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名家讲堂·吴小如讲杜诗
8602400000023

第23章 诸葛大名垂宇宙(1)

筹笔驿(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复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今天我们专门讲杜甫吟咏诸葛亮的诗,包括《蜀相》、《咏怀古迹》第五首、《八阵图》等,还有富于浪漫主义的《古柏行》,篇幅比较长。再有,附带讲一首李商隐的《筹笔驿》。

现在的注释本从《蜀相》到《筹笔驿》,包括《八阵图》,多有讲得欠妥之处。先讲《筹笔驿》。有几个字的读音需要注意:第三句的“令”字,应该读líng,读阳平,全句平仄也调,读去声,平仄也不调了。动词读líng,名词读lìng。像“司令”、“发号施令”才读lìng。表示让人怎么样,读líng。“徒令上将挥神笔”,现在的注释本往往说“上将”是诸葛亮,我说不对。我认为这句是说诸葛亮派他手下的人写下他(诸葛亮)是怎么安排、怎么计划的。“筹笔驿”是个“驿”,名字叫“筹笔”,就因为诸葛亮曾经在这里驻扎过军队,在这里考虑北伐,筹划军事行动,在这里下过动员令,定过计划,所以叫做“筹笔驿”。诸葛亮是总司令,因为他带兵。注解上说“上将”就是诸葛亮,我认为很勉强。“上将”应该是诸葛亮手下的“上将”,如“五虎上将”;诸葛亮不能称为“将”。“徒令上将挥神笔”,就是诸葛亮考虑好了方案、计划和作战的准备,让手下带兵的“上将”、出征的人把他的计划写下来。“徒令”的主语就是诸葛亮。

李商隐写诗和杜甫不完全一样,他有很广阔、很大空间的想象力,他说诸葛亮在这个地方曾经驻扎过、策划过,故此地对诸葛亮的出征来说很有纪念意义。诸葛亮的一言一行、每一道命令,不但使敌人闻风丧胆,甚至让当地的自然动物也觉得他不可侵犯,所以说“猿鸟犹疑畏简书”。当地的“猿鸟”,就是野生动物,它们都不敢往筹笔驿这个地方来。为什么不敢来呢?好像它们都害怕诸葛亮的号令森严。它们要是随便飞来飞去,爬来爬去,走来走去,似乎就触犯了诸葛亮的军令。“简书”,就是戒命,《诗经·小雅·出车》“出不怀归,畏此简书”这样的拟人写法就把诸葛亮“简书”的力量烘托出来了。同时,这个地方又是诸葛亮出谋划策的一个根据地,大自然、造物者对此地也是珍爱的、保护的、爱惜的,所以“风云”到今天为止,也就是唐朝末年了,还“长为护储胥”。筹笔驿附近可能还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迹。“储胥”就是临时驻扎的军营的护栏、栅栏,好比现在打仗时的铁丝网。“储胥”这个词当“篱笆”讲,是战地的临时工事,典故出自《说苑·贵法》:“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馀胥。”前者是爱屋及乌,后者是说讨厌一个人,就连他遗留下来的篱笆、临时工事也讨厌。两者有一个爱恶相对的意义。这里是做正面使用,说风云保护着诸葛亮曾经驻扎过的地方。野生动物也好,大自然的天气也好,对此地都怀有感情,或者是敬畏,或者是重视。李商隐的写法跟杜甫不一样,但同样写得好,通过野生动物和自然天气写出诸葛亮的恩和威,很了不起。

但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好,缜密的军事计划也好,终究没有成果,“徒令上将挥神笔”,最后是“终见降王走传车”。“传”字应念zhun,读chun就失粘了。读chun是动词,读zhun是名词,指“车”,是交通工具。清朝末年设立交通部,叫“邮传部”,就应该读zhun。驿站的房间叫“传(zhun)舍”。比如汉高祖定天下以后,派人去招降在山东海上的田横。到河南洛阳一带,田横及其部下五百人全都自杀,就死于传(zhun)舍。“终见降王走传车”,是刘阿斗坐着晋朝派来的车,到了晋朝的京城。虽然有“上将挥神笔”,但终究没有挡住刘阿斗投降。所以“令”应读líng,“传”应读zhun。插一句,现在很多人读诗读错字,对诗歌的读音不讲究。

“管乐有才终不忝”,这一句对诸葛亮的评价比杜甫的低。杜甫在《咏怀古迹》第五首里说诸葛亮“伯仲之间见伊吕”,是把诸葛亮摆在伊尹、吕尚的档次,而没有摆在管仲、乐毅这个档次。但是李商隐的话也有根据,因为诸葛亮是自比管仲、乐毅的。忝者,愧也。就诸葛亮本身来说,相比管仲、乐毅是无愧的,他够棒的了。可是无奈蜀国的形势不行,军事力量太薄弱了。出兵得靠武装力量,大将关羽、张飞死得最早,蜀国的军事力量就丧失了半壁江山。刘备再棒,手底下没人也不行,所以说“关张无命复何如”。诗是始终扣紧“筹笔驿”来写的,因为筹笔驿是诸葛亮定军事计划、下命令北伐的一个出发点、根据地。陈寿说诸葛亮的军事水平不行,而杜甫说诸葛亮不限于打仗,是和伊尹、吕尚一个水平,那其实比打仗更高一个层次,统一天下都可以。李商隐说,诸葛亮比管仲、乐毅一点儿也不差,无愧于管仲、乐毅,但是手底下没人,没辙。

下面两句“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注解说“他年”、“他日”、“他生”有两个意思:过去或未来,这里“他年”指过去,即“当年”。因为写《筹笔驿》的前四年,李商隐到过成都,写过歌颂孔明的排律。这首诗写于大中九年(855),比大中四年晚了四五年。现在一般的注解说,当初我(李商隐)路过成都的时候,到过诸葛亮的祠庙;而“梁父吟”就是现在这首《筹笔驿》的自比。我认为注释得牵强。在三顾茅庐以前,诸葛亮还没出山的时候,是有志于治理天下的,只是没有机遇,常常在隐居的时候吟《梁父吟》,所以有句诗云“孔明抱膝吟梁父”。现在留传下来的《梁父吟》是不是当年诸葛亮吟的那首诗,其实很难说,不过后来《梁父吟》实际成了赞美、同情,甚至于感叹诸葛亮本人的一个符号。提到《梁父吟》,就成为诸葛亮心声的一个代表。李商隐确实到过四川成都,经过筹笔驿,但我认为这样注不对,没有注到点子上。像“他年”、“他生”,固然可以指过去,但大部分还是指未来,如“他生未卜此生休”。这里的“他年”,我很怀疑是否是指前几年路经成都写过诗那次。这《梁父吟》是比喻现在写的诗,还是比喻在成都写的诗呢?“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到底怎么回事呢?我认为这两句是李商隐用典,用了杜甫的《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注意最后两句,刘后主是亡国之君,不会单独有一个庙,但是现在他算是有运气,在祭祀刘先主、祭祀诸葛亮的祠庙里,居然也沾了光。“可怜后主还祠庙”,因为刘备和诸葛亮对四川的好处太多了,人们纪念刘备和诸葛亮,而刘后主也跟着沾了光。杜甫替诸葛亮感到不平、可惜、无奈,说你们君臣费了这么大的劲,经营了这么长时间,可最后国家还是亡在刘阿斗手里。亡国之君居然还能沾祖宗的光,享受当地人民的烟火,简直是沾光沾得太多了。看到这样的局面,诸葛亮又能如何?诸葛亮心里该怎么想?也不过就是再唱唱《梁父吟》吧。所以杜甫最后说:“日暮聊为《梁父吟》。”心里真是无奈,但也只能替诸葛亮吟吟《梁父吟》吧。这样讲,杜甫的诗就讲得通。仇注引了很多材料讲杜甫的这首《登楼》诗,说杜甫为什么提刘后主呢?因为唐玄宗以后是肃宗,肃宗以后是代宗,代宗刚接班的时候安史之乱刚平定,郭子仪这些老将还在。等到天下安定以后,代宗就宠信宦官,还让一个宦官带兵,就是鱼朝恩。而刘阿斗也是宠信宦官的,黄皓就是刘后主最宠信的人。仇注说杜甫这句讽刺刘阿斗的话是暗指代宗不能继承玄宗、肃宗的遗志,这在仇注里很清楚,所以说“可怜后主还祠庙”。这首《筹笔驿》,李商隐开头说诸葛亮真了不起,军事行动也不错,可惜最后刘阿斗投降了,武装力量都丧失了,诸葛亮才比管仲也好,乐毅也好,岂奈“关张无命”,北伐的一套计划没实现,终于蜀汉灭亡了,也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大事未成。所以李商隐说,将来有一天我要是再经过成都的祠庙,看见刘后主也在那儿享受烟火,就会感觉到诸葛亮的遗恨太深了。“他年”如果指过去--过去我曾经看过诸葛亮的祠庙,而我现在代表诸葛亮写《梁父吟》,我“恨有馀”;说《梁父吟》等于是李商隐《筹笔驿》的自比,祠庙还是过去看过的那座祠庙--我觉得不对,李商隐明明用的是杜甫《登楼》的最后两句。这首诗李商隐就是学杜甫,学得一点不着痕迹。七、八句是接着三、四句来的,诸葛亮“上将挥神笔”,尚且无法阻止刘阿斗后来“走传车”,“他年锦里经祠庙”,将来我有朝一日要是再经过成都祠庙的话,走到那儿一看,还有刘后主的牌位呢,那诸葛亮会是什么心思?岂不是更无奈,更“恨有馀”了么?他的《梁父吟》岂不白吟了么,山也白出了,三顾茅庐……什么什么的一辈子功业整个没有了。这样解释就通顺了,写诸葛亮的几首诗也都搞清楚了。后人对诸葛亮的功业是肯定的,对他的命运是感慨的、同情的,所以李商隐说我要是在他年再经过祠庙,就会为诸葛亮感到遗恨无穷,即使是有他的《梁父吟》也是“恨有馀”。解诗太难了,现在讲“接受美学”,到底怎么“接受”?我的接受就曾被人批评只注重书本上的典故,是史学家的接受,不重视心灵上的交流。有人理解陈寅恪的诗“神”了,我说不对,应该看典故,那人就说我太陈旧了。我理解李商隐的这首诗,恰恰就想到了杜诗,才有了与众不同的理解。《筹笔驿》里不仅是李商隐自己感到遗恨无穷,诗人还说你诸葛亮要是看到这个情况,知道后来刘后主投降,你也会遗恨无穷。

下面讲《八阵图》。我的《读书札记》里有一段话讲“杜诗用事”。仇注讲“遗恨失吞吴”一句引了四家之说,权威的是苏东坡、王嗣奭、朱鹤龄的说法,另外还有其他两个人的说法。我认为朱鹤龄的说法对。这句的意思是,诸葛亮有遗恨,遗恨就在于刘备吞吴这一点做错了。“失”者,可以说是失算,也可以说是自己没尽到责任,有遗憾。遗憾就在于刘备不应该“吞吴”。要是不吞吴,结果还不至于这么糟糕。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两句好讲: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八阵图是诸葛亮留下来的古迹。关键是“江流石不转”。仇注找到了典故,但没往深里讲,再往深里讲一步诗就明白了。《诗经》里说“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不是石头,不可以转。换句话说,石可转也。我心如果是石头,就可以转,可以动。现在是等江水落了以后,八阵图的石累如同“焊”在江里一样,江水涨也好,落也好,都不能动。杜甫说“江流石不转”,是反用《诗经》的话,说明诸葛亮的遗恨体现在“石不转”,遗恨就比《诗经》里的主角恨得还深。恨到什么程度?连石头也转不动。大江比普通的流水要厉害多了,石头都没动地儿,就说明诸葛亮这个人对于蜀汉是忠心不改,即杜诗“志决”之谓。他决心要把蜀汉治理好,而偏偏蜀汉亡了。“江流石不转”是现象,现象是石本可转,但现在石竟不转。不转的原因在于诸葛亮有遗恨,而遗恨就在于吞吴,吞吴是个失策、失算的事,不应该。遗恨者,遗憾也。诸葛亮认为他终身的遗憾就在吞吴这件事上,自己没尽到责任,没有劝阻刘备吞吴。刘备没有接受诸葛亮的话,诸葛亮自己也表示后悔,说法孝直要是在的话,也许不至于打败仗。别看这是一首五绝,很简单,但老杜用事的技巧非常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