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战国那些CEO们
8549900000013

第13章 一决公母 (2)

呵呵,废话少说,这边雍廪得手,马上给高子去了短消息,高子收到,当仁不让,痛快地结束了自家的鸿门宴,送连称和管至父去了该去的地方。

短短两个月,公司两任董事长被刺。这在公司史上还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公司上下群龙无首,陷入了权力真空。

三、我叫小白

前面提到了,齐僖公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诸儿,也就是齐襄公,Game over,已经和我们byebye了;二儿子公子纠,他在齐襄公结果了鲁桓公后不久,就去了鲁国;小儿子公子小白,跟公子纠同时申请外派,不过小白去了莒国。公子纠和小白,说是外派,实际上是去避难。当时襄公刚刚干掉了鲁桓公,公司内部形势不明。

雍廪刺杀无知后,董事长位子空缺,摆在齐国公司面前的是一道选择题,二选一:答案A公子纠,答案B公子小白。如果按照《公司法》,似乎又不是道选择题,因为公子纠年长,小白次之。按照顺位继承法,公子纠是齐国公司第一继承人。这似乎又成了一道牵扯基本常识的判断题。

这是公元前685年的春天,这个春天对齐国公司来说,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还是又一个乱糟糟的开端,谁也说不清楚。但是有一点很肯定,公司以稳定求发展的一贯方针,让员工对目前的内乱产生了厌倦。他们很快就根据《公司法》做出了选择——迎立公子纠。看来公子纠从鲁国回公司即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老天爷经常打晴天霹雳的,最终即位的不是纠,而是他弟弟小白,也就是我们要讲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春秋首霸——齐桓公。

看似板上钉钉的事情,怎么会又出了差错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春夏之交公司内部的情况吧。

首先是公子纠,当时在鲁国,身边有管仲和召忽的辅佐。管仲后面我们会仔细讲,他有着跟姜太公几乎一模一样的苦难经历和超强才能;召忽是当时能力超群的市场部骨干,攻城略地,尤其勇猛。当时公子纠已得到消息,齐国公司要迎立他回公司继任,形势很明朗,前途很光明。

而这时的小白呢,似乎并没有要抢哥哥饭碗的决心和信心。他身边的师傅是鲍叔牙,一个参透万物的能人,一个无私忘我的高人。得知公司想接公子纠回去,鲍叔牙和小白似乎觉得这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他们两人还没有做好打算,要跟公子纠一争高下,一决公母。

一个做好准备要回去继任,一个乐观其成。这个情况下,外力成了左右结果的关键因素。这个外力,对公子纠来说,是阻力;对小白来说,是助力。

我们先看公子纠的阻力:公子纠接到消息,准备动身的时候,鲁国公司的董事长鲁庄公,也就是公子纠的小外甥,却迟迟不放二舅回去。这是为什么?难道鲁庄公不想做个顺水推舟的人情,趁机跟齐国公司将来的董事长搞好关系吗?不是,他有自己的小算盘。还记得去年冬天,无知袭杀襄公的事情吧。这件事一传到鲁国,鲁庄公的老妈文姜悲愤不已,极力鼓动儿子向齐国讨罪,替襄公血仇。

鲁庄公是怎么想的呢?他至死都不会忘记自己老爸所受的耻辱,被大舅戴了绿帽子不说,还被大舅拉杀在齐国,屈辱地客死他乡。在他看来,大舅襄公死了活该,齐国倒闭万岁!所以,当时他差点就借着老妈的声势,趁齐国公司内乱,狠狠地敲一笔竹杠。但是来自齐国的消息,让他打消了这个损耗自己实力的念头。一个是无知被企划部主管杀了,这样鲁庄公就失去了打击的借口和目标;二个是,齐国的常务副总国子和高子,迅速稳定了公司局势,这样鲁庄公失去了出兵的底气,鲁国打不过稳定的齐国啊。而齐国传来的第三个消息,让鲁庄公更加不爽——想接公子纠回公司继任董事长。

按说,鲁庄公做个顺手人情送二舅回去,二舅又在他这里避难了好几年,回去后肯定会对鲁国不薄。但是鲁庄公想要的远不止这些,他要看着齐国公司再次陷入混乱,因为远在莒国的小舅,可以作为让齐国内乱的棋子。如果二舅迟迟不回去,小白小舅必然会动心思。这点,鲁庄公看得很准。

我们再来看看小白的助力:虽然公司的股东们选择迎立公子纠回公司,但是公司的两个常务副总国子和高子,跟小白关系一直不错,他们内心是希望小白能回来有所作为的。这两位副总起了这个心思,使本来毫无指望的小白看到了一线希望。

国子和高子做出这个决定,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搞不好就是灭族之罪。但是两人权衡形势后,觉得风险还在可控范围内,尤其是公子纠迟迟不能回公司上班的事实,使得这件事的保险系数加大了不少。

国、高两大家族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这里面有公、私两方面的利益。

对公来说,国、高两人都觉得小白能力在纠之上,如果小白继位,对齐国公司无疑是件好事,公司收益率高了,作为股东的国、高两家,自然跟着沾光。

对私来讲,国、高跟小白的私下关系远胜过纠,如果小白继位,无疑会稳固他俩在公司的地位。

正因为这是一件公私兼顾的美事,两人才决定拥立小白。

鲁国一个劲地给纠施加阻力,国、高又在给小白增添助力,这一反一正,使得纠和小白的力量对比有了根本的变化。而这个变化,也让小白的心里,泛起了层层遐想的涟漪。

是啊,就像一个亿万富翁在马路上突然跟你说,嘿,年轻人,给你一个亿你要不要?你会怎么样?

废话,当然要。

于是,小白终于华丽丽地登场了。

四、鲁公的好算盘

管仲此时陪同公子纠在鲁国,等待齐国公司迎立纠继位。等了好多天,鲁庄公就是不提送二舅回公司的事。管仲明白了:鲁公你这坏蛋外甥,这是要害死你二舅啊。你迟迟不送二舅回公司即位,这是想隔岸观火,看齐国内乱的热闹,从中取利。

当即,他回到住处,找到了公子纠。

“经理,回公司的事不能再耽误了,我们马上动身,赶回公司。再晚了,我们汤都没得喝!”管仲来不及细细给公子纠分析,只是一个劲地催促他动身。

“可是,鲁公这边还没安排好呢。”公子纠吃了来自公司内部的定心丸,也不很着急。

管仲急了,“经理啊,到现在你还没看明白?这个好外甥是想看你和小白经理的热闹啊。他能好心送你回去?他巴不得齐国公司乱成一锅粥。不信,你现在就去跟他说,你要回去,看看他什么意思。”公子纠想了想,这才明白过来。

管仲说:“来不及了,我先带几个人去莒国,半路上阻挡一下小白。你马上去跟鲁公说,你要回去,现在就回去。”

管仲说罢,悄悄起身,带了几个员工,溜出鲁国,直奔东面的莒国而去。公子纠则去了鲁国公司总部,敲开了鲁庄公的门。

“阿同,二舅在你这里时间也不短了,公司还等我回去呢。你安排人,送我回去。”纠开门见山跟自己外甥同说了打算。

鲁庄公听了心想,二舅你明白过来了啊。于是呵呵笑道:“二舅,着什么急啊。回去是肯定要回去,但我们要光明正大、很隆重地回去,外甥不能给您跌了份儿。我还没准备好仪仗队呢。”

纠听了,心里也急了,果然不出管仲所料,他是在故意延宕时间,好看齐国公司的热闹呢。“不行,二舅马上就要动身,晚了恐怕夜长梦多。如果我回去没位子坐,二舅可就帮不了你什么啦。”

鲁庄公一听二舅把话都说透了,没办法,只好说:“放心,二舅。我小舅如果想抢你位子,他还得问问我同不同意呢。我马上安排人手,送你回去。如果小舅敢来横的,我是一定要帮二舅你出头的。毕竟你是我亲二舅,小白小舅不过是远房而已,这点我还是很清楚的。”

纠听了这话,心说,你有这么好心,我早就回去了。但是现在人在屋檐下,也只能附和:“那敢情好。外甥你放心,我继位了,公司的海盐贸易,我拿一半给你做。”

鲁庄公立马回头跟公司办公室主任说,“你看,二舅说话多敞亮!你们可要记住了,二舅说话做事可是说一不二的。多跟二舅学学。”

纠心想,你小子这是说给我听呢,我要不要写个字据给你啊?当下笑着说:“我说话一个唾沫一个坑,放心好了。”

当下,鲁公安排人,收拾好东西,送二舅出发。

鲁庄公送走了二舅,心里舒坦:要是二舅顺利回去了,我可以做做海盐贸易,大赚一笔;要是小白小舅抢先了,少不得这哥俩一场混战,我也好有借口出兵,趁机捞点好处。

五、对不起,这个位子有人占了

管仲自己带了人,选了上等好马,赶往莒国回临淄的必经之路。到了齐、莒边境,管仲选了一处要地,潜伏下来。这个地方,半带山坡,丛林茂盛,视野开阔,老远就能看清楚路上的行人和车马。身后一溜下坡,事成后可以疾驰而逃。

过了不多时,一群人从莒国方向打马赶来。管仲远远望过去,可不就是小白么。小白旁边,是自己的好朋友、好兄长鲍叔牙。管仲屏住气,等小白进了射程,心说:鲍哥,对不住了。当下拈弓搭箭,嗖的一声,箭射了出去。几秒钟后,小白应声而倒,跌落马下。管仲见得手,一声唿哨,起身从丛林里窜出来,上马往鲁国方向跑了。

鲍叔牙远远望见射杀小白的那群人里,有一个带头大哥,正是自己的至交管仲,心说:老弟,你还真不含糊,招呼都不打,就把我学生射了。

鲍叔牙蹲下身去看学生小白的伤势。谁知,小白睁开眼,问道:“走了么?”吓了鲍叔牙一大跳。小白躺在地上,嘿嘿笑道:“我这人,哪儿都不好,就是耳朵好使。刚才听到一支箭刺破空气,我就本能地仰身倒了下去。”

小白这句话是实话,他确实耳朵好使,他能听好听的,也能听不好听的,所以他后来成就了公司霸业。鲍叔牙一看经理没事,只是把带钩射掉了,心里暗说:好险。

“经理,事不宜迟,看来我们已经落在人家后面了。赶紧起身,我们得赶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