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是以地球绕日公转记时的历法。一个回归年,相当于四季循环一周,同二十四节气完全一致。因此,阳历的制订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使阳历的历年尽可能地接近回归年。
这样的阳历才能与四季和节气相符合。
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即365日5时48分46秒,它的长度不是日的整数倍。为此,使阳历的历年有两种长度,一是小于回归年,定为365日,叫作平年;一是大于回归年,定为366日,叫作闰年。
要合理设置闰年,就要解决“几年一闰”的问题。一个回归年的零数为5时48分46秒,大约积累四年就将近一日,所以“四年一闰”较为合理。这样的阳历历法,叫作儒略历。但4个回归年的零数积累在一起,为23时15分4秒,还不足一日,尚差44分56秒。因此,“四年一闰”,年限一久,历年与回归年就要逐渐产生差距,每400年就将相差三日。为此,每400年必须少闰三次。
凡一般公元年数能用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但公元年数尾数二位为零者,如1600、1700、1800、1900、2000……等等,能用400整除时,才能定为闰年。这样每400年就可少闰三次,设置97个闰年。
儒略历经过这样改革之后,就解决了“四年一闰”所带来的问题。经过这样改革的阳历历法,叫作格雷果里历,简称格里历。它是1582年罗马教皇格雷果里十三世制订的。
格里历也叫公历,是20世纪以来世界通用的历法。
阳历的历年与回归年十分接近,与季节和节气吻合,便于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所以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但由于奥古斯都搞乱了阳历的历月制度,而且格里历本身也并不十分完美,所以对阳历正在探索改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