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收藏阳光
8797700000043

第43章 亲近红树林

悠悠的漳江水,两岸树影婆娑,撑起一竿小船,顺流而下,缓缓驶向蕴蓄着神奇的出海口。

2010年的圣诞节,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行走在红树林的木栈道上……

在那里,有一大片茂密的林丛,“海陆空”各领风骚又和谐共处的湿地家族:到处瞎逛的黑脸琵鹭、黑嘴鸥,深藏不露独具风味的泥蚶、滩涂鱼、血气方刚的血鳗,还有那片温柔奇妙的红树林。

如果带着一颗浮躁之心,走进神仙洞府也难觅一丝半缕的诗性情怀。曾听说,红树林没什么,值得玩的只不过一些灌木丛和几只随时有生命之虞、却不知天高地厚的翔鸟。可是,在我眼里却是诗情画意掩映其中的生态文化宝藏,我要么走在最前,要么走在最后,一会儿和老鼠簕花序握握手,一会儿和桐花树谈谈心,有时站在秋茄树面前行注目礼,此等好奇心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在骄阳的映照下,蓝蓝的海水清波荡漾,绿得发亮的红树林凝碧生辉,秋茄开花笑迎天下客,桐花树一串串辣椒模样的小果子孕育新的生机。栖息在林子上面的白鹭鸟怡然自得地晒太阳,片片绿叶美滋滋地静候我们的到来,在风儿的教导下频频向游客点点头,发出微微的声响像是说着圣诞祝福的话语,彼此在目光的交会中进入林中腹地,极目四周皆入画,人在画中游。走在曲径通幽的栈道上,前边的人和走在后边的人像是捉迷藏,忽隐忽现……

阴天的时候,整片林区蒙上淡淡的轻纱,显得宁静而谦逊。也许,它们做好了迎接刮风下雨雷鸣电闪的准备。它们的坚韧和旺盛的生命力简直可歌可泣,任凭风云多变幻,动摇不了扎根淤泥之中的身躯,青葱翠绿依旧,这些海岸卫士在严峻的自然灾害面前显现出柔韧中的坚强。在寻常的日子里,它们捕沙促淤防浪固堤,保护港湾通畅及防台抗灾,还能过滤污染物,是地球之肾,为许多海洋动物提供栖息和觅食的理想生态环境,有幸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许是物以稀为贵,还有好多湿地并未这么幸运,比如水田湿地的地盘日渐减少……

在我心目中,红树林是一部文学巨著,它那奇特的美,就像天涯知己一样无论何时见面也毫不厌倦。什么时候想走近它,心里都能漾起幸福的涟漪,特别是感到孤独无助的时候,从心底走近它,就能为它在淡水与海水的交接处顽强存活而深受鼓舞,它们是特别聪明的植物。它有太多的诗性,在高潮线与低潮线间,形成南国一片碧绿地,万千飞鸟立枝头。漫步在林中栈道,穿行在茂密的红树林之间,我发现它们有一个很有规律的成长轨迹:大龄的红树靠近陆地和岸边,枝干粗壮,曲折盘亘,只在树枝的顶端长着浓绿的树叶,越往海里延伸,红树林越是枝繁叶茂,只是越来越矮,浑身长满浓密的枝叶,像个矮胖子,近海处,有的像绿色的小球,越来越小,直至茫茫的海水……如果从海上望过来,形成一个从低到高斜坡形的绿色屏障。

对于红树林的探寻,坐在小船上也别有一番风味。驾着小船,穿行在红树林的边沿,绕着红树林地带走一圈,用心的尺子丈量这无边的绿,身边时不时传来渔民满载而归的欢声笑语,有时还会遇到不安分的鱼儿在“叫板”,叫人心里痒痒的。不过,林子里还有大蟒蛇,幸亏它安分,不然的话,不把小船上的人吓破胆才怪呢。

夕阳西下,太阳的余晖斜照在这片碧绿的林子里,林子披上一层橘红色的柔曼轻纱,倦飞的鸟儿低低地盘旋在辽阔的海面上,轻轻地停歇在它们的自由家园里。

夜,静悄悄……

睡了,一切仿佛都睡了。

星河璀璨也好,皓月当空也罢,红树林里一直演绎着自然的天籁之音,这里静谧得听得出鸟儿的喘息声,还有淤泥底下鱼儿翻身的声音,大嘴巴泥蚶的开合,名为“红树林小夜曲”的轻音乐演奏会彻夜不停地演出,它们的美妙不亚于舒伯特的小乐曲,大海里的阵阵涛声正好为晚会喝彩。

我老是这样想:什么时候,我能够尝试着在月色朦胧的晚上独自走进那片红树林,唱着《林中的小路》,在木栈道上慢悠悠地走一着,听涛、望月、遐思,从而淡忘一个女人独自处于黑暗中的恐惧,有可能的话,那是因为神奇的红树林,使我心中充满阳光。

2011年元月17日《闽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