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老年心理健康枕边书
8617200000025

第25章 为自己的心理把脉——给自己的心理开个良方(20)

老年人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情感也比较复杂,心理的成熟能力较弱,有着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变化和刺激反应比较敏感,容易产生联想和多疑。如果不及时调整这种心理就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家庭的和睦、周围人的生活,使自己生活在痛苦与烦恼之中,更有甚者还会诱发精神疾病。

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还需心药医”。老年人要驱除自己多疑的心理,首先要加强学习,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提高自己对事物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全面地对问题进行思考,减少片面性。

其次要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情。不要因为多疑而使自己陷入紧张之中,要相信事实。邻居家被盗,还出了人命,自己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也不能因此就判断自己家就是第二个被盗的目标,从而使自己的生活不得安宁,还影响了自己的精神健康。

第三要改变自己僵固的生活习惯,走出自己封闭的小圈子,多与外界接触。看看花草树木,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神奇与博大胸襟,心情也会好起来。另外还要给自己平淡的生活安排一些更有意义,更有趣的活动项目,让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紧张和充实起来,减少自己胡思乱想的空间和时间。

心理专家温馨提示:

生活是自己的,思想也是自己的,不要让自己的思想被不良因素控制,这样才会有更好的生活!

(第十节)我可是受了一辈子的苦啊

许大妈今年61岁,身体健康,经济条件也不错,老伴身体也很好,儿女们也都很有出息。可是许大妈却天天抱怨自己的命苦,说儿女们没有良心,“我可是受了一辈子的苦啊,我还没有说一句话,你们就这样说我……”原来,最近许大妈和家人关系紧张,老伴不愿意搭理她,儿子也不回家吃饭了,女儿也搬到单位宿舍住了,家也不回了。这样一来,许大妈是颇感孤独和寂寞啊,但却不知道原因何在。她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活得很不值,上有老下有小,自己都得照顾,有一个想不到就不行。女儿找对象自己得操心;儿媳妇生孩子自己得去照顾;公公婆婆年纪大了,也得这个儿媳妇照顾;自己还有年迈的父母也得照顾。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可就是没有一个人理解。正是因为这个,所以她开始整天唠叨个没完,唠叨这个太懒,唠叨那个不会关心人,更不会理解人,从父母家回来了要唠叨;从儿子家回来了要唠叨;看公公婆婆回来了也要唠叨;唠叨自己命苦,唠叨孩子们没有孝心。老伴劝她不要太操心,保重自己的身体要紧,她还把老伴批评一顿,说孩子们没有良心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有个没有良心的父亲。于是天天抱怨自己命苦,世态炎凉,活着还不如死了的好……

抱怨心理不仅老年人会有,年轻人也会有。因为生活不是完美无缺的,不会处处尽如人意。那么如何才能消除这种抱怨的心理呢?

首先,要改变自己错误的观点和思想。老年人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把这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个家庭,不求什么回报,难道还不能唠叨几句吗?他们不仅认为自己的唠叨是理所应当的,认为自己应该得到家人的尊重,家人应该满足自己的这个要求,而且在潜意识中,还希望自己得到的要多于付出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要求的无理性。一旦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老人们就会愤愤不平。实际上,任何人都不能向别人提出过分的要求,哪怕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他们没有责任和义务来满足你的要求,别人不会完全按照你的意志去行事。要明白生活的真谛不在于得到什么,因为别人不欠你任何东西。

其次,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就是要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想他人的感受。比如我们故事中的许大妈,如果一直唠叨个不停的是她的老伴或是她的孩子,或者是她的老人,她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这样一想,心理的矛盾和不平就会自然缓解,心情也会好起来。

生活是不完美的,不会让你事事顺心,所以我们不可能不抱怨,但是我们可以少一些抱怨,多一些乐观和愉悦。如果你固执地要抱怨,而且把抱怨当成你的生活习惯,那么你的生活就可能会处处不顺、处处不满。你也就不会有幸福可言,而且还会影响到你与家人的关系,于人于己都不利,这样一来不就是拿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吗?老年朋友,何苦呢?

心理专家温馨提示:

如果你想抱怨生活,那么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成为你抱怨的对象;如果你不抱怨,生活中也就不会再有抱怨。

(第十一节)表弟突然离世后

78岁的何老伯,近来老是感觉心口难受,到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后,何老伯心理很郁闷,因为检查结果是他患了心脏病,他很担心自己会突然死去。正好第二天,老家来信说,他的表弟因心肌梗塞,晚上睡着睡着就没有任何征兆的死了。他内心的恐惧排山倒海般地向他袭来,他害怕自己也会心脏病突发而死亡。表弟的去世确实很让何老伯伤心,但是更令他伤心的还是自己的病,他的内心深处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他的情绪变得很低落,整天面无表情,更没有了积极的生活态度。每天他把自己锁在屋子里写东西,经常唉声叹气,寝食难安。他不敢到公园散步了,也不敢替老伴上街买菜了,也不敢和邻居们一起练剑了,更不敢到郊外的小河里钓鱼了,因为他怕自己心脏病突发死在公园里、大街上或是郊外的小河边;晚上就更睡不着了,害怕自己再也醒不了了;对自己那几盆花也不上心了,还没有制完的小区地图也不弄了。白天什么事也不做,有时候坐在沙发上发愣,还是不时地大喊:“我还活着,我还没有死……”有时还大叫表弟的名字,捶胸顿足,大汗直流,浑身抽动。

何老伯的反常很是令家人担心,老伴一再劝说,根本不管用。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就找来了心理医生。

正如任何美妙的乐章都会终曲一样,死亡是生命历程的终结。谈论死亡、认识死亡、正视死亡、会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存在的价值。

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将死亡理解为生命的一个自然阶段。死亡只是生命有机体的自然变化,其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怕之处。人们对死亡的种种恐惧、焦虑,不是来源于死亡本身,而是来源于对死亡的陌生。特别是人到晚年或身患疑难病症时,便会掉进“死亡恐惧”的漩涡。愁绪满怀、忧心忡忡,弄得自己卧不安席,食不甘味,梦幻纷扰,进而消极悲观。这样,只会加速死亡的到来,纵然活着,也会失去生命的乐趣。

有生必有死,生生死死,这是人生一条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人生自古谁无死”,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便会消除不必要的惧怕、伤感,抱着泰然处之的态度,始终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畅怀怡性,心情宁静,益寿延年。

常言道:“不怕人老,就怕心老。”“越是怕死,越是易死;愈不怕死,愈不会死。”话虽不多,却通俗明了,且颇具哲理和科学依据。年老莫言老,人老心不老,那就会产生一种青春活力。总觉得自己还能有所作为,这就有利于延年益寿。

心理状态良好的人,心志安定、气血调和、身体机能必然和谐;生理活动按正常规律进行,就会少生灾病,福寿永存。反之,会激起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一系列反应,影响人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降低免疫能力,必然导致疾病缠身,未老先衰。

有位诗人曾说过:“信心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有信心,才能激发拼搏精神,产生顽强的意志。保持坦然心境、乐观态度,才能挖掘自身抗病的潜在能力。任何时候,求生观念不可淡漠。如能这样,便会出现“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喜人局面。

步入晚年并不意味人生的结束,而是重构新生活的开始。因此,老年人要冲出“死亡恐惧”的漩涡,唯有端正世界观,认识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规律。这样,就可以既不忌讳死亡,亦不整天陷于恐惧与焦虑之中,坦荡而乐观,利用自己宝贵的晚年时光,“只争朝夕”、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多作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