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8790300000003

第3章 柳传志 俞敏洪(3)

俞敏洪:1985年。那个时候就相对好一点,不过当时是一个8平方米的宿舍分给两个人。最后两个人都结婚了,结婚以后都没地方去,还住在一起,中间就拉一帘子。后来住久了觉得特别不方便,我同屋那个人是北京人,我就跟他说“我每个月给你20块钱,你搬回家里去住”,他就搬出去了。

柳传志:当时20块钱在工资比例里边也比较高了吧?

俞敏洪:很高了,当时我刚北大毕业工作两年多,工资大概100多块钱。给他20块钱,他就搬走了,这样我就落了一个8平方米的房子,住了好多年,一直住到从北大出来。

柳传志:你觉得挺对不起老婆,所以一直怕老婆?

俞敏洪:也没有,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8平方米的生活,好像比现在住在大房子里的生活更加愉快。当时我在北大有很多朋友,朋友一来把被子一弄,在床上放个小桌子,围着床一坐开始吃饭,很像日本榻榻米那种感觉,现在回忆起来也挺好。

柳传志:你说得挺好,真让你回去住你又不愿意了。

俞敏洪:真让回去住我倒还愿意,但估计我老婆不愿意。

柳传志:我多次听你在公开场合谈起你老婆,我记得有一次好像你上台第一句话说“连我老婆都不受我影响,我还能影响谁呀”,老婆在你心目中的地位是不是非常神圣?

俞敏洪:也不是,我从小到大都是在被女人影响的环境下长大的。我老妈现在对我还有影响, 2002年我老妈要训我的时候,我还是跪在我老妈面前的。小时候我犯了什么错误,她就罚我跪在那儿跟她讲话,大了以后养成习惯了,内心是比较怕我老妈。当然,现在老太太80多岁很和蔼的了,性格变了很多。

柳传志:你老妈跟你媳妇有矛盾吗?你媳妇会不会也跟你老妈学,让你给她跪?

俞敏洪:媳妇还不至于让我跪着。我觉得她们两个人的个性都是比较强的,我老婆还算比较柔和,但强势的时候呢也挺强势的。我发现她们两个人要是天天住在一起,就会产生很多的摩擦,所以我做新东方赚了钱以后,虽然房子是买在了一起,但是分成两套走两个门,这样就不会产生那么强烈的矛盾。现在我老婆在加拿大,我妈在北京。

柳传志:你是怎么把你老婆弄到手里边,一直走到今天的?

俞敏洪:我在大学的时候一直没谈过恋爱,但在考大学的时候是有初恋的,也不能算谈,只是互相之间有好感,还手拉手走过路。上北大以后,她在别的大学读书,过了两年就散了。

我在北大的时候,其实想谈恋爱,后来发现没这资格。一是农村背景的孩子,让北大的女生看上你不太容易。二是学识也不够,我在大学成绩很差,没有显示出任何才华。再一个我在大三的第一学期还得了肺结核,到医院住了一年。我周围认识我的女孩子都知道这是传染病。到大三大四以后,我也不会主动去找女孩子了,因为人家一知道你是肺结核,不要你了,反而觉得特别没趣,所以一直到了大学毕业,也没有这个机会。到了我真正跟我老婆认识时,我已经是25岁了。

柳传志:她是北大的学生?

俞敏洪:她是北大的学生,比我低两届,是学德语的,当时在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认识她是在北大图书馆,因为我每天晚上都到北大图书馆去自习,她也每天晚上到图书馆自习,我觉得这个女孩子长得挺好看,所以就总坐在离她不远的地方,好长时间都没敢上去跟她说话。有一天晚上北大图书馆的灯突然灭掉了,因为大家书包放在另外一个地方,有手电的人就找着书包走了,我隐隐约约地看到她没有走,就上去跟她说:“同学是不是要找书包?”她说:“是。”我说:“我这儿有火我们一起找书包。”找到书包后,我们就走路回宿舍,我问她住在几号楼、在哪个系,结果发现我们还是同一个系的,这样就认识了。后来经常约她划船之类的,慢慢就好上了。

柳传志:她对你有尊敬的感觉吗?

俞敏洪:太有了,因为当时“北大老师”这个帽子还是挺有魅力的,等到真的交朋友,她发现我是草包一个,对我就比较凶了。尤其在结婚以后,生活上对我有很多不满的地方,当然不满主要是对于我的工作现状。

当时我周围所有的朋友都出国了,而且都在美国大学读书。当时到美国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成功的标志,可我联系出国联系了三年也没有成功。

柳传志:她向你表达过不满吗?

俞敏洪:会有,吵架的时候总会有不满的表达。

柳传志:我看你这嘴头子这么犀利,她能吵得过你吗?

俞敏洪:吵架的时候我是不敢说话的。但这种无形的压力最后转换为动力了,当时我跟学生开玩笑说:“如果老子就这样了,最后人家一生气走了,我另外25年又找不到女人。如果老子乖乖地努力上进,到哪一天说不准就出人头地了。”所以我采取的是后面这条道路,但那时真是没有预想到做新东方能做成功。

柳传志:你现在这么优秀,可你们又两地分居,她不担心吗?而且你光芒四射到处都是女粉丝。

俞敏洪:我没什么光芒四射的,而且我跟孩子们见面的机会蛮多的。几乎是每个月就会去跟家里人团聚十几天。我刚开始做新东方的时候,我老婆就出国读书了,后来觉得在国外的生活条件比在国内好,就决定不回来了。等到我真的把新东方做出来以后,我也走不了了。而他们在国外已经生活习惯了,所以就只能是我来回两边跑。等到孩子再长大一点,又觉得中国教育的压力孩子不适应,所以就没有回来。

柳传志:将来孩子就在国外发展了?

俞敏洪:我女儿今年要上大学了,她跟我讲以后还是要回国来,她特别喜欢中国,她每年回来好几趟,她觉得在中国生活比在国外自在。他们这一代人长大以后就没有哪个国家生活条件好,或者更差这样的感觉了,另外,现在国内的经济条件,能给他们提供跟国外一样的生活条件。除了雾霾没办法以外,在其他方面他们没有不适应的感觉,不像我们那一代,国内很穷国外很富,所以我觉得我们下一代回归中国反而变成一件特别自然的事情了。

柳传志:我有一个朋友,也是我一个同事,他老婆想去加拿大,要在那儿三年,我这同事跟他老婆说:“你可以去,你在那儿要守三年,这三年之中要发生什么事我可不敢说。”他老婆就坚决不去了。

俞敏洪:我觉得,这主要是相互之间的目标是不是一致的问题。家庭生活目标一致了才能够去筹划,纯粹为了出去而出去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