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和回忆的出现
什么叫表象?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通常称为头脑中的印象。比如,过去见过某个人,现在提起来,头脑里还有印象;2岁孩子见过汽车,现在他在室内,并没有汽车,但他头脑里出现汽车的形象。这种“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表象。
表象和回忆的能力是同时发生的。所谓回忆是指事物已经不在眼前,但能把它回想起来。回忆在2岁左右才出现。1岁前孩子离开妈妈时要哭,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就忘了。重新见到妈妈,他又想起要妈妈。2岁左右,妈妈没有重新出现,他也会想妈妈。有经验的成人都知道,这时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提到他的妈妈,否则他会想起妈妈,吵着要妈妈。
想象力和延迟模仿的发生。2岁左右,孩子出现最初的想象力。所谓想象,也是头脑中出现事物的形象,想象和回忆都要依靠表象。想象和回忆的不同在于,回忆时的表象是过去曾经接触过的事物本来的形象。而想象中的表象,则是经过加工改造的形象。
有个古老而符合实际教育的故事是这样说的:在古时候,有一个多次触犯刑法,最后不得不押赴刑场的少年罪犯,就在对他施行刑法的最后一刻,他说要见一见自己的妈妈。
执刑人员答应了他的要求,让他见妈妈一面。
见到妈妈之后,他说:“妈,这是我最后一次见您了,您让我再吃一口奶行吗?”
妈妈答应了他的要求,谁知他竟然一口咬下妈妈的乳头,还恶狠狠地说:
“都是你,从小不调教我好好做人,我才让落得今天的下场,现在我让你自食恶果。”
这位妈妈,又痛又羞,大叫一声,晕了过去。
在场的人无比为之感叹!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对孩子从小进行正确合理的道德品质教育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着重德育方面的教育
在德育方面,尤其应该掌握分寸和技巧,不能不管,也不能多管。孩子毕竟非常幼小,又处于开始出现独立性的阶段,不能约束过多。要珍惜孩子的独立性,否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儿童就会失去独立活动的积极性,养成事事依赖成人,懒于思考和动手的不良习惯。同时,又应教育儿童懂得初步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则,并且要求他们逐渐学会约束自己。
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
许多事实表明,教养方式不当、教育方法不正确,直接影响到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父母要掌握正确教养儿童的知识,坚持用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首先,教育爱抚孩子要适度。有的家长对孩子是娇生惯养,百依百顺,结果造成孩子骄横跋扈、自私任性,或过分依赖、胸无大志,见困难就退缩,遇挫折就气馁。而有的家长采取封建式管教作用,对孩子要求过高,约束过严,动辄训斥打骂,结果伤害了儿童的自尊心,限制了儿童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这就是未掌握好教育的度的结果。
人在儿童时期,必须注意教育,而且必须注重品德的教育。具体要涉及体、智、德三个方面:1~2岁孩子的身体还很弱,仍然容易患病,3岁左右才开始结实起来。因此,这个年龄仍应把品德的教育放在首位,保证儿童发展具有良好的心理基础。
为儿童树立良好榜样
儿童期是个性形成发展的时期,模仿能力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榜样的作用在儿童期是很大的,家长、老师、同伴的言行对儿童人格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的孤僻、胆怯、固执、恐惧、说谎等不良行为往往都是从父母处习得的。有的父母虽不断地教育孩子要诚实、助人为乐、大公无私,但自己却言行不一致,结果收效甚微甚至是无济于事。
因此,要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父母和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一举一动都要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此外,要重视电视电影对儿童的影响,儿童许多不良行为如偷窃、打斗等都是从影视剧中模仿来的,因此,成人应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这些情节,不断提高他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帮助儿童学习人际交往技能
衡量健康的标准之一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和谐的人际交往又是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儿童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里,主要接触的是父母及亲人,交往范围狭窄。同时父母及亲人给孩子更多的是呵护包容。
上学后,儿童进入集体生活,交往的范围对象都在扩大,也复杂多了,既有依旧交往的父母和亲人,又有老师和许多同伴,人际交往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应及时教给儿童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以帮助儿童适应新环境。
首先,要培养儿童的同情心,教儿童学习了解、关心、体谅他人,多与同伴进行感情交流,在交往过程中要以诚待人;其次,要教育儿童在学习游戏中,要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否则孩子离群索居,交不到一个知心朋友,形成人际交往障碍,进而造成适应困难,会引起学习困难、性格缺陷、不良行为等多种问题。
隔代抚养易导致儿童心理疾病
现代社会中,年轻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常常将孩子交给祖辈抚养。因为老人有育儿经验及血缘亲情,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同时让老人因为抚养孩子有事可做,而内心充实,可谓一举两得。
孩子由祖辈抚养有多种好处,但隔代抚养也有不利之处。
较之父母抚养,隔代抚养更易养成孩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老人都比较慈善,再加上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祖辈倍加关爱,什么事都迁就孩子,为孩子辩解。而在这种溺爱、袒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极易形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即使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将自己全部感情投到孩子身上,也是无法取代父母之爱的。
所以家长们不管有多重要的事、多么忙,都应尽量自己亲自抚养孩子,将孩子放在自己家里养育。
6、儿童完善的心理保健
要想对儿童有一个完善的心理保健,就要知道人在儿童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为什么说是转折期?因为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具备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为什么说人是万物之灵?因为人类有各种动物所没有的特点:直立行走,最灵巧的手,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能进行想象和思维等高级认识活动,有自我意识。由于有了这些特点,才有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人才具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
儿童出生时,固然已经不同于动物,具备了人类的生理特点。但是人生第一年,还没有真正形成人的心理特点,只能说具有这些特点的准备状态或萌芽。1岁以后,特别是2~3岁,是出现人类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转折期。
这一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是儿童成长的关键的奠基时期。儿童的身体、认识、情绪和意志发展的基础,在这个时期奠定;儿童的优秀或不良品质,也在这个时期形成最初的倾向。有的研究者认为“3岁太迟了”。意思就是说,不能等到3岁才开始对儿童进行教育,那时才抓教育,已经晚了。
儿童的心理保健
儿童期是个体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人生打基础的时期。将躯体是否患疾病作为评价健康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儿童的心理健康,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看法。为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协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儿童的生理健康,更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
保证孕妇身心健康
从儿童病态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原因来看,有一部分是由于母亲妊娠期身心健康状况不良引起的。如孕妇在工作中接触污染或有毒物质,感染疾病,采用X射线照射或大量用药,吸烟喝酒,挑食偏食,营养不良,受到强烈刺激,心情抑郁,分娩时难产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胎儿脑损伤或其他疾病。因此,保证孕妇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社会生活环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儿童的病态心理和不良行为许多都是因为生活环境不良,或太单调贫乏所致。如儿童整天生活在一个父母经常吵架、彼此感情冷淡、家庭气氛紧张的环境时,使孩子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感情饥饿的状态,这种儿童必然是情感冷淡、精神不振,缺乏安全感,甚至对人有敌对情绪和攻击行为。
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在儿童心理健康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性格不和、分居或离婚,家庭成员感情不融洽,父母工作太忙,很少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甚至将孩子寄养在外,都会使孩子得不到家庭温暖,造成孩子情感冷淡、精神紧张、性格怪异以及产生不良行为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作为父母应努力克服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互相谦让,建立起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尽可能让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生活,多给孩子温情,多与孩子进行肌肤接触和言语交流,让孩子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尊重儿童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指个人要求得到他人或集体尊重的情感,是个人需要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声誉和地位的一种内心体验。自尊心人皆有之,但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忽略了这个问题,在教育儿童时不注意方法,常常批评、指责和打骂,或者常在孩子的同伴或外人面前责骂惩罚孩子,使孩子在同伴中抬不起头、没有地位。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大大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憎恨、敌对和紧张情绪,促使儿童养成报复、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
因此,家长和老师不应把儿童单纯地看成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而任意地去批评、指责,要多用表扬、肯定、鼓励的正面教育,使其自尊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当孩子提出独立性的要求之后,家长要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实现那些合理而又可能达到的愿望。对于那些不合理的要求或一时难以实现的愿望,家长要向孩子解释清楚,使之心服口服,不要强行限制或包办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