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8734200000039

第39章 谁是欠债天王 (4)

为避免触及美国国会定下的国家债务上限引发危机,奥巴马政府不得不强力推动美国国会修改法案,将政府负债上限由12.4万亿美元提高至14.3万亿美元;2011年8月,又不得不再度修改,将借债上限提高到16.4万亿美元。

这还仅仅是美国国债,如果再加上私人债务,美国债务在2007年就已达到53万亿美元,达到了GDP的361%!

美国国债曾经用了25年时间才翻了一番,从1950年的2570亿美元,到1975年的5330亿美元;然而,国债再次翻番,即从2001年的5.8万亿美元到目前的12万亿美元,这一切仅用了8年时间。

2010年一年,在如此低利率的环境下,美国政府为13万美元国债支付的利息总额就超过了4100亿美元,而美国政府2010年财政收入不过2.16万亿美元。

随着美国国债的规模越来越大(动辄都是万亿规模),没有哪个国家继续有能力无限的购买下去,即使中国、日本、英国愿意继续帮忙,也恐心有余而力不及——谁的国库存了那么多钱啊?

谁的GDP有那么高啊?

既然美联储曾经在2009年开动过印钞机,如果美国国债销售再度遇到和希腊一样的问题,美联储一定会再度开动印钞机!

尤其是,下一次开动印钞机的日子,并不会太远!

反正,美联储的印钞机,是排名全球第一的明星印钞机!

债务天王

从美国到英国,从德国到意大利,从法国到西班牙,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数完了?

不对,还有一个日本!

就是日本——在当前世界上主要的主权国家之中,按照政府债务总额与GDP的比例来计算,日本才是真正的“债务天王”!

希腊的财政负债占到该国GDP的143%,就令希腊陷于破产边缘,让欧盟饱受拖累,最终不得不实现50%的减记,那你猜猜日本的主权债务是多少?

一个你很难想象的高值——214%!

1991年算是日本财政收入与支出的转折点,当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财政收入从1990年顶峰时期的60.1万亿日元开始不断下滑,而基础建设支出却开始大幅度增长。显然,钱是不够政府用的,无奈之下只有大肆举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日元资本在东南亚遭受严重打击,日本的财政收入再次迅速下滑,日本政府的收支差距开始急速拉大,为弥补收支不平衡,自然又是国债上阵,平均每年都要增加20万亿日元左右的国债;2008年,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日本的财政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日本为了刺激经济,政府开支急剧增加,每年新增加的国债规模达到了40万亿日元左右。

到2010年底,日本发行国债的金额占日本总财政收入的47.9%,日本国债累计未清偿余额达到了668万亿日元,占GDP的138%,而日本长期债券(含国债及地方政府债)累计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891万亿日元,是日本GDP的184%。

在2011年年初,在政府制定的2011年度国债发行计划中,包括新发国债、借新债还旧债(以及利息)等在内的发行总额预计将扩大到历史最高——170万亿日元的规模。在日元国债利率仅为1%的历史低点的情况下,对于日本公共债务的还本付息就占了日本税收总收入的44.7%,是所有国家中最为严重的一个!

如果是一个公司的话,日本政府早就应该破产了。

前文曾经说过,日本还是全球第一个提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将其实施的国家!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世界主要央行差不多都把利率降低到了零,可是信贷市场和消费市场依然处于冰冻状态,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最终,从英国到美国,从瑞士到欧元区,大家一股脑儿开始搞什么“量化宽松”政策!

全球国家都在向日本学习呢!

日本当然更要搞“量化宽松”了,英国和美国的量化宽松是周期性的,需要的时候宣布一个总额,而日本央行则干脆将每月购买政府债券的数量确定在1.8万亿日元左右!

2011年3月11日,日本爆发大地震,并由此引发了核电站泄露危机,为了刺激经济和压制汇率上升,日本政府更是不断大手笔购买国债。

结果,根据日本共同网2011年11月8日报道,到了2011年年末,日本的国家借款将再度刷新最高纪录。国债和借款的总金额将首次突破1000万亿日元,达到10,241,047亿日元,日本财政状况恶化已成事实,公共债务与GDP的比率已经达到了令人恐怖的214%!

这种欠债额度也意味着平均每个日本人背负804万日元的债务!

2009年5月,日本丧失了AAA级国家信用评级,而2010年1月,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日本AA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前景由“稳定”调整为“负面”。

根据IMF的预测,到2014年,日本政府债务对GDP比率将上升到246%!

日本国债有2个主要特点:一个是利率超低,相对其他国家的国债,这个利率基本上没有什么吸引力;二是国债持有者以本国百姓和国内机构(公共部门、银行、保险公司等)为主,很少有外国人参与,所以外围的经济市场波动一般很少影响到日本国债。

这就可能是日本国债唯一能够让人聊以自慰的方面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持有结构,在其他国家早就不能容忍的债务泡沫,在日本居然一直都没有破裂。

不过,这么低的收益率,这么大的泡沫,估计也就只有执著坚韧的日本人才能继续坚持。

老实说,这种自己人玩自己人的“日本风格”,在上个世纪的泡沫经济破灭中并未显示出多大实效——银行、企业、财团间的相互持股并未能阻止日本股市泡沫的崩盘,银行系统贷款支撑下的土地、楼市泡沫最终还是破灭。

正如《中国青年报》所说:“对于日本的现任经济决策者们而言,既然开了这辆没有刹车的汽车,燃眉之急只能是将这个车子越开越远地‘挑战极限’,飞速膨胀的债务赤字就是这种无奈的最佳见证。”

如果像2009年4月份的美联储、2010年5月份的欧洲央行一样——在承受不了自己的债务时,日本央行将会大量印发日元购买国债,借助通胀以减轻债务负担,那么日元的流通量将迅速蹿升,币值也将快速下挫。

日本第一生命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Kumano就坦率地说,日元对美元最近的强劲走势并不是日本经济的“担保书”,而是日元“最后的一次雄起”。随着日本国家债务的逐渐失控,日元会走上恶性通货膨胀的道路,最终引起经济全面崩溃,使日本变成一个在国际经济版图上无足轻重的边缘国家。

日本某些政府官员坚信,在某种程度上日本情况比美国乐观。

因为日本个人存款和财产比美国人多,海外欠债也不超过10%,而且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债权国,另外还有着排名世界第二的巨额美元储备——与此相对,美国被中国、日本等国家持有的债务高达46%。

然而,外汇储备在某种意义上不过是美国人开出的空头支票。

所以,这种乐观,其实和1980年代后期“日本人可以说不”的时候那种乐观完全一样。

正如前文所言,如果美国国债销售一旦遇到什么问题,美联储再一次开动印钞机的时候,美元必将开始猛烈贬值,到那个时候,日本投资者很快就会放弃日本国债,日本政府也就只剩破产一条路可走了。

美国高频经济信息社首席经济师卡尔·温伯格(Carl B.Weinberg)说:“我们相信,一场财政危机即将来临。”温伯格表示,日本新政府采取的措施可能造成政府债务扩大,导致日本公共财政崩盘!

一个小小的希腊,让整个世界战战兢兢过了2年多,而日本可是全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公共财政崩盘将成为对世界经济冲击最大的事件,很有可能令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0年的希腊债务危机都相形见绌。

或者,你想知道,一个发达国家在经济彻底崩溃前到底能背负多少债务?

答案可能是——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46%。

老去的世界

2008年开始,堆积如山的债务导致全球最大的一些银行轰然倒塌,并将国际金融系统推到了灾难的边缘。从2009年到2010年,各国政府打着“挽救金融危机”或者“刺激经济”的名号,让这些债务转移到了自己身上,现在他们也处于麻烦之中了 数据来源于2011年4月29日IMF关于公共债务(Public Debt)的报告。

对于本轮的欧元区债务危机,有人就比喻:“我们的债务负担过重,我们不是采取措施来削减债务,而是将其从一个资产负债表转移到另一个资产负债表。我们所做的一切就像是在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的甲板上移动座椅”。

不妨来看一下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主要经济体1995年以来(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的债务增长历史 数据来源同上,其中D是德国,UK是英国,E为西班牙,I为意大利,USA为美国,J为日本。

2009年,日本名义GDP下滑了6%,至5.85万亿美元,实际GDP则比上年下滑了5%——至此,日本的GDP已经再度回到1992年的水平;同期,美国名义GDP下滑了1.3%,实际GDP则下降了2.4%。

有没有人想过,现在日本的社会情形,或许就是20年后中国的情形?

谢国忠说:“如果去日本的二线城市旅行,你会对街上年轻人如此少、服务业老年人又如此多而印象颇深。事实上,大多数出租司机大概在70岁左右,酒店和餐馆的服务员经常是六七十岁的女性,他们呈现了一幅仅由老年人支撑的经济体的超现实图景。”至于东京,“呈现出了另一幅景象,它似乎和世界上其他主要城市一样充满了活力。但是,东京的活力是来自于吸纳二线城市的年轻人”。

美国何尝不是呢?

欧洲何尝不是呢?

日本何尝不是呢?

中国,也何尝不是呢?

正如现在你到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你可以看到这个城市很年轻,到处都是年轻的来自农村的打工者——但如果你追踪到这些打工者的家乡,就会发现,那些生活在村镇中的人们,绝对以中老年人居多!

是的,整个世界都和中国一样,那些大城市丰富多彩的生活像磁石一样,把整个社会的年轻人都给吸引过去,让他们把青春和灿烂都留在那里——而小城镇和乡村,则正在变得老态龙钟、破败不堪!

日本已经变老,中国正在变老!

为什么日本成了现在世界上的主权债务天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人口结构太老了,没有能力再像人口结构很年轻的时候那样创造财富了——他不得不靠借钱来生活。

由于中国执行着世界上最严厉的控制人口政策(独生子女政策),如果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将来的人口年龄结构变迁将极为迅速和陡峭!

不仅仅是中国,在当今的整个世界范围内,生育率下降与预期寿命的延长是一个趋势,这也意味着,整个世界都在慢慢变老——人一旦老去,创造力和活力也都会一并衰老,整个经济也一并老去。

在老去的经济体里,大家更愿意墨守成规,真正的技术创新越来越少,企业的利润也会停滞不前,股票价格会大幅度下跌,经济和生活的节奏也会变得迟缓下来——为了讨好选民,许多政府可能不得不选择借债这一条路。

那么,到那个时候,政府的主权债务危机会愈演愈烈!

当前,在我们中国这个社会依然年轻的时候,是要尽量减少债务,而不是累积债务——如果现在就使劲儿累积债务,相信什么“花未来的钱”(根本上说,未来的钱还没有挣出来呢,你花个什么呢?),等到整个中国都变老了的时候,那政府还要怎么借债来偿还人口老龄化的成本呢?

如果中国仍然采取像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发人民币,依靠政府的投资来“拉动经济”(到底“拉动没拉动”还不好说),那么债务水平一定会更快、更迅速的累积到很高,高到难以为继,政府唯一的办法,就是和美联储、欧央行一样,再度打开印钞机,拧开货币增发的水龙头,人为的制造大规模的通货膨胀——正如中国2002年所谓的银行业改革一样!

我们天天喊着“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我们却恨不得把儿孙们、乃至儿孙的儿孙们的钱都拿到今天供自己花销和享用,于是“借债消费、提前消费、花未来的钱”成了时髦!

谢国忠说:“长期来看,经济高增长时代的高房价政策最有破坏性……一旦老龄化来袭,中国的楼市将经历比日本更为可怕的熊市,这一切很可能用不了15年就会成为现实。”

即使发生了很严重的通货膨胀,至少我敢肯定,中国盖了这么多房子,而人口总量的增长已经基本停滞——15年之后,楼市是不可能会有什么牛市的。

爱因斯坦说过,债务的复利是人类发明的第八大奇迹!

2008年以来的这场金融危机远没有结束,而债务问题的解决之日,同时也是当今货币体系脱胎换骨的重构之日,或许才是这一轮金融危机的真正结束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