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药大辞典
8531700000064

第64章 八画(2)

【功效应用】理气解郁:用于肝郁气滞,胁痛,腹胀,单用冲服当茶饮,或与香附、当归、郁金、玄胡索、川楝子等同用;用于肝郁犯胃之胸胁脘腹胀痛,呕恶少食,可与香附、佛手、郁金、砂仁、川楝、白芍等同用。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单用水煎冲黄酒、红糖服,或与当归、川芎、益母草、白芍等配伍;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腰腿疼痛,可单用泡酒服,或配方服用。此外,与紫花地丁、蒲公英同煎服,又治疮疡初起,乳痈。

现代常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食管痉挛、慢性肝炎、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妇女月经过多、赤白带下等。

【用法用量】煎服:3~6g;或浸酒;或熬膏;或泡茶饮。

【现代研究】鲜花含挥发油(玫瑰油),其主要成分为香茅醇、栊牛儿醇、橙花醇等。此外,尚含槲皮苷、苦味质、鞣质等。玫瑰油对大鼠有促进胆汁分泌作用。

枇杷叶见《名医别录》。为蔷薇科常绿小乔木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叶。主产于广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湖北等地。

【异名】杷叶、炙枇杷叶。

【性味归经】苦,凉。归肺、胃经。

【功效应用】清热化痰:用于痰热壅肺之咳嗽气喘,痰黄黏稠,可配伍黄芩、沙参、桑白皮、知母、杏仁、白茅根等;如枇杷清肺饮(《医宗金鉴》);用于肺燥咳嗽,咳痰不爽,常与桑叶、麦冬、阿胶等配伍。如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降逆止呕:用于胃热呕吐,吐物酸臭或干哕,口渴,常配伍竹茹、芦根、黄连、麦冬等。

现代常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

【用法用量】煎服:4.5~9g(鲜品15~30g);熬膏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寒凉,故风寒咳嗽及胃寒呕吐者忌服。止咳宜炙用,止呕宜生用。

【现代研究】叶含皂苷、葡萄糖、蔗糖、果糖及苦杏仁苷等。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苦杏仁苷能分离出氢氰酸而有一定的止咳作用;其水解产物苯甲醛在消化道有抑制酵母、防止发酵的作用。

枇杷芋见《陕西中草药》。为列当科寄生草本植物丁座草Xylanche himalaica G.Beck的块茎。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异名】枇杷玉、草苁蓉、千斤重、千斤坠。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有小毒。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温肾阳,祛风湿:用于肾虚腰膝酸痛,宫冷不孕,可与佛掌参泡酒服;用于风湿痹痛,可与青阳参、铁骨散、独钉子、白木瓜共与猪脚煮,食肉喝汤。理气活血:用于胃腹胀痛,可与厚朴、木通、木香、生姜、甘草共煎服;用于跌打损伤,可单用泡酒服,或研末,加黄酒调糊状外敷患处,亦可与叶下花、珠子参、杜仲水煎服,点酒为引。解毒杀虫:用于痈肿疮疡,单用研粉外撒敷;用于咽喉肿痛,可单用研碎沸水泡服;用于痄腮,可单用磨醋擦患处;用于草乌中毒,可单用研末冷开水送服;用于血吸虫病,可与威灵仙、槟榔、百部、火草根水煎服。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功能性不孕症、月经不调、疮疖、腮腺炎等。

【用法用量】煎服:3~6g;或泡酒;或入散剂,0.3~0.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干掺。

【使用注意】内服不宜过量。阴虚火旺及燥热咳嗽者禁服。

【现代研究】含熊果酸类成分。

板蓝根见《新修本草》。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tinctoria L.,或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cusia(Ness)Brern.等的根。前者主产于河北、江苏、安徽、陕西;后者主产浙江、广东、广西等地。

【异名】靛青根、蓝靛根、靛根。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胃、肺经。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用于头面红肿努焮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疮毒,痄腮等多种热毒病证,常与黄连、牛蒡子、马勃、玄参、僵蚕等同用,如普济消毒饮(《医方集解》);用于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痛头痛,单用,或与金银花、荆芥等同用。凉血消斑:用于温病高热,发斑发疹,舌绛紫暗,常与生地、紫草、黄芩等同用,如神犀丹(《温热经纬》)。

现代常用于流感,流脑,乙脑,腮腺炎,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慢性肝炎等。治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可取板蓝根15g,川楝子10g,焦白术15g,柴胡15g,水煎服;治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可取板蓝根10g,山豆根10g,金银花12g,连翘12g,桔梗6g,甘草5g,水煎服。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

【现代研究】含靛苷、β-谷甾醇、靛红、精氨酸、脯氨酸、谷氨酸、酪氨酸,蒽醌类。对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埃希菌、副伤寒沙门菌、志贺菌属、A型脑膜炎奈瑟菌、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松节见《本草经集注》。为松科常绿乔木油松Pinus tabulae formisCart.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等枝干的松节。前者,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后者,主产于江南各地。

【异名】黄松木节、油松节、松榔头。

【性味归经】苦,温。归心、肝经。

【功效应用】祛风通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肢体疼痛及跌打肿痛。治疗风寒湿痹,单用浸酒,或配伍羌活、独活、防风、威灵仙等;治疗跌打肿痛,可与乳香、没药、赤芍等同用。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跌损瘀痛等。

【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浸酒涂擦。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慎服。

【现代研究】主含纤维素、木质素、少量挥发油(松节油)和树脂。临床实验证明,有祛风,镇静,止痛,消炎作用。

松叶见《本草经集注》。为松科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或马尾松P.massoniana Lamb.、云南松P.yunnanensis Franch.等的叶。

【异名】猪鬃松叶、松毛、山松须、松针。

【性味归经】苦,温。归心、脾经。

【功效应用】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脚弱,肢体麻木及头风头痛,煎服或浸酒服。活血通络:用于跌打损伤,单用煎汤熏洗;或浸酒;研粉服用;鲜叶煎服。杀虫止痒:用于顽癣,皮肤瘙痒,湿疹,漆疮,冻疮,大风疥癞,阴囊湿疹等,鲜叶煎汤熏洗。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慢性气管炎、维生素C缺乏、营养性水肿、跌打损伤、皮肤真菌感染及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钩虫病等。用于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用鲜松叶2500g,甘草60g,煎至40000g,成人每次250g,每日2次,连服3日,儿童酌减。用于预防感冒,单用鲜松叶制成100%的浓缩液,每次服30mL,每日1次,每周连取2日,共服5周。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取松叶、扁柏各90g,煎煮浓缩至200mL,加糖100mL或蜂蜜60g,共成300mL,口服3次,每次100mL,10日为1个疗程。

【用法用量】煎服:9~15g(鲜叶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

【使用注意】本品性温,故血虚风燥者忌用。

【现代研究】马尾松叶含挥发油、槲皮素、鞣质等。云南松叶含挥发油、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等。具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降血脂,延缓衰老,抗乙肝病毒等作用。

松杳见《滇南本草》。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或其同属植物树干中取得的松油脂,经蒸馏除去挥发油后的固体树脂。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北、湖南、云南等地。

【异名】松脂、松膏、松胶香、白松香、黄香、树脂香、松胶。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脾经。

【功效应用】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历节酸疼,单用浸酒服。燥湿杀虫:用于风湿虫毒郁于肌肤之皮肤瘙痒,疬风疥癣,白秃湿疮,阴囊湿疹,研末撒敷或菜油调搽。治疥癣,可配伍大黄、荜茇、樟脑、水银共研细,调和为丸,用时于疮上摩擦之;治小儿秃疮,可与轻粉、黄丹共为粉,茶油调搽;治小儿湿疹,可与煅石膏、枯矾、雄黄、冰片共为末,凡士林调和成软膏使用;治神经性皮炎,可与猪油各适量,煮成糊状涂患处。拔脓生肌:用于痈疽肿毒,疔疮,疖肿,研末,以乙醇加热溶解,用干棉球蘸取药液搽患处;若肿毒溃破,脓水淋漓,可与乳香、没药、樟脑共为细末,掺与患处。

现代常用于银屑病、小儿湿疹、疥癣、慢性气管炎等。治慢性气管炎,可用松香粉与等量甘草粉混合均匀,每次1.5g,每日3次,10日为1个疗程。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内服:0.5~1g;入丸、散,或浸酒。

【现代研究】含松香酸酐、松香酸、树脂烃、挥发油及微量的苦味物质等。松香乙醇溶液涂于家兔皮肤有防止血吸虫尾蚴感染的作用。

松蒿见《贵州草药》。为玄参科1年生草本植物松蒿Phtheirospermum japonicum(Thunb.)Kanitz的全草。分布于除新疆、青海以外的全国各地。

【异名】糯蒿、细绒蒿、土茵陈、草茵陈、铃茵陈、大叶蓬蒿。

【性味归经】辛,凉。归肝、胆、肺经。

【功效应用】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可与岩白菜、黄柏皮、小黄草、木节草、甘草同煎服;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单用煎服。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可与生姜共煎服;用于疮疡肿痛,单用研末,白酒调敷。

现代常用于病毒性黄疸型肝炎、感冒等。

【用法用量】煎服: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含松蒿苷、洋香酚苷、天人草苷等。

松子仁见《开宝本草》。为松科常绿乔木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等的种子。

【异名】松子、海松子、新罗。

【性味归经】甘,温。归肝、肺、大肠经。

【功效应用】润肠通便:用于年老体虚、妇女产后津亏、血少性肠燥便秘,常与柏子仁、火麻仁、胡桃仁、黑芝麻等同用。润肺止咳:用于肺燥咳嗽,可以松子30g,胡桃仁60g,共捣如泥,加蜂蜜收膏服用。

现代常用于老人、病后、妇女产后之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4.5~9g;或入膏、丸。

【使用注意】便溏、湿痰者忌用。

【现代研究】主含脂肪油,主要为油酸酯、亚油酸酯。另尚含掌叶防己碱、挥发油、蛋白质等。有抑制家兔实验性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胆固醇及含胆固醇量较高的混合型胆石有较好的溶化和溶解作用。

松木皮见《本草纲目》。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

【异名】赤松皮、松皮、松树皮。

【性味归经】苦,温。归肺、大肠经。

【功效应用】祛风除湿:用于风湿骨痛,可用松木皮(去粗皮)、锦鸡儿根、茜草、络石藤、虎刺同煎服。活血止血:用于跌打扭伤及肠风下血。治疗跌打损伤,可用松木皮煅存性,研末搽之;治疗肠风下血,可取贴木嫩皮锉细,焙令半干,再慢火炒干服,如松皮散(《杨氏家藏方》)。敛疮生肌:用于痈疽疮口不敛,水火烫伤,湿疹,单用适量,炒黄研末,香油调搽。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疮疖溃后久不收口、烧烫伤等。

【用法用量】煎服:9~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现代研究】含左旋海松酸、鞣质等。

松花粉见《新修本草》。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或其同属植物的花粉。

【异名】松花、松粉、松黄。

【性味归经】甘、涩,温。归肝、胃经。

【功效应用】收湿敛疮:用于湿疹,湿疮,可与黄柏、苦参、青黛、松香同用,先将前四味研粉,再将松香熔化,用麻油调药末涂搽患处。收敛止血:用于吐血,咯血,便血,可单用,每次2g,冷开水送服;用于外伤出血。可单用撒敷患处。此外,炒黑松花粉与炒红曲共研,白糖调下,可治小儿久泻身热;与薄荷叶煎汤人蜜调服,可治疫毒下痢;与莲子肉、山药、苡米、芡实、白蒺藜、粳米粉、砂糖拌匀煮糕服,可治老人、小儿脾虚泄泻,如理脾糕(《寿世青编》)。

现代常用于外伤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肠炎、痢疾、湿疹等。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冲服。外用:适量,干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血虚内热者慎服。

【现代研究】含油脂、钾、镁、硫、锰、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

枫柳皮见《新修本草》。为胡桃科落叶乔木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DC.的树皮或根皮。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陕西、山东、河南等地。

【异名】枫杨皮、麻柳皮。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肝、大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