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碑林集刊(十六)
8547500000007

第7章 新出三方唐代齐氏墓志铭考释(2)

志文云:“六年,加后院都虞候。统握兵权,群情景仰,出授张定镇遏使。” 所谓“后院都虞候”,是藩镇中央军的牙军镇将称号,严耕望先生《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云:“都知兵马使,左右厢后院等兵马使,虞候、都虞候,押衙、都押衙,教练使、都教练使等。这些军校乃是藩帅以下最有权力的人物……自田弘正卒后,魏博大权实际上落在牙校手中,飗帅之继承也是最有力量之军校代之。” 这些藩镇为了掌控所辖地区,竞相将辖下的军兵驻屯于领内诸州县治,及如张定镇这种关津险要地区,授所属的心腹将校为镇将,统领其地,作为割据的资源。镇将也被称为镇使、镇遏使、镇遏兵马使、镇遏都知兵马使等。齐志英太和六年(832) 正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出仕此职的。

志文云:“八年春,移军赴阙,隶属奉天。寻蒙追入,署牙前兵马使。高步禁营,卓立奇节,扫荡妖孽,忠孝频推。”这里的“牙前” 通“衙前”,“衙前”、“押衙” 的“衙”,最初指行军统帅的指挥机关,以后逐渐专指节度使的使衙。衙署这是从“牙旗”一词引申出来的,牙通衙,古代大将出镇,例建牙旗,仗节而行,因而他们的官署称牙,后作衙。唐朝节度使是独镇一方的将帅,他们出镇,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援古例称官署为牙,称所树之旗为牙旗,称所居之城为牙城,所居之屋为牙宅,称朝见主帅为牙参,称所亲之将为牙将,卫队为牙队,而亲兵则称牙兵。牙兵最早乃为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所设,田承嗣在魏博拥兵十万,择矫健强力者万人,号牙兵。

这就是牙兵史上最为有名的魏府牙军,时云“长安天子,魏府牙军”。志主所帅博野军,本来自魏博地区,这也是唐代中后期朝廷想多方控制的一支军事力量。“八年春,移军赴阙”,是太和八年(834)为宿卫京师而屯军于奉天行营的。是年志主四十四岁。

志文云:“开成元年,转侍御史,迁衙内步军兵马使。” “衙内” 是唐末宋初藩镇以亲子弟领衙内之职。《新唐书·仪卫志上》称:“凡朝会之仗,三卫番上,分为五仗,号衙内五卫。” 所谓衙内步军兵马使,与押牙一样,都是藩镇体制下的子弟最常见的职务。是年志主四十六岁。

志文云:“会昌二年(842),拜马岭镇都知兵马使,兼庆州副兵马使。绥抚多方,勋绩茂异,五年之内,创立更变,移风易俗,千古作程,虑以文繁,不复具载。”安史之乱后,庆州属于党项东山部落居地。《旧唐书》载: “贞元三年(787) 十二月,初禁商贾以牛、马、器械于党项部落贸易。十五年(820)二月,六州党项自石州奔过河西。党项有六府部落,曰野利越诗、野利龙儿、野利厥律、儿黄、野海、野等。居庆州者号为东山部落,居夏州者号为平夏部落……十五年(820) 十一月,命太子中允李寮为宣抚党项使。以部落繁富,时远近商贾,赍缯货入贸羊马。至太和、开成之际,其藩镇统领无绪,恣其贪婪,不顾危亡,或强市其羊马,不酬其直,以是部落苦之,遂相率为盗,灵、盐之路小梗。会昌(841)初,上频命使安抚之,兼命宪臣为使,分三印以统之。” 齐志英这时担任马岭镇都知兵马使兼庆州副兵马使,主要任务也是安抚居庆州的党项东山部落。是年志主五十二岁。

志文云: “大中元年,破蕃寇,拜御史中丞,兼授左金吾卫翊府左郎将。” 据《资治通鉴》,大中元年(847) “吐蕃论恐热乘武宗之丧,诱党项及回鹘余众寇河西,诏河东节度使王宰将代北诸军击之。宰以沙陀朱邪赤心为前锋,自麟州济河,与恐热战于盐州,破走之。” 作为河西马岭镇都知兵马使兼庆州副兵马使的齐志英,与河东节度使王宰一起,平乱告捷。紧接着,“其年秋,因染微疾,请罢镇务,将赴京师,特蒙允许,即日命驾,将吏号恋,如失父母。公既达禁卫,以课绩殊尤,未遂休退,依前授衙前兵马使兼管将幕。不料积善无徵,以大中二年(848) 二月二十九日奄终于长安县崇化里之私第,春秋五十有八”。其子四人,长曰克信,次曰克谏、克让、克侗,女三人。《齐克谏墓志》随其父墓志同时出土,下文将述及。其亲侄五人,与《齐志萼墓志》相合。

其第三子齐克让,《旧唐书》有载:乾符三年(877) 春正月乙卯朔“以左金吾卫大将军、右街使齐克让检校兵部尚书,兼兖、沂、海等州节度使”。《资治通鉴》亦载:广明元年(880) “齐克让奏黄巢自称天补大将军……癸亥,奏黄巢已入东境,收军退保潼关,于关外置寨”。又张承范进言: “闻黄巢拥数十万之众,鼓行而西,齐克让以饥卒万人依托关外。” 至十二月, “齐克让军皆绝粮,士卒莫有斗志。是日黄巢前锋军抵关下……克让力战,自午至酉始解,士卒饥甚,遂噪,烧营而溃,克让走入关”。由此可知,齐克让在唐末抗击黄巢的战争中曾屯守潼关。

《齐志英墓志》撰文并书者雷景中,署衔“右神策军奉天镇判官承议郎试太子舍人”。志文云:“以景中久同军幕,德业备详,虑岁月推移,陵谷更变,挥涕命石,托为斯文。”此人还撰文并书写过《梁守谦墓志》,署“朝请郎前试大理评事上柱国”。

梁守谦卒于太和二年(828),此时齐志英尚健在。雷景中会昌以后还撰文并书写过《雷讽墓志》,署“右神策军奉天镇判官承议郎试太子舍人”,与《齐志英墓志》结衔相合。

二、齐志萼墓志

《齐志萼墓志》志石宽50.2厘米,高50厘米,志文28行,行27字,楷书。志文如下:唐故奉天镇博野军左厢兵马使齐公墓志铭并序公讳志萼,字茂之,其先高阳郡人也。后以世善武柄,效勇军前,河朔诸藩佳雄慕义者,独常山而得名闻夷夏,因其职嗣相继,袭居博野殆数胤,乃筑业其地,遂乎籍其所贯也。曾祖讳臿,皇任浙西观察判官,监察御史里行。

祖讳演,皇任定州司马。父讳荣,皇任成德军节度押衙、侍御史、上柱国、博野镇使,赠忠州刺史。公性禀端直而道兼忠谨,备信于友朋,全义于邦国。

孝不忘本,与夫兄弟聚食同难,而不失怡怡之行也。洎常山失帅,兵谋鸱张,公职之地,独不与常诸效而一其谋。陇西公环,思必从化于天子,心而莫能就,不顺以苟安,乃举全城之士,扶长携幼,而屏思怀土,戮力皇家,公之伯仲皆激动群情,旋成大顺。大和初,沧寇作孽,天命扫除,时公全军用锐于此。兵罢校功,将行赏劝之令,公获升荐职次,受赏辕门,将领亲兵,位兼牙爪。帝以归顺之军不可索居间外,遂下诏帅臣,俾易居畿甸,环卫皇京,营安奉天,其所自也。公立身惟道,不群佞矫,进而久抱冤滞,亦常无愠见流辈。军止奉天二十有九载,方迁左厢兵马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上柱国,食邑三百户。始以微疾为萦,冀日痊复,将福胤嗣而庆绍先德,何乃医工莫验,天限俄临,享年六十,咸通二年六月十二日卒于奉天官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