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收藏阳光
8797700000004

第4章 散步

傍晚时分,新城区宽阔的水泥马路上,空气特别清新,城里人三三两两在散步,显得悠闲自在。我也喜欢在这里散步,有时在不经意间瞥见弥足珍贵的“镜头”,禁不住用心灵的摄像机摄下那些生活画面。

邻居一家子喜欢三代人一起散步,他们家快乐的小天使大概七八岁,总是一蹦一跳地在前边当开路先锋,偶尔转回年轻父母身边撒娇,然后又跑开。中年男子总是走在母亲和妻子中间,路上话说得多的也是他,他母亲和他爱人听着他说些什么,有时开怀大笑,偶尔插着话,看得出他是这家子的主心骨。他们散步可能只是生活的习惯,没有刻意为他人制造和谐美满印象的心思,更不是所谓的“散步秀”。我每次见了都不由自主地分享着他们的幸福与温馨。这自然的美与家庭和谐之美相融的生活景象实在难得一见。平常散步时见得多的是急匆匆地一路小跑的健身者,慢悠悠地走着叽里呱啦地谈笑着的女人,蹒跚而行的老年人,慢悠悠似闲庭赏花的青年男女,这一切的一切就像坐在汽车上看路边的风景一样容易消逝,它是记忆的流星。

一个很美的夏日黄昏,我们也在“二通道”郊外路段散步,远处连绵的群山,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笼罩着淡淡的橘黄色轻纱,几许迷蒙几许醉人,在这热闹而不喧嚣嘈杂的路上慢悠悠地走着,我甚至希望道路两旁的空地不要那么快就植满了“水泥森林”,有一块清静之地缓释紧张又复杂的生存压力是一种“福分”,可惜真正的清静之地在远山而不在眼前。正当我这么想着,一阵很狂很疯很快乐的笑声在空中回荡起来,原来是一位中年妇女带着三个小孩在人行道上“闹”着。只见约摸四五岁的顽皮男孩伸开双手拦路不让姐姐走,姐姐拼命往前跑了一段路才停下,然后无可奈何地蹲下身子,整个人像一匹待骑马儿的造型,可是等了好一会儿,顽皮男孩已经站在她身后,做出要她背的样子却又迟迟不动,当姐姐的正想起身,冷不防被小顽皮从后边双手用力往“马屁”一推,把她推了个嘴啃泥,然后笑哈哈地溜了……真逗人笑的一出生活戏呀!不用导演,不用道具,在率性童真的嬉闹中,无意中为自己为他人创造快乐。我不知道是因为太容易受感动,还是令人快乐的事情本来就没有太多奢侈厚重?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相濡以沫相伴而行是难能可贵的。在这条路散步时常见风雨同行的一对老夫妻,男的是机关干部,女的是教师,他们都已经七十出头,衣着朴素整洁,满头银发,不胖不瘦,相伴散步。我每次与他们相遇后都会忍不住回头再看他俩的背影,就像欣喜地看到夕阳下一幅色调柔和的图景一样。如果有一天仅剩一个在走,相熟的人必定会问,“怎么就你一人?”回答的是亲切幽默风趣的笑声。他们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却始终如一,有点儿分不清究竟是左手还是右手的样子。相融的品性和谐的生活,使人只要用眼神的余光瞥一眼,也能略知他们在同一屋檐下共同酝酿出来的淳美生活之芳香,一定在他们的家里弥漫。我相信会有许多人羡慕他们,称颂他们。可是,在向这种人生境界攀爬的时候,有的人会遇到生活海洋里暗涌的波涛而难以达到理想的彼岸……

在人们庸常的习惯里,散步仅仅是迈开双脚走自己的路,美其名曰: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散步”在许多人心中还是占据着心灵生活的一隅。可不是吗?约三两位好友随心所欲地边走着边海阔天空地扯着闲话,很安然自在很悠闲而不刻意,从衣着到步履到神情皆放松而美好!如果有贴心好友偶尔登临寒舍,一阵叙谈与浅尝袅袅茶香后,不约而同地想到外面走走,因为相伴,不必担心意外事端,专找空气清新相对僻静又有路灯高悬的路,少了熟悉的眼光,少了飞驰的摩托车,倒有些漫步走在池塘边的朱自清那样的情怀,慢悠悠地踱着,轻描淡写地说着想说的话,仿佛要把一肚子的话都倒出来,这样的感觉也无论是皓月当空,众星拱残月都令人心旷神怡,这样的散步真是物我两忘。

人在散步,人在旅途,我看人人,人人也在看我!我以善意的、祝福的眼光去看人人,但愿所有人也一样。

2008年8月《闽南日报》

收入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作家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