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的天堂
8610700000198

第198章 常熟的“品牌”故事(11)

“做买卖的进去啦!”

“不准再在马路上摆摊了!一律进招商场去——”

干部们像赶鸭子似的开始每天在车站的十字路口吆喝着,奇怪的是那些习惯于马路边摆摊的小贩们谁也不愿意进到大棚内的“招商场”去。

“你们这是怎么啦·就愿意在马路边吸灰尘挨雨淋哪·”

“领导啊,大棚好是好,可我们进去了,人家买东西的不往那里去,我们不还得出来嘛!”

这可是个大难题!怎么办·面对空空如也的大棚,“招商场”的管理人员无奈地摇头,哭笑不得。

车站十字路口的地摊仍然热闹,并且越来越热闹,甚至达到了难以立足的地步。

“哎老哥,这个地方有点太不方便,要不我们到旁边的大棚里再把货数一数·那里没人,我们验货点钱也安全些。”

“好好,去大棚!”

“你每天能给我多少件衣服·一百件·能不能再多一点·这个地方交货太乱了,我们以后约在旁边的大棚里如何·”

“好。以后我们就约在大棚里交接货。”

“就是,这儿多宽敞。”

一拨又一拨的小贩们在没有人“赶”的情况下,自觉自愿地移师大棚里开始进行各式各样的交易,相比马路边的地摊,这样的交易数量大而又安全,于是大棚里渐渐热闹起来,一直到马路边的地摊开始与大棚连接起来……

哈哈,这真是怪了,起初赶他们都赶不进来,现在竟然自个儿往“招商场”搬啊!这下子把琴南乡的干部们喜得眉睫上直挂彩灯。农民们并没有学哲学,他们也不懂得市场经济是有一只“无形之手”在操纵着,然而他们却在这只“无形之手”下感受着越来越势不可挡的商潮的巨大力量和由此带来的收获的喜悦。

“那个时候,我们用了60万元搭起的一个大棚,最早的时候按人头收摊位费,起初时一天一个人收5毛钱;可没几个月,大棚的摊位爆满,我们不得不涨价,按一个月收几十块钱;但没出半年,摊位还是不够,就只好再涨价,一直涨到几百元一个月,还是不够用。所以只好再扩大……”顾邦君是常熟招商场第一任总经理,共干了11年,经历了如今服装业称为“中国第一市场”的常熟服装城的“发育”全过程。

常熟服装城的前称一直沿用“招商场”,从字面上可以看出管理者最初的用意,无非是搭个棚、圈个地方,让那些散落在马路边的小商小贩搬到一个固定的地方进行交易。起初常熟人并没有将它看做是一个产业来加以发展的,只是后来商势猛烈得叫人不可思议,故而一再扩大,直到发展到今天面积达几平方公里、年销售达450多亿元的“中国服装第一城”的景况。

在常熟的当代史志上,招商城无疑是最值得赞美的一件事。现在的华东地区有几大市场,比如浙江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绍兴的纺织市场,名气都很大,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浙江的义乌市场和绍兴市场,其实开始都是常熟招商场的“徒弟”。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常熟招商城已经名扬神州大地时,浙江等地的商家便开始学着常熟人的方法腾块地方搞个马路市场,最早他们都想复制和克隆常熟招商城,但没有成功,于是开始从自己的本地实际出发,寻找其市场特色,渐渐形成了如义乌小商品市场和绍兴纺织市场等,尤其是义乌人紧紧抓住小商品做文章,且文章越做越大,如今就年销售量数额而言,超过了“师傅”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