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8790300000004

第4章 柳传志 俞敏洪(4)

柳传志:所以我有的时候会觉得像咱们这一代人生活在这个时候,实际上从历史角度看,应该是很幸福的。现在,我跟我老婆出去的时候,看见街上有人蹬三轮,就会互相看一眼,会心笑笑。因为我曾经对她说过:“等到我们老了,攒钱买辆三轮,我拉着你在北京旅游。”那时候,买三轮都要攒钱,真的是买不起。就没想过还能有改革开放,有今天这样的生活,真是梦都梦不着。

柳传志的“退休”布局

他未退休便已选接班人,几次动荡,他都出面力挽狂澜,扶新人上马,还要送几程。他虽离退休尚早,仍然虚心取经,希望有一天也会如他般明智和洒脱。

俞敏洪:在我们心中,你是中国交接班最成功的人之一,也是我的一个榜样。我觉得我们这些人做到今天,还没有明确到退了之后谁来接班,而且还能让他变成一个独立形象。杨元庆毫无疑问是非常独立的、成功的职业经理人。联想的队伍,你是怎么带出来的?你是怎么把权力一点点放心地交出去的?

柳传志:一个好的领军人,百分之六七十是因为他可以团结好班子、制定好战略。我这些年,就是着力发现哪些人行、哪些人不行。

现在大谈幸福,人的幸福感无非源自几件事情。第一是想受人尊重,而且希望人发自内心地尊重,不是压制别人尊重自己。第二,总希望你真正惦记和真正惦记着你的人,越来越好。

我觉得杨元庆他们做好了以后,也等于是我做好,我真的也会特别高兴。而且选接班人要有舍得给人家平台、舍得让利的心态。当然还要知道怎么去看人,哪些人真的是德才兼备,哪些人人品不错但是能力欠缺、不能担大任,等等。慢慢弄明白以后,自然就会给他们适合的舞台,让他们去发挥。我觉得先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然后还要有一套方法。

俞敏洪:你看中了杨元庆哪一点?

柳传志:实际在选中杨元庆之前也是淘汰了好几个人,慢慢杨元庆才出来。杨元庆也是个真性情的人。有很多人嘴上赞同你,心里未必赞成,我现在认可的这几位,包括杨元庆,都是不同意我意见的时候就直接说。我跟杨元庆也有过很多碰撞的地方,为此杨元庆还大哭过,但是我也很真诚,而且总体上,杨元庆对我是领情的。

一个领导者首先要把企业利益看得高于个人利益。可以追求好的生活、住好房子,这都没关系,但是必须先把企业办大、先考虑同事,等等。有很多人,先替自己打小九九、先打好自己的算盘。这很快就会被识别、被淘汰。

杨元庆对电脑行业的洞察力比我好。比如在市场应该推什么东西、打什么样的价钱、什么打法,他有感觉。但脾气还是比较倔强,有的时候未必能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这个时候我就要连敲带打地找他谈话。

杨元庆以前还有这么个特点,就是他定的目标在墙那边,他找不着门的时候,就要把墙打个洞,去完成那个目标,目标是完成了,可是房子受损失了。好在他属于学习能力很强的人,慢慢就做起来了。

俞敏洪:我觉得你也挺了不起的。并购了IBM以后,业务突然出现危机。你出来的时候,社会上一片议论说这个班是交不了的,结果你一年不到就挽救过来了。

柳传志:我交班以后,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杨元庆自己集资,借了30多亿,买了8亿股联想股票。他买股票的时候,我作为董事长,我知道公司未来的股价肯定涨,因为对业务发展成什么样我心里清楚。当初的股价是不到4块钱,我们打了一个9折给他,我要看到他作为股东说服或者得到科学院的支持。一年多后联想股价最高到了9块钱。不仅他们团队得到了一些利益,更重要的是,有了这8亿股后,他们更加觉得自己是真正的主人。我就是希望他们以主人的心态管着联想,这样我就可以放心地去做新的事情,将来每一块业务都有人以主人的心态做事,对我来说这是很舒服的事情。

俞敏洪:能有这种想法是一种特别高的境界了,不是每个企业家都能做到的。联想控股后面的布局你都想好了吗?包括人才布局?

柳传志:那当然了,包括退休的时间。

俞敏洪:很多人都认为你已经是比较完美的企业家了,你现在内心还有什么追求吗?

柳传志:我希望联想能够完成中期目标,按期上市,然后按照愿景去做。生活上,我想打好高尔夫球,最起码得把段永基赢了。

编导手记

若干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初中生的时候,如果有一台联想台式机,那将是一件令人十分羡慕的事情。

若干年后,北京,中关村,十几台笔记本被商贩用手推车拖来拖去,站在一旁的我却丝毫不感觉稀奇。当然,我们来这儿并不是为了体验时代的变迁,而是为了接俞敏洪。

在此之前,我并没有见过俞敏洪本人,更多的是在网络上搜索一些关于他的文章、图片,以及视频。短暂的等待后,俞校长出现在新东方的办公区,一个双肩书包,依稀能看见当年北大的影子。我们在他的办公室里进行了一次简短的前采,随后赶往录制现场。

俞敏洪的SUV由西向东穿越中关村,摄影师在前排对俞敏洪进行拍摄丝毫没有影响他敲击放在膝上的电脑。十年前,柳传志向俞敏洪的新东方投资5000万元,按照俞敏洪的话说:那时他的级别还只能和柳传志的下属对话。在俞敏洪的心中,柳传志是中国企业家中的传奇人物。他从中科院的计算机研究所走出来,创办了后来名声大噪的联想公司,以至于影响了整个中国的IT行业,这使得俞敏洪对于柳传志一直有一份敬仰之情。十年后,我们拍摄的现场恰是十年前俞敏洪与柳传志初次见面之地,虽不是摄制组事前设计,但我们不得不感叹,机缘轻触。

在报端、电视、网络上,柳传志和俞敏洪是被高度关注的成功人士,媒体的力量把他们推向一个普通人触碰不到的神坛,然而,在内心深处,他们也有高处不胜寒的孤寂,也渴望隐去光环,和老朋友来一次没有包装过的沟通。十年老友重逢,寒暄自然不多,一切从一壶酒开始。

俞敏洪语速很快,借着酒精挥发带来的淋漓快感,整个谈话的节奏也很快。柳传志和俞敏洪十年后的故地重逢,觥筹之间,老友小酌,像两个普通爷们儿一样,嬉笑怒骂,评点人生。柳传志爱看朋友喝酒,因为在酒桌上才能看清朋友的真性情;俞敏洪爱和朋友拼酒,因为在层层伪装、步步防御的都市人面前,只有酒神降临,赤子之心才能归位。

柳传志和俞敏洪的创业往事,媒体早已如数家珍。但对于柳传志来说,在媒体上谈论自己的恋爱史恐怕不多见,柳传志说:“我现在跟我老婆出去的时候,看见街上有人蹬三轮,俩人就会互相看一眼,会心笑笑。因为我曾经对她说过:“等到我们老了,攒钱买辆三轮,我拉着你在北京旅游。那时候,买三轮都是要攒钱,真的是买不起,就没想过还能有改革开放,有今天这样的生活,真是梦都梦不着。”

我至今也没有找到这段“三轮车”的故事感动我的原因,可能对于一份简单却执着的爱情的感动本不需要原因。

数天之后,有朋友打电话来说,高铁上正在播放这期节目,他看了之后也觉得感动。

其实,我们只是把原本精彩的人生故事记录下来,并展现给人们。

(优酷《老友记》导演: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