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8734200000017

第17章 美元为啥这么牛? (3)

西方国家迫于美国的强大,同意了这一协定,但世界人民对美元的信任度已经开始急剧下降,随后几年美国依然实行“廉价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反正尼克松已经关闭美国的美元黄金兑换窗口,美元印钞机自然是夜以继日、从不停息。相应的,美元价值每况愈下,国际市场上美元泛滥成灾,其他国家如果要绑定美元的固定汇率,就必须也印刷大量的钞票来购买这些美元,从而导致相应国家国内通货膨胀急剧恶化,经济体系动荡不安。

诸如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主要西方国家,实在受不了美元钞票的源源不断,于是1973年之后,不得不接连违反史密森索尼安协定,开始对美元实施浮动汇率制度。

以日元为例,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日元与美元的兑换比率为360,1973年的时候日元升值到270左右,虽然在1974年到1977年,日元出现过短暂升值,日元汇率一路升值到290左右,但到了1980年前后,日元汇率就再次回落到220左右。

再来看另外一种重要的货币——德国马克,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其与美元的兑换比率为4,到1973年变为2.6左右,到了1980年前后,已经变为1.8左右了。

前面说过,对于纯信用纸币来说,汇率无非是一个纸片互换比例的游戏,美元真正的“升值”还是“贬值”,需要看的是它针对商品的价格变化。

虽然没有魔法水晶球,不能借此预知未来,但要长期来看美元相对于商品究竟是升值还是贬值,幸好我们还有历史可以考察——所谓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差不多就能为美元未来的升值、贬值情况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在尼克松关闭黄金窗口几个月之后,1972年2月,伦敦自由市场上的黄金价格就从35美元/盎司上涨到了75美元/盎司。国际上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原油,其离岸价格则在尼克松关闭黄金窗口前后,从2.22美元/桶迅速上涨到2.89美元/桶。

要知道,每桶原油的价格,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的1946年,本来是1.05美元的!

也就是说,从1945年到1971年的27年间,由于美国政府凭空印刷的美元导致美元贬值了50%以上——无论是相对于黄金这个使用了3000年的诚实货币,抑或是石油这个国际上最重要的大宗商品。

随后的1972年到1980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就像中国近几年的房价一样——那叫一个惊心动魄啊,不是一般的心脏能承受得了的。

采用黄金价格的全年平均数值来衡量1美元的价值变化,1972年为1/58盎司,1973年~1975年的数字分别为1/97、1/154和1/161。由于美联储提高美元利率,收紧货币,1美元的价值在1976年短暂升值到1/125盎司,但很快在1977年又再度贬值到1/148盎司,1978年是1/193盎司。从1979年下半年开始,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像是坐上了火箭,6月份,黄金价格还在279美元/盎司,11月份,已经变成了430美元/盎司,到1980年1月份,更是达到850美元/盎司价位。而美元相对于黄金贬值的这一历史记录,保持了28年之久,一直到2008年初,黄金价格才再度突破850美元/盎司。

如果用原油价格来衡量这一阶段的美元价值,美元是在一路狂贬。面对美元的快速贬值,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不干了,1971年,差不多12桶石油就可以换1盎司黄金,但到了1973年,40桶原油才能换1盎司黄金。

1973年10月份,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美国却公开支持以色列,11个阿拉伯产油国一怒之下,将原油价格由3.01美元/桶直接提高到5.11美元,并采取限产和禁运措施;3个月之后的1974年1月1日,再度提高到11.65美元/桶。

3个月的时间,全世界工业的血液——石油,暴涨4倍!

石油,你怎么可以这样?

其实,不是石油怎么可以这样,而是美元,为什么需要这样?

到了21世纪,众多解密文件资料表明,美国的几个大银行(包括当时的摩根银行、雷曼兄弟投资银行、花旗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等)和英美主要的几个石油公司(包括英国石油公司、皇家荷兰壳牌公司以及埃克森、美孚、沙特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等),在推动和深化1973~1974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推动石油急速涨价方面“居功至伟”——由当时美国国务卿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执行的这一政策叫做“穿梭外交(Shuttle Diplomacy)”!

保存在胡佛研究所(The 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 Revolution, and Peace)有关1973年5月彼尔德伯格会议的一系列文件表明,石油价格到1974年初每桶上涨至原来的4倍,是由1973年5月10日至13日在瑞典召开的彼尔德伯格会议(Bilderberg Group)上英美金融精英人物早就谋划好了的。

可笑的是,当时陷入“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而被搞臭了的尼克松还真是想最后“为美国人民服务”一把,降低石油价格,可惜他派遣到财政部说服金融精英们的白宫官员却被猛批了一通。这位郁闷的白宫官员在备忘录里抱怨道:“是银行界的领袖们不愿意接受让石油降价的建议,而是主张使用‘再循环’计划来适应高油价摘自《石油战争》

……”

到了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Pahlavi,Mohammad Reza Shah)下台,接着伊朗和伊拉克两个产油国又爆发了两伊战争,世界石油供应量骤减,油价再度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

下台之后的巴列维也承认,1973年底,是基辛格施加压力让他将石油涨价4倍的,而当时的他是欧佩克的轮值主席!

黄金和石油价格的暴涨,意味着美元的快速贬值,作为实质上的世界货币,美元的快速贬值把整个世界都给搞晕了。

你想一想,短短的3个月之内,石油,是石油而不是其他的商品,价格暴涨4倍,哪个国家的经济能够承受?难怪整个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陷入了经济发展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怪圈,简称“滞胀(stagflation)”时期。

说到这一阶段美元相对于大宗商品剧烈贬值的根本原因,其实是美国的金融精英们需要通过大宗商品价格的猛烈上涨来吸收已经超量印刷的美元,但民众收入却没有随之大幅度增加,所以经济发展不得不处于停滞状态。

不过,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从1973年到1978年的5年间,在滞胀年代,面对大宗商品急速贬值的美元,其他所有国家货币如日元、法郎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货币(如印度卢比等)在汇率上却是一直在不断升值!

一边是商品惨烈贬值,一边是其他货币又剧烈升值——很奇怪吗?

实际上,一点都不奇怪!

早在1945年的时候,世界最大的产油国沙特的王室与美国政府之间“石油换安全”的基本关系模式就已经确立。在这种模式之下,石油只能以美元计价,而沙特等产油国得到美元之后,再存回美国的几个大银行购买美国国债,以至于其他国家很难从中东国家这里得到美元。相对应的,美国以世界第一强国的角色保障沙特王室的统治,并保障其领土安全。

在1974年的“石油危机”中,基辛格的处理同样完美体现了这一思路。

1974年12月,在基辛格的“大力斡旋”和“艰苦谈判”下,美国财政部与沙特阿拉伯货币局签署了一项协议——那就是,沙特阿拉伯卖高价石油所得的大部分税收收益,都通过纽约的联邦储备银行购买美国财政部的国债,也就是用来弥补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华尔街投资银行家直接担任沙特货币当局的首席“投资顾问”,指导着沙特把自己的石油美元投资到“正确的银行”——毫无悬念的是,这些银行就是诸如花旗银行、摩根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

众所周知的是,石油被誉为“工业的血液”,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必需的资源,由于全世界的石油主要都产自中东,而绝大多数国家的石油都需要进口,石油价格暴涨,就意味着美元需求量会大增。为了得到美元,他们只能使自己的货币贬值,只有这样,他们辛辛苦苦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于美元就会显得更便宜一些,才能得到宝贵的美元,去交换他们急需的石油。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黄金美元,就这样成功地转化为石油美元!

在1973年~1974年油价暴涨4倍的过程中,另外一个毫不意外的结果也“顺便”产生了:那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以及其他所有的非洲和拉美国家在石油涨价的冲击下,即使原来有外贸盈余,也变成了严重负债——1974的时候,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财政赤字正好变成1973年的4倍。

自此,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从此都被美元套上了债务的枷锁!

欧洲盟友们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不得不忍受滞胀的同时,他们在二战结束以后辛辛苦苦劳动二十多年挣下的财富,很大一部分都通过中东石油这个中转站,流入了美国的少数几个大银行。对于这一过程,当时法国总统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的话可谓击中要害,他拒绝响应美国要求整个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的态度,在中东直截了当地对基辛格说:“你们只有10%的原油消费依靠阿拉伯人,而我们是全部依靠他们!”

正如“滞胀”这种看似不可能存在的经济状态能够在整个西方国家持续10年之久一样,对美元体系来说,剧烈升值的同时猛烈贬值,没有什么不可以!

“狡诈”的杨白劳

为了应对1980年美元的快速贬值,被誉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天生的领袖”,同时又是“外表严厉、内心仁慈”的美联储当值主席保罗·沃尔克(Pual A.VolckerPual A.Volcker,2009年任奥巴马政府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主席。

),声称要“打断通胀的脊梁”,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提高美元利率,遏制美元的快速贬值。

你猜猜他把美元利率提升到多高?

眼见美元相对于石油已经贬值得差不多了,美元开始供不应求,从1980年~1981年,保罗·沃尔克把美元拆借利息提高到20%,基本利率更高达21.5%,国债利率冲上17.3%。

神话传说啊,什么利率水平——要知道,现在美元的基本利率是0~0.25%!

如果你借钱投资,一年利息就是21.5%,这么高的利率,即使你有钱你也不会去投资——投资了又不一定能赚钱。而直接存钱到银行,就有极其丰厚的存款利息,谁去投资或者借钱,那简直是100%的傻瓜了嘛!

果然,沃尔克的“杀手锏”使出来,商品市场迅速降温:1982年,美国经济陷入深度衰退,所有行业投资急剧减少,消费陷入冰点,当时的汽车销售量甚至创出20年的新低。

与此同时,全世界所谓的“美元热钱”都开始大批大批地回到美联储手中,美元供应量急剧减少,这样一来,美元不升值才怪!

随着美元的走强,黄金、石油价格都开始暴跌。

到1980年下半年,金价就迅速跳水到517美元/盎司左右,到1982年,甚至出现了低于300美元/盎司的情况——随后的整个1980年代,黄金价格一直在300美元/盎司~500美元/盎司之间徘徊。

石油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中东离岸原油价格从34美元/桶的价位被腰斩,然后又被再度腰斩,到1986年6月份已经跌到了10美元/桶以下。欧佩克不得不采取紧急限产措施,协议原油价格不低于18美元/桶,但很快约定被打破,此后的连续15年,除个别年份外,油价长期徘徊在10~15美元左右。

不管怎样,沃尔克的“休克”疗法治理美元贬值成功了——从此后美国20年经济繁荣的效果上看,那是相当成功!

当然,沃尔克的成功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尤其亚非拉那些借有外债的国家,由于美元和英镑利息暴涨,全部都陷入到无底洞一般的债务深渊,不得不通过贱价出卖国家的战略资源来进行还债。

据世界银行数据统计,1980年,发展中国家所欠外债总额不过为4300亿美元,在1980年到1986年,为这些债务支付的利息就高达3260亿美元,本金又偿付了3320亿美元!然而,让人万万不能理解的是,到了1987年,109个债务国反而还欠着西方国家13000亿美元!

与当时的西方主要媒体所大肆宣传的拉美及非洲穷国欠了英美的钱赖账不还恰恰相反,“债务国偿付了好几遍欠债,他们正是以血和‘一磅鲜肉’来偿还给现代纽约和伦敦的夏洛克们的……他们的头上被顶着枪,在IMF的威逼下,签署了银行家们美其名曰‘债务解决方案’的协议,参与的都是著名的纽约花旗银行或大通银行”。摘自William Engdahl所著的《一个世纪的战争》(A Century Of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