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收藏阳光
8797700000055

第55章 失落的夜色

夜,用璀璨的星光撩开黑色的夜幕,翻开记忆的扉页,满满地写下了隽永的文字……

时光用犀利的笔,不断描绘着夜的世界,光影交错,变幻莫测。

曾经,夜的黑给人一种恐慌的思绪,鬼魅妖魔在黑夜里粉墨登场,叫人拒绝黑夜的到来。

还没电的时候,黑暗编织着一幅幅心惊胆战的生活图画……

通常是昏暗的煤油灯下,人们从盘古开天辟地,老彭祖活到九百九十九岁开始讲到妖魔鬼怪、乡下邻居谁家的孩子多,生活中露丑的身边事儿也不少……印象最深的是下乡的知识青年讲东郭先生和狼、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奇。

夜的黑,像一张巨网把乡村世界罩住,有时感到窒息和恐惧。如果在黑暗天地的郊外走,就像闭着眼睛把自己送到一个不知隐藏着多少“机关”的地宫里一样,得有听天由命的打算。有走夜路经验的长辈说,夜晚在郊外走最好是打赤脚,这样即使踩到路上的蛇,蛇也会从温软的脚底足弓处溜走,不至于袭击人。一定要昂首挺胸,两眼必须直视远方,目不斜视,大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英雄气概。我还是个“红小兵”的时候,晚上要到学校学舞蹈,途中必须经过一片茂密的荔枝林,那里偶尔会有停尸在那,所以特别吓人。我们几个夜晚经过那里,提着“船火灯”,干脆就唱“东方红,太阳升……”嘴里心里有了太阳,万丈光芒仿佛就要从天边照射出来,夜的黑也被驱逐“出境”。同伴中有位尼姑的养女,叫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反正招数挺多的。说实在的,尽管有“锦囊妙计”,走上黑黑的路,心,还是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感到不安,回到家才会舒了一口气。望眼欲穿,盼望亲人回家的心,同样像悬在半空的气球,随时都会崩炸。如果不出门,不独处一室,夜的黑便成了凝聚彼此之间心理距离的灵丹妙药。在墙壁处处幻影漂移的夜晚,人与人特别需要减少距离,特别需要亲近的人在身边,亲人的声音就是和煦的春风,亲切的话语就是滋润心脾甜甜的蜜。如果用现代的语言说给你留个人的空间,在那时可能是一种类似关黑房子的处罚。更何况那时居住的房子往往又小又挤,三代同堂的家庭也不少,人与人即使像刺猬一样浑身长刺,也可能因为夜的黑而改变自己的个性,变得可亲可近。这样,的确感到温暖人心而不用惧怕夜的黑。

其实,生活本没有过不了的坎儿,面对贫困生活的千沟万壑,应该是有许多关注与期盼的,“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那颗心,在期盼中得到安慰,意志得到强化,灵魂得到净化。小时候乡下生活困难,每到夜晚,望着星空遐想,茫然而又空洞,再怎么想象也期盼不到现在的社会情形。只懂得初一盼十五月圆,听大人根据月亮的圆缺掰着指头算计海的潮汐涨落,算计什么时候有海鱼可买。没有月亮的晚上,坐在天井里或者阳台上望星空,那些宝石似的闪着亮光的大小星星就是交流和对话的对象。牛郎织女星、北斗星的名字在那时就像现在的明星一样牢牢地记在心里了,不像现在,城里天空的月亮和的星星躲得好远好远……

一想起夜,就想起夜的黑,想起恐怖的情形,纠结于心,难于释怀。

时光真是神奇的万金油,什么事儿经它涂抹,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点点滴滴的生活记忆缀在一起,就是一幅独特的图案,还真有些味道。

现在,面对城市里花花绿绿的世界,恍若一眨眼工夫,夜的黑已经不足惧,夜的景色、夜的味道也慢慢在改变。白天,各自“蜗居”在谋生的岗位上,受到各种“经纬”的束缚,夜色里,欲望似翩翩蝴蝶处处飞……

在到处灯亮如白昼,霓虹灯闪烁着醉人之光的夜色里,炽热的空气燃起喧嚣之火,宁静的夜晚变得不宁静。

生活的情形总是有一定的惯性,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活在当下,熙熙攘攘的不像过日子倒像是在比赛,有时候就身不由己被欲望牵着鼻子走。日与夜,大致各半,在时段上各有十二小时,不过,真正意义上的夜却在缩短,静下来的时候可能不过三小时,也就是凌晨两点到五点这个时段,满世界相对有个夜晚的样子。假如天上的星星就是智者的眼睛,怅寥廓,苍茫大地,何其灼灼,昼夜不息。

在空中,航线也是一张看不见的巨网,夜航的飞机在航线中穿过夜空,叫嚣着、飞翔着,惊扰着“天上人”。此情此景比浪漫的李白更浪漫了。李白还会小心翼翼地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表现出对天地的一点敬畏之情。现代人可不怕,在高速公路上,夜色的黑幕更加阻挠不来飞转的车轮子。当然,更加遏制不了人们突然想要什么,想到哪里,就可以“马上”遂愿的心情了。海陆空如此不分昼夜,血肉之躯的人,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分昼夜,或者日夜颠倒。一天清晨,我们健身队的人正在空旷的场地上拍录像,旁边一网吧里尚有不少年轻人沉溺其中,我好奇地往前看看,见门边几位眼睛熬得红红的,旁边一位大姐说:他们都在玩通宵。哦……我仿佛被当头一棒,这该叫没日没夜了吧!生物钟也不得不随之发生变化。要是在煤油灯蜡烛也点不上的情形下,这么旺盛的精力也许可以创造出许多奇迹的。

无论物象,还是人文,夜里变得斑斓而魅力四射,趋之若鹜者居多。一到夜晚,好像生活的享受才开始,有了电,以及有了电视、电脑,有了五花八门的娱乐场所,夜的色彩已经不是“秉烛夜读”的古朴时代,也不是空想与期盼的纯真年代。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络,可以现代速度直达,“QQ”聊天、博客、电话、短信、这些都增高了夜的热度。可是,因为太热,就有可能产生诸多麻烦,产生了距离。包括生活空间的距离和心理的距离,因为夜晚的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不再“怕黑”,心,也夜游起来,难于定下心来细细品味夜的滋味。

夜的宁静时分实际没有多少。这到底是好是坏?就生命本体而言,人,需要的绝对是动静和谐,阴阳协调,昼夜分明。人体的生物钟原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喜欢比较“原始”的生活状态,返璞归真。可是,在缤纷的夜色面前,有多少人能够避之远之置身宁静?

我喜欢在自家的庭院或者阳台静坐,觉得自己是这个热闹世界的边缘人。这样的话,看这世界真切,所谓旁观者清吧!

曾经,一到夜晚就向往外面的世界,逛街、闲聊、卡拉OK……在本我非我的心理拔河之后,竟然慢慢“入定”,习惯于“静夜思”。尤其在晚上十点之后,独处“象牙塔”里的宁静。面对深邃的夜空,用激光一样具有穿透力的眼睛,也难看清夜的奥妙,只能想象一丁点儿。

能够静下心来品读夜之絮语的人,恐怕少数。

曾经有位老师教诲说:一个人活在世上,要学会总结和思考,对走过的人生路回头望望……

本来,白天的八小时工作时间,疲于应付,脑子静止,无暇思索,睡觉的八小时,好好歇歇,更不必费神,剩下的八小时,用邓拓同志所说的“生命的三分之一用来学习。”细细想来,透过光与影交织的月光变奏曲,现代人真是过犹不及,日与夜的书写基本都是异体字。

美好的声音掩埋在喧嚣的夜的赌场里,精神的家园好荒凉……

我喜欢夜晚这短暂的时光,还喜欢探究夜晚的秘密,为那些失落的夜色送去温暖的春风。我觉得时光变奏曲中最为精彩的一个乐段,就是夜色里那份宁静致远的音符,轻轻地拨动心底的琴弦。

回归夜色里的情怀,对这美妙的大自然给予一点赞赏的目光,倾听自然生物的喘息声,也许更有益于生命本体的意义。

《山东文学》201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