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决策及部署与时俱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相继实施,推动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实现新的发展和新的跨越。以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核电技术等为代表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令世人瞩目,令国人自豪。党的十七大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位置,必将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所做的开幕词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他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述。
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同时规定了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988年9月,邓小平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出发,从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状况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
北京奥运会中的科技运用
开幕式
开场的“击缶而歌”,2008个缶上都安装了一个触碰感应LED发光面,当表演者敲击时才会发光;表演的中心舞台——纸(卷轴),是由4万4千组LED模组组成的长147公尺、宽27公尺的大屏幕;在夜空中闪闪发光的梦幻五环,则是由4万5千颗LED组成;表演者身上也有LED灯,透过变化,其排列出和平鸽图案与各种变化。
焰火
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笑脸”属于不规则动态焰火。“笑脸”发射器类似人脸图形:外环有32根发射管,形成脸部轮廓;内环上部有两个发射管,就像眼睛,下部是8个发射管,类似微笑时的嘴巴。42个发射管同时发射,在距地面180米的高空呈现出最大长度80米的“笑脸”,全程5秒钟。
奥运村
奥运村中的很多细节都体现出科技奥运理念。就拿奥运村最基本的功能——睡觉来说,为了让“村民”睡得舒心、安稳,奥运村的所有建筑外窗都具有保温、防噪功能。奥运村内的大巴车、电瓶车,都具有低噪音的特点。
1.想想看,北京奥运会的科技运用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你怎么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63”计划
据统计,“863”计划实施15年来仅在民用的六个领域就获得国内外专利2000多项,发表论文47000多篇。共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000多亿元。
“863”计划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突破并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培育了一批高技术产业生长点,极大地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并为传统产业的改造提供了高技术支撑。
这一计划重点支持的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整体差距明显缩小,经专家抽样分析表明,局部已形成优势,开始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其中,60%以上的技术从无到有,进入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863”计划突破的关键技术在与产业界的密切合作下,使我国在生物工程药物、通信设备、高性能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平台、人工晶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国际高技术竞争的热点领域,具备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这些产品开始形成能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实力,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生长点和源头。同时,一批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863”计划的专家委员会中,45岁以下的专家已超过30%。15年中,这一计划培养了近万名博士、硕士等高级科技人才,并为研究机构,特别是企业和地方培训了数十万名高技术应用和推广队伍。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信中恳切地指出,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应该不甘落后,要从现在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而不能等到十年、十五年经济实力相当好时再说,否则就会贻误时机,以后永远翻不了身。
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他亲自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在随后的半年中,经过广泛、全面和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什么是“863”计划?
“863”计划就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是我国的一项高技术发展计划。这个计划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一些有限的领域为研究目标的一个基础研究的国家性计划。
“863”计划是在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关键时期,我国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历史使命。
根据中共中央《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精神,“863”计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高技术领域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1996年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其总体目标是:集中少部分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为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初我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为此,国家每年都要为“863”计划投入千亿人民币以上的巨资。
1.说说看,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实施“863”计划?
2.想一想,“863”计划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从“神一”到“神七”
30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一批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制和试验基地脱颖而出,一项项国际宇航界的技术难题相继被攻克,从神五到神七,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三次飞天、三大跨越。我国航天事业在改革中腾飞,在创新中发展,为增强国防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08年10月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进行了111次发射。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发射了106次,发射了109颗卫星和7艘飞船。自1996年以来,长征火箭已连续69次发射成功,成功率居世界前列。
载人航天工程先后攻克了飞船总体技术,制导、导航控制技术,飞船推进、返回和再入技术,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运载火箭技术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技术难题,20余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8年9月28日,随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的平安返回,我国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重大科研实践活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仅仅用了7年时间,航天科技人员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难题——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技术,构建了太空飞行的生命保障系统。
1999年11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在此后的3年里,神舟二号至四号三艘无人飞船试验飞行连续获得成功。发射、返回、测控、环境控制……一项项关键技术陆续突破,飞船技术状态逐渐接近载人,前三次无人飞行试验中发现的有害气体超标等问题,在神舟四号飞船上得到了彻底解决。
2003年10月15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完美升空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再次升空。从神五的杨利伟一人一天到神六的两人多天,费俊龙、聂海胜115个小时的航程不仅实现了多人多天太空飞行技术的突破,而且完成了中国第一次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飞船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宇航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航天员成功实现太空行走,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辉煌成就。来自中国几代航天人五十多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飞出地球
当1957年前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入太空时,世界为之震惊。一夜之间“疆域”延伸到了地球之外。自此,人类飞向太空的速度前所未有: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尤里·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宇航员。
23天后的5月5日,美国宇航员艾伦·B·谢泼德驾驶美国“水星”MR3飞船进行首次载人亚轨道飞行,美国成为继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1962年2月20日,美国宇航员约翰·格伦驾驶“水星”6号飞船绕地球飞行3圈,成为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人。
1963年6月16日,前苏联宇航员捷列什科娃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宇航员。
1964年10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科马罗夫、耶戈洛夫和费捷斯托夫乘坐第二代载人飞船“上升”1号绕地球飞行16圈,历时24小时17分后返回。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载3人飞行纪录诞生。
1965年3月18日,乘坐“上升”2号飞船的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在飞行中进行了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
1966年3月16日,载有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美国“双子星座”8号在飞行中与一个名叫“阿金纳”的对接舱体对接,这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空间对接。
1969年1月16日,前苏联联盟四号飞船与联盟五号对接成功,第一次实现了两艘飞船在太空对接飞行。
1.你想象中的宇宙是什么样的?
2.想一想,你坐上宇宙飞船游太空的样子?
“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左右,“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嫦娥一号”科学探测的初步成果主要是:CCD立体相机已经获取了月球南极和北极两极地区70°-90°的全部三维影像资料和经各种校正后编制出覆盖最全、精度最高的全月球地形图;激光高度计已经获取到700多万个月球表面的高程数据,制作出全月球高程模型图;干涉成像光谱仪、X射线谱仪和γ射线谱仪获取到的海量数据,可以逐步完成月面十余种元素及矿物质的含量与分布的数据反演与图件编制;微波辐射计是国际上首次应用于月球探测、获取到全月球表面四个频段的亮温数据,表明月球表面的亮温值与月球的光照、地形和物质成分密切相关,当前还根据月表的亮温值进一步修正反演月壤厚度的理论模型;近月空间环境探测已经获取到“嫦娥一号”在轨运行期间高能粒子和氦、锂、碳等重粒子以及太阳风的低能离子的通量、能谱和随时间的变化数据。
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后,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将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将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显示了中国卫星发射技术的新成就,更显示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又一巨大进步。
2008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探月工程二期立项。二期工程主要是研制并发射“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要实现月球软着陆。
嫦娥三号将实现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并将选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
“嫦娥一号”概况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它以我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嫦娥奔月是一个在我国流传的古老的神话故事。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嫦娥一号”卫星平台由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定向天线分系统和有效载荷等九个分系统组成。
根据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四项科学任务,在“嫦娥一号”上搭载了8种24台件科学探测仪器,重130千克,即微波探测仪系统、γ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激光高度计、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CCD立体相机、干涉成像光谱仪。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在撞击过程中,“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CCD相机传回实时图像,图像清晰。至此,在经历了长达494天的飞行后,静谧、遥远的月球土地终于成为这位中国首个“月球使者”生命的最后归宿。而随着此次“受控撞月”的准确实施,中国探月一期工程也宣布完美落幕。
1.你想象中的月球是什么样的?
2.想一想,你坐着宇宙飞船到月球去的样子?
央视“春晚”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就会有数亿热心观众守在电视机前,迎接新年的到来。
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次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应该说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现在这台晚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新民俗,每年除夕夜必看的电视大餐。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创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先河,而且也引发了我国电视传媒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它的成功不仅牢固确立了自身的地位,而且在中央电视台衍生出一系列类似的节目,如综艺大观、正大综艺、曲苑杂坛、春节戏曲晚会、春节歌舞晚会、春节相声小品晚会以及国庆、五一、中秋、元旦等各种节日综艺晚会。随后,全国大大小小的地方电视台频频效法并力求创新。目前,电视综艺节目已经成为颇具规模的媒体文化形式。春节联欢晚会为中国电视综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模式和蓝本。
回顾“春晚”25年:年三十难舍大餐
1983年的除夕之夜,中国老百姓家家包饺子过年,放鞭炮辞旧迎新,大城市的居民打开那时已经相对普及的12寸黑白电视只为热闹。人们同时被电视机里的一台文艺晚会深深地吸引住了,这就是中央电视台向观众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此后的25年来,看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和年夜饭、放鞭炮一起成了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老三样,俨然成为民俗。
牛年春晚很热闹春晚也被“山寨”
牛年春节之前,北京的老孟要办一台山寨春晚并要在网络直播,这条消息立即引起了全国众多网民和媒体的关注,大家都为这台山寨春晚的创意叫好。谁知道,老孟的这个创意没过多久,就被别人“山寨”了:西安、长沙也有人要办山寨春晚,甚至有网站、文化公司也要抢占山寨春晚的市场。但也有网民对此很反感:山寨泛滥何时休!
就在北京的老孟忙着为山寨春晚拉广告、找赞助的时候,不少人也开始“山寨”老孟的山寨春晚了。一位西安市民在网上发帖称,他也要搞一台民间春节联欢晚会,并打算在电视台、网络上进行直播。而这台春晚的活动口号是:“百姓的晚会,你我的舞台。”原则是:“没有假唱、没有钱权交易、没有潜规则、自由民主努力打造让观众满意的晚会盛典。”
这位要做春晚的小惠说,他在西安开了一家文化公司,受山寨春晚的启发,他决定和两个朋友一起搞一台晚会。
他的计划是做一台投资上百万,邀请1500名左右小朋友、空巢老人、农民工参加的晚会。“我肯定比老孟他们做得更专业,也不会比央视春晚差很多。我要做就做最好的。”小惠说,“自己春晚节目上以陕西当地的民俗为主,想找一些有民间绝活的人。现在还没有具体想法。”对于赚钱,小惠说他还没有想,“就是打算先把春晚办起来。我听说西安长安区也有人想要搞,所以就赶快行动了。”
1.你对“山寨春晚”怎么看?
2.说说你心中难忘的“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