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波西米亚狂想曲:官方电影内幕集
86349400000003

第3章 佛莱迪·摩克瑞 DON'T LOSE YOUR HEAD

佛莱迪·摩克瑞

佛莱迪·摩克瑞于1946年9月5日出生,原名法鲁克·布尔萨拉,在一个拜火教信仰的家中长大。他的父亲博米和母亲杰尔是孟买古吉拉特邦的帕西人,但在法鲁克出生前,他们因为博米在英国殖民地的工作而搬到了坦桑尼亚。法鲁克的妹妹卡什米拉出生于1952年。

法鲁克8岁开始学钢琴,12岁在寄宿学校组建了他的第一支摇滚乐队,在那里他给自己取了艺名叫作佛莱迪。在他17岁那年,为了逃离桑给巴尔革命,一家人搬到了英国。尽管这个阶段应该是他将音乐和身边的青年文化深度融合的大好时刻,但并没有迹象表明这个时期害羞的他会在仅仅几年内变成摇滚偶像佛莱迪·摩克瑞。

20世纪60年代,佛莱迪在英格兰艾尔沃斯学院获得了艺术和平面设计文凭,然后在伊林艺术学院学习时装设计,并在希思罗机场和肯辛顿市场工作,同时兼职于一系列的乐队。在1966年12月的BBC流行节目“Ready Steady Go!”中,吉米·亨德里克斯表演的一曲Hey Joe让佛莱迪深深地着迷。佛莱迪着迷于他的精湛表演和对舞台毫不费力的掌控力。只要有可能,他就会去参加亨德里克斯的演唱会,在几个月的时间中他至少去了14次。“他拥有摇滚明星应该拥有的一切。”佛莱迪后来说,“他有着完美的表演风格和呈现状态,无论他在全国哪里表演,我都会想方设法前去看他。”

另一个佛莱迪经常去看演出的乐队是微笑乐队,乐队中的布莱恩·梅和罗杰·泰勒都是之后皇后乐队的成员。当歌手兼贝斯手蒂姆·斯塔费尔离开时,乐队需要一个新的主唱,佛莱迪便成为乐队中的常驻人员。在换了几位贝司手之后,约翰·迪肯加入了乐队。到1971年,这个四人小组开始以“皇后乐队”这个队名演出。这个名字是由佛莱迪所起并设计了标志。他从皇后乐队第一张专辑中的歌曲My Fairy King中摘取了“Mercury”一词,改了自己的名字。法鲁克·布尔萨拉不复存在,佛莱迪·摩克瑞正式诞生。

在他人看来,“皇后乐队”这个名字似乎是对妖艳暧昧的热情拥抱,但佛莱迪一直把这些观念抛诸脑后,坚持认为这个名字是他们决心成为征服世界的乐队所应该有的强大且高调气场。类似地,他在一生中也一直回避着别人对他性取向的关注。在公共场合,他长期保持着与玛丽·奥斯汀的关系(这一点本身也是真实的,但比报纸报道的内容更复杂)。在光彩夺目的摇滚时代及其后来者中,像大卫·鲍威和马克·波兰这样的明确异性恋表演者也会尝试塑造性别难辨的角色,佛莱迪那些富有魅力的造型和表演看起来并不另类。

但是,佛莱迪和皇后乐队绝不平凡。从一开始,他们的音乐就拒绝被限定风格。单张专辑可以从重型的摇滚到温柔的民谣,从愤怒的咆哮到愉悦的赞歌,从前卫的摇滚幻想史诗到海滨的爵士小调。佛莱迪是主唱,但每一位乐队成员都创作歌曲(令人惊异的是,皇后乐队的4位成员都分别创作过热门单曲)。4个截然不同的个体组成了一个整体,彼此会有折中和妥协,但依旧有着一种凝聚力。佛莱迪说,他们就像4个独唱艺术家一样,为同一个项目一同做出卓越的贡献,颠覆了传统中“独唱”的概念。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在全球持续销售出了数千万张唱片。

不过佛莱迪最终还是走上了“独唱”的单飞之路。在皇后乐队经历了两年的低潮期后,佛莱迪在1985年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Mr.Bad Guy。单飞后的他一直没有在乐队时那样成功,1987年他的单曲The Great Pretender(20世纪50年代五黑宝乐队的同曲翻唱,佛莱迪对这首歌的歌词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冲到了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的第5名。在皇后乐队参加拯救生命演唱会3年后,他与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蒙特塞拉特·卡巴耶合作发行了第二张专辑Barcelona。他能和这位著名的女高音一同演唱,证明了他的声音力量和音域至少扩展到了3个八度。

他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被诊断出感染了艾滋病,在当时,艾滋病人的寿命预期都很短暂。虽然他的社会交际和个人生活都笼罩在了艾滋病的阴影之下,但他却从未停止过自己的工作。他最终于1991年11月24日去世,将遗产留给了玛丽·奥斯汀和吉姆·赫顿。吉姆是他最后6年的人生伴侣。

皇后乐队的其余成员于1992年成立了摩克瑞凤凰信托基金会,这是一个致力于抗击艾滋病毒和提高艾滋病认识的慈善组织,至今仍保持活跃。在佛莱迪去世后,又有三首单曲进入了排行榜前10名。1995年,他的一些未完成的作品被小心翼翼地制作成皇后乐队的最后一张专辑Made in Heaven。这张专辑的销量超过2000万张,使皇后乐队第四次荣获“头号专辑”,总销量排在第7名。专辑封面上有一张佛莱迪雕像的照片,这座10英尺高的雕像矗立在瑞士的蒙特勒(皇后乐队从1978年开始在这里录制了他们大部分的作品,佛莱迪也在这里录制了他最后的演唱),俯视着日内瓦湖。专辑的唱片套上写着:“献给佛莱迪·摩克瑞不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