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那些不愉快的往事,悄悄爬上心头的时候,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忘却。记忆有时也许是一种快乐,然而,忘却有时也是一种幸福。让有快乐往事的人永远记忆着快乐,让有痛苦往事的人永远忘却那痛苦,这样命运对谁都公平合理,生活也会因为五彩斑斓而富于诱惑。
(第七节)超级老太,想干啥就干啥
何老太今年58岁,虽然岁数不很大,但身体状况并不是太好。高血压、冠心病、视力也不是很好。上个月,她去医院检查身体,碰见一位70多岁的老同志。那位老同志说他原来身体也不好,还患有很多疾病,什么高血压、糖尿病,睡眠也不好。后来坚持每天长跑,渐渐地就什么病都没有了,现在身体特别健康。何老太看着排队的人特别多,急得心里发慌,一听那位老同志这么一说,干脆不检查了,转身回家了。从第二天起,她就开始进行长跑锻炼。第一天就跑了3000米,由于很少做剧烈运动,身体也不是很好,跑完就觉得眼前一黑,晕倒在地。幸好被一位好心人发现,叫了出租车,把她送到了医院,总算没出什么大事。病情稳定后,她还继续坚持跑。虽然孩子们一再劝阻,她就是听不进去,还是自己偷偷地出去跑步。结果由于体力不支,摔倒在地,在马路上昏迷了一个多小时才被人发现。经抢救,有惊无险,医生一再劝阻,千万不要再盲目跑步了。可是从医院回来后不到两天,她就又开始跑了。由于视力不太好,不慎跌进了一个排水坑。孩子们一再说,锻炼身体有很多方式,还是在小区的公园打太极比较好。这样离家近,安全,还能和周围的老友们一起交流交流,比跑步好多了。可她根本听不进去,说儿子不关心她的身体,并且还说,要是儿子再阻止她,她就离家出走。儿子见她如此固执,就给她请来了心理医生。
有些老年人思想很偏激,只要是自己认准的事,即使是错了,也不会改,要是有人劝阻还说别人是有意与之过不去。老年人固执是很平常的,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但是如果这种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对于老年人的固执,年轻人不要简单粗暴地去阻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其从心里明白危害性。但是,老年人应该如何克服自己的固执呢?
首先,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固执的老人,一般都对自己估计过高,不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总是不自觉地脑子过热,脑子一热就会做出过激的行为。
因此老年人要理智地思考问题,客观地看问题,要明白不管自己多么能干,学识有多渊博,但自己的精力和能力总是有限的,死钻牛角尖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样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世态度,宽容对待人和事。
其次,要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遇事忍字当头。其实,固执的人,一般坚持的都不是什么有特殊内容的东西,有些问题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只是为了面子,非要和人争个你错我对。对老年人来说,总是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因为自己的岁数大了,走过的路,见过的事,岂是年轻人可比的,根本不会把年轻人的话放在心上,原则性特别强,自己的决定,自己想做的事,是不愿意轻易改变的。有时搞得心情压抑,多不值啊?互相忍一下,双方都不会伤害彼此的感情,不会闹得不愉快,何乐而不为啊?
第三,凡事要三思而后行。何大妈之所以要坚持长跑,就是因为听了那位老同志的健康之术,而没有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思考。老年人固然有很多的生活经验,但是经验不等于科学,经验不是都正确。鲁莽行事只会给自己带来不便和伤害。老年人年龄大了,身体健康最重要,有时候听儿孙一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第八节)失去了平静生活之后
张教授今年70岁了,退休多年,过惯了平静的生活。每天练练太极拳,散散步,看看电视,按时吃饭,休息,生活很有规律。前段时间,老家一个邻居打电话说有事要来北京,希望能在张教授家暂住几天。张教授多年没有回过老家,很想知道家乡有什么变化,而且张教授对自己的家乡很有感情,也很想再见见老家的邻居,于是很高兴地答应了。邻居来了之后,张教授热情地接待,管吃、管住,走的时候还给了邻居几百块钱。可是从此以后,老家的人只要是来北京,就都会来找张教授借住。一开始张教授还很高兴,可是时间一长,张教授就有点承受不了了。今天来了这家的,明天来了那家的,后天还要再来一家,他平静而有规律的生活完全被打乱了。他天天都觉得很累,情绪也很不稳定,有时还对老伴说:“我快烦死了啊,我真的不想活了啊!”又一次接到一个老家人的电话,张教授实在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对着电话大叫:“不要再来了,我要崩溃了!”老伴发现了他情绪的反常,再三劝告,张教授还是不能从烦躁和焦虑中解脱出来,于是便请来了心理医生。
一些长期在城市生活的老年人,他们早已习惯了平静而有规律的生活,当有人突然闯入他们的生活中,他们习惯的生活环境被打破时,碍于面子或是其他原因,他们不会拒绝这些人,但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有时还可能因为无法忍受,又不能及时发泄,对自己的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
那么老年人应该如何平抚自己内心的焦虑呢?
首先,做一个理智的会解决问题的老人。老年人都知道遇事不能干着急。干着急是没用的,应该积极地找出问题所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解决问题的行动,才是当务之急。如果自己不能解决,不要忘了还有时刻关心自己的子女和朋友,大家一起来出谋划策,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内心的焦虑也会自然平抚。
其次,凡事要往好的方面想。生活中的很多事本来没有那么严重,都是人们把它想得严重了。老年人经历了人生多少的风风雨雨,应该明白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不可避免的,不是你想拦就能拦得住的。心胸要放宽,凡事要往好的方面想,用乐观的眼光看问题,就会发现问题本不是问题,更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心情也会变得很好,而且要明白焦虑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
最后,学会安慰自己。所谓自我安慰就是自我暗示,暗示自己着急、焦虑是没有用的,着急、焦虑只能是自己伤害自己。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也可以用笔把安慰和鼓励自己的话写下来,如: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会有事的等等。
心理专家温馨提示:
焦虑入于眼,发于心。克服焦虑要顺其自然,做到眼静、心静,二静合一,焦虑自然就不会再有了。
(第九节)邻居家被盗以后
60岁的刘妈,天生胆子比较小。刚放暑假,女儿和她老爸回老家探亲了,剩下刘妈一个人在家守着160平方米的房子,刘妈的行为就变得有点古怪了。即使是白天也把门窗关得紧紧的,出门的时候先要仔细听听外边有没有动静。晚上睡觉前甚至要把门窗检查好几遍也不放心,稍有动静她就有要打110的冲动,吓得浑身直冒冷汗。更使她心神不宁的是,她老感觉门外有人影晃动。有时候实在害怕得厉害就让灯亮一夜,甚至白天也不关。原来,前不久,邻居家的防盗门被撬开了,歹徒把邻居老大爷残忍地杀害了,财物也被洗劫一空,而且行凶者现在还逍遥法外。所以,刘妈觉得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险的地方,很有可能,案犯还潜伏在这个小区,而且下一个目标就是她家。长时间的精神紧张,使得刘妈心事沉重,茶饭不思,浑身无力,记忆力也随之下降。在一位老姐妹的建议之下,她去找了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