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收藏阳光
8797700000054

第54章 印象闽南女

印象中的闽南女,是画师用工笔画描绘出来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在小村边,绿树依依的乡间小路上,三五个闽南村姑,穿着翠花衣裳,手挎竹篮,轻轻摆动着婀娜的身姿,迈着轻快的脚步欢快地说笑着的画面,一看便明白,明眸里流露着真诚与善良,脸上挂着亲切的微笑,发髻衣裳等装扮略显淳朴,让人觉得如坐春风般有亲和力的女子,便是闽南女。她们那种天然去雕饰的风采最令人难以释怀。

我在福州读书的时候,曾多次听到教授们说闽南女生和闽北女生就像南方女子与北方女子一样截然不同。在校园林荫道上一边慢悠悠地走着,一边默念英语单词的往往有闽南女生,她们在公共场合说话比较轻言细语,很少风风火火惹人注目,就像一泓清水般明澈,看起来不够前卫时尚,反正脸上好像刻着字一样,这,就是出水芙蓉似的闽南女生。

在生活的舞台上扮演各种角色的闽南女,除了惠安女以勤劳和“封建头民主肚”的特别服饰打扮能和苏杭美女,精明上海女,豪爽北方女一样声名远扬外,一般情形下闽南女的声名大都留在人们的心头上,留在传统美德的传说中。她们让人见了就像见到似曾相识的朋友一样亲切,基本生活在完好与破碎之间,成就与自我牺牲之间,承载传统意义上的女人所做的一切。在琐碎中辗转,在平凡中感受着生命的圣洁情愫,身处贫穷不抱怨,在家的田园上,用美德和孱弱的双肩担起清清的泉水浇灌幸福的家园。有个朋友远嫁台湾,她原本是个很有艺术天赋的女子,长得美如画像林黛玉似的,能歌善舞待人和善。但是,命运开了玩笑,使她与艺术擦肩。许多年过去了,在人们心目中她应该是被养着的娇贵女人,可是,生活的历练使她用心灵和责任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伺候婆婆,帮婆婆擦身洗澡;协助丈夫打理生意上的事情,连她的大姑小叔子的一些事也能帮忙。在台湾当地博得很好的口碑,台湾人说这家人娶了闽南女胜于当地女子,艳福不浅。

在我印象中,连林黛玉似的朋友尚且能做到这样,普普通通的一般女人又何曾免得了肩上的担子呢?

清晨,窗外的鸟儿开始欢快地唱歌时,在似醒非醒中翻身下床,开始奏响锅碗瓢盆交响乐,整理屋里屋外,洗衣做饭照顾老少,在大学里没有开设的生活课程,在家里慢慢地学习,就像小孩学走路一样。一双双白嫩的纤纤细手慢慢地变粗了,那颗粗枝大叶的心却变细了,就像慈母缝衣服的针脚那样绵密,无师自通地懂得小心翼翼地照料家里人的每一样细微的需求。渐渐地,原来一直认为不必叮嘱的还是说了,管它多余不多余!到这种时候,才稍微体会到母亲是用反复说一些话来表达自己的爱。比如:出门要小心!要注意身体!我不要紧!我不吃,我不睡,我不会玩!她们忙完家里的一切,为的是让家里的人感到舒适。我觉得电视连续剧《渴望》里那个勤劳又善良的刘慧芳有太多闽南女的影子。

在闽南女心目中,家就像蜘蛛吐丝编织的八卦阵一样涵盖一生的心血,是生活的港湾,是心灵的憩园,是苦心耕耘的一方土壤。

他们基本生活在用生活的笔、传统的笔、心灵的笔画就的圈圈中做奉献。在匆忙中走过多少年,精心培育的孩子可以远走高飞了,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操劳的时光很快就在指缝间流淌了,用爱和青春筑就的生活花园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了,生活又变得简简单单。偶尔照照时光的镜子,岁月的痕迹顽固地赖在脸上和心上。再回首望望趟过的岁月河,无怨无悔问心无愧的日子虽然劳累却觉得实在和幸福。当往日的大学同学再相聚,也有的同学把理想的风帆依旧高扬在生活的航船之上,就像在贫瘠的文化土壤里顽强的胡杨树。哦……顿时感到困惑不解,心头掠过一丝愁云,然而,又很快为自己寻找一些快乐的理由,大家都这么过……

曾记否?一曲《爱的奉献》曾唱红大江南北,闽南的女子以传统的唱法唱好了人人喜欢的《爱的奉献》,而且唱出了闽南女的好名声,那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闽南女子自多贤淑。

《当代小说》2010年第12期,全国精短文学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