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世民管理日志
8551700000022

第22章 七月常怀畏惧 (2)

”向比自己知识少、能力低的人请教,学习他们的长处,增益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谦虚;即使自己才识渊博,也像才疏学浅一样低调、谦逊,这才是真正的高尚。一般而言,管理者都是组织中德高望重、才能卓著的人,学识、能力比其他成员高出一筹。但是,如果管理者因此就态度傲慢,强势地否定、批判甚至嘲笑其他成员的意见,就会严重打击他们进言的积极性。长此以往,组织就变成一言堂,除了管理者,没有谁再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松下幸之助总是以谦虚的态度欢迎员工给他提建议,即使非常幼稚的意见,他也耐心地听取,并且发掘其中的可取之处予以采用。应当以谦虚的态度向员工请教,欢迎员工提供建议。

星期三神明玄默

夫帝王内蕴神明,外须玄默,使深不可测,远不可知。——《贞观政要谦让第十九》【译文】帝王的内心蕴藏着神明智慧,外表沉默平和,使人感到深不可测,遥不可知。贞观三年(629),唐太宗曾向孔颖达问起《论语》中所说的“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究竟如何理解。孔颖达就借助太宗的话题,讲述了有才之人向无才之人请教的原因和态度,从而指出: 真正有才有德的帝王,应该做到“内蕴神明,外须玄默”。何谓“内蕴神明,外须玄默”呢?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加以理解: 一是“内蕴神明”,劝诫帝王加强内在修养。

孔颖达的建议其实并不新鲜,因为早在春秋时代,先哲们已经以修身养性的成人之道劝诫诸侯大王加强内蕴神明。自孔子等先哲积极倡导修身治天下的主张之后,能够在实践中加以贯彻的虽然不能说没有,但是凤毛麟角。二是“外须玄默”,劝诫帝王加强外在形象的塑造。虽然内心充满智慧,但是,从外表上看,却平静如秋水,这是何等令人敬佩的领袖形象啊!唐太宗能够创造贞观之治,其意气风发可以想象。而在孔颖达看来,真正有成就的帝王应该保持谦虚平和的外在形象,这样才能与内在智慧神明相称。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深不可测的形象,谨防故弄玄虚或故作高深的肤浅的“装酷”,也不应是机心重重、诡计多端的老奸巨猾。

星期四勿失德

水旱不调,皆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当责朕,百姓何罪,而多困穷!——《贞观政要仁恻第二十》【译文】水旱不调和,都是国君缺乏道德的原因。我的德行不好,苍天应当责备我,百姓有什么罪过,而遭受如此多的贫困呢?水旱失调分明属于天灾,但是,唐太宗却把这个责任归咎于自己“德之不修”,看起来似乎有点假惺惺的“作秀”成分。古代帝王为了显示自己的品德高尚、心胸开阔,往往刻意把不属于自己承担的罪责揽在身上,以此换取圣君之美名。然而,细细读后,不仅感觉此言十分真切,而且合情合理。

一方面,虽然人类的力量极其伟大,但是,在某些自然灾害面前,即使在今天的工业文明时代,尚不能自信地说可以完全控制,更何况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古代社会呢?然而,既然人类生存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向自然宣战,那么,面对大自然灾害的肆虐,人类就没有理由逃避。当然,唐太宗当时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认识。但是,他把自然灾害与人类联系在一起的观点,还是在客观上符合社会规律的。另一方面,帝王应该致力于天下所有百姓的幸福。水旱失调,灾害群发,身为百姓衣食父母的帝王无疑应该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且,历代帝王在取代前朝统治者获得政权的时候,都大肆宣扬君权神授。如今,天降大灾,那么代表上天来统治人民的帝王,当然难辞其咎。而按照当时的说法,只有帝王失德才会招致天怒人怨,唯其如此,太宗才会如此愧疚自己失德。在总结失败原因之时,不要一味强调客观原因,要反省自己是否“失德”。反省失德是领导道德品行高尚的体现,目的不是为了讨好员工,而是让员工知道即使遇到天灾人祸,也应该从人为的因素找原因,以此养成团队自律的风气。

星期五慎所好

古人云:“君犹器也,人犹水也,方圆在于器,不在于水。”故尧、舜率天下以仁,而人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人从之。下之所行,皆从上之所好。——《贞观政要慎所好第二十一》【译文】古人说:“君王好比是容器,百姓好比是水,水成为方还是圆的形状,取决于容器的形状,而并不取决于水自身。”所以尧、舜用仁义统治天下,而百姓也跟着行仁义;夏桀、商纣用残暴统治天下,而百姓也跟着残暴。下边的人做些什么,都是跟着上面人的喜好。唐太宗从古语中获得的治国智慧,即使在今天,这种管理思想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是上行下效。帝王属于国家最重要的公众人物,其形象自然对天下百姓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如果君王施行仁义治国,必然注重自身道德品行的修养,那么,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就会把道德仁义传递给百姓,这样就为天下人树立了一个仁义之君的榜样。这就是太宗说的君王是容器、百姓是水的道理。二是仁义乃君王治国之根本。帝王树立仁义道德的崇高形象,并不能保证天下百姓全部效仿之。但是,仁义乃君王治国之根本,仁义德化的实行,正是天下百姓所盼望的,残暴肆虐是百姓所痛恨的。在这个意义上,君王实行仁义道德还是残暴肆虐,并不仅仅在于树立崇高的圣君形象,还在于帝王能否履行圣明之君应该承担的职责。今天,企业管理思想对于如何树立领导者形象以及如何实施人性化管理,多有论述。许多企业也在这方面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不仅企业领导个人形象提升了,还改变了整个企业的良好形象。可见,古人“慎所好”思想是具有充分现实意义的。对待自己的喜好,要借鉴古人的管理智慧,充分利用“方圆在于器,不在于水”的思想。

第三周星期一好尧舜之道

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贞观政要慎所好第二十一》【译文】我现在喜欢的,只有尧、舜的准则,周公、孔子的礼教,我认为这些就像鸟儿有了翅膀,鱼依靠水一样,失去了这些必定死去,不能片刻缺少啊。尧、舜之道究竟如何仁义,由于历史久远,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其不仅被广泛传播,还一直被奉为历代封建王朝治国之道中公认的准则。即使开创了贞观之治伟大盛世的唐太宗,也心甘情愿地声称“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可见尧、舜治国之道的成功之处。正因为这个原因,古代一直把实现尧、舜之治看作治国之道的最高境界。唐太宗对此大加推崇,也就理所当然了。

国家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芸芸众生风俗淳朴还是道德败坏,牵涉到国君政治教化的能力。如果说尧、舜之道重在仁厚,那么,周公、孔子之思想就重在礼仪教化,这既是保证一个国家等级有序、良性协调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标准。所以,唐太宗把它比喻为鸟儿的翅膀、鱼儿对水的依傍,是完全合乎情理的。今天,商业竞争的残酷被妖魔化为你死我活的兽性残杀,企业也被渲染为不惜一切、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奸商。其实不然,不懂得仁义宽厚的人性化管理,缺少职责等级分工的专业化管理体制,任何成功的企业都不会走得更远。在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同时,应该注意把人性化管理和分工明确、等级有序并行使用,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将导致管理中的短腿现象。

星期二疾虚事

君天下者,惟须正身修德而已,此外虚事,不足在怀。——《贞观政要慎所好第二十一》【译文】国君只要端正自身,修养德行就行了,除此之外的那些虚妄之事,不值得放在心上。唐太宗之所以谈论正身修德、不可虚妄之事,原因来自被他推翻的隋炀帝。隋炀帝生性多疑,防范他人之心过重。据说,其生平最忌讳的是胡人,以至于改称胡瓜为黄瓜,并且修筑长城来防范胡人。但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隋炀帝竟然死于胡人血统的宇文化及和令狐行达之手。唐太宗以此典故告诫臣下,身为管理者不要轻易迷信虚妄之言。唐太宗这种不迷信虚妄言论的思想,对于今天的管理者而言,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虚妄之言毫无科学根据,需要管理者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果一味迷信,最终结果往往不是得以逃脱,反而是越陷越深。隋炀帝的下场就是最好的说明。对于道听途说的虚妄之言,要保持理性的头脑,不迷信、不受骗。

星期三不敢多言

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贞观政要慎言语第二十二》【译文】我每天坐朝听政,想要说话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句话对天下百姓是否有利益,所以不敢随便多说话。古人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知道的就要明明白白说出来,不知道的就不要乱说。但是,这样的原则似乎和唐太宗这里的“不敢多言”之说是矛盾的。对此,应该如何理解呢?第一,“不敢多言”,重在说话之前应该“三思”。帝王说的话属于“金口玉言”,言既出,行必果,因而要慎言慎行。第二,“不敢多言”,贵在说话要有的放矢,不说空话、大话、假话。帝王应该顾及身份,不能妄言。多说话本身并没有问题,而是不要说那些不该说的假大空之类的话。这样的话说得越多,越容易扭曲自身形象,而且容易导致更大的祸端。第三,“不敢多言”,不等于少说话、不说话,而是要说与百姓利益相关的话,除百姓利益之外,其他的话少说、不说。只有心系天下百姓,才能保证说出的话有价值、不多余。说话之前要“三思”。要考虑所说的话是否属于信口开河的虚妄之言。说话尽可能简明扼要。言多必失,而且,说话多了往往会淹没主题,减弱了话题的分量。

星期四不可出言有所乖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