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鱼不大会游泳。它游起来身体横卧在水里,头和尾像波浪似地运动着,动作很慢,容易被大鱼吞食掉。因此,它常常匍伏在海底不动,这样,既可以用伪装躲过敌害,又可以方便地捕捉到食物。
海中鹦鹉鱼
地中海里生活着一种色彩艳丽的鱼。它的背脊是紫红色的,上面的鳍是灰黄色的,中间还嵌着娇艳的红斑点,两侧是玫瑰色的,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映着淡蓝色的条纹,而鱼尾上却镶着银白色的边。
这种鱼色彩绚丽,可与鹦鹉媲美,被称为海中鹦鹉。此外,它还有一种特性:患难与共、互相帮助。
有时,海中鹦鹉上了钩,在这危急的关头,它的同伴们就会赶来救助,把钓鱼线咬断,顺利地营救出来。有时,鱼儿们被鱼网围起来了,它们就会咬着伙伴的尾巴,把它们从网的孔缝中拉出来。
每当黑夜来临,海中鹦鹉的全身就笼罩在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衣衫”中,仿佛是夏夜是里披着轻纱的姑娘。当天色发亮时,它就向前快速游去,把“夜礼服”脱下,抛留在后面的水中。科学家认为,这种“夜礼服”是海中鹦鹉鱼皮肤上黏液分泌系统制造出来的,它对其他鱼类的食欲起着抑制作用,因此是一种拒客的“伪装”。
带锯齿的鱼
在巴拿马湾有一种带锯齿的鱼叫锯鳐,它的吻突向前伸出,长2米,两边长着锐利的锯齿。锯鳐就用它来做捕食或自卫的工具。
锯鳐长约6米,重达6吨,它常常喜欢在海底游泳,把水搅混,用长锯从淤泥中翻掘软体动物和贝类来作食物。
锯鳐碰上鱼群,就用那长锯左冲右突,对鱼儿进行大屠杀,就是遇上大鱼,它也不畏惧,它能凶猛地用长锯刺扎鱼腹,把肉撕下来,然后用嘴咬住,吞进肚子。章鱼是海中凶猛的软体动物,体形巨大,还长有许多坚韧的触手,连鲨鱼都不易战胜它。可是,锯鳐凭着它那尖利的锯齿,却很容易打败章鱼,并且把它吞食掉。
锯鳐是胎生的。小锯鳐生前,“锯”上套着角质的套子。因此,不用担心小锯鳐从肚子里钻出来时,会锯伤自己的妈妈。但是,出生后不久,它就马上脱掉锯套,会自如地使用起这种武器来。
傻鱼
去过南极考察的科学家回来告诉人们:“南极有傻子鱼,又呆又笨,好像一个白痴,用一块肉就能把它诱骗上来……”
这是真的吗?南极那么冷会有鱼吗?南极的鱼为什么傻里傻气呢?
南极的海域是有色的,虽然那里气候寒冷,但海底却不是那么冷。再说,南极的鱼类身体内部生有一种抗冻蛋白质,所以可以抵抗寒冷。
不过南极的海鱼可不是活泼好动的,它经常藏匿在海底或者石头缝里,不喜欢游荡。在南极考察的队员们有一天去钓鱼,他们没有钓竿,没有浮标,只有一条粗尼龙线。于是就把几个鱼钩拴在尼龙线上,每个鱼钩上挂一块肉,然后将鱼钩和尼龙线沉入海底……“鱼能咬钩吗?”考察队员们并不抱有太大的希望,不过是想试探一下而已。可是不足3分钟,海底的鱼真的咬钩吞饵了。将尼龙绳拉起一瞧,果然是一条2.5千克重的南极大鱼!
考察队员们高兴之余,不解地互相询问:“南极鱼怎么如此容易上钩?!”
原因是很简章的:栖居南极海底的鱼儿,从未见过世面,不仅想不到有人用钓饵骗它,甚至连肉味也没有尝过,怎么会不上当受骗呢?所以,一旦瞧见送上门来的美味食品,岂能不一口吞下!
南极考察队摸准了南极鱼的这个呆傻的性情,就使用最简单的钓具让它们上钩。不仅改善了伙食,而且还丰富了文化生活呢!
骑鱼猎鱼的鱼
在热带海洋的珊瑚礁中,隐居着一种小鱼,身体不大,身长不超过1米。因为它的体形像一条管子,所以称它“管口鱼”。
管口鱼虽然其貌不扬,但身怀绝技。它会“骑鱼捕鱼”!
“它为什么要骑鱼呢?”
哦,是这样的:管口鱼是吃小鱼的,但是捕获小鱼儿对它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身小力微,又没有尖牙利齿,很难吃饱肚子,所以它不得不采用隐蔽偷袭的办法。篮子鱼是一种温和驯顺的鱼类,小鱼全不怕它。管口鱼就利用这一个特点,蒙蔽、诱骗小鱼儿。管口鱼藏在珊瑚礁内,耐心地等候篮子鱼。当篮子鱼缓缓游来的时候,它飞快地冲出来,闪电般地蹬到篮子鱼背上,用强而有力的两腹鳍,牢牢地夹住它。篮子鱼无论如何挣扎也摆脱不掉背上的“骑士”,最后只有忍气吞声,任它骑驶……从此以后,管口鱼就与篮子鱼相依为命,四处游荡。
篮子鱼是以温顺和善而著称的,小鱼儿对它从来不存戒心,时常国前跑后同它嬉戏。尤其是它吃食的时侯,胆大一些的小鱼竟然赶来争抢残羹剩饭……然而它们万万没有想到,骑在篮子鱼背上的骑士,正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它们呢?管口鱼不失战机,突然向猎物冲去。它偷袭成功、饱餐一顿之后,重新跨上篮子鱼脊背,继续去游猎……
身披玻璃盔甲的鱼
在我国西沙群岛、台湾海域和广西、广东沿海生活着一种奇特的小鱼,它们身上一片鳞也没有,却披着透明的骨质盔甲。细长扁平的身体,真像一把玻璃壳的小刀。它们有尖尖的嘴巴,背鳍延伸到体后,这是防御敌害的武器。它们的外形十分像小虾,因此有人叫它们“小虾鱼”。
这种小鱼游泳的姿式也十分特别,不像一般鱼那样水平游动,而是胸鳍和尾鳍划动,向上或向下垂直游泳。这种小鱼体小、肉少,无经济价值,但在科研和教学上,一直被看成是鱼类特殊游姿的典型代表。
这种小鱼是海龙目玻甲科的玻甲鱼。
玻甲鱼虽然不能食用,但全身基本上是透明的,有人将它晒干制成精美的书签,成为一种工艺品。因此有人叫它“书签鱼”或“甲香鱼”。
接吻鱼
在观赏热带鱼中,有一种色彩一般、其貌不扬的鱼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是因为它们相遇时,都伸出自己的口唇,热烈地亲吻起来,这就是接吻鱼。也有人称它吻嘴鱼、香吻鱼、接吻斗鱼等。它们真的是在接吻吗?它们为什么接吻呢?
原来,接吻鱼与其他动物一样,有占区行为。当自己的领地受到侵犯或攻占其他鱼的领地时,都用锯齿的宽唇向对方发起攻击。亲吻的现象,实际上是攻击对方的形式,并不是什么亲热的表现。有人发现,二月龄的接吻鱼便开始有占区与攻击对方的行为。
接吻鱼性情温顺,只有在“保卫家园”和抢食活饵时才攻击自己的“同胞”,但从不攻击其他鱼类。接吻鱼常以口唇刮食鱼缸上的藻类,因而有“清道夫”的美名,这也是人们喜爱它的原因之一。
长毒棘的鱼
鱼鳃盖上的棘,或者支撑鳍的棘,都是鱼儿进攻和防御的“武器”。如果长有毒腺,这种“武器”的效果就更大。鱼的棘和毒液“武器”的构造一般都很简单,是由皮肤的表皮组织转化而成的。软骨鱼类中的角鲨、虎鲨、鲼、红和银鲛等,都有射毒器官。
魟,又叫铺鱼,栖息在海底。体平扁,圆形、斜方形或菱形。它背鳍大多已消失,尾鳍也已退化,尾巴细长,常呈鞭状,上面有条尖锐的毒刺,从毒腺分泌出毒汁来。人们踩着了它,尖刺就会刺进人体内,造成长久流血而创痛。它以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为食。地中海魟的尾棘十分可怕,长达12厘米。如果它刺在树根上,可以使树木凋萎。它可以像箭那样刺进销甲,棘坚硬如铁,还有毒。用这种棘作一横切面,放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它两侧有沟,内有光滑而白色的组织,刺沟是输送毒液的。
黄鲼体平扁,呈菱形,背鳍小,胸鳍延伸到吻部,尾细长,身上的毒刺就更多了。刺人的机会也多。人们捕捉它时,常常被刺伤,带来很大的痛苦。被刺的地方,非得割去不行。这种鱼即使死了后,毒刺还相当厉害,处理时,先得把它拔除。
硬骨鱼类中的石鲶、蟾蜍鱼、伊豆鲉、蓑鲉、鬼鲉等,鳍棘上的毒腺长得更复杂。
伊平鲉主要分布在朝鲜、日本和我国沿海。它体延长,侧扁,长约20厘米。头部是棘、校和皮瓣。头体技栉鳞,胸部无鳞。背鳍连续,胸鳍基底里侧有一皮瓣。头棘和鳍棘都有毒。体红色,镶有不规则的斑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