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战国那些CEO们
8549900000045

第45章 最是那回眸一笑 (4)

同一年,齐国发生了一件很诡异的事情。这件事,史书都没有详细的记载,顶多会提一句——田甲劫王。田甲劫王是什么事件?《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及田甲劫湣王,湣王意疑孟尝君,孟尝君乃奔。”大概意思是说这一年,有人劫持齐湣王当人质。事件结束后,湣王看来并没有查到真凶。我们都明白,在没有真凶的情况下,大家会胡乱怀疑的,会做各种假设。湣王的假设是在公司一手遮天的孟尝君想作乱,取而代之。

湣王怀疑孟尝君,我觉得有两点理由:一、有人曾经在湣王面前诋毁过孟尝君,说他做了不臣之事;二、但凡比董事长出风头的经理,必然会遭到董事长的嫉妒和猜疑。因此孟尝君得知董事长怀疑自己就是事件的策划者时,他心里气愤、憋火,我替公司没白天没黑夜的工作,到头来你居然这么怀疑我?但是他没办法,只好辞去了CEO的位子,告老还乡,要求回到自己的分公司——薛城。董事长顺坡下驴,同意了他的辞职申请。没杀他,算是给足了他面子。

我觉得整个事件从头到尾都有人在策划。策划人恰恰是利用了湣王和孟尝君两人的心理,成功地使两人互有芥蒂,又不好意思当面质问。于是,两人的隔阂成了无法化解的一种心理障碍,最终以孟尝君的出走作为了结。

而有能力、有需要、有条件做这个策划的最大嫌疑人,当然是苏秦。

苏秦是谁的高徒?鬼谷子。策划这么一起小小的误会,那是小菜儿一碟。

为了燕国的利益,齐国公司越乱越好,这就是苏秦的需要。

此时苏秦人在齐国,又受到湣王的重用,有这个条件实施他的计划。

如此一来,我们就还原了事件的真相:孟尝君是齐国公司最出色的经理人,又是田氏的后裔,可以说任何公司想要从齐国捞好处,都无法忽略孟尝君的存在。要让齐国出乱子,必须使齐国公司高层和孟尝君产生矛盾,必须策划一件事,搞走或者直接弄死孟尝君。于是,苏秦先是派人假装劫持湣王,接着安排人在湣王面前诋毁孟尝君,从而把湣王的怀疑视线转移到孟尝君身上。进而令孟尝君辞职出走,达到瓦解齐国的目的。如果历史果真如我们推测,一切就合乎情理了,而这不过是苏秦为燕国复仇所做的第一步。

也就是在这一年,燕国迎来了一位贵人——职业经理人乐毅。这是燕国扬眉吐气的开始。

八、巅峰时刻

当苏秦开始谋划搞乱齐国的时候,我们应该转身看一看其他公司在做什么。

燕国,董事长求贤若渴,乐毅开始走上历史前台;秦国,湣王八年,大败韩魏,斩首二十四万。湣王十一年,再次大败韩魏,攻占魏国公司河东地盘四百里,攻占武遂地盘二百里。湣王十二年,秦又攻占魏国六十一间分公司。很明显,燕国加快了报复的步伐;更明显的是,秦国加快了东进的步伐。秦国已经不再满足一点点地“蚕食”韩、魏、赵三兄弟。蚕食已经不能满足秦国的胃口了,现在应该用“鲸吞”这个词。仅湣王十二年,秦国就从魏国得到了六十一家分公司,这不是鲸吞是什么?秦国的动作也太大了,难道不担心齐国出兵援助兄弟魏和兄弟韩吗?

当然担心,可是秦国先行一步,稳住了齐国。当时齐湣王对外连战连捷,动了吞并宋国的念头,而要想集中精力搞宋国就不能跟秦国有冲突,因此湣王有跟秦国暂时和好的内在要求。秦国当然也看出了湣王的意图,恰恰秦国此时有更迫切的要求,那就是大举进攻韩魏。而齐国是韩魏的大哥,如何才能保证齐国不插手?很明显,秦昭王必须对湣王这么说,哥,你放心大胆地收购宋国,我保证不分散你的精力;但是有一点,我去韩魏捞好处的时候,你也不能干涉我。

于是齐、秦两家公司的大Boss就这样达成了默契:互不干涉,埋头捞钱捞地。这两位的想法就是,等到我们两家都捞够了,身边没有韩、魏、赵等杂七杂八的公司了,再一决高下。

但是秦昭王没等那么长时间,从韩魏赵,特别是魏国公司那里获取大批的土地资源后,秦昭王信心爆棚,打算在有生之年实现祖先从未有过的霸业。所以在齐湣王十三年,秦国董事长过早地向其他公司暴露了自己的野心:他想称帝。担心招致所有人的声讨,于是他拉上了实力相当的齐国。他跟齐湣王说,哥,你看,全天下就是齐国和秦国实力最强,赚钱最多,地盘最大。大周证监会已经完了,真的,哥,天下是咱俩的了。咱称帝吧!于是乎,两位董事长称帝了,史称东西二帝。

那么,称帝给两家公司带来好处了么?没有,任何好处都没带来。相反,有百害而无一利。

苏秦听说两人称帝的消息后,兴奋得一夜没睡着觉。这是消耗齐秦、报答燕国的大好时机。

他在公司例会上问湣王:“老大,你觉得齐国和秦国称帝后,其他公司尊重齐国多一些呢,还是尊重秦国多一些呢?”

湣王想了想,回答说:“应该是秦国多一些吧!”

苏秦又问:“那么,如果您放弃了帝号,其他公司是爱戴您多一些呢,还是爱戴秦国董事长多一些?”

齐湣王回答说:“应该是我吧!”

苏秦又说:“秦国董事长约您一起称帝后,很多事都得齐秦联合做。那么你俩称帝后,如果秦国约你去抢赵国地盘,跟齐国单独去抢宋国地盘相比,哪个更能得到实际的好处?”

湣王灭宋的心思由来已久,他当然点点头说:“不如我单独抢宋国的地盘。”

苏秦心说,OK了,他向前一步,说:“董事长,这就很明白了,如果您现在放弃帝号,名义上是尊重秦国,让秦国一人称帝,实际上是孤立秦国,使秦国处于不义、不利的孤单境地,而齐国则获得了燕楚等盟友,又获得了单独收购宋国的好机会。”

湣王想了想,有道理啊。于是称帝仅仅两个月后,湣王就放弃了帝号。同时由苏秦带队,联合韩、赵、魏、燕,五家公司再一次形成合纵攻势,逼近秦国,讨伐秦国僭越帝号的罪过。

跟以前一样,这五家公司仍旧各怀心思。

齐国:毫无疑问,齐国想借这次合纵再次明确地告诉秦国,哥有这个号召力联合大家揍你,所以哥我去收购宋国的时候你老实点,别坏我的好事。

韩赵魏:这三国连年受到秦国的蚕食鲸吞,苦不堪言,其实他们是真心实意要合纵攻打秦国的,可惜了这一片真心!

燕国:这次五家公司里面,燕国的心思最深,最不易让人看懂。记得前面,齐国跟燕国结了两次梁子吧?燕国恨不能生吃了齐国啊,所以燕国攻秦,只是做做样子而已,真实的目的是通过齐、秦之间的硬碰硬,达到消耗齐国实力的目的。齐国的损耗越大,燕国复仇的机会也就越大。

这就是各怀鬼胎的五家公司,真心想揍秦国的韩赵魏没有能力揍,打着幌子的燕齐又不想动真格的。所以,这次合纵依旧跟“西域观光团”一样,组团去旅游了。

那么,达到目的的公司是谁呢?

表面上是齐国,因为在这之后一年,齐国就顺利地吞并了宋国公司,地盘扩大了若干。其实,真正达到目的的,只有燕国。齐国吞并了宋国后,一则、实力大受损失;二则、如何消化宋又是个头疼的事情,耗费了齐国不少精力。这样一来,消耗齐国的目的,燕国达到了。

至此,湣王的辉煌到达了顶点。该赢的赢了,想收购的也收购了,称帝也称了。但是这次的妩媚,却是齐国公司留给世人的最后一次回眸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