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载满花的芬芳
拥有了快乐的心态,做什么事情都是快乐的,而且,当以快乐的心态面对一切的时候,经常会有奇特的发现:生活处处都是快乐的,更是幸福的。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为讲经而云游各地。有一回,他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十盆兰花。
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了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后悔不迭:眼前是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棵棵兰花憔悴不堪,狼藉遍地。
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后,慧宗禅师泰然自若,神态依然是那样平静安详。他宽慰弟子们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就是这么一句平淡无奇的话,在场的弟子们听后,肃然起敬之余,更是如醍醐灌顶,顿时大彻大悟……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看似平淡的偈语里,暗示了多少佛门玄机,又蕴含了多少人生智慧啊!现实生活中,无限制增长的欲望、不满足现状的心态,还有那诸多数不清的烦恼与磨难,常常使人患得患失。因此,很多人抱怨命运,抱怨时运不济,抱怨人生多“苦”。
常言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其实,只要你严肃冷静地分析人生,痛苦与欢乐几乎是与生俱来的。造物主让你来到人世,享受世界的无限欢乐,但同时也要给你困苦、不幸的负重。人生就是一次爬山的旅行,辛苦是自然的,摔跤有时也难免,磨难就是这次旅行的代价。既然你能够愉快地享受人生,为什么不能快乐地接受生活赐予的苦难呢?况且,苦难已降临,生气烦恼又有何用?
栽种一株快乐的花朵于心田。无论生活面临怎样的境况,人生遭逢怎样的磨难,请让快乐的花朵开放在心灵的原野上,让灵魂的舞姿如花之绰约,满载着花的芬芳。是的,无论生命有多么凄苦,人生有多艰难,栽种一株花朵昂然地绽放在生命的枝头。从此,你便拥有了兰心蕙质,你的心境也定会盈满幸福!
快乐不能靠外来的物质和虚荣,而要靠自己内心的高贵和正直。
生活并不总是公平的
生活中的不如意有很多,大多源自于我们的攀比之心。一味地、盲目地和别人比,造成了心理不平衡,而不平衡的心理使人处于一种极度不安的焦躁、矛盾、激愤之中,使人牢骚满腹,思想压力大,甚至不思进取。表现在工作上就是得过且过,更有甚者会铤而走险,玩火烧身。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心理平衡。以下几点建议,是走出心理失衡误区的钥匙:
学会比较。心理失衡,多是因为选择了错误的比较对象,总与比自己强的人比,总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比。如果能够我行我素,不去比较,实在要比的话,就把和自己处于同一起跑在线的人当做比较对象,那生活中可能会少一些烦恼,多一些笑声。
寻找自信。自信是心理平衡的基础。假如感到某方面不如别人,应相信自己是有才的,只不过是低估了自己的长处而已。
自我发泄。你有权发火,怒而不宣可摧毁机体的正常功能,导致体内毒素滋生,使人变得抑郁、消沉。适当的发泄可以排除内心怒气,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发泄的方法很多,可以向朋友、家人倾诉,也可以独处时怒吼,或对着某物打上几下,出出怒气。
寻找港湾。生活中需要一个能让自己“充电”、休养的港湾。无聊时去“充电”,烦恼时去放松,就像一只远航归来的帆船一样,在这宁静的港口及时得到休整。
心底无私。命运的主宰是自己,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经常思考、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享受生活。生活是美好的,虽然有时候会和人开个玩笑,让人跌上一跤,但说不定让你跌倒的时候,会放一个金元宝在地上等着你去捡。
献出爱心。拾到一个钱包,与其整天提心吊胆,心神不宁,不如做件好事,奉献一片爱心,把钱包还给别人或是上交,为别人献出一点爱,心中会有更多的爱。
复返自然。大自然如同母亲的胸怀一样博大,如同上帝的施舍一样慷慨。烦闷时不妨到外面走走,回归自然。望着蔚蓝色的天空,朵朵的白云,潺潺的流水,听着那婉转的鸟鸣,心灵会慢慢趋于平静,快意不经意间涌上心头。
生活并不总是公平的,但是这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的心理因此而失去了平衡。
尽你所能快乐地生活
生活是一种享受,快乐是生活的主题,生活是追求幸福的过程,快乐是幸福的内涵。快乐是一种思想。不论贫穷与富有,只要思想快乐,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只要有快乐的心,就有快乐的容貌。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找些快乐”。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富商花费巨资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董、字画以及各种珍珠、翡翠等,为防失窃,他安装了严密的保安系统,平日里很少进去欣赏,只当成个人财富的一部分用来炫耀。有一天,富商忽然心血来潮,决定让大厦清洁工进去开开眼界。
清洁工进去后,并未流露出艳羡之色,只是慢慢地逐一浏览,细细地欣赏。待步出厚厚的铁门时,富商忍不住炫耀说:“怎么样?看了这么多的好东西,不枉此生了吧?”那个清洁工说:“是啊,我现在感觉与你一样富有,而且比你更快乐。”
“怎么可能?”富商摇着头说道。那个清洁工笑着答道:“你所有的宝贝我都看过了,不就是与你一样富有了吗?而且我又不必为那些东西担心这担心那的,岂不比你更快乐?”
快乐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感觉如何。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无处不在。生活的乐趣是对生命的热情,丧失这种热情,即使能像故事中的富商一样拥有很多的财富,也不一定能享受到生命的乐趣。
为自己的快乐而活,要敢于接受挑战和考验,在困难中,依然精神抖擞,向着目标前进。在苦难中,不忘仰望苍穹,轻轻吟唱,感激阳光雨水,赞美它的神奇与无私。快乐和痛苦是一体两面,经受不住痛苦的考验,也就难以体会真正的快乐。
为自己的快乐而活,但不可自私。快乐是无私的,为别人带来一份快乐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同样的快乐;而带给别人烦恼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一样的烦恼。
为自己的快乐而活,应顺其自然,不能乐昏了头,快乐就像春风,可以让人感到舒适,过了头则会乐极生悲,拂面的微风就会变成极具破坏力的狂风。
尽你所能快乐地生活,因为真正的快乐能够治疗心灵的创伤。为自己的快乐而活,是一种洒脱,是一种境界,是最为成功的人生。
找一万个理由微笑
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里,千万别跟自己过不去。
格林童话里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个老太太死了儿子,每天以泪洗面,非常悲痛。她去问神父:“你能否让我的独生子复活?”神父答道:“可以,你拿一个碗,一家一家去乞讨,如果有哪家没死过人,那家就会给你一粒米,当你乞讨到10粒米的时候,你的儿子就可以复活了。”这个老太太很开心,就出去乞讨,但沿路行乞很久,竟发觉没有一家没死过人。到最后,连一粒米也没讨回来。此时,老太太明白了一个道理:亲人不幸过世原来是任何一家都无法避免的痛苦事。于是,她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人生在世,必有挫折,必有不幸,故而必然有痛苦。若只是一味沉湎于痛苦,总是哭丧着脸挨过一天又一天,那么生活便如同一片荒凉的沙漠,有又何用!所以,一旦遭遇痛苦,如何设法从中尽快解脱出来,左右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我们周围一些人整日为某件小事、为几句闲话长吁短叹,忧思丛生。如此这般,其生活质量便难以恭维了。如何对待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关键在于自己的价值取向。因为任何一件事都是多方面的。如果你从坏的方面去想,那就是自己虐待自己。
有一次,汇才公司总裁黄荣华在香港听一个演讲。内容精彩,会场里鸦雀无声。谁知正好听到节骨眼上,一阵刺耳的相机倒胶卷声在她旁边“钻”了出来。“这个人怎么这么可恶,居然不懂礼节?”黄荣华边想边扭过头,很愤怒地盯着那个人。只见那个人一脸“尴尬相”,这让她突然有所触动:“我给这个声音赋予了一个看法,反而弄得我自己不开心。其实,我再怎么生气,那个声音只是倒胶卷的声音而已。”
黄荣华的态度无疑是很明智的。世界上的事情总有明暗两面,我们感觉到的究竟是明还是暗,是欢乐还是痛苦,从本质上说,并不取决于处境,而主要取决于心境,取决于能否从光明的角度看问题。同一件事情,从这方面看是灾难,换一个角度看未尝不是一种值得高兴的幸运。“要是火柴在你的口袋里燃烧起来,那你应该高兴,多亏你的口袋不是火药桶。要是你的手指扎了根刺,那你应该高兴,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你眼睛里。要是你的妻子对你变了心,那你应该高兴,多亏她背叛的是你,而不是你的国家。”
契诃夫的这段话启迪人们:即使有一千个理由哭泣,也要找出一万个理由微笑。
任何一件事都是多方面的。如果你从坏的方面去想,那就是自己虐待自己。
快乐唾手可得
快乐就像流动的空气,是唾手可得的,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比如练习来得到。
台湾有位商人,有一次乘飞机赴上海谈生意。临行前几天,由于公司出了事,他连续几天忙于处理,没有休息,人显得很疲劳。而且在上飞机前,他太太打来电话说上中学的儿子在体育课上受伤,已被送往了医院,所以心情很郁闷。但当他走到机舱口,看到空姐灿烂的笑容时,精神为之一振,他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
商人坐在头等舱,飞机起飞后,那位空姐走过来,轻声问:“先生,您需要什么说明吗?你看上去心情很不好。”
“哦……哦……”商人心里很是感激,他想笑笑表示感谢时,脸上的肌肉却僵硬得很。于是,他只好呐呐地说:“你的笑真甜美,能教我怎么笑得这样好看吗?”
空姐告诉商人,在训练课上,老师是如何教她想象着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把精神调整到最佳状态,对着镜子看自己的嘴形有没有微微上翘……
几个小时后,当商人走出机场时,他又是一个自信、快乐的、事业有成的中年人了。
可见,快乐是可以练习的,是可以自己创造的。要想让自己快乐,并不复杂。然而,我们在烦恼的时候,却总是任由坏情绪来吞噬自己,却不懂得快乐可以通过一种态度去获得。
比如在心情灰暗时,你可以约一好友,找一个安静的茶楼,去品一杯龙井,同时说出自己的郁闷,这样心灵既得到了休憩,你也能忘掉烦恼;当工作中遇到难题时,你大可不必抱怨老板把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也不必抱怨同事袖手旁观,更不必借酒浇愁,你只需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在做深呼吸的同时,静静地看着大街上的车流和人群,这时压力就会减轻,也许解决问题的灵感也已出现。
不要总认为,上天对自己有多么的不公平,你失去了什么,它就会用另一种方式补偿你。快乐来自于宽广的胸怀。快乐是善待别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去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人,你会发现你有多快乐。
你经常练习快乐,你就能快乐;你经常想象自己快乐的样子,微笑就会出现在你脸上。快乐是不错过清晨的彩霞,是不错过傍晚的夕阳,快乐是磁铁,会越聚越多。其实,快乐很简单。
不要强求不可能的结果
很多人,之所以为某些事觉得困扰,皆是因为心动而非物动,是因为自己的心不能释然。
小时候有一天,我到一间没人住的破屋里玩。玩累后把脚放在窗台上歇着时,一点声响惊得我一跃而起,没想到左手食指上的戒指此时钩住了一只铁钉,竟把手指拉断了。
我当时吓呆了,认为今生全完了。但是后来手伤痊愈,也就再没为这事烦恼。现在我几乎从来想不到左手只剩4根手指。
几年前,我在纽约遇见个开电梯的工人,他失去了左臂,我问他是否感到不便,他说:“只有在纫针的时候才会感到。”
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
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度过难关。
小说家达克顿曾认为除双目失明外,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但当他60多岁、双目真的失明后,他却说:“原来失明也可忍受,人能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感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
我并不主张人应逆来顺受,就是说: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应奋斗不止。但对无可挽回的事,就要想开点,不要强求不可能的结果。
话剧演员波尔赫德就是这样一位达观的女性,她的表演风靡四大洲的戏剧舞台达50多年。当她71岁在巴黎时,突然发现自己破产了。更糟糕的是,她在乘船横渡大西洋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腿部伤势严重,引起了静脉炎。医生认为必须截肢,他不敢把这个决定告诉波尔赫德,怕她忍受不了这个打击。可是他错了,波尔赫德注视着这位医生,平静地说:“既然没有别的办法,就这么办吧。”
手术那天,她在轮椅上高声朗诵戏里的一段台词。有人问她是否在安慰自己,她回答:“不,我是在安慰医生和护士,他们太辛苦了。”
后来,波尔赫德继续在世界各地演出,又重新在舞台上工作了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