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土地在泣说
(一)耕地
土地是人类及万物之母。人类的衣食住行在很大程度上都仰仗土地,特别重要的是耕地,它是人类食物来源的主要基地,也可以说是人类的面包篮。可惜,这个面包篮面临着掉底儿的危险。地球上的耕地后备资源已十分有限,大量优良的农田又年复一年地减少,不能不令人担忧。
地球的总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被水覆盖,陆地面积才1、49亿平方公里。如果1、49亿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能种田,那就美了,可惜远不是这样。
地球陆地上1/4是高原山地,面积约0、37亿平方公里。
这里山大岭高,只有极少一部分能种一点青稞之类的庄稼,产量很低,而绝大部分是人迹罕至的冰峰雪岭。
地球上还有1/3的陆地是酷热干旱的沙漠、荒原,除极少数边缘或绿洲可以开垦少量农田外,其余大多是所谓“生命禁区”。
地球上的永久冻土,对农业来说也是无法利用的土地。像神奇美丽的南极洲,面积有1400万平方公里,差不多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0,那里冰层有1800米厚,有的地方甚至厚达4000米,北极圈里的陆地冰层没那么厚,但也冻得结结实实,永远也化不开。
此外,地球上还有不少陆地是盐碱地、沼泽地,要种田,就得花很大力气去改造。
地球上真正适合耕作的土地只占陆地面积的1/10,大体上是1400万平方公里。
现在,地球上的耕地面积是1400万平方公里,这就是说,适合农耕的土地已经被开垦得所剩无几了。
据科学家测算,如果再挖一挖潜力,把那些勉强可以种田的土地也开垦成农田,最多也只有1400万平方公里的潜力可挖。可惜,这些地不会有多少好地,远不如现在的农田那样能打粮食,如果把它们都开垦出来,费力多少且不说,说不定还会带来破坏生态平衡的恶果,甚至招来祸患。
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耕地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要挖掘后备资源,大约也只有30多万平方公里的潜力。
令人忧虑的是,地球上的耕地每年都要减少40万平方公里。
这么多农田哪里去了?有的是被沙漠吞噬了,有的是变成盐碱地了,更多是被人侵占了。城市发展、交通建设、工业用地、住宅建设等各种非农用地,每年都要侵占许多良田。中国有些地方因为给死人或活人修坟也占去了不少良田。科学家警告说,如果农田丧失的情况愈演愈烈而不去扭转,后果将不堪设想。
耕地在泣说。保护耕地已刻不容缓,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应为此而出力。
这里还是让我们具体来看一看来自多方的对土地的破坏。
(一)来自生物性的污染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然而,人类历来就把土壤当作处理废弃物的场所,无论何种污物都向土壤倾弃和埋放。即使空气和水中的污物,最终也将进入土壤。这样一来,土壤成了微生物最大的贮藏所。
土壤中的微生物大部分都是自然存在的。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对物质的分解、代谢与转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土壤中有害物质含量过多超过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时,土壤理化性状就会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也会发生改变。
土壤的生物性污染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土壤中致病菌、病毒、寄生卵等病原微生物增多。其原因多为:用未经彻底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便施肥;用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和含有病原体工业废水进行农田灌溉或利用其污泥施肥;病畜尸体处理不当等。
当病原体进入土壤后,土壤中缺乏致病微生物需要的足够营养物质。水分和适宜的温度,还有土壤微生物的拮抗作用和阳光照射的影响,大部分致病微生物都会死亡,但有一部分逐渐适应外界环境,较长期地生活下去。例如伤寒杆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近100天,霍乱弧菌可以存活8~60天,有些芽胞的致病菌在土壤中存活的时间更长,如炭疽杆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15~60年。一般他说,土壤表层由于阳光照射,缺乏水分,致病菌易于死亡,因此含菌数不多,但在10~20厘米深的土壤中含菌量最多,因为这一层面的土壤较适宜致病菌的生存。
这些生物污染土壤之后,以不同的方式或途径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二)有机物污染
人类为了杀灭害虫,发明出了农药,积累起来达1400多种。实际应用的有500多种。
对于这些农药的使用,起初是小范围的,然而,从方式上的手动到空中喷洒的改变,范围不断扩大,严重威胁人类的安全。
至今,化学农药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到下个世纪,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还将增加一倍,发展中国家将增加3倍。
这样,随着土壤被污染,鸡、鸭、牛、羊等家禽家畜吃了农药污染的粮草,有的被毒死,有的致病。人吃了农药污染的水果、蔬菜和粮食,莫名其妙的疾病接踵而来,甚至影响后代。天空中的飞鸟,河流中的鱼虾都受到化学农药的危害,或者成为化学农药的刀下之鬼。总之,农药这把毒剑,不能不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
除了有机农药对土地构成严重污染之外。土壤盐碱化、酸化的问题也比较严重。
所谓盐碱化,是一种由于水浇地不注意排水而造成的地下盐碱。
土壤本应是中性的最好,可自然界中,有的土壤偏碱性,有的土壤偏酸性。偏酸性的土壤最典型的就是南方的红壤、黄壤。酸性土壤加上一些石灰,本来是可以使它变好一点,但是,人类的活动却常常使它酸上加酸。长期施用硫酸铵、硝酸铵之类的可溶性盐已经使土壤酸度加大,最近几十年,又出来个空中魔鬼——酸雨助纣为虐,使不少地方的土壤变成难以治愈的酸化贫瘠土地。
土壤贫瘠化、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已使土地不堪重创,土壤污染的普遍加剧,更是雪上加霜。
另外,我国首都北京周围土地的含盐量在逐渐增高,其原因是冬季下雪后,为了缓解市内交通,在重要的交通路上洒盐,这些盐随着水流入了城外,结果造成了土壤中盐的含量增长。
单纯的化肥使用使土壤板结,不加处理的污水灌溉使土壤被迫接纳许多有毒有害的化学元素,到处喷洒的化学农药又使土壤无处没有农药。所有这些污染,不但使农作物产量下降,而且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污染严重的土地上长出的粮食、蔬菜,由于有害物质超过卫生标准而根本无法食用,这种农产品,有比没有更坏。
土地质量的下降和土地数量的减少一样,都是对人类面包篮的重大威胁。然而,说到底,这种威胁是人类自己制造的。
解铃还需系铃人。但是,系铃容易解铃难。我们最好还是不要再去系这种铃。
(三)土地在悄悄地走失
古人说:“黄水一石,其泥六斗。”就是说黄河水的60%是泥沙。泥沙就来自黄河流域的宝贵沃土。黄河每年从上中游下泄的泥沙有16亿吨,最高的年份有21、6亿吨。这是多少泥沙呢?如果把这些泥沙堆成宽、高各1米的堤坝,可绕地球23圈半!
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把黄土高原上的土壤夺走,同时也夺走了肥料。
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使黄河变成一匹很不听话的野马,有时它竟由着性子乱冲乱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近50年中,由于人民对它管得紧,还好一点。在此立前的2500多年中,黄河决口2500多次,平均一年一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因此它曾经有过很多入海口,从河北入过海,也曾夺过淮河河道,从江苏入过海。现在是从山东入海。黄河的决溢改道,使黄河下游的许多丘陵被埋没,湖泊被淤平。古代商朝的首都如今深睡9米多深的地下,《水浒》中描写的水泊梁山八百里蓼儿洼基本上已被淤平。
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已有1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6。原先水土流失的重灾区在北方。现在,南方也逐渐赶了上来,四川、湖南、福建、江西等省已日趋严重。长江三峡每年下泄的泥沙已有6亿吨之多,流域20%受水土流失之害。
由于泥沙淤积等原因,长江的大水囊洞庭湖已缩小了1600多平方公里。南北合计,全国有1/3的农田深受水土流失影响,每年被水冲走的泥沙有50亿吨,相当于把全国所有的农田刮掉一层1厘米厚的沃土。
水土流失是一种世界性的流行病。印度每年流失的沃土有60亿吨,美国有30亿吨,全球总计每年被水冲掉的土壤有240亿吨,损失的氮、磷、钾肥多达数千万吨。
风也是破坏土壤的罪魁祸首。
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个开发西部干旱草原的热潮。许多鸿商巨贾到西部买下大片土地,开垦之后,种上小麦、玉米,指望着秋后大获丰收。1934年5月,一场大风,把裸露的开垦土地的表层刮起来,送到千里之外的东海岸纽约、华盛顿。至此,拓荒者才知道发财的梦想全部落空。
无独有偶。在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也在中亚细亚、西伯利亚的干旱土地上垦荒,到60年代,黑风暴吹走了新垦土地上的沃土。
刮风、下雨,这是自然现象,如果地面上植被良好,水蚀和风蚀的速度是很小的。但是,土地一旦被开垦,那就不同了,特别在那些干旱的地方,上层失去植被的保护,疏松的土壤很容易被水冲走或被风刮跑。所以,世界性的土壤损失加剧,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植被的破坏,草原的过度放牧,干旱地区的盲目开荒,也就是说,都是人类生产活动在帮助水和风破坏沃土层。
土壤的流失,使土地面积日渐缩小的同时,人口增长造成城市膨胀,建筑物增加,这也要损失大量土地。显然,对破坏土地的行为如不加以有效制止,按人口计算的农田面积将大幅度减少,这是对人类食物来源的巨大威胁。
为了解决人口与土地的矛盾,人类采用了种种方法增加粮食产量,如开发处女地,积极改善排灌系统,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这些都收到了显著效果,但却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循环生态系统,并使这个系统愈来愈失去其自然性,变得不稳定和脆弱起来,使许多地方的土地资源都发生严重的退化现象,生物生产量不断下降,甚至完全丧失了生产能力。估计,全世界每年被迫弃耕的农田有5万~7万平方公里。
在这弃耕的农田中,沙漠化是一大主要原因。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世界受沙漠化影响和危害的土地已达3600万平方公里,即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4,而且还存在不断蔓延的趋势。迄今受沙漠化影响和危害的人数,已经占到世界总人口的1/6左右。沙漠化加剧了旱灾的灾情,尤以非洲最为严重,并且加剧了人口的贫穷化。由此可见,在全球范围内沙漠化是一个直接影响环境与发展的严重问题。
绿色植物起着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作用。因此,一旦这些绿色“长城”被毁,造成的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科学家告诉我们,植物能够蓄积雨水,保护水土。因此在植物繁茂的地方,即使下瓢泼大雨,山间流淌的仍是清泉。而在植被遭到破坏的地方,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大雨过后,泥沙俱下,大量肥沃泥土被冲走。久而久之,剩下的只能是裸岩和碎石。
地球上过去曾到处长满了森林,森林面积最大时达到过80亿公顷,现在的一些大沙漠甚至南极洲都曾有过茂密的森林。可现在,只剩下一半,而原始森林还不到30亿公顷。
森林破坏的原因无非是天灾人祸。天灾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人祸,其中以毁林开荒、乱采滥伐和森林火灾对森林的危害最大。
亚马孙河流域拥有世界最大的热带森林,总面积6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2/3个中国那么大,而且大部分是人迹罕至的原始热带雨林。由于那里的树木种类多,有许多珍贵名木,再加上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亚马孙森林就成了有钱的开发商、木材商馋涎欲滴的目标,他们把最现代化的机械开到大森林中,残酷无情地把原始森林大片大片地毁掉。每年有200万~300万公顷森林被毁,再加上水淹、森林火灾等原因,亚马孙森林正在迅速缩小,巴西的森林覆盖率已由80%下降到40%。有人警告说,如果对破坏亚马孙森林的行为不加制止,再过30年,亚马孙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非洲的热带雨林仅次于南美洲,原先有400万平方公里,到80年代已不到一半,现在还以每年3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消失。
东南亚的热带森林也是全球仅有的几大块热带森林之一,现在也以每年两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减少。1997年夏季印尼发生的森林大火,不仅烧掉了大片森林,而且大火产生的浓烟笼罩了东南亚许多国家,连飞机都得停飞。
(二)矿产资源日渐减少
地球给我们人类提供了它所蕴藏着的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人类正是依赖于这些大自然的赐予才能在地球上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