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世民管理日志
8551700000021

第21章 七月常怀畏惧

第一周星期一积累诚信

自王道休明,十有余载,威加海内,万国来庭,仓廪日积,土地日广。然而道德未益厚,仁义未益博者,何哉?由乎待下之情未尽于诚信,虽有善始之勤,未睹克终之美故也。其所由来有渐,非一朝一夕。——《贞观政要诚信第十七》【译文】自从王道美好,有十多年了,威力遍及全国,万方来朝拜,国库一天天充实起来,领土天天扩展。但是道德没有更加深厚,仁义没有更加广博,为什么呢?因为对待臣下的态度没有完全诚实守信,纵然做事有良好开端,却不见得能善终。它的形成是逐渐的,非一朝一夕就可。人的诚信、组织的诚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树立的,需要长期的积累。诚信是助你取得事业腾飞的翅膀。想要使别人充分相信自己,必须经过相当漫长的时间。兑现许诺过的每一件事,诚心诚意,让人无可挑剔,才能慢慢地培养出信用。诚信虽然来之不易,但失去却非常快,长期守信得来的信用,很可能只因为一次失信就人格破产。所以,务必珍惜诚信,不要轻易做出有失诚信的事情。不要轻易承诺,承诺就必须兑现。珍惜诚信,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兑现,绝不能在事情开始之前说得很好,却不能将所说的话落到实处。

星期二着眼长远

夫中智之人,岂无小惠?然才非经国,虑不及远,虽竭力尽诚,犹未免于倾败。——《贞观政要诚信第十七》【译文】一般水平的人,哪里没有小聪明?但是他们没有经国济世的才能,考虑问题不能作长远打算,即使竭尽力量和忠诚,还是不能避免国家覆灭衰败。这段话是魏徵在贞观十年(636)给唐太宗的谏言。魏徵强调,国家治理关系到子子孙孙长远利益,如果不具有长远的眼光,只顾眼前利益,即使竭尽全力,其结果只能是错得更严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管理者的决策代表着组织的集体意志,涉及组织成员的集体利益。换言之,管理者的决策影响巨大。因此,管理者做任何一项重大决策都应当格外慎重,不能鼠目寸光,应当考虑长远利益。制定决策时必须考虑长远利益,不可急功近利,不可为了牟求短期利益做出损害国家、社会或其他组织、个人的事情。

星期三顺物情

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贞观政要俭约第十八》【译文】自古以来,帝王们凡是兴建工程,必须充分重视顺应民心。唐太宗能够从关心民生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大兴土木会带给百姓沉重的负担,这在历史上的帝王中间还是相当难能可贵的。一方面,自古帝王虽然“凡有兴造必顺物情”,但是,这仅仅是针对那些君子式的帝王而言的。事实上,更多的帝王并不是顺应物情,从秦始皇大兴土木兴建阿房宫,到隋炀帝在扬州建造行宫,唐代以前无数帝王因穷奢极欲的生活把国家带入动乱的深渊。因此,那些头脑清醒的帝王们,无不引以为戒,谨防重蹈秦始皇、隋炀帝的覆辙。唐太宗在天下大治之时,断然停止自己筹划很久的兴建宫殿的计划,这对于一个帝王而言,并非简单的事情。

另一方面,所谓顺应物情,不仅包括不违背民心,不去兴建那些劳民伤财的物情;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即要顺应民心,去兴建有利于人民生活改善的工程。正如唐太宗自己说的,大禹治水耗费天下无数民力,但是,人民没有任何怨言,因为这是一种顺应民心物情之举措。可见,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动用民力兴建土木,而在于兴建的工程是否为了人民。如果仅仅为了满足统治者自己的享受,那就是违背物情;如果是为了人民利益,那么,再大的工程也都是值得去做的。今天,许多企业在取得成绩之后,往往大肆添置购买办公奢侈品,名义上是为公司发展,实际上是领导自己享受,不仅耗费资金,还弄得员工怨声载道。如果领导者能够从唐太宗的“顺物情”思想中自省,那么,就明白如何去处理这些事情了。顺应整个公司或团队的利益,有损整个企业员工利益的工程不应考虑;相反,如果有利于整个公司或团队切身利益的工程,即使再浩大,也属于顺应民心之举,应该坚决支持。

星期四自节

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贞观政要俭约第十八》【译文】我身为尊贵的帝王,拥有天下财富,每件事情都是由我说了算,但我真的能够节制自己。如果天下百姓不想做的事情,我一定能够顺应民意。“自节”是唐太宗对大臣们讲述帝王应该在尊贵之中保持理性的头脑,做到克制自己,心系百姓利益的经验之谈。虽然其中多少有点自我吹嘘卖弄的味道,但是,无论从历史上唐太宗创造的历史功绩,还是从此言的恳切真诚来看,都是非常值得今人好好反思的。自节首先要自觉。帝王身为天下人的衣食父母,应该以君子之德慎重对待这个职位。正如太宗所说:“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不滥用权力呢?虽然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例如谏官可以监督皇帝行为,但是,如果帝王们一意孤行,谁也无法阻止。只有帝王们自身自觉,才有可能实现自节。自节还需要节欲。帝王既然富有四海,那么,出于人的感官生理本能的正常需求,更容易追求奢侈享受,这就需要自己克制欲望。这当然不是禁欲,而是要考虑欲望本身与百姓利益之间的利害冲突问题。一旦自己的欲望是建立在百姓痛苦的基础上,那就应该克制消除;如果与百姓利益并不冲突,那就属于合理消费了。现代企业领导中有诸多所谓的“成功人士”,住豪宅,开豪车,穿戴名贵,出入名流娱乐场所,成为社会上人人羡慕的对象。虽然用自己的钱消费并无任何过错,但是,如果放纵欲望,不能自节,就很容易滑向堕落无耻的深渊。适当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做到顺应欲望而不贪婪放纵,对待自己的欲望要慎思慎行。

星期五知足与不足

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贞观政要俭约第十八》【译文】因为隋炀帝昏庸无道,所以,上天让陛下取而代之。如果陛下以此就满足了,那么,现在的尊贵完全可以让你满足。如果陛下认为这样还没有满足,那么就算是再超过现在一万倍也不会知足。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所以古人谓之“欲壑难填”,但这种情况是对一般人而言的。当年孔子赞颂得意门生颜回时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由此诞生了中国数千年来被奉为圭臬的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人生哲理。

魏徵对太宗申明做人应该知足的第一层含义,其深刻意义就在于应该效仿先哲的知足常乐。古代君王拥有天下,在穷人眼里当然应该知足。但是,对于帝王而言,由于欲望已经恶性膨胀,其贪婪之心也就比一般人更为强烈,所以,历史上总有无数帝王穷奢极欲而国亡身死。这正是魏徵劝诫太宗说的“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这是知足与不足的第二层意义。现代企业追求商业利润的目的被恶性夸大,因为过分贪婪,往往导致许多企业被欲望冲昏了头脑而最终破产。在战略规划上,应该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不要忘记适可而止。应该尽最大努力去追求市场利润,但是不应该把追求利润扭曲为贪婪地独占一切。知足并不代表不思进取,而是心态平衡、不乱方寸的表现。

第二周星期一常怀畏惧

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贞观政要谦让第十九》【译文】人们说做皇帝的人就可以自以为尊贵崇高,无所畏惧了。我却认为应该保持谦逊恭谨,常常心怀敬畏。贞观二年(628),唐太宗对群臣直言,虽然自己已经尊贵无以复加,但是,常常怀有畏惧之心。其意思可以从如下几个层面加以解释: 一是帝王受命于天,对人民的统治代表着天意。那么,帝王在人间的每一点作为,都受到上天的监督。虽然上天高不可及,但是,在古人心目中,上天是一直在严密注视着帝王们的一举一动。把天下治理得好,固然令上天满意;如果稍有不慎,被他人夺了天下,或者政策失误导致民怨沸腾,都会引发上天的震怒,最终受到责怪的还是帝王。

二是帝王虽然把匍匐于脚下的百姓当作阶级压迫的对象,但是,身为天下百姓衣食父母的帝王,应该担当起养育成千上万子民的责任。在这个意义上,人民才是帝王真正的衣食父母。帝王治国之道直接关系人民生活利害关系,即使唐太宗这样有所作为的明君,也不敢对此大意。手下的大臣们更是把监督皇帝民生政策是否得当作为职责,稍有不慎就要上书指出。在这样的情况下,难怪唐太宗心中不安地说: 有这么多的大臣谋士在看着我,我哪里能不害怕呢?综观太宗“常怀畏惧”之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些企业管理者自以为身为总裁、总经理,就可以为所欲为,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这种无所畏惧的心理和唐太宗的思想相比,实在相距甚远。优秀的领导要心怀畏惧: 第一,对企业承担的社会历史责任心怀敬畏,把做好企业与完成社会使命联系起来。第二,对员工的监督意见心怀敬畏,应该心系员工生存幸福,不要把领导权力当作独断专行的特权。

星期二谦虚

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访能事。己之才艺虽多,犹病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己之虽有,其状若无;己之虽实,其容若虚。——《贞观政要谦让第十九》【译文】自己虽然有才能,不自夸自大,仍然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他们所懂得的事情。自己虽然多才多艺,还是觉得不足,仍然向知识少的人请教,进一步求得补益。自己虽然有才能,样子像没有才能一样;自己虽然知识丰富,态度像没有知识一样。国君身居高位,如果凭借权位欺凌臣下,炫耀自己的才能,不愿意接受劝谏,那么必然阻塞臣下提供意见的道路,国君和臣下所遵循的原则必然相互违背。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