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富爸爸财商培养-创业入门
8799600000015

第15章 起死回生之术(5)

虽然谈了上面这些用人要诀,其实这是谈不完的,可谓人言言殊。譬如用人中的赏罚分明、热情带动、言行一致、坚持原则;又譬如三明治式——夹在两大赞美中的小批评或公开表扬、私下批评的方法;敢于让部下冒险而不患得患失;尽量减轻部下的工作压力,帮助他们更多地享受工作的乐趣等等,都是成功的经验。用人之道概括为两点:第一,领导要了解员工的欲念和需求,提供机会帮助他们满足。第二,企业要注重培养员工的能力素质,鞭策他们保持拼劲,长期为企业服务。企业人事管理中时时想到这两个出发点,相信怎么做都不会有多大差别,因为只是手段之差别,方向是一样的。

新产品的机遇和市场

在上个世纪,国有企业没有改制以前,许多企业之所以亏损,原因不仅仅限于设备陈旧,管理疏漏,同时也因为企业的决策者不会积极主动谋求产品的品种更新和功能的完善,只是一味的低头生产,而不去关注市场的消费动向和需求信息。但也有一些企业,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关注市场的动向,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生产方向,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盘活了企业,最终走出濒临倒闭的困境。

红旗机筛厂是一家历史悠久,规模不大的小厂。主要产品是为工农业生产配套的金属筛板。在企业刚刚起步的时候,由于地铁建设需要,厂房被大部分拆除,剩下的占地面积只有1500平方米。企业在这么狭小的地方生存显然不可能,更不要说发展了。同时,原有的生产设备陈旧,而乡镇、个体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又竞相上马,自身企业的又产量急剧下降。没有厂房,又无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实处于极端困难的局面。面对严峻的形势,企业领导认识到如果再依旧生产传统的老产品,无疑是死路一条,只有积极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才是企业的惟一生路。他们组织几路人马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形成了一条思路: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产业,而这方面的产品比较缺门。高标准的环保产品要进口,低层次的环保产品乡镇企业零碎敲打,国营企业做系列环保产品的几乎没有。该厂本着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的宗旨,通过详细分析,认为生产环保产品是大有希望的。以上海为例,上海要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速度大大超过环保治理的速度,高架路边上的居民疾呼夜间受汽车影响睡不着;外国友人说上海的空气太差;现有柴油机的高噪声大大超过国家环保局规定的标准。他们还了解到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600亿人民币的经济损失,在当时,国家“95环保规划”要投资3640亿元人民币用来治理环境。国家统计报表显示,在当年全国生产环保设备的工厂有大小4000余家,年产值83亿元,从业人员46万人,年创利13亿元,供需差距很大。环保厂家的生产规模都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有关专家指出,由于世界环境保护发展的态势和我们环境保护的市场需求,环保产业将被列入支柱产业之一。针对这种情况,该厂党政班子做出决策,在厂房转移的同时,把筛板产品向环保产品转向、延伸,并且制定了五年产值上亿元的规划。

开发环保产品,企业面临着一是技术力量不足,二是先进设备没有的状况。据此,他们提出了依靠社会科技力量,发展环保事业的举措,邀请专家来厂开咨询会,提出内联、外扩方针,具体做法是联手、联项、联人心。

一是联手——联合设计单位。通过成立以该厂为主体,华东建筑设计院等科研单位参加组成的上海申华声学装备有限公司这一有效形式,形成产、学、研、销为一体。扩大信息系统,增加用户网络,及时掌握环保产业的发展动态。如他们与上海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制的高效散热通风降噪装置,分别安装在上海外滩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地铁新客站南北出口处地下机房等,既取得了良好的消声效果,又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也为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已有一大批用户使用了该产品,如天山回民食品厂、上海鼓风机厂、延安路隧道复线、上海特种灯泡厂、海南医院、浦东新区煤炭大厦等单位。

二是联项——与市政工程的项目挂钩,与之配套。上海新建的广播大楼,投资超过3亿元人民币,播音室需要大量的高档次隔声门,但国内无厂家能满足技术要求,而美国进口一扇这样的隔声门要15000元。国内只有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进口过这种门。在专家支持下,他们接下这种多等级隔声门的试制任务。在接任务、成立攻关小组、收集国内外资料和试制的整个过程中,上海滩最有声望的声学专家与他们通力合作,3个月工夫,终于研制成功了隔声效果好、门的厚度薄于进口货的第一代国产高隔声门。他们邀请了北京、上海等一大批声学专家进行测试、鉴定,数据令人非常满意,同类产品的隔声门,美国产品隔声指数是1a=40dB,而该厂的申华一号隔声门隔声指数是1a=42dB,造价是进口同类产品的一半。在鉴定会上,专家们的结论一致: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目前,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大楼,上海汽车工业研究中心所用的高隔声门,全部采用了该厂的产品。申华一号隔声门已申请了专利,得到了国家专利保护。在隔声门形成小批量配套生产之后,他们立即制定了环保产品的系列化计划。相继开发了消容器系列,隔声室系列,同时为了迎接国家第一部《噪声法》出台,该厂又试制了大功率柴油机隔声罩,高架路微孔双面透明声屏障。这些新产品的开发,使他们吃尽了艰辛,也尝到了甜头。

三是联人心——通过各种渠道与众多环保科研单位保持密切关系。首先,他们聘请了少数专家为厂的顾问。其次,经常性地召开专家咨询会。该厂在一年内先后开了六次咨询会、鉴定会,最多的一次达到80多名。许多专家在会上给企业出主意,提供信息,受益匪浅。

瞄准时机,开发环保新产品,使红旗机筛厂在市场经济的大浪中又一次有了用武之地。

转移主业,发展三产

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用缝纫机台板生产企业,上海缝纫机台板一厂曾有过光荣的历史。但是,随着家用缝纫机市场的日趋萎缩和各种成本的不断上涨,缝纫机台板一厂的生产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产品积压,资金回笼紧张,市场销售不畅等许多国有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也摆在了该厂的面前。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该厂生产台板的利润只有2万多元,这对于有800多名在职职工和500多名退休职工的企业来说,形势无疑是十分严峻的。

台板生产是一种简单的初级加工,在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里,初级加工型的生产终究要被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所代替。如果死守主业,恐怕企业的老底会被一点点地吃空。正在此时,恰逢市政府提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台板一厂在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替代产品可以发展时,把目光转向了蓬勃兴起的第三产业,希望通过大规模的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来闯出一条生存之路。在这个事关企业存亡的调整中,他们非但没有把职工视为富余人员,相反,却把职工当作是一种宝贵的财富,通过挖掘职工的内在潜力来发展和壮大企业。

他们首先“破墙造楼”,在沿马路的陈旧的油漆车间旧址兴建起一幢漂亮雅致的商务楼。这幢商务楼从经理到清洁工,全部由清一色的台板一厂的职工组成,并实施严格的仿合资企业式的管理,以提高商务楼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由于地段选中,楼内各项设施一应俱全,整洁有序,价格低廉,在当时房地产市场不太景气的大环境下,该商务楼开业不到半年出租率竟达到了80%。

他们还根据上海城市居民的消费习惯,独具慧眼,在竞争激烈但收益颇丰的饮食行业里插上一脚,开设了“王中王鸡粥店”。“鸡粥店”从原料平均到加工生产,均经过严格的规范化的管理程序。由于该店烹制的肉鸡和其他配套品种质量上乘,价格公道,深受附近居民和其他地区消费者的欢迎,不少顾客常常是慕名而来。经过三年的发展,该店已发展了5家连锁店,年营销收入已突破3000万元,成为轻工系统餐饮业首屈一指的利税大户。

此外,该厂还有金田面包房、瑞中豆制品厂等三产经营实体,除了少数关键技术人员外,这些三产全部由职工自己经营,正是他们的努力使企业的调整和发展有了强大的动力,企业将人们通常视作包袱的富余人员变成了企业发展的聚宝盆。这样,企业的主业销售收入虽然从降低,但其三产销售收入却一路猛增;主业从业人员不断降低,而三产从业人员却在不断扩大,上海缝纫机台板一厂从发展三产中尝到了甜头,也使企业找到了一条再创辉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