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大事必具的10种性格
8670100000010

第10章 勤能补拙,天道酬勤——勤勉(1)

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是铺就成功之路的基石。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

卡莱尔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努力。”

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得到圆满的人生。

1.成功的捷径:勤奋

上帝是公平的,但是机遇却垂青于勤奋的人。

杰克·伦敦在19岁以前,还从来没有进过中学。可在他40岁时离世时却给世人留下了51部巨著。

杰克·伦敦的童年生活除了贫困就是艰难,他整天无所事事地跟着一群恶棍在旧金山海湾附近游荡。说起学校,他不屑一顾,并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偷盗等勾当上。不过有一天,当他漫不经心地走进一家公共图书馆内开始读起名著《鲁滨逊漂流记》时,他看得如痴如醉入神了,并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在看这本书时,饥肠辘辘的他,竟然舍不得中途停下来回家吃饭。第二天,他又跑到图书馆去看别的书。一个新的世界展现在他的面前——一个如同《天方夜谭》中巴格达一样奇异美妙的世界。从这以后,一种酷爱读书的情绪便不可抑制地左右了他。他一天中读书的时间往往长达10至15小时,从荷马到莎士比亚,从赫伯特·斯宾塞到马克思等人的所有著作,他都如饥似渴地读着。当他19岁时,他决定停止以前靠体力劳动吃饭的生涯,改成用脑力谋生。他厌倦了流浪的生活,他不愿再挨警察无情的拳头,他也不甘心让铁路的工头用灯揍自己的脑袋。

在他19岁时,他进入加州的奥克兰德中学。他不分昼夜地用功,从来就没有好好地睡过一觉。天道酬勤,他也因此有了显著地进步,他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把4年的课程念完了,并顺利通过考试,进入了加州大学。

他渴望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在这一雄心的驱使下,他一遍又一遍地读《金银岛》、《基督山恩仇记》、《双城记》等书,随后就拼命地写作。他每天写5000字,这也就是说,他可以用20天的时间完成一部长篇小说。他有时会一口气给编辑们寄出30篇小说,但它们统统被退了回来。

后来,他写了一篇名为《海岸外的飓风》的小说,这篇小说获得了《旧金山呼声》杂志所举办的征文比赛头奖。但是他只得到了20元的稿费。他贫困至极,甚至连房租都付不起了。

1896年——这是令人兴奋和激动不已的一年。人们在加拿大西北柯劳代克,发现了金矿。

跟随着像蝗虫一样的陶金者人流,杰克·伦敦踏上了柯劳代克之路。他在那呆了一年,拼了命似的挖金子。他忍受着一切难以想像的痛苦,而最后回到美国时,他的囊中却仍然空空如也。

只要能糊口,任何工作他都肯干。他曾在饭店中刷洗过盘子;他擦洗过地板;他在码头、工厂里卖过苦力。

后来,有一天——他饥肠辘辘,身边只剩下两块钱了——他决定再次放弃卖苦力的劳苦工作,献身于文学事业。这是1898年的事。5年后的1903年,他有6部长篇以及125篇短篇小说问世。他成了美国文艺界的最为知名的人物之一。

无论是优裕的环境中,还是在穷困的环境中,只要肯勤奋,就能实现你的梦想,因为付出了就会有收获,因为天道酬勤。

比别人多一些努力就会拥有更多的机会。

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拿同样的薪水。后来叫阿诺德的小伙子青云直上,薪水提高了不少,而那个叫布鲁诺的小伙子却仍在原地踏步。布鲁诺很不满意总经理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总经理那儿去发牢骚。总经理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想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

“布鲁诺先生,”总经理开口说话了,“您今早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总经理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总经理问。

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上,然后回来告诉总经理一共40口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布鲁诺又第三次跑到集上问来了价钱。

“好吧,”总经理对他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说。”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并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口袋,价格是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总经理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弄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超级市场里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总经理肯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总经理转向了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布鲁诺的脸红了。

有的人之所以会取得好的业绩,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做事努力,头脑灵活,尽量追求精确与完美。事实往往会证明:谁比别人多一些努力,谁就会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勤奋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我们从小就读过这样一则古代寓言:《蜀之鄙有二僧》。

在四川的偏远地区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裕。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来就想租条船沿着长江而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凭什么去?!”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到过南海的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穷和尚与富和尚的故事是一个简单的道理:说一尺不如行一寸。

有人常常感叹世道不公,为何自己囊中空空,但想一想,如果给你换掉“脑袋”,你是否最终仍会回到原来的模样。

是笨鸟,就先飞。如果你彻底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可能就会成为真正的富翁!

永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以更大的勤奋去获取更大的成功,不断地给自己加压,永远不让发动机熄火,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之车驶至尽可能远的奇境。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金。然而,他始终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不断吸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一生中,画风至少变了五次!即使他已80高龄,还每日挥毫不已。有时,来了客人或身体不适,不能作画,过后也一定补画。正因为齐白石在成功之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了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生物遗传工程著名专家童第周17岁那年考入宁波师范学校的预科班,第2年后,他又考入一所教会中学。这所中学对数理化、英语课的要求很严格,而这几门功课童第周的基础最差,有的课甚至根本没学过。当时有人讥笑他说:我保证你不出3个月就得回家种地。果不其然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他的总平均成绩是45分,按学校规定,总平均成绩不及格的人必须退学或降级。

童第周本来比同班同学的年龄大好几岁,再降一级怎么行呢?他硬着头皮去央求校长,校长最后勉强答应让他试读半年。自此,童第周每天天不亮就悄悄爬起来在路灯下朗读英语;晚上,熄灯的铃声响了,别人睡下后,他又悄悄地来到校园的路灯下,复习当天的课程。监学被他的顽强的学习毅力打动了,破例地允许他在学校熄灯铃打过以后在路灯下学习。就这样,童第周赢得了时间,赢得了学习上的突飞猛进。第二学期的考试成绩公布了:他的总平均分超过了70分,几何还考了个百分。

童第周经过刻苦勤奋的学习,在28岁那一年终于以复旦大学生物系高材生的优异成绩留学比利时。

梅兰芳在刚学戏的时候,面对许多很不利的条件——眼皮下垂、迎风流泪、眼珠转动不灵活。“巧笑情兮,美目盼兮”,唱旦角的眼睛不好,那还成吗?亲戚朋友为他顾虑,他自己也常发愁。后来,他偶然发现观察飞翔的鸽子可以使眼珠变灵活,于是他每天一早起来就放鸽子高飞,盯着它们一直飞到天际、云头,并仔细地辨认哪只是别人的,哪只是自家的,终于练就了舞台上那一双神光四射、精气内涵的秀目。

有人常讨教学习好的学生或成功人士有没有什么捷径。而电视上也常常播放所谓增长智力的特效药广告和走成功捷径的图书。殊不知,捷径就在自己身上那就是——勤奋。

2.用百分之百的力量去追求成功

杰出人士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用足百分之百的力量,才有成功的可能。实际上,人们很少能将所有的心力发挥出来,特别是所有勤奋的精神潜力。同时也必须承认,我们很少积极地全力以赴地去解决问题。通常只有在遭逢重大困难时才被迫如此。如果试着用全部心力去应付困难,也许你会对自身潜在的精神力量感到惊讶。

勤奋和不相信命运这条法则适用于各种失败场合。下面这个故事中的坚强女性便是以巨大力量,凭借勤奋的帮助,克服困难而达到目标的最佳例证。

我是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我要告诉你,我就是因为勤奋而产生了奇迹。很抱歉的是,我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不太会写字。但是,我会尽力告诉你,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大麻烦及我是如何运用勤奋的力量来克服一切的。

我生下来便是一个瘸子,胯骨错位。医生说我这辈子将无法走路。但是,当我慢慢长大,看见别人能走路时,我便在心里祈祷上帝帮助我,我也要走路。我知道上帝很爱我。那年我已6岁,还不会走路。我的心碎了,但不相信命运的力量竟让我扶着两把椅子站了起来。但我一开步走,就会倒下去。我告诉自己,绝不可以放弃。我不断地向上帝祈祷,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直到我能真正站起来好几秒钟。我无法形容内心的狂喜,不断地尖叫要我妈妈来看,我站起来了!我能走路了!

可惜,我一走动,便又跌了下来。我无法忘记当时我的父母有多喜悦。当我再尝试时,母亲递给我一把扫帚,她抓着另一头,叫我一步一步朝前走。她的鼓励加上我自身的毅力,我居然能走医生所谓的鸭子步了!

自此,我生活非常快乐。

3年前,一场意外让我的左膝盖受伤。送进医院后,照了X光。然后医生来到我身旁,问我说,你以前是怎么走路的?他们认为,这是奇迹,因为我的臀部没有关节,也没有大腿窝,怎么能站得起来?过去的事又回到眼前,我活了60多年,竟然到现在才发现自己臀部没有关节和大腿窝!

医生们担心,我左膝盖再次受伤,加上年事已高,大概无法再走路了。但是我没有相信命运,如同几年前一样,我一次又一次地努力。令所有人惊讶的是,我竟又站起来了!我现在还在工作,替一位上班的寡妇照顾四个小孩。我自己也失去了丈夫,为了抚养小孩,不得不辛苦地工作。我丈夫在1919年患流感去世了。当时两个女儿还小,一个儿子在先生去世后两个月才出世。我跪在地板上擦地擦了17年,可是这辈子没生过病,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头痛。

“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吧!”这就是勤奋的含义。这意味着,一直坚持下去,直到问题解决为止。找到问题,努力尝试,再找出问题;坚持不懈,最终能战胜失败。

倘若你遇到困难和挫折,你是全心全意去对付它?或三心二意?或仅仅点到为止?你是否真诚而竭尽全力去解决?这句话无论重复多少遍也不嫌多:只要你不断地一试再试,便能逐渐克服你的困难。

你自己努力过吗?你愿意发挥你的能力吗?对于你所遭遇的困难,你愿意努力去尝试,而且不止一次地尝试吗?只试一次是绝对不够的,需要多次尝试。那样你会发现自己心中蕴藏着巨大能量。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只是因为未能竭尽所能去尝试,而这些努力正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当约翰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位令他难忘的好老师。他常常会突然无缘无故地停下讲课,走到黑板前写下两个好大好大的字:“不能”。然后转过头来,笑问全班同学:

“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就会高高兴兴地对他说:“把‘不’字去掉。”

老师拿起板擦,把“不”字擦掉,“不能”就变成“能”了。人人都需要这样的教导,人们必须随时提醒自己,把“不”字去掉,就只剩下“能”了。这就是我们真正去想的方式,想自己远离失败。如果“不能”这个字在心中扎根,就会招致许多烦恼。

如果你常采取一种“不能”的态度,你会惊讶地发现,即使是很成功的事业,也会渐渐衰败。

约翰·托马斯曾列过一张成功的清单。排在第一位的便是“勤奋”。第二位的是积极而不是消极,这意味着不认命。用百分之百的力量去追求成功,不理会失败和困难。脑子里盘算的不是可能失败,而是有可能成功。这样的话,任何人都有理由相信,一切困难者是可以战胜的,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3.抓住现在,而不要沉迷于过去

从哲学的观点看来,根本就没有纯粹的“现在”可言,因为时间本身是一个不断推移的尺度。不是过去,就一定是未来,没有什么现在可言。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可以发现许多生活在“过去”的人,他们认为过去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物价是多么便宜,一元钱就可以买到几十个鸡蛋,大肉几毛钱就可以买到;过去的空气多么的清新宜人,人们生活得简单而愉快,过去的爱情很美好,过去没有孩子恼人等等。

说这话的人可能忘记了,一元钱就可以买一大堆鸡蛋,但你一个月能挣多少个一元钱呢?大肉几毛钱就可以买到,但有多少人能买得起大肉呢?过去的已经过去,即使要留恋,再回忆,也只有现在和将来可以面对和得到。

人们有这种想法的原因在于,因为生活在现在,因而过于夸大了现在世界的阴暗面,久而久之,在他们的心目中,就会形成一种这个世界是越来越糟糕的观念,而对社会的进步视而不见。

退一步说,即使你在“过去”风光无限,可你能让时间倒流,再回到过去的辉煌之中吗?这种心态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现在”的生活,直接影响他们对未来成功的追求。

成功的秘诀在于:抓住现在,不要沉迷于过去。

心理学家发现了一种极其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那些经常提到“我曾经做过那种事”“我过去曾经如何”的“过去式”语句的人,一直在回想着他们过去的“荣耀”。这些人都不是具有成功导向的人物,他们都是“过去式”的庸才。你若是个有一定球龄的足球迷,你就肯定了解我们国家队至今仍在“过去我们几次都曾差点冲出了亚洲”,这原因就是我们现在距离“差点”还差点,所以只好沉迷于过去那不是辉煌的辉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