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心理洗个澡全集
8501700000003

第3章 豁达人生——生命本身就是幸福(2)

一个人,在尘世间走得太久了,心灵无可避免地会沾染上尘埃,使原来洁净的心灵受到污染和蒙蔽。心理学家曾说过:“人是最会制造垃圾污染自己的动物之一。”的确,清洁工每天早上都要清理人们制造的成堆的垃圾,这些有形的垃圾容易清理,而人们内心诸如烦恼、欲望、忧愁、痛苦等无形的垃圾却不那么容易清理。因为,这些真正的垃圾常被人们忽视,或者,出于种种的担心与阻碍不愿去扫。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担心扫完之后,必须面对一个未知的开始,而你又不确定哪些是你想要的。万一现在丢掉的,将来想要时却又捡不回来,怎么办?

的确,清扫心灵不像日常生活中扫地那样简单,它充满着心灵的挣扎与奋斗。不过,你可以告诉自己:每天扫一点儿,每一次的清扫并不表示这就是最后一次。而且,没有人规定你一次必须扫完。但你至少要经常清扫,及时丢弃或扫掉拖累你心灵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清扫心地的任务,对于这一点,古代的圣者先贤看得很清楚。圣者认为,“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得欲之谓狂”。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心灵的纯净和一尘不染;凡人之所以是凡人,就在于他心中的杂念太多,而他自己还蒙昧不知。所以,圣人了悟生死,看透名利,继而清除心中的杂质,让自己纯净的心灵重新显现。

我们都有清理打扫房间的体会吧,每当整理完自己最爱的书籍、资料、照片、唱片、影碟、画册、衣物后,你会发现:房间原来这么大,这么清亮明朗!自己的家更可爱了!

其实,心灵的房间也是如此,如果不把污染心灵的废物一块一块清除,势必会造成心灵中垃圾成堆,而原来纯净无污染的内心世界,亦将变成满池污水,让你变得更贪婪、更腐朽、更不可救药。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一颗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我们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我们能“时时勤拂拭”,勤于清扫自己的“心地”,勤于掸净自己的灵魂,我们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勤扫心地,勤于清除心中的垃圾,此乃“正心、诚意、修身”之径。

愉快的心情从放松开始

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就是拥有了幸福。

所有的人都渴望能够拥有一份好心情,但好心情不会像自然界四季的交替一样自然到来。好心情也是创造的。要想有好心情,我们必须先学会放松,人一放松,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好心情就会不期而至。

劳伦斯住在加州的一个小镇上,是一家商店的老板,他把自己如何获得好心情的过程讲了出来。

“我经常烦恼,没有一天不生活在重压之下。太太抱怨我,说我的脸每天都绷得紧紧的,像一面没有生气的鼓;孩子更是说我像僵尸,上学前不愿亲吻我……但是有一天,当我又绷紧神经,心里想着如何让商店的生意好起来时,我在街道上看到一个景象,顿时我的烦恼烟消云散,全身立即放松,心情豁然开朗起来。这件事虽然前后只有10秒钟左右,它却使我学会了‘如何愉快生活’——比过去10年学的收获都多。当我正走着,突然看到对面有一个两条腿俱残的男人迎面而来,他坐在装有滑轮的小木台上,两手握着小木棍抵住地面前进。

“这一行为引起了我的兴趣,当我仔细打量他时,他已穿过街道,为了走上人行道而将自己的身体抬高两三厘米。在使木台呈斜面的那一瞬间,我们四目相视了,他露出微笑,用愉快的语调对我招呼道:‘早安!今天天气不错吧!’

“这当儿,我才发觉自己是幸运的,我有两只脚,我能走路,我有什么理由自怨自艾呢?一个双足俱残的人,都不会丧失快乐、开朗和信心,我是肢体健全的人,为何不能做到这样呢?

“一想到这里我的心情立即放松了下来。回到商店后,我以愉快的心情与每一位顾客打招呼;回到家里,当太太看到我边哼小曲边把大衣挂在衣柜里时,她主动上前拥抱了我;哦,还有我的宝贝女儿珍妮,也给了我一个甜甜的吻。现在,我感觉到放松心情的好处了。”

当你烦恼的时候,不妨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情,紧张的能量被放掉之后,身心才会得到完全的休憩。

心灵是自己做主的地方

心灵是一个特别的地方,也是一个可以自己做主的地方,它能把地狱变成天堂,把天堂变成地狱。只要我们愿意,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开心。只要我们不愿意,任何事情都不让我们不开心。开不开心,仅在一念之间!

有个长发公主叫雷凡莎,她头上披着很长很长的金发,长得很俊很美。雷凡莎自幼被囚禁在古堡的塔里,和她住在一起的老巫天天念叨雷凡莎长得很丑。

一天,一位年轻英俊的王子从塔下经过,被雷凡莎的美貌惊呆了,从这以后,他天天都要到这里来一饱眼福。雷凡莎从王子的眼睛里认清了自己的美丽,同时也从王子的眼中发现自己的自由和未来。有一天,她终于放下头上长长的金发,让王子攀着长发爬上塔顶,把她从塔里解救出去。

囚禁雷凡莎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那个老巫婆是她心里迷失自我的魔鬼,她听信了魔鬼的话,以为自己长得很丑,不愿见人,就把自己囚禁在塔里。

其实,人在很多时候不就像这个长发公主吗?人心很容易被种种烦恼和物欲所捆绑。那都是自己把自己关进去的,就像长发公主,将老巫婆的话信以为真,认为自己长得很丑,因此把自己囚禁起来。

就是因为自己心中的枷锁,我们凡事都要考虑别人怎么想,别人的想法深深套在自己的心头,从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使自己停滞不前。就是因为自己心中的枷锁,我们独特的创意被自己抹煞,认为自己无法成功;自认为,难以成为配偶心目中理想的另一半,无法成为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父母、父母心目中理想的孩子。然后,开始向环境低头,甚至于开始认命、怨天尤人。

人的一生的确充满许多坎坷、许多愧疚、许多迷惘、许多无奈,稍不留神,我们就会被自己营造的心灵的监狱所监禁。而心狱,是残害我们心灵的极大杀手,它在使心灵凋零的同时又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既然心狱是自己营造的,人自己就有冲出心狱的本能,那么,还是让我们自己动手,拆除心灵的监狱,挣脱心灵的枷锁,还自己以亮丽的心灵吧!

仔细想想,很多时候,在人生的海洋中,我们就犹如一只游动的鱼。本来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动,寻找食物,欣赏海底世界的景致,享受生命的丰富情趣;但突然有一天,我们遇到了珊瑚礁,然后自己就不愿再动弹了,并且呐喊着说自己陷入绝境。这,想想不可笑吗?快乐不快乐,自己说了算。自己永远是自己生命的船长;走自己的路,何必在乎其他。

别陷入忧虑的恶性循环

只有傻瓜才会为小事忧虑,也只有傻瓜才会陷入忧虑的恶性循环。生活中,那些整天忧虑的人觉得生命中没有任何希望,对任何事情都觉得无所谓。他们认为生存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又没有解决的出路。这些忧虑的人往往会陷入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中:他们会感到自己的生活节奏逐渐慢了下来,说话、思维和反应都变得十分迟顿,别人对他们也会渐渐疏远起来,而这又进一步地加剧了他们的忧虑。要停止这种近似自我折磨的忧虑,就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担忧,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如果有实在不得已的忧虑,也要这样想:我还没有到最坏的境地,因此我应当快乐起来。

汉里斯是波士顿史帝芬大饭店的总裁,然而,他却因为常常忧虑发愁而得了胃溃疡。有一天晚上,他的胃出血了,被送到芝加哥西比大学的附属医院。在医院里,有3个医生对他进行会诊,其中有一个是非常有名的胃溃疡专家。他们一致认为汉里斯是“无药可救”了,他在医院里只能吃苏打粉,每小时吃一大匙半流质的东西,把胃里面的东西洗出来。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月……最后,汉里斯对自己说:汉里斯,如果你除了等死之外没有什么别的指望了,不如好好利用你剩下的这一点儿时间。反正最坏的也不过是死,而你现在没死,还应该做点儿什么。

汉里斯一直想在死前环游世界,于是他决定马上行动。当他告诉医生他的计划时,医生们都大吃一惊。医生们警告他说,如果他开始环游世界,就只有葬在海里了。“不,我不会的。”汉里斯回答说,“我已经答应过我的亲友,我要葬在我们老家的墓园里,所以,我打算把我的棺材随身带着。”

汉里斯真的去买了一具棺材,把它运上船,然后和轮船公司商量好,万一他死去的话,就把尸体放在冷冻舱里,一直到回到老家的时候。于是汉里斯开始踏上了旅程。

在旅途中,汉里斯抛开了一切忧虑,专心享受着最后的时光。渐渐地他不再吃药,也不再洗胃了。不久之后,他任何食物都能吃了,甚至包括许多奇奇怪怪的当地食品和调味品。又过了一段时间,他甚至可以抽长长的黑雪茄,喝几杯老酒。多年来汉里斯从来没有这样享受过。甚至后来遇见台风他也没有为此忧虑过。

汉里斯在船上和不同的人玩游戏、唱歌,晚上聊到半夜。当船航行到印度后,汉里斯发现回去之后要处理的事情,和在这里见到的贫穷与饥饿比起来,简直像是天堂与地狱之比。他停止了所有无聊的担忧,觉得非常的舒服。回到美国后,他几乎完全忘记自己曾患过胃溃疡。他马上回去工作,并且开始期待每一天的到来,此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病。

只要我们不放弃希望,希望也不会放弃我们。所以,要想生活得幸福快乐,就不要让自己陷入无谓的忧虑之中,更不要让这些忧虑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生命应该有着怎样的韧性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叫武红珊的女孩,今年18岁。她生下来就少了一只手,左手一直是一个骨包,还得了小儿麻痹症,右腿萎缩够不着地。他爹在她6岁时病故,娘亲是个智障,后来娘亲因一场大病也去世了。即使这样残酷的事实都发生在了她的身上,她依然不放弃,她准备笑着活下去。但事与愿违,她在17岁时又被查出患有脑瘤,每次病痛时,她都嘶心裂肺地喊叫,有时甚至用头碰墙,鲜血直流。有人就想她这样不幸,要是自己,肯定早就自尽了。可她却用那闪亮的眼睛注视着蓝天,面带微笑,温和地说:“我占了人间一条命,就得负责,就不该丢掉这条命不管,不管有多艰苦,我都要坚强活地下去……”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是我邻居的一个亲戚。他常常搭着汽车从老远的地方来看望我的邻居,来后便静静地坐在那里,用他一口地道的汉口话同邻居娓娓地谈着什么,有时候我也上前插上几句嘴,他也从来没有因为我是小孩子而冷淡我。他的语气总是很平静,表情也总是很和蔼,你从他的脸上很难看出他有过怎样的经历。所以当我的邻居对我讲述他家发生的事时,我简直吓了一大跳。

当这位老人还是个少年时,他的父母便双双亡故,他从小就是个孤儿。后来他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有了一个安宁的家。却不料人到中年,妻子给他留下两儿两女之后一病而逝。从那时起,他既当爹又当妈地抚养孩子,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心灵上总算还有着不少的安慰。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他的两个儿子同去汉江游泳,双双淹死在那条江中。中国有句老话,说人生三大痛,莫过于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这都是人生的大悲大痛,而我认识的这位老人却每样都经历过了一次。当时的老人只剩下了两个女儿,女儿长大后也都事业有成,大学毕业后均分配到了外地工作。

然而,不幸的事再一次降临到这位老人的身上。1976年一个冬日,老人远在云南工作的女儿突然在夜晚被人谋杀致死,原因至今都没有查明,袭击老人的依然是令人肝胆俱碎的大悲大痛。这事之后,老人明显更老了,虽然谁都能通过他的眼睛看到他在内心深处的悲伤,但他在待物接人时依然声音平静,表情和蔼。你能感到他一点儿也不想让别人因他的悲哀而心生悲怜。

生命能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着怎样的韧性,其实我们常常是弄不清楚的。我们更为熟悉的是生命的脆弱。考试失败,晋级受挫,提拔无望,邻里失和,家庭矛盾,恋人移情等等,甚至是鸡毛蒜皮提不起筷子的事也都可以令人丧失理智,心智大乱而导致生命的危机:自杀和杀人。所以很多哲人在总结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后都感叹说:生命何其脆弱。

但是也有一些人,人间所有的苦难和不幸都好像冲他而去,他痛苦,但却承受了不幸,依然清醒而理智,依然从容而坚定,一丝不苟地走完自己的人生路。他们如此地活在世上就仿佛是要专门证明给人们看:生命到底有着怎样的坚韧。比如那个叫武红珊的女孩,还有我认识的那位老人!

生命是一朵娇美的花,也是一块坚硬的钢,刚柔相济、有爱有恨,才是完整和美丽的人生。以笑声面对残酷的命运,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是豁达的人生,更是命运的主宰。

只要活着,就是幸福

迪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活着,就要说明自己的存在,表现得与死不同。你是否开怀大笑过,是否彻骨痛苦过?一个短暂的回忆足够让人幸福一生。生活不是一种负担,无论成功失败,无论悲喜哀乐,无论精彩平淡,无论贫富骄奢,我们拥有的是过程的精彩而不是结果的短暂。