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应用】杀虫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疥癣,常与羊蹄根或皂荚子等煎水洗,或以乙醇浸搽。解毒止痛:用于水火烫伤,可与地榆根、乌桕根同煎喷于患处;用于风火牙痛,单用捣绒,塞患处,或噙用。
现代常用于真菌感染所致皮肤瘙痒、烧烫伤、龋齿痛等。
【用法用量】外用:捣绒塞牙缝,煎水含漱,或熏洗,或乙醇浸搽。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禁止口服。
【现代研究】含鞣质、脂肪、蜡质、果胶及大量维生素C等。
枫香脂见《新修本草》。为金缕梅科乔木枫香Liquidambar tai waniana Hance的树脂。产于浙江、江西、湖南、云南、福建等地。
【异名】枫脂、白胶、胶香、芸香。
【性味归经】苦、咸,平。归肝、脾、肺经。
【功效应用】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单用研末敷,或与乳香同用;用于胃痛,单用研末,开水冲服;治疗年久牙痛,可以其末,揩擦患处。解毒敛疮:用于瘰疬恶疮及诸疮不合。用于瘰疬恶疮,常熬制膏药敷贴;用于诸疮不合,与轻粉等量研粉,猪油合涂。凉血止血:用于吐血不止,单用为散,开水调服;用于衄血,可与蛤粉等量,以好松烟墨汁调服。此外,慢慢吞用,可治鱼骨鲠喉。
现代多用于跌打损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颈淋巴结核等。
【用法用量】煎服: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调敷;或制膏摊贴。
【现代研究】含挥发油,内有萜类、桂皮酸类等。
枫荷梨见《江西草药》。为五加科乔木或灌木树参Dendropanax chevalieri(Vig.)Merr.的根及茎。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异名】偏荷枫、鸭脚木、梨枫桃、木荷枫、五加皮、疯气树、半边枫、白山鸡骨、半荷枫。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常与虎杖根、红楤木根、菝葜根、木通等浸酒服,或与钩藤根、牛膝根、桂枝等水煎当茶饮。活血调经:用于经络郁滞之腰腿疼痛,半身不遂,偏正头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单用,或配伍当归、赤芍、川芎、乳香、没药、香附等。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跌打损伤、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用法用量】煎服:15~60g;或浸酒。
枫香树叶见《本草纲目》。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Liquidambar taiwaniana Hance.的叶。主产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脾、肾、肝经。
【功效应用】行气止痛:用于胃痛,呕吐,泄泻,痢疾,单用水煎服,或取鲜叶与鲜辣蓼叶共捣烂绞汁服;亦可与鸡眼草、车前草、莱菔子同用。解毒消肿:用于痈肿疮毒,蜈蚣螫伤,嫩叶捣烂外敷。此外,鲜叶捣汁内服,可治小儿脐风及中暑症。
现代多用于急性胃肠炎,痢疾,口、鼻、大小便出血,疖肿。
【用法用量】煎服:15~30g,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现代研究】含挥发油等。醇提物制成的止血粉,对犬股动脉出血、肝与脾创面出血、断肢伤面出血等,均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枫香树根见《本草纲目》。金缕梅科植物枫香Liquidambar tai waniana Hanee.的根。
【异名】枫果根。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肝、脾、胃经。
【功效应用】解毒消肿:用于痈疽疔毒,单用擂酒饮,以渣贴之,或与红糖、酒糟共捣敷;用于乳痈,可与犁头草同用,水酒各半煎服。祛风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单用水煎服。调肠健胃:用于泄泻,痢疾,可与铁苋、凤尾蕨同用。
现代常用于疮疖肿痛、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胃肠炎、痢疾、小儿消化不良等。用于急性胃肠炎及小儿消化不良,可单用鲜品煎服。
【用法用量】煎服: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枫香寄生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桑寄生科常绿寄生小灌木扁枝槲寄生Viscum articulatum Burm.f.的枝叶。主产台湾、福建、广东、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异名】虾蚶草、百子痰梗、栗寄生、路路通寄生、柿寄生、扁枝寄生、枫寄生。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肾、肺经。
【功效应用】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腰腿酸痛,肢体麻木,煎服或外洗。祛痰止咳:用于肺气失宣之劳伤咳嗽,痰多,可配伍天冬、百部、款冬花、炙紫菀、川贝母、茯苓、杏仁等。活血调经:用于络脉痹阻之产后血气痛,崩漏,带下,水煎服;用于跌打损伤,常与巴岩姜各等份,煎汤兑酒服。杀虫疗癣:用于疥疮,牛皮癣,煎水洗,或研粉用鸡蛋油调搽。
现代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高血压、牛皮癣等。
【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30~60g炖肉服,或浸酒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涂。
【现代研究】含齐墩果酸、齐墩果酸脂等。
刺三甲见《天宝本草》。为五加科多年生攀援状灌木白劣Acan thopanax trifoliatus(L.)Merr.的根或根皮。分布于中南、西南各地。
【异名】白竻根、三加皮、刺三加、苦刺头、三甲皮。
【性味归经】苦、辛,凉。归肝、肺、脾、胆经。
【功效应用】解毒消肿:用于疔疮肿毒,单用其根水煎服,另取花叶调冬蜜,捣烂外敷;用于乳痈,单用,水酒炖服;用于咽喉肿痛,单用水煎服;用于毒蛇、蜈蚣咬伤,单用鲜根加烧酒擂烂绞汁搽肿处,渣敷伤口周围。解表退热:用于感冒发热,单用水煎服。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可用鲜根与鲜白萝卜、冰糖水煎服;用于妇女带下,可与水沉香各30g煲瘦肉服,或与土丁桂水煎服。活血舒筋:用于跌打损伤,单用捣碎,加白酒调匀,微炒热包伤处,或浸酒内服;用于月经不调,可与红牛膝同煎服。
现代常用于疮疖肿痛、咽喉炎、扁桃体炎、蛇咬伤、黄疸、带下症、跌打损伤等。
【用法用量】煎服:15~30g(大剂量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现代研究】含蒲公英赛醇及其乙酸酯β-谷甾醇等。
刺五加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五加科多年生灌木刺五加Acan 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根茎或茎。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地。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脾、肺、心、肾经。
【功效应用】益气健脾:用于脾肺气虚,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咳嗽气喘,单用,或与太子参、五味子等同用。补肾强腰:用于肾虚腰膝酸痛,常与桑寄生、狗脊、杜仲等配伍;若风湿痹痛兼肝肾不足者,可与独活、秦艽、防风、杜仲等同用。益智安神:用于心脾两虚,心神失养。失眠,健忘,可与酸枣仁、远志、茯苓、人参等同用。
现代常用于腰肌劳损、久病体虚、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等。
【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入丸剂、颗粒剂、口服液、注射剂。
【现代研究】含多种糖苷、多糖、异秦皮定、绿原酸、芝麻素、苦杏仁苷等,具有抗疲劳,抗辐射,抗应激,耐缺氧,降低细胞脂质过氧化,增强免疫功能,提高脑力劳动效能,抗心律失常,改善大脑供血量,调节血压,止咳,祛痰,扩张支气管,调节内分泌功能紊乱,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刺龙芽见《黑龙江中药》。为五加科小乔木辽东楤木Aralia elata (Miq.)Seem.的根皮或树皮。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异名】刺老鸦、刺老牙、鹊不踏。
【性味归经】辛、微苦、甘,平。归肝、肾、脾、胃、心经。
【功效应用】益气健脾:用于气虚乏力,脘腹胀满,不欲饮食,单用水煎或浸酒服;用于消渴,可单用煎服。补肾助阳:用于肾阳不足,腰痛,阳痿,单用水煎服。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单用根皮水煎服。此外,单用水煎,或与瘦猪肉炖服,又治水肿、腹水等。
现代常用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肾炎水肿等。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品30~6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或浸酒涂。
【使用注意】肝阳上亢者慎用。
【现代研究】含强心苷、皂苷、挥发油、生物碱等。对心肌缺血损伤及结扎冠脉所致心肌梗死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明显提高耐缺氧能力,降低氧耗速率,改善组织对氧的利用。
刺猬皮见《本草原始》。为刺猬科动物刺猬Erinaceus europacuSL.的皮。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异名】猬皮、炙刺猬、仙人衣。
【性味归经】苦,平。归胃、大肠、肾经。
【功效应用】固精缩尿:用于肾气不固之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单味炒炙,研末服;亦可配伍芡实、龙骨、牡蛎、益智仁等。收敛止血:用于痔疮出血,肠风下血,脱肛,煅烧存性研末,热酒或热米汤调服,或外敷;治疗鼻衄,常以其未绵裹纳鼻中。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之胃脘疼痛,反胃吐食,疝气腹痛,单味炒炙研末,温黄酒送服。
现代常用于遗精、遗尿、慢性胃炎、痔疮出血、颈淋巴结核等。治痔疮,可取刺猬皮烘干炒焦,研粉,加冰片,以陈菜油调成糊状,外敷痔疮处;治颈淋巴结结核(已溃破者),可以猬皮与粟子外壳、橡子外壳焙干研粉、加轻粉,香油调匀涂患处。
【用法用量】煎服:6~9g,或1.5~3g人散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
【现代研究】含角蛋白、骨胶元、弹性硬蛋白及脂肪等。
刺蒺藜见《神农本草经》。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L.的果实。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及全国大部分地区。
【异名】蒺藜、蒺藜子、白蒺藜、杜蒺藜、八角刺、三角蒺藜、硬蒺藜。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肺经。
【功效应用】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头痛,失眠,常与菊花、钩藤、白芍、夏枯草、牡蛎等同用。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或肝热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翳障不明,常与菊花、蔓荆子、草决明等配伍,如白蒺藜散(《张氏医通》)。祛风止痒:用于风疹瘙痒,常与蝉衣、苦参、荆芥、当归、白鲜皮等同用。疏肝解郁:用于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痛等,可与柴胡、枳壳、香附、郁金、自芍、炮甲珠等同用。行血散结:用于气血瘀滞之癥瘕积块,痈疽,瘰疬,月经闭止,单味煎服;研末服;或捣烂外敷。
现代常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意外、白内障、青光眼、结膜炎、慢性肝炎、肝脾肿大、乳腺癌、白癜风、荨麻疹、脂溢性皮炎等。
【用法用量】煎服:6~9g;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使用注意】血虚气弱者及孕妇慎服。
【现代研究】含刺蒺藜苷、黄芪苷、少量挥发油、鞣质、树脂、甾醇、钾盐及微量生物碱等。水及醇浸液对麻醉动物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生物碱部分有轻度的利尿作用。在大鼠离体肠管及蛙腹直肌标本上,有抗乙酰胆碱的作用。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有抑制作用。
刺楸树皮见《四川中药志》。为五加科落叶乔木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Koidz.的树皮。全国各地多有分布。
【异名】丁桐皮、钉皮、海桐皮、刺楸皮。
【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肝、脾、胃经。
【功效应用】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单用,或配伍威灵仙、寻骨风、络石藤、鸡血藤等,煎服,或浸酒使用。活血消肿: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痈肿恶疮,煎服,并捣敷;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捣烂敷患处。杀虫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疥癣,煎水外洗,或研末调敷。治疥癣,亦可与蛇床子各等量,研末,凡士林油调膏外敷。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皮肤溃疡、疥癣等。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含鞣质、多炔化合物、黄酮苷、香豆精苷、少量生物碱、挥发油等。
刺楸树根见《四川中药志》。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 temlobus(Thunb.)Koidz.的根或根皮。
【异名】刺五加、刺根白皮、刺楸根。
【性味归经】苦、辛,平。有小毒。归肝、大肠、小肠经。
【功效应用】凉血止血:用于热伤血络之肠风下血,可与漏芦根、猪大肠炖服;用于痔疮出血,可配伍地榆、槐花、茜草炭、白茅根等。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常与土鳖虫同用,酒煎内服,或捣烂外敷。祛风通络:用于风湿痹痛,屈伸受限,可配伍海风藤、络石藤、鸡血藤等。利湿消肿:用于湿邪内阻之全身浮肿,小便不利,可配伍车前子、白术等。
现代多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外伤骨折、小儿脱肛等。治小儿脱肛,可与五倍子各15~30g熬水,待温熏洗。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