,犹如植物之接受阳光雨露。
我接受成功教育,因为它帮助我实现人生最伟大的自我革命。
我一定要打开心扉,看清那被虚荣和情感歪曲了的自我的真相。
对改变自我的对抗与怀疑,只能证明你内心捍卫旧有习惯的保守力量是多么地强大。
怕什么就要设法反复做什么是提升能力的第一原则。
既然这是我所要的,就得由我来努力。
不要做人生旅途中的乘客,做自己的主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五、课堂活动
开口说话,介绍自己。规则要求:每个人从正面介绍自己,即谈自己的一般情况、爱好、特长、优点,不提个人缺点。相邻座位上的人,依次发言。不讲究口才水平,尽量人人发言,站起来说一句也为过关。无论对方的表达能力如何,其同桌、舍友都要补充说明对对方的钦佩、赞扬的话,而不能说反话,禁止讽刺和消极地随意论断人。给每个人以掌声鼓励。
感想、启示记录:
(注意:出于与“课堂活动”相似的理由,本教材也未列出各章提出的所有活动的组织方法与规则,需要任课教师自行查找资料,按规则进行。此情况以后不再说明。)
六、课堂讨论
1.什么是成功教育?它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基本原则是什么?对学习方法与人才培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简要记录:
(1)将自己的观点快速、简要地记下来,并踊跃发言。
(2)迅速分析各种不同的观点,分析哪些观点是最为重要的。
(3)写出最后的结论。
2.结合本章精选参考资料,讨论:知识和能力、人品与家庭背景在当代社会中对一个人就业和成功有怎样的影响?
简要记录:
(1)将自己的观点快速、简要地记下来,并踊跃发言。
(2)迅速分析各种不同的观点,分析哪些观点是最为重要的。
(3)写出最后的结论。
3.有人说:“我们长大成人,都必须在一个充满势利眼和冷峻人物的世界立足,这是成人世界中无可避免的情境,冷酷却又现实,不过换个善良的角度想想——如果童叟无欺,用面子换位子,值得!”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简要记录:
(1)将自己的观点快速、简要地记下来,并踊跃发言。
(2)迅速分析各种不同的观点,分析哪些观点是最为重要的。
(3)写出最后的结论。
4.为了取得预期学习效果,学员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学习的方法?怎样与教师配合起来。
简要记录:
(1)将自己的观点快速、简要地记下来,并踊跃发言。
(2)迅速分析各种不同的观点,分析哪些观点是最为重要的。
(3)写出最后的结论。
七、指导妙方(即本章上半部分内容,略)
八、名言集锦
这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你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仍在做出类似区分。
——比尔·盖茨
求知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知道自己的无知。
——西塞罗
“财富”与“功名”是中国文化中两个很有影响的成功与幸福观念,但成功的最高理念是回到自身。
——作者
知识就是力量,但无知同样也是力量,因此,你必须慎重行事。
——佚名
成功的法则极为简单,但简单并不代表容易。
——佚名
盲人不能给盲人带路,否则,两人一起掉进陷坑里。
——圣经
凡弈棋与胜己者对,则日进;与不如己者对,则日退。取友之道亦然。
——(清)申涵光(学者)
不要去请教那些所知和你差不多的人,或者知道的比你还少的人。
——哈里·洛拉尼
假如我们每个人都雇佣比我们自己更强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
——奥格尔维(美国奥格尔维·马瑟公司总裁)
一只狮子领着一群羊,胜过一只羊领着一群狮子。
——西方谚语
专心是一种必须学习的艺术,要靠行动来实现。
——西方谚语
没有什么事是容易的,但如果你不是心甘情愿地去做,事情就会变得更困难。
——西塞罗
从哲学高度来看,培养人性是教育的最低标准,但也是最高、最后标准。——编者
你不能安于“舒适的人生”,因为“舒适的人生”并不够好,最终它不能使人满足。你可以拥有许多物质来过活,却没有一样(使)你可以为之而活。——(美)华里克牧师
品格高尚是英雄气质的必备要素之一,因为它激发起各种各样的伟大情怀。它使人增加趣味,放宽心胸,拓展视野,高贵修养,以堂堂之风为其所欲。无论出现在何处,它都惹人注目。幸运之神有时横出妒意,试图把它抹煞,然而它却昂昂然脱颖而出。即使环境严酷,它也能控制意志。豪爽、慷慨以及所有其他杰出品质均源于此。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
倘若你是个有实质的人,就不会欣赏那些没有实质的人。声名显赫却非以实质为根基的人是不会快乐的。表面上貌似有实质的人往往多于真正有实质的人。有些伪君子,他们滋生妄想策划欺诈,而另一些与此类似的人则纵容狂想,喜好虚幻却不崇尚真实。他们的妄想必然导致恶果,因为他们缺乏牢固的根基。唯有真实能给你真实的名望,唯有实质会使你受益。一场欺诈,一环连一环,不久整个大厦于空中轰然倒塌。缺少根基必然不会长久。他们的许诺只会使人生疑,他们的品质必然遭人唾弃。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
成功者,其外表不一定与平庸者和失败者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他们的内心则必然有很大的不同。
——编者
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
——佚名
每天淘汰你自己,否则就要被竞争淘汰。
——当代谚语
在追求成功的时候,始终不要忘记使你的双脚平稳地站在地上,并且使你的灵魂尽量保持与神的相通,不至于太过偏执、自大、气馁和丢失自己。
——佚名
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
——(美)吉格·吉格勒
明天的荣耀,是今天的痛苦。许多人只要荣耀,不要十架;只要发光,不要燃烧;但是我告诉你:十架是冠冕的先锋;没有十架,就没有冠冕。
——(美)考门夫人
九、精选参考资料
1.人才的定义。国家公布的新的人才标准有三:有一定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可以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也可以从大学、高中、中专学习得来的);能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对社会作出了实际贡献并得到社会认可,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2.“高教危机说”。1996年11月,美国哈佛大学文理研究生院和翰林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研讨会。与会的不少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探讨中都表示感受到强烈的危机。那么危机来自哪里呢?主要来自于高等教育没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即高等教育没有教会大学生怎样做人。
3.诚信的分量。前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在CCTV《对话》栏目中讲道:“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学习的,而一颗正直的心是不可改变的。”他曾经面试过一位求职者,其在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相当出色,公司对他非常满意。但是,在谈话之余,他向公司表示,如果录取他,他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做的一项发明带过来。稍后,他又补充了一句:这是我在业余时间做的,公司不知道。李开复说,不论这个人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优秀,都不能录取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原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信。如果雇佣这样一个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把这里的成果变成向其他公司献媚的“贡品”呢?李开复强调,在微软的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员工的道德素质。
4.不为书愚,不为书欺。“大凡看书而不为书所迷惑,才称得上是明智。像汉代董仲舒所说:‘风吹不会使树枝发出声响,雨水不会冲毁土壤,称之为太平之世。’果真风吹不会使树枝发出声响,那么天地万物靠什么来使它们得到激发、生成呢?雨水不会冲毁土壤,那么田地怎么耕作播种呢?从这些地方看来,都是一些貌似好听而经不起推敲的空话罢了。像这样的话,都不要信以为真。”这是清康熙皇帝谆谆告诫儿孙们的读书和人生经验。作为封建统治者,孔孟及董仲舒之流的儒家学说是他进行封建统治的精神武器,他尚且能坚持主见,对其进行“去伪存真”的批判式接受,这对其实行统治,无疑会起到帮助作用。值得我们今天的人思考。
5.成才规律。新华网北京2005年5月23日电(记者刘广)。“跨栏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历史性夺金,给中国体育界带来了诸多启示。一位长期从事体育保健的专家指出,刘翔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而没有受到拔苗助长之害。首都医科大学教授毕春佑对新华社记者说,在现有体制下,地方不少基层教练都有很多硬性任务必须完成,比如每年必须培养和输送多少体育苗子等,并将这些硬性任务与教练员的技术职称以及奖金挂钩,从而驱使教练员人为地加快体育苗子的成长,训练和比赛的频率和强度都超过了运动员该年龄段的身体承受能力,也容易造成伤病。他指出,这种拔苗助长导致运动员在少年时出成绩容易而且快,但是到了青年时期则表现得后劲不足,“泯然众人矣”。而循序渐进是科学训练的重要原则,刘翔的成长正是顺应了这一成才规律。毕春佑建议,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须以打好基础为主,不应过于强调名次,而应多参加身体素质的训练。如果不顾成才规律地拔苗助长,就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6.创业者十大“必杀技”。诚信——创业立足之本;自信——创业的动力;勇气——视挫败为成功之基石;领袖精神——创业的无形资本;爱心——创业成功的催化剂;社交能力——借力打力觅捷径;合作能力——趋利避害形成合力;创新精神——创业成功的维生素;魄力——该出手时就出手;敏锐眼光——识时务者终为俊杰(来源:《人才市场报》)。
十、精选故事
(一)一年和一天
一个青年向德国著名画家阿道夫门采尔诉苦说:“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卖掉它却需一年?”门采尔风趣地说:“请你倒过来试试吧。要是花一年的工夫画它,那么只要一天就准能卖掉了。”
(二)希望创造奇迹
美国一家报纸曾刊登了一则园艺所重金征求纯白金盏花的启事,高额的奖金让许多人趋之若鹜,但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金盏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能培植出白色的,不是一件易事。许多人一阵热血沸腾之后,就把那则启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一晃就是20年,一天,那家园艺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热情的应征信和1粒纯白金盏花的种子。当天,这件事就不胫而走,引起轩然大波。寄种子的原来是一个年已古稀的老人。老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花人。当年偶然看到那则启事后,便怦然心动。她不顾8个儿女的一致反对,义无返顾地干了下去。她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种子,精心侍弄。一年之后,金盏花开了,她从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次年,她又把它种下去。然后,再从这些花中挑选出颜色更淡的花的种子栽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20年后的一天,她在那片花园中终于看到一朵如银如雪的白金盏花。一个连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一个不懂遗传学的老人手中迎刃而解!
(三)不求学位 只求学问
2005年五六月,一个耄耋之年(81岁)远赴西洋攻读学位的人格外引人关注,在中国各大媒体上火热一时,他就是中国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查良镛(金庸)先生。《世界先驱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已决定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名衔。得到消息后,他同时决定,将前往剑桥大学攻读历史学的博士学位,“计划于6月初注册入学。6月22日,耄耋之年的查良镛(金庸)先生在英国剑桥大学接受了荣誉博士学位。既已获授博士名衔,何以还要再去同一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对此,金庸的解释是,这次入剑桥读博,志在求学。他”将追随前辈,明志求学,广学博闻,以增见识。他说,他所敬重的王国维、陈寅恪、钱穆等均是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学识渊博,但均无硕士、博士学位。”在浙江大学教书时,有人质疑我:你不是读历史出身的,没有学位,学问不够好。学问好不好,我不想跟人家辩论。现在,剑桥大学给我的这个博士学位,这在英国是一个很高的荣誉,相当于拿诺贝尔奖似的,我很惭愧,不敢当。我想再去读书,让自己的学问更好一点。“剑桥校方表示已无此必要,也很难找到导师辅导这位”学生,但金庸先生坚决请求入校就读,最终得到校方的同意。金庸告诉记者,这次入剑桥攻读,”把英文学好一点也好。世界史,中国隋唐史,希腊史,罗马史,都是金庸日后攻读与研究的方向,”听说剑桥有很好的隋唐史专家,学问研究得很细。他于是年6月初按时到校,计划用两至三年时间读完博士课程。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生于浙江海宁,香港知名的新闻工作者和社会活动家,也是近代中国文学的重要作者之一。他毕生致力于新闻工作,长达30余年,早年在香港《大公报》《新晚报》和长城电影公司任职,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写作连载性的武侠小说。1955年,查良镛偶试身手,写出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举成名。“金庸”作为一个“神话”由此诞生,到70年代初写完《鹿鼎记》而封笔,共完成15部武侠小说。他曾用其中14部书名的第一个字串在一起,编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对联。1959年,他在香港创办《明报》,成为香港舆论的重镇,之后相继创办《明报月刊》与《明报周刊》,还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创办《新明日报》,形成《明报》集团公司,报业成就斐然。查良镛阅历丰富,文思敏捷,创作了包括小说、政论、散文、译述和剧本。其中以开创武侠写作新篇最为突出,既有古典小说的精采传统,又能自出一格,豪情侠义跃然纸上。《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鹿鼎记》等10余部长篇小说,妙语生花,情节细腻,读来痛快淋漓,绝无冷场,不仅风靡全球华语社会,也有英语、日语等多国语言译本。同时,小说也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广播剧、舞台剧和电脑游戏软件。学术研究方面,查良镛也广涉法律、历史和佛学领域,曾发表《色蕴论》《袁崇焕评传》《成吉思汗及其家族》等论文。由于社会工作与文学创作的贡献,查良镛所获荣衔甚多,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名誉教授,香港大学、加拿大卑诗大学(U。B。C。)及日本创价大学名誉博士,也曾获选英国牛津、剑桥两家学院的荣誉院士。此外,英、法政府也分别授予勋衔,褒扬其新闻事业及小说写作的杰出成就。查良镛有两支笔:一支是写武侠小说的“世界第一侠笔”,另一支是写社评的“香港第一健行”。香港市民喜欢看他的社评,连国共两党政要、美国国务院也剪辑他的社评,作为资料加以研究参考。他曾被人赞誉为“亚洲第一社评家”。1972年,金庸挂印封笔,金盆洗手。
关于金庸此次求学目的,媒体基本上形成“名大于用”的公识。又有人说最大的赢家是英国剑桥大学。关于本次各方评议,金庸留下不少的精彩话语:“我是不求学位,只求学问。我在浙江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人家说我学问不好,不够做院长。别人指责我,我不能反驳,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自己的学问。我向浙大请了假,来这里读书。”“别人批评我,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个人总是有缺点的。读书总是对自己有好处的。”“旦夕毁誉何足道,百年成败是非清。”“综合一生,我觉得自己还行,也蛮快乐的。我念书做学问都感觉很开心。如果真有上帝,我觉得他对我不错!”另据2007年3月12日《新民晚报》报道,金庸已于当月获硕士学位,他1个月后再赴伦敦,继续花3年攻读博士学位。
(四)落榜生成了闻名全国的“民工家长”
青岛的“小陈热线”很有名气,除了西藏、台湾以外,全国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有电话打来,这个热线是在青岛打工的陕西青年陈明钰于2000年11月23日在全国开通的第一条服务进城务工青年的免费法律维权热线。“小陈热线”的主人陈明钰也先后多次应邀参加在北京、香港、澳门等地召开的法律维权方面的研讨会,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接受专题采访。陈明钰是陕西旬阳县人,高考落榜后,养过鸡,种过草药,都因为不懂技术失败了。1994年4月,他揣着母亲积攒的200元钱,孤身一人从老家来到青岛,开始了打工生涯。在打工过程中遭受的不公待遇,让他逐渐明白了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在来到青岛的第二年,他就用省吃俭用积攒了半年的工资,报名参加了法律专业自学考试。1999年4月,陈明钰终于完成了法律专业14门课程的考试,取得了山东大学法律专科毕业证书,并被评为“山东省优秀自考生”。拿到毕业证书后,陈明钰仍是四处打工。他到过青岛某家律师事务所,跟老律师跑一些民事官司,从实践中查漏补缺,为他以后开办个人维权热线打下了法律基础。在和老乡、工友交往中,他时常听到不签合同、拖欠工资、超负荷加班等一些务工人员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在咨询有关部门之后,陈明钰决定为打工青年开通一条免费的法律维权热线。“小陈热线”开通当天,热线电话就一直持续到深夜,小陈共接听了31个电话,其中咨询工资的21个,工伤的3个,非法拘禁、殴打的1个,伤害赔偿的3个,退亲要不回彩礼的1个,其他咨询的2个。“小陈热线”帮助来青岛务工青年刘淑玲进行了7次法庭诉讼,终于认定了其工伤待遇;经过数十次的耐心劝导,使欲跳海自杀的河南青年王敏找回了生活的自信。2001年,“小陈热线”帮助江苏民工讨回32万元工资。事实上,陈明钰根本不敢把人往自己的住处带。有时候拿起电话来,对方就“嘿嘿”的阴阳怪气一通笑,有时候出去帮人要钱,人家就放狼狗,甚至有人约他出去“面谈”。但是,“小陈热线”坚持了下来。5年来,“小陈热线”接到各地打来的电话2万多个,回复来信500多封,书写诉状等法律文书450多份,帮助出庭应诉170起,举办法律讲座120多场,帮助讨回工资320多万元。现在,“小陈热线”已经发展壮大为包括12名律师、1名记者、2名热心社会青年、十几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维权群体,陈明钰被称为“民工家长”。
(五)从青年工人到世界著名心血管专家
20世纪70年代,身为上海曙光医院青年工人的沈幼棠,因拥有多项与医学相关的发明而被破格晋升为讲师,是上海市推荐的全国自学成才标兵,并以同等学力考取了硕士研究生。1985年,沈幼棠以“博士”同等学力获送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翌年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作为高级研究员在哈佛从事研究并担任室主任工作,后又被任命为美国国立卫生院重大研究基金审查委员会成员,并被提名为“审查领导”,负责审批科学方面的重大基金投资。在美国,沈幼棠主要从事心肌缺血、心衰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近70篇,文摘80余篇及参与4部著作的撰写工作。1985—1994年,与Steve Vatner教授紧密合作,在哈佛大学以其卓越的手术和实验技能、敏锐的创新意识,主持包括灵长类动物在内的心血管疾病模型建立和心血管功能测定,曾是美俄载猴航天实验主要参与者之一。1995—2004年在美国大制药公司Merck任职,组建灵长类动物和大动物实验室,主持心血管药物的前临床研究,获多次晋升直至高级研究员(Senior Investigator)。由于他的杰出成就,1993年获得了美国联邦临床研究协会授予的Henry Christian奖。这个奖每年举行一次,通常对几千个研究项目严格审核、评分,只有得分最高的两个才能荣获此奖。沈幼棠教授一直心存报国热情,为了主持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工作,2004年5月与同行Steve Vat-ner教授来京,勘查分子医学研究所灵长类动物中心用地后,与Vatner计划将马尼拉基地转移到北大分子医学所来,为分子医学研究所建立世界一流的灵长类动物中心而不断努力。沈幼棠教授自学成才的事迹,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广为人知,中央电影制片厂于1980年出品的《莫让年华付水流》纪录片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26年后,中央电视台制作了3集《重访》节目,2006年3月26日首播于中央十套《科学·教育》栏目,着重介绍了沈幼棠教授的成就和对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的贡献。
(六)上帝与自救
在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跪着的膝盖了。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又过了一会,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一架直升飞机缓缓地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之后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神父还是意志坚定地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同在的!”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很生气地质问:“主啊,我终生奉献自己,战战兢兢地侍奉您,为什么您不肯救我!”上帝说:“我怎么不肯救你?第一次,我派了舢板来救你,你不要,我以为你担心舢板危险;第二次,我又派了一只快艇去,你还是不要;第三次,我以国宾的礼仪待你,再派一架直升飞机来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可以好好陪我。”
(七)蜘蛛爬墙的启示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八)南瓜的力量
在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试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500磅的压力。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最后,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瓜皮才产生破裂。他们打开南瓜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分的养分,以便于突破铁圈,它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延展超过8万英尺,直到遍布了整个花园的土壤和资源。由南瓜的成长想到人生。我们对于自己能够变得多么坚强常常毫无概念!假如南瓜能够承受如此大的压力,那么人类在相同的环境下又能承受多少压力?
练习一
1.成功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最根本的差别在哪里?如何评价成功教育?
2.成功学的精髓是什么?
3.对自己以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进行深刻检查,并回答如何运用成功教育的理念,去自觉调整自己的学习观念和方法,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4.谈谈你对以下观点的理解。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经典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21世纪的教育应围绕四种学习加以安排,即学会求知——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做事——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学会共处——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学会做人——以适应和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
5.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成功与完美,这是每个有抱负者不可磨灭的天性,也是一个人对自己所负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解铃还需系铃人,结合实际,回答以下问题:
(1)你使用自己天性的态度是否认真?你尽到自己的义务了吗?
(2)你是否正确地运用了自己的天性?
(3)结合实际,思考往日你是怎样设计和进行自我确定的?怎样进行自我探索的?怎样进行自我表现的?怎样进行自我论证的?怎样设计和进行自我超越的?怎样设想自我延长的?
6.反复阅读下列词语和短句。
成功 理想 喜欢 满意 热爱 开放 自由 带劲儿 尊重 我很能干 我喜欢自己 我尊重自己 完善自己 探索自己 乐趣无穷 责任 努力 聪明 效率 正直 公平 认真 我大胆 我有趣 我热情 我活力永驻 我勇于负责 美好 善良 和谐 乐群 健谈 勤快 得意 成熟 稳健 能成大事 十分有耐心 有毅力 风度翩翩 专注 投入 豁得出去 没什么可担忧的 自信备增 人缘好 经常面带微笑 为什么上帝给我的恩赐比别的人都多 我走路箭步如飞 每天都是那么快乐 事事都是那么如意 充实 满足 忙 脸色很好 讲的话总是富有情趣 很好 我不刚愎自用 建设性的意见我总是用双耳倾听 我从善如流。
7.阅读下文,联系个人实际思考并回答:柳××为什么会出走?什么是“成功焦虑症”?为什么会有人受“名校标签”所累?如何确立正确的成功观?
2005年8月15日凌晨,×大学信息技术科学院28岁的研二学生柳××在电话里向母亲哭诉,说自己很无能,周围的同学都有女朋友,他还没有;不少同学都有了驾照,他考了却没通过;出国留学受挫,而马上面临毕业,还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又没有钱买房子;他今年28岁,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可还在花家里的钱。对于这些,他觉得自己无能,也很无助。随后,他从宿舍出走。他的老师陈×介绍说,柳××曾经获得北京市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他本来应该是别人的榜样,作为一个年轻人我想告诉他,在年轻的时候受到各种挫折是很正常的。”陈×说,柳××在出走前曾经找他谈话,对未来感到有压力。当陈×询问柳××是否因为女友对其有过高的要求而感受到压力,柳××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柳××的父亲说,柳××对自己没开始挣钱很自责,每次给他钱他都很愧疚,所以经常打工,挣来的钱都给家里。曾经有一次,柳××还用翻译书稿挣来的2000元钱给家里买了自动洗衣机。“他考试也很厉害,考研究生时,只复习了半年,就考上了,这么好的孩子怎么会觉得自己没用呢?”柳××的父亲无奈地叹着气。“出走前一天他跟我说他没有能力,28岁了都买不起房子,没法跟他本科的同学们比。他现在还在读书,当然不能跟那些工作了的人比,可是他有他的优势啊,他现在是×大的研究生,出来还怕挣不到钱吗?”柳××的母亲哭了,她不明白为什么儿子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在柳××心中,这个给他带来压力的“女友”是一个被他称为“芳”的女孩,但“芳”并不认为两人是情侣关系,她表示,柳××半年前表示希望和她发展关系,被她拒绝。柳××出走当天,他的同学报了警。16日海淀区正好有两具不明身份的尸体招领,柳××年迈的父亲哆哆嗦嗦地前去“认尸”,到了尸体跟前发现不是柳××时,顿时坐到了地上,半天说不出话。从这一天开始,柳××的父亲四处发寻人启事,希望有人看见柳××能够告诉他,然而,至今没有得到什么消息。“我们怕他走极端啊。”柳××的父亲刚说完,他母亲很大声地说了一句“他不会的!”然后大哭起来。老父自责和儿子沟通少:儿子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对于学习上的情况和父亲沟通得比较多,但是成年后便把来自生活、感情、社会的压力都埋在心里,很少向家人倾诉。25天了,柳××的父母怀揣着地图,踏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见人就发一份贴有照片的传单——“求求大家,救救我的孩子。”他们盼着儿子看见之后能够想开些,给年迈的父母报个平安。
在社会公众的眼中看来,考上大学之后也就会有也应该有了光明的前途。于是,一旦有学生考上大学,一些家长大摆筵席,亲朋蜂拥而至;而对于乞讨博士、卖肉才子则瞪大眼睛表示难以置信。正是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的过高期望,对硕士生柳××来说,就转变成了压力。回头来看,考驾照、出国留学、有好工作、买房子、交漂亮女朋友等“硬件”,不正是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特别是名牌大学生的期望么?像柳××这样渴望拥有多种“硬件”,渴望用这些“硬件”来证明自己成功的年轻人,在我们周围并不罕见。由于他们对成功抱有很高的期待,一旦不能如意或落魄失意,就可能陷入一种欲罢不能的焦虑之中,这就是所谓“成功焦虑”,严重的还可称为“成功焦虑症”。就业难不难?当然难:×大大一毕业生在巨大的就业心理压力下自杀;武汉一名英语过专业八级的25岁女大学生近百次求职都失败,最后从4楼纵身跳下……就业如此之难,没有工作就希望有房有车无疑是“霸王硬上弓”。而正是在社会期望与个人能力存在强烈反差的情况下,柳××才会感觉“很无能、很无助”,最后选择了离家出走。柳××的出走是社会的尴尬。(《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报道)
8.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成功的前提,对此,你的看法如何?你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
9.有的人自己出错或失败,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总是责怪他人,他们的口头禅是:“要怪老师,他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做!要怪家人,他们没有跟我谈过这件事!要怪主考官,他尽问些愚蠢的问题!”对照检查自己,探讨其中的深层原因,尝试用相反的思路思考,说出你的新感觉。
10.什么是微型课程?
11.翻看全书,了解各章版式结构的相同之处(本章除外),研究一下如何阅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