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辣椒栽培技术
8826200000003

第3章 辣椒生长发育规律

一、植物学性状

1.根辣椒的根系不是十分发达,根量少,分布浅,一般根群多分布在15—20厘米的耕层内,再生能力弱,根系发育需要的氧气多,不耐涝。由于叶小,蒸腾量少,果实含水不多,耗水量较少,有较强的耐旱力;又因果小,枝叶不茂,需肥量也不多,较耐瘠薄。因根系受伤后再生能力弱且茎部不易发生不定根,所以,在育苗时应尽量减少移植次数,并注意保护根系。

2.茎主茎直立,黄绿色,具有深绿色纵纹,也有的呈紫色,基部木质化,较坚韧,茎端出现花芽后,以二杈或三杈分枝继续生长。株高多在40—70厘米,植株的开张角度多数在35厘米左右,适宜于密植栽培。

3.叶单叶、互生,子叶披针形;真叶形状因品种而异,卵圆形、披针形或椭圆形,全缘,先端尖,叶面光滑,微具光泽。氮素充足,叶形长,钾素充足,叶幅宽;氮肥过多或夜间温度高,叶柄较长,先端嫩叶凹凸不平;夜温偏低,叶柄较短;土壤水分不足,叶柄稍弯曲,叶身下垂;土壤湿度过大,整个叶身下垂。

4.花为雌雄同花的两性完全花,自花授粉,花较小,单生或簇生1—3朵,花冠白色或绿白色,基部合抱,先端分开五裂,基部有蜜腺,能吸引昆虫。花萼基部连成筒,呈金钟形,雄蕊5—6枚,雌蕊1枚,子房2室(少数3或4室),花药为长圆形,纵向开裂。其天然杂交率为10%左右,属常异交作物,虫媒花。

5.果实辣椒的果实为浆果,果皮光亮,果皮和胎座组织往往分离形成空隙,具有2—4个心室。果实形状因品种不同而不同,有灯笼、牛角、羊角、圆锥形和线形等。果实颜色,嫩果时为绿色或黄色,成熟后为深红色或橙黄色。果实的大小也因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红果含有茄红素、叶黄素及胡萝卜素,黄果主要含胡萝卜素。绝大多数品种果实发育由绿变黄,再由黄变红。

6.种子种子肾形,淡黄色,胚珠弯曲,扁平状。千粒重4.5—7.5克。种子寿命5—7年,使用年限为2—3年,使用适期1—2年,新鲜的种子有光泽,陈旧的种子黄褐色,没有光泽。

7.分枝结果习性辣椒的分枝结果习性很有规律,有无限分枝型和有限分枝型两种。无限分枝型植株高大,生长茁壮。当主茎长到7—15片叶时,顶端现花蕾,发生分杈,着生一果。随着分枝层次的增多,分枝结果数越来越多,但上层分枝规律不明确。这种类型的辣椒多为单花,绝大多数栽培品种都属此类型。有限分枝型的植株矮小,一般主茎生长到第5—9片叶时,顶芽形成花簇而封顶,下面的腋芽萌发分枝,分枝的顶芽再形成花簇封顶,每个花簇的花朵较多,结果多而小,很少栽培,多作为观赏用。

二、生长发育周期

辣椒的生长发育周期包括发芽期、幼苗期、开花结果期。

1.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真叶显露为发芽期。

2.幼苗期从真叶显露到第一花现蕾。当植株有2片真叶展开、苗端分化有8—11片叶时,生长点凸起呈圆锥体,花芽开始分化。早熟品种花芽分化较早,晚熟品种花芽分化较晚。较短的日照和较低的夜温能促进辣椒花芽分化。

3.开花期从第一花现蕾到第一果座果为始花期,此期生长时间较短,一般为20—30天,此期又是重要的转折时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过渡时期,既要促进茎叶的生长,又要适度控制茎叶的生长势,促进开花结果,因而在栽培中要正确加以管理。

4.结果期从门椒坐果到采收完毕为结果期。此期开花结果交替进行,生长量大,应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保护好叶片,维持植株的生长,协调生长与结果的矛盾。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辣椒从种子萌发到结果结束,整个生育期对环境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只有了解其要求,才能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生长发育,获得丰产。

1.温度辣椒为喜温作物,不同生育期要求的温度有所不同。

(1)发芽期温度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超过35℃或低于10℃都难以发芽。在25℃的条件下,4—5天就能发芽;15℃时需要15天;12℃时需要20天;10℃以下不能发芽。辣椒种子内有胚乳,采用变温处理可促进其提早发芽。

(2)幼苗期温度幼苗生长期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左右,有利于幼苗缓慢健壮生长,如果温度高于25℃,则幼苗生长迅速,易出现徒长的弱苗,不利于培育壮苗;低于15℃,对茎、叶生长和花芽分化都不利;低于5℃则会遭受冻害。晴天,日光温室完全可以满足辣椒的温度需要,遇到阴天或灾害性天气,虽然温度偏低,但短时间的低温幼苗不致受害。

(3)花芽分化期温度辣椒的花芽分化属于营养支配型。幼苗生长旺盛有利于花芽分化,而在促进幼苗旺盛生长的环境条件中温度最为关键。白天气温27℃—28℃,夜间气温15℃—20℃,利于花芽分化,15℃以下花芽分化受到抑制,并且随着夜温的降低,第一穗花之前的叶数会增加,开花延迟,但花的重量、子房的重量增加,花的素质好。

(4)开花授粉期温度开花授粉以20℃—25℃为最好,高于25℃时,花器发育不全或柱头干枯不能受精而落花。

(5)结果期温度结果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5℃—28℃,35℃以上高温或15℃以下低温都不利于结果。

从总体上看,辣椒对温度的适应性比较强,能忍耐一定程度的较高温度和较低温度。幼苗期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长成的植株适应能力较强。所以育苗时必须保持适宜的温度。

2.光照辣椒对光照的要求不太严格,属于中光性植物,对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要求属于中等水平,与其他果菜类蔬菜相比属于耐弱光作物。其光补偿点为1500勒克斯,光饱和点为3万勒克斯左右。

(1)发芽期与光照的关系辣椒种子有嫌光性,自然光对发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催芽宜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2)幼苗期与光照的关系光照充足,幼苗节间较短,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不易感病,植株开花结果多。

(3)花芽分化期与光照的关系辣椒对光周期要求不严,光照时间的长短对花芽分化和开花无显著影响,10—12小时短日照和适度的光强能促进花芽分化和发育。光照不足会造成植株徒长,茎瘦叶薄,花蕾果实发育不良,易落花、落叶及落果。所以,育苗期间提高光照强度非常重要。

(4)开花结果期及果实发育与光照的关系光照不充足会延迟结果期并降低坐果率。光照过强则易引起叶片干枯,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反而下降,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导致叶片与果实被烧伤。高温、干旱、强光直射易发生果实日灼或落果。

3.水分辣椒对水分的要求较严格,既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其单株需水量并不太多,但因根系不发达,必须经常供给水分,并保持土壤较好的通透性。种子应浸种6—8个小时,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发芽,辣椒幼苗期需水少,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如果土壤过湿,通气性差,则易导致根系发育不良,造成死苗。定植后要控制水分以防止徒长。初花期要加大供水量,满足开花、分枝的需要。果实膨大期需水更多,如果供水不足则影响果实膨大和植株生长发育,导致畸形果增多。反之,如果水分太多,则易导致落花落果,烂果死苗。在气温和地温适宜的条件下,辣椒花芽分化和坐果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以土壤含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55%最好。干旱易诱发病毒病;淹水数小时,植株就会萎蔫死亡。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以80%为宜,湿度过低,会引发病害,从而严重影响坐果率。

总之,辣椒既不耐干旱又怕涝,经常保持土壤适宜的水分和较好的通透性,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日光温室的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完全可以进行控制,与露地相比,既可减少病害的发生,又能正常生育,容易获得丰产。

4.养分辣椒对氮、磷、钾的要求较高,每生产1000千克辣椒约需氮肥(N)5.19千克、磷肥(p2o5)1.07千克、钾肥(K2o)6.46千克。同时还需要吸收钙、镁、铁、硼、钼、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氮肥不足,则植株矮小、叶片小、分枝少、果实小;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及感染病害。磷能促进根系的发育,提早开花结果。钾能促进茎秆健壮和果实膨大,提高抗病力。幼苗期需要肥料较少,但要求较全面,否则会妨碍开花结果。初花期氮肥偏多会引起植株徒长而导致落花落果。盛果期养分不足会引起早衰,并形成上部畸形果。

辣椒在生长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品种都有在第一个分杈着生第一个果,以下基部位置着生侧芽长成侧枝的习性,如果不及时摘除就会造成植株低节位枝条过多,有碍植株向上生长并影响通风透光,无谓地耗费养分。因此,要及早把基部下面的侧枝摘除,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植株生长和开花结果。

5.土壤辣椒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严格,在pH值为6.2—8.5的范围内都适宜种植,肥沃的沙质壤土更为适宜。辣椒根系对氧的要求严格,因此要求土质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壤,切忌在低洼地栽培。辣椒需肥量大,不耐贫瘠,耐肥力又较差,因此在温室栽培中,一次性施肥量不宜过多,否则易发生各种生理障碍。特别在施氮肥时,要谨防氨气中毒引起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