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调动群众工作积极性的艺术
领导者激励下属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类:一是通过改善外部环境加以激励,比如确立适当的岗位责任、提供满意的薪酬待遇、创造有利于个人成长与能力发挥的组织氛围等;二是从人的内心深处加以激励,比如实行情感投资、构建组织愿景、满足下属的精神需求等。在很多情况下,后者比前者作用更强,更能鼓起下属的士气。
一、群众:领导工作的伟力之源泉
群众就是领导者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只要相信他们、依靠他们,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领导者的事业就必定会成功。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前进的真正动力。人类社会中每项辉煌的成就,都是他们辛勤劳动和汗水的结晶。
领导者与群众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是,领导者的事业正是由这些群众来完成的。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如何,直接决定着领导者事业的成败。领导者只有相信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干群同心协力,才能把工作做好。领导者必须认识到:对群众绝不是“利用”,而是信赖和依靠。人的力量是伟大的,群众的力量是一切领导者实现目标的力量源泉。“众心齐,泰山移。”每一个领导者,都应该掌握激发群众工作积极性的领导艺术。
二、适度激励:催发人的工作积极性
激励有利于实现领导者所确定的组织目标,它能够使群众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同心协力地去完成工作,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
1.激励是一股暖人的春风
激励,即激发鼓励,简单地说,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外部或内部力量的刺激下,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这里所要论述的激励,是把激励作为领导者调动群众工作积极性的一种行为。
领导者对群众进行激励,是激发群众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如春风拂面,能使人们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从而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群众工作效率的高低是领导者领导工作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现代社会中,工作效率的高低,在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事业的成败,而要提高群众的工作效率,就需要激励这股春风。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无论是正面激励还是反面激励,都能够有效地催发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激励有利于实现领导者所确定的组织目标,它能够使群众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同心协力地去完成工作,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
2.激励的起点与种类
现代组织行为学家提出了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的基本激励方式:
需要→动机→行为→目标。
从这个模式中可以看到,需要和动机是人们产生行为的原因,从而也是激励的起点和基础。人的行为总是由某种动机所引起的,而动机又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因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根据这一原理,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激发群众的行为,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其关键就在于怎样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只有满足他们的需要,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动机,才能引起积极的行为。领导者要掌握激励的艺术,首先就要抓住“需要”这一激励的起点。
人的需要是具有层次的。美国着名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
①生理需要,如吃饭、穿衣、住房等,这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②安全需要,即在社会中获得安全保障,这也是人的基本需要;
③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或日常社会交往的需要,即希望人与人之间保持友谊、融洽以及希望得到爱情;
④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受别人尊重,对名誉、地位的欲望,希望个人的能力、成就被社会所承认等;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对事业的追求,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这五个层次的需要之间又有内在联系,成为一个系统。它们呈现为一个阶梯状,前两个层次的需要为低级的或基础的物质需要,而后三个层次则为较高级层次的精神需要。一般来说,人的需要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外部得到满足,逐步地向内部得到满足进行深化。
从这一需要理论中可以看到,领导者的激励应该分为两大类。首先是满足较低层次的物质需要的物质激励;其次是满足较高层次的精神激励。鉴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和文化传统,领导者只有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的激励效果。
3.采用物质激励方式的艺术
人的物质需要只有通过物质的激励才能得到满足。物质激励是领导者催发群众工作积极性的最基本的方法。物质激励能够给被激励者带来实惠和舒适,满足他们的生理和安全等基本的需要。在我国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下的情况下,物质激励往往具有重要意义。领导者的物质激励主要有两类:一是价值形态的奖酬。如提高群众的工资、给予或增发奖金。二是实物奖酬。它包括各种各样的物质。
领导者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的物质激励,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适的满足度
所谓满足度是指被奖酬者的需要满足的程度。奖酬只有能够提高人们的满足度时,才能获得激励效果。因此,奖酬的分量不能太少,太少的奖酬起不到激励的效果。但是,对被奖酬者的需要又只能逐步满足。与其一下子满足到很高的水平,倒不如分期分批地逐步满足,使年年有所增进,年年有所企盼。
(2)使人有公平感
人们在受到奖酬以后,不仅关心奖酬的绝对值,而且关心奖酬的相对值。也就是说,他要将自己所受到的奖酬与其他成员所受到的奖酬进行比较,如果发现高于比自己贡献小的成员,便会受到安慰;反之就会感到不公平。为此,领导者在实行奖酬时,应有考核标准,这个标准应有两个方面:一是情意标准,主要考核人的工作干劲和热情;二是实际成绩的标准,主要是根据每个人不同职位的工作要求,检查其工作成绩的大小与好坏。领导者应遵循这两个方面的标准,努力做到绩酬相符。
(3)选准适当的时机——适时度
所谓适时度,就是领导者对被激励者的奖酬要选择适当的时机。首先要做到及时,当群众做出工作成绩时,要及时地给予奖酬,只有及时的奖酬,才能获得最佳的激励效果,时过境迁的奖酬,其激励作用就小得多。其次,要选择被奖酬者对某种奖励的需求存在较强烈愿望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他们对奖酬的感应最强烈,从而产生的激励效果也就最佳。此外,不定期的奖酬比定期的奖酬效果要好。因为定期的奖酬是人们预料之中的事,没有新鲜感和震动感,而非定期的奖酬,则是不能预料的,它给人一种突如其来、从天而降的感觉,因而所产生的激励效果就比定期的要好。
4.采用精神激励方式的艺术
群众的精神需要,只有通过精神激励才能得到满足。精神激励是通过满足人的精神利益的需要来调动人的内在动力的。与物质激励相比,精神激励范围更广,方法更多。在这里只着重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激励
目标,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诱因”,它是组织对个体的一种心理引力。目标激励,就是通过设置适当的目标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达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目标是一种旗帜,它能激发人们热烈的奋斗情绪,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为实现目标而奋斗。西方有一句名言,叫做“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标而产生的”。高尔基也说过“我们常常重复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们的才能就发挥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古今中外很多例子都证明了这一点。
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兴邦雪国耻,卧薪尝胆,终于“三千越甲”吞并吴国;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为了让祖国的三大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拼搏不息,终于获得了“五连冠”;在科学史上年仅22岁的维萨里,半夜盗尸,躲在地窖里解剖,是解开人体结构之谜这一目标使他忘记了一切。因此,领导者要想充分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就必须善于设置适当的目标。目标的效价(即达到目标所能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越大,社会意义就越大,激励作用也就越强。
为了增大目标的效价,增强目标对群众的激发力量,领导者在确定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使目标有意义,并把这种意义宣传给广大群众,提高群众对目标的认识,加强目标的诱发力。在这里,关键是把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个人的努力,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能实现个人目标。
其次,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结合起来。设置长远的总目标,不仅可以使人感到工作有方向,而且能够鼓舞人的精神和意志。但实现总目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时会使人感到太遥远,从而影响人的积极性。因此,确定目标时,可以采用“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把总目标分成若干阶段性目标,形成一个目标链;从而有效地鼓舞群众循序渐进,一步步地攀登,以至实现最终的长远目标。
最后,目标设置要富有挑战性。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更能激发群众的内部驱动力。一般情况下,阶段性目标应适当地高于个体现实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的目标,才能激发人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2)荣誉激励
荣誉激励被用以满足心理上的需要,包括口头表扬、授予光荣称号、论文被发表、成果被采用、参加某种代表会议等,用以激发和鼓舞人们上进,调动积极性;同时,这种方式也会使激励者受到人们的尊敬,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
荣誉激励的作用有时是不能为物质鼓励所代替的,它有一种特殊的作用。
荣誉激励的重要方式,也是最容易实行的方式——表扬。表扬一个人也不用长篇大论,简要几句话,甚至几个字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简短的表扬有三个重点:一是领导者表扬的目的是注意和关心下属,尽量发现下属的成绩,使下属在单位里的地位越高越好;二是领导者要详细地告诉下属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使下属感到上级待人诚恳,同舟共济;三是领导者“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只要下属干得好,就应该表扬,不要因为别的事而不痛快和发脾气。
(3)情感激励
人都具有情感方面的需要。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要激发群众的工作积极性,领导者要善于把握情感,进行情感激励。这里所说的情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干群之间的情感;二是群众之间以及群众与外界人员之间的情感。对干群之间的情感激励,需要领导者对群众进行“感情投资”。对群众之间以及群众与外界人员之间的情感,需要采取鼓励群众之间进行交往的办法,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在交往中获得友情和情感。
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是情感的需要。人,作为感情的高级动物,需要从交往中获得友谊,得到愉快。如果没有社会交往,人们就会精神抑郁,如同人体缺乏某种维生素一样。因此,领导者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鼓励群众之间的相互交往,以满足他们情感上的需要,最终达到激发他们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三、重视非正式群体的群众工作
在各类的组织中,有些领导者往往忽视了对某些事实上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的重视。在实施激励时,非正式群体常常成了春风未到的拐角或死角,从而不利于调动那些非正式群体内的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1.非正式群体:领导者不可忽略的边缘群体
非正式群体指的是那些在个体之间相互影响下自发形成的社会群体,它们没有严格的手续和章程,但有自己的特殊规范,这种非正式群体对群体内的成员的行为起着不容忽视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它的目标与正式群体的目标是不一致的。这种群体是人们为满足自身社交需要的产物。每一个人都在社会中生活,都在社会这个坐标系上有一定的位置,如果把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比为纵横坐标轴的话,那么每个人都在受着二者的影响和制约。如果组织领导者仅仅把眼光放在正式群体上,而把非正式群体及其活动置于自己的视野之外,那么就很难真正调动起参与非正式群体的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因性格、爱好、志趣相同,因同乡、同学关系等原因,常常自发地聚在一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志趣有雅俗之别,比如:高雅的有琴、棋、书、画之友,低俗的有烟酒赌窃之朋。但不论是雅的还是俗的非正式群体,领导者都不能忽视。高雅、积极的应给予支持,低俗的应给予引导教育。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属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这里面的成员不求上进、思想颓废,但他们很讲江湖义气,一般来说,其中的头儿对这个群体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对于这样的群体,如果引导不当,就会给工作带来麻烦,轻则影响多数人的积极性,重则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种非正式群体,它是由亲属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对于这种群体,领导者如果不重视,弄不清他们的关系,就不利于开展工作。处理问题时,是车动铃响,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这种非正式群体主要是属于感情型的或是利益型的。只要弄清关系,因势利导,就有可能变为积极的因素。
对于非正式群体,还可以促进他们向正式群体靠近,和正式群体互相沟通。为做到这一点,领导者必须把对非正式群体的工作纳入工作日程,认真地了解非正式群体的状况,了解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思想动态。
强调要重视非正式群体,但也并不是说,凡是非正式群体都应该予以保护、支持,对其所作所为都应该妥协、迁就,这里所说的重视,只是说不能视而不见,不承认他们的存在。而要利用好非正式群体,还必须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积极型的、无害型的非正式群体,要给予支持,把无害变成有益;对消极型的要善于引导和改造;对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经教育仍不改的,应予以适当处置,比如说给予惩罚或分化瓦解,分别进行帮助。
在一般情况下,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同时也是正式群体的成员。如果正式群体的吸引力大于非正式群体,那么成员对后者的热情就会减弱。如果他们在正式群体里各方面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那么他们参加非正式群体的可能性就不大。所以,高明的领导者一般都非常注重以正式群体的活动顶替、吸引非正式群体的活动,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2.把“感情投资”作为鼓舞士气的催化剂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作为人际关系中不可缺少的纽带,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干群之间的感情,就需要领导者对群众进行“感情投资”,这种投资是情感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群众工作积极性的催化剂。领导者要想得到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那么,首先就应该懂得怎样理解、尊重和信任群众,关心、爱护和支持群众。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只有耕耘才有收获。很难想象,一个对群众冷漠无情的领导者,却能调动起群众的工作积极性。《水浒传》中,阮氏三雄及智多星吴用之所以忠心耿耿地拥戴宋江,是因为劫生辰纲之后宋江对他们有救命之恩;诸葛亮之所以至死辅佐刘禅,是因为有刘备的君臣相知,相敬之情;华容道中,关云长大刀一晃,放走了泥潭中的曹操,是为了报答曹操当年盛情款待之情。假如没有宋江、刘备、曹操当年的“感情投资”,哪能会有上述结果!
感情投资中应该投资的是真情实意,而不能是虚情假意。它应该是一种修养,一种自觉的行为,有领导下到基层慰问时,对员工能够问寒问暖,但等到群众到机关办事时,又是冷若冰霜。这说明到基层慰问的笑容是虚假的,这样的虚假感情是不能赢得群众的。领导者是人民的公仆,一切都应该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谋利益,应该是全心全意、真心实意,和人民群众的感情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
感情投资也不能抱有“立竿见影”的想法。有些领导者往往在感情投资中渗入功利主义,认为今天为群众办点好事,明天就应该得到群众的反应。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不能起到情感激励的作用的。人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含蓄的,不一定当场或短时间内做出什么反应。但是,领导者只要是真心实意地爱护群众,最终会得到群众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