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改革开放三十年学生读本
8543300000004

第4章 教育成就

恢复高考

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考生为570万,录取新生27万。改革开放以来,从1978年到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约1.28亿,录取总数约5386万,其中,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至2008年的录取人数约4010万,十年间高考报名人数占改革开放30年来报名总数的50%,录取人数占录取总数的75%。

1978年录取人数约40万,录取率为6.8%,2008年录取人数约600万,录取率为57%,2008年的录取人数是1978年的15倍,录取率相比则提高了50个百分点。

1977年,中断了10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这次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与过去的惯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的,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虽然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30万人,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

高等教育有哪些?

自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函授

函授学习就是学校将教材发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阅读、电视讲座、电脑等方式进行学习,和老师的交流是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的,作业也是通过信件或电子邮件等方式上交的。有时会有几天的面授学习和考试,通过考试就可以取得相应的证书。

全日制

全日制的意思是周一到周五正常工作时间上课。当然也可能只上4天或6天课。跟食宿没有关系,只不过全日制的学校一般会提供食宿条件,因为天天都要在这里上课,但是像某些取证班、突击班等虽然是全日制的,却提供不了食宿。

成人学校如果是全日制,一般会附注“脱产”加以提醒,意思是学生没办法一边上学一边工作了。

业余大学

夜大、函大、自大、电大、职大、网大都是业余大学的简称。归属地学校就是所属地方。

电视大学

电视大学简称电大,是学员(统称电大生)通过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实施高等教育的一种教学机构。

1.谈谈你对我国教育30年发展的感想。

2.你理想中的大学是哪一所?

科教兴国

改革开放30年来,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科学人才观,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人才强国战略”,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我们党爱才、识才、用才、聚才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使人才工作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007年,胡锦涛主席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坚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核心思想,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995年,我国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怎样理解科教兴国战略

一是21世纪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世纪。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传统的经济结、生产组织和经营模式,推动生产力发展出现质的飞跃。

二是科教兴国。科技立国是世人的共识。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决定着各国在全球政治、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尊严。

三是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将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而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化建设中,科技是关键。

1.你怎么理解“科教兴国”战略?

2.想一想,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自1989年10月30日开始实施,截止1999年12月31日,全国各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18.42千万元,资助支出累计15.92千万元。截止1999年12月31日,全国希望工程共资助失学儿童2,296,476名,资助建设希望小学7,812所。截止1999年12月31日,中国青基会共资助失学儿童517,714名,资助建设希望小学1,485所。

1983年,苏明娟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父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一家人过着拮据、简朴的乡村生活。

1991年5月,7岁的苏明娟是张湾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到金寨县采访拍摄希望工程,跑了十几个村庄,最后来到张湾小学,找到了正在上课的苏明娟,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他的镜头。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两只大眼睛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小女孩、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

“希望工程”是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1989年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1990年9月5日,邓小平为“希望工程”题名。

希望工程的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希望工程在中国青基会及其授权的各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的努力推动下,得到了社会各界、海内外团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和综合效益,赢得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高度评价,已成为我国最具社会影响和享有崇高声誉的民间公益事业。

1.什么是希望工程?

2.希望工程的作用是什么?

高校扩招

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有了跨越式发展。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80万,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三年分别以25%、17%、10%的速度增长,到了2005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530万人。到2005年,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内地适龄青年高校在校人数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1998年11月,亚洲开发银行驻北京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写信,提出《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议书。他陈述五个理由支持大学扩招:一是当时我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二是1998年国企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就业将面临恶性局面。三是国家提出保持经济增长8%目标,扩招前经济增长率为7.8%,急需扩大内需,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需求最大的。四是当时高校有能力消化扩招,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五是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振兴。

建议很快被有关部门采纳,基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四大目标的高校扩招从此进入正轨,拉开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幕。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大学,后来历经发展,主要是英国、德国、美国的大学的不断转型,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说说看,什么是高等教育?

2.想想看,我国大学为什么要“扩招”?

免费教育

五年过去了,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得到全面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已经全部纳入财政的保障范围,1.5亿的农村中小学生从中受益。在这五年间,从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幅度上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这在温家宝总理有关过去五年工作回顾的报告里就体现了财政支出的力度。温总理在报告中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五年累计2.43万亿元。教育战线也在这五年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五年来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在去年年底如期实现,切实保证了所有农村中小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005年12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发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通知》要求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内容包括:一是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学杂费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全额承担,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地方承担。二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三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东部地区主要由地方承担,中央适当给予奖励性支持。四是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什么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我国实行的一种教育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级政府负有法律责任,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也负有法律责任,促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因此,义务教育既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也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义务教育具有平等、强制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我国实行的义务教育是不收学费的教育,它分初等教育(小学)和初级中等教育(初中)两个阶段。义务教育的学制主要有“六、三”制、“五、四”制和“九年一贯制”等。实行义务教育,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1.你怎么理解义务教育?

2.分析一下,我国政府为什么要进行免费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